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桃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周南·桃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夭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桃夭
先秦:佚名
原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嫁过门,夫妻美满又和顺。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花怒放千万朵,硕果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嫁过门,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花怒放千万朵,桃叶纷呈真茂盛。这位姑娘嫁过门,齐心携手家和睦。
注释: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huā)。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夭夭: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于:去,往。宜:和顺、亲善。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蕡: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蓁: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赏析:
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
灼其华”。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这很可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你看,多么美好。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第三点,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这首诗,祝贺人新婚,但不象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者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讲“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确实高人一等。这让我们想起孔子称赞《诗经》的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的话内容当然十分丰富,但其中是否也包括了《桃夭》篇所反映出的上述这样一种思想呢?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国风选译》)联系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农民娶亲“歌《桃夭》三章”,便是很可理解的了。
《桃夭》篇的写法也很讲究。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反复咏唱,实际上作者是很为用心的。头一章写“花”,二章写“实”,三章写“叶”,利用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写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丽;写实,写叶,不是让读者想得更多更远吗?密密麻麻的桃子,郁郁葱葱的桃叶,真是一派兴旺景象啊!
这首诗不难懂,但其中蕴藏的道理,却值得我们探讨。
一个问题是,什么叫美,《桃夭》篇所表达的先秦人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很美,艳如桃花,还不美吗?但这还不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要有使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满。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社会很为流行。关于真善美的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楚国的伍举就“何为美”的问题和楚灵王发生了争论。伍举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国语·楚语》)很清楚,伍举的观点是“无害即是美”,也就是说,善就是美。而且要对“上下、内外、大小、远近”各方面都有分寸、都无害。这种观点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善”与“美”的一致性,以善代替美,实际上赋予了美以强烈的政治、伦理意义。“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那意思是说,统治者重赋厚敛,浪费人力、物力,纵欲无度,就不是美。应该说,这种观点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意义。但它否定了“善”与“美”的差别,否定了美的相对独立性,它不承认“目观”之美,是其严重局限。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虽然也有其对立面,也有人注意到了“目观”之美,但这种善即是美的观点,在先秦美学中应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而且先秦儒家的美学观念,主要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孔子也持着这样一种美学观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赞赏“诗三百”,根本原因是因为“无邪”。他高度评价《关雎》之美,是因为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合于善的要求。在评价人时,他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善与美,善是主导方面。甚至连选择住处,孔子也说:“里仁为美。”(《论语·里仁》)住的地方,有仁德才是“美”的地方。可见,孔子关于美的判断,都是以善为前提的。
但孔子的美学观,毕竟是前进了。它已经不同于伍举的观点,已经开始把美与善区别开来,作为不同的两个标准来使用了。“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当然,通过对《韶》与《武》的`评价,还
是可以看出,“尽美”虽然被赋予在“尽善”之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位,但只是“尽美”,还不能说是美,“尽善”才是根本。
至此,我们回头再来看看《桃夭》篇,对它所反映的美学思想,恐怕就更好理解了。在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艳如桃花、照眼欲明,只不过是“目观”之美,这还只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只有具备了“宜其室家”的品德,才能算得上美丽的少女,合格的新娘。
第二个问题随之而来,美的具体内容不仅仅是“艳如桃花”,还要“宜其室家”,也就是美与善之结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评价这种观念呢?先秦人为什么把家庭和婚姻看得那么重要呢?
