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病理学》习题训练17

2023-01-15 来源:爱go旅游网
习 题 训 练 17

一、名词解释 发热: 过热:

二、填空题

1.发热的过程可分为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三期。 2.发热激活物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内生致热原作用的部位是_______。

3.发热时物质分解代谢 _____ __ ,这是体温升高的物质基础。 4.发热激活物包括______ _和______ _两大类。 5.一般以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___ ℃,作为体温升高的判断标准。 6. 一般认为,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会提高_______。 7. 发热时,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_______ ,心率_______, 呼吸_______ ,尿量_______ ,尿比重_______ 。 三、单项选择题

1. 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

A 真菌感染 B 细菌感染 C 变态反应 D 恶性肿瘤 E 类固醇 2. 发热时呼吸系统常表现为是( )

A 呼吸浅而慢 B 呼吸深而快 C 呼吸无变化 D 出现不规律呼吸 E 呼吸深而慢

3. 下列哪项不是体温上升期的临床表现( )

A 皮肤温度下降 B 皮肤血管收缩 C 汗腺分泌增加 D 畏寒感 E 尿量减少

4. 发热机制的中心环节是( )

A 产热增加 B 散热降低 C 细菌内毒素入血 D 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 E 产热、散热增加 5. 患者出现什么症状表明已进入退热期?( ) A 寒战 B 出汗 C 烦躁不安 D 鸡皮疙瘩 E 畏寒 6. 中度发热是指腋窝温度在( )

A 36.1~37℃ B 37.1~38℃ C 38.1~39℃ D 39.1~40℃ E 40.1~41℃ 7. 疟疾患者最常见的发热类型是 ( )

A 稽留热 B 弛张热 C 间歇热 D 波浪热 E 不规则热 8. 下列可使体温升高的情况中,属于发热的是 ( )

A 高温环境 B 甲亢 C 月经前期 D 先天性汗腺缺乏 E 急性肺炎 9. 根据发热时消化系统的变化,应给予什么食物?( ) A 大量蛋白和脂肪 B 大量蛋白和维生素 C 较多的蛋白质和水 D 较多的糖、水和维生素 E 脂肪和水 10.体温上升期热代谢的特点是( )

A 产热大于散热 B 散热大于产热 C 产热障碍 D 散热障碍 E 产热、散热都增加

11.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一般可提高( ) A 2% B 10% C 13% D 23% E 30% 12.内生致热原是指( )

A 细菌内毒素 B 抗原抗体复合物 C 单核细胞所释放的致热物质 D 某些类固醇物质 E 细菌产生的外毒素 四、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体温上升期的临床表现是( )

A 畏寒 B 寒战 C 皮肤苍白 D 鸡皮疙瘩 E 大汗淋漓 2. 下列哪些情况需及时解热( )

A 高热超过41℃ B 小儿高热 C妊娠妇女 D 发热超过38℃ E 心脏病患者 3. 下列哪些情况的体温升高属于发热( )

A 女性月经期前 B 肺炎 C中暑 D 伤寒 E 结核病 五、判断题

1. 除过热外,所有的体温升高都是发热。( ) 2. 体温上升期热代谢的特点是散热大于产热。( ) 3. 发热机体通常会出现心率过快,一般体温升高1℃,心率每分钟可增加18次。( )

4. 一般以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1℃,作为体温升高的判断标准。( )

5. 大面积心肌梗死时,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坏死组织产物激活产内源性致热源细胞,形成和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 ) 六、简答题

1,简述发热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2. 发热病人可有哪些消化系统临床表现表现?应给予病人什么样的饮食? 七、综合应用题

李先生,30岁,肺炎。发热一周,体温持续在39.3℃以上,每日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检查时,发现患者脉搏120次/分,颜面潮红,皮肤灼热,伴有尿量减少。请问:

1.该患者发热的程度如何? 2.该患者的发热为何种类型?

3.该患者目前处于发热过程的哪个阶段?特点如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