把婚姻和家庭看得十分重要,还不仅仅反映在《桃夭》篇中,可以说在整部《诗经》中都有反映。在一定意义上说,《诗经》是把这方面的内容放在头等地位上的。《桃夭》是三百零五篇的第六篇,不能不说它在《诗经》中的地位是很为突出的。如果我们再把《桃夭》篇之前的五篇内容摆一摆,就更可以清楚地看出,婚姻和家庭问题,在《诗经》中确实是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三百篇的第一篇是《关雎》,讲的是一个青年男子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他日夜思慕,渴望与她结为夫妻。
第二篇《葛覃》,写女子归宁,回娘家探望父母前的心情,写她的勤、俭、孝、敬。
以上是三百篇的头几篇(除掉第四篇),它们写了恋爱,结婚,夫妻离别的思念,渴望多子,回娘家探亲等等,可以说把婚姻生活中的主要问题都谈到了。
一部《诗经》,三百零五篇,开卷头几篇几乎全部是写婚姻家庭问题的,岂不令人深思?不论是谁编辑的“诗三百篇”,不论孔子是删诗了、还是整理诗了,抑或是为“诗三百篇”作了些正乐的工作,都不容置疑地说明了他们是十分重视婚姻和家庭问题的。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评论这个问题呢?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每个人都仰仗着家庭迎接困难,战胜天灾,争取幸福生活,当然希望家庭和睦、团结。娶亲是一件大事,因为它关系到家庭未来的前途,所以,对新人最主要的希望就是“宜其室家”。这很容易理解。
从统治者方面来说,就要复杂多了。《礼记·大学》引到《桃夭》这首诗时说:“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这可真是一语道破。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庭的巩固与否与社会的巩固与否,关系十分密切。到了汉代,出现了“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之说。不论“三纲”,还是“五常”,它们都以夫妇关系为根本,认为夫妇关系是人伦之始,其它的四种关系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男女者,三纲之本,万事之先也。”(《诗集传》卷七)从这段论述,我们也可以看出统治者为什么那么重视婚姻、家庭问题。听古乐唯恐卧,听郑卫之音而不知倦的魏文侯有一段名言,说得很为透僻。他说:“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上承宗庙,下启子孙,如之何可以苟,如之何其可不慎重以求之也!”“宜家”是为了“宜国”,在他们眼里,“宜家”与“宜国”原本是一回事,当然便被看得十分重要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不论自古以来多少解经者就《桃夭》作过多少文章,但象小桃树那样年轻,象春日骄阳下桃花那样鲜艳、美丽的少女,却永远活在读者心里。人们衷心祝愿她:“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吟诵《桃夭》,不喝也醉了。
清姚际恒评论此诗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自古,漂亮的女子总是受到超常的宠爱,文学更是不吝字墨,推波助澜。无论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还是“玉腕枕香腮,桃花藕上开。”,读起来,总不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更意浓神近,耐人玩味。
默默的读几遍,然后展开想象的画卷,你会看到千年前,在那桃花盛开的时候,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千年的风从那片“灼灼”的桃林中穿过,摇曳着艳丽的桃花,婀娜着多姿的桃枝,似乎有醉人的馨香随风破卷,扑面而来。但你分不清这是什么香,因为你仔细去看,在桃花丛中,隐约着一个款款移动的女子,少女的清香与花香混揉在一起,这是快乐的味道。
画中的女子两颊飞红,面带娇羞,目光躲闪,却又忍不住兴奋的顾盼,在夭夭桃实、灼灼花枝的衬托下,人若桃花,两相辉映,怡人的快乐迅即涌上心头,你甚至可以听到女子的心声:“今天我要嫁给你啦,今天我要嫁给你啦……”
之子与归,是说这个美丽的新娘就要出嫁了。归,妇人谓嫁曰归。在夸了即将出嫁的新娘的美貌之后,诗意开始延伸,人们随之将目光投向婚后的生活,那是怎样的呢?诗里唱到“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
宜,和顺美满的意思,室谓夫妻所居,家为一门之内。如果说对新娘容比桃花是毫不掩饰的赞美的话,这里就是含蓄的将女子的“善”,掩藏在宜家宜室宜人中了。试想,新人过门后,若能让一大家子都和睦幸福,仅有美丽的脸蛋是不够的,必得有颗善良的心,才能让公婆姑嫂叔伯接受,才能被夫家的人所接纳,日子才能和顺美满,其乐融融。
从桃花到桃实,再到桃叶,三次变换比兴,勾勒出男婚女嫁一派兴旺的景象。古人通过桃花似的外“美”,巧妙地和“宜”的内“善”结合起来,表达着人们对家庭和睦安居乐业生活的美好向往。“诗三百”开篇,写尽了爱情与婚姻生活的各个方面,说明家庭和婚姻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期盼,也是统治者的希望,所谓“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说白了,就是建立在“宜家”、“宜室”、“宜人”上的“宜国”。
不管怎样,“桃夭”是中华民族延续到现在的喜庆与祝福,就是今天,我们也同样祝愿着如桃花般的女子,“之子于归”,能够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宜其室家”。
拓展:桃夭爱情故事
那年,姑姑亲手在河岸种下一颗属于他的桃树,不谙世事的我仰头痴痴的问她,为何只种一颗,而不是像桃林里大片大片的,才好看。姑姑颦蹙着秀眉,不喜不悲的说,一生只为一个人种一棵桃树,如此足矣。
我们的祖先是千年前修道人随手从天际采撷带入人间的一枝桃花,偶然在仙人醉酒间插入泥土,因了天地的滋养,生了根,发了芽,长成一株桃树,开出一簇桃花。日久渐远,繁衍出大片桃林子孙,有了人性悟了人道。百年为一岁,千年方成人,而现如今姑姑已是二十六岁。
姑姑是父亲的亲妹妹,在家最小,因之为夭,众桃称其为桃夭。那时,生性活泼,灵动洒脱。我们居住在城南树林里的一隅,,偶尔城里有热闹节日,姑姑必定会奔赴其中,家人久而久之,也就放任而去。
也是那日,春暖,花开正好,众子弟纷纷到我们家附近打猎,赏景,好不热闹。春风
撩起大片桃花,飞舞着旋转着坠入地面,粉粉的,美极了。
桃夭褪去桃形幻化成人形,在林间与大榆树嬉闹,蹦跳玩耍,穿梭在各桃树之间,灵活、自由。岂料差点被一支黑色的利剑要了命。桃也有心,也会伤心落寞,也会死。好在,被一旁的大榆树用枝叶及时拂了出去,只是在摔倒的时候擦破了手掌。
来人欣喜的以为捕到了一只大的猎物,走近一看,却是个明眸皓月般的女子。眉间点染上一朵粉红的桃花,仿佛天上仙子,竟看得出神,一时忘了道歉。
桃夭,因惊吓而久久不能回神,愣愣的,两人对视半响,方才觉得不适。男子想要靠近扶起坐在地上的桃夭,无奈男女有妨只好作罢。
“姑娘可有伤到哪儿?”温润如玉的声音煞好听,深邃而含笑的眼睛闪着温柔的光芒。
一身锦衣劲装,英姿飒爽,墨冠如玉,尤其是那一双眼睛,如一源深潭,注视久之,必会沦陷。
桃夭自诩见过无数奇美的男子,惟这一个差点伤了自己的,因此而动心,原本因有的怒气消失殆尽。
桃夭赶紧站起来,拍拍身上的花瓣和那细碎的泥土,轻启朱唇,巧笑嫣然甜甜的答道:“没,就一点擦伤而已,不碍事。”伸出擦破的手掌想给他看看,但倏忽间,似觉不妥又缓缓的放下了,藏在身后。
一个低头担忧的看着,一个抬头微勾嘴角噙着笑回视着,纷飞的桃花在空中,落在地上,还有两人的衣玦上。
“如此甚好,不知姑娘住哪儿,我送你回去,好与你父母道歉,让你受惊了。”男子伸手,递给桃夭一方手绢,上面绣着桃花,仿佛一切天注定。
桃夭听此,犹豫着拒绝了。
“我家就在不远处,不劳烦公子。告辞!”
桃夭略带慌张的提着裙子往桃林深处跑去,男子在后面暖暖的注视着,忽然张口喊道,“敢问姑娘芳姓大名?在下穆齐”
桃夭听见夹杂在风中的声音,大声回道,“桃夭!”
此后,姑姑常化作人形在林间,湖畔,城里,佳人才子,谈笑天地。
市井间,时常有两个温馨的背影引人驻足,女子持冰糖葫芦,吃得很甜,男子手提大份礼盒温柔的笑着看着灵动的粉衣女子。
中秋灯节,画灯笼,放河灯,一起猜灯谜,聪慧如她,多年来的放灯,早已对传统灯谜耳熟能详。你若经过必定会听见银铃般的咯咯声传来,那就是幸福!
城南湖畔,是他们的约定相会之地。
一日,桃夭带着她珍藏已久的桃花酿,欲与男子对饮。无奈天空下着微微细雨,滴落在片片花瓣上,有的落入泥土,有的在空中旋转,有的被打落湖面掀起阵阵涟漪。枝桠下,油纸伞,一对璧人静静的望着湖面。
“我要随父亲去边塞,外敌入侵,男儿须得保家卫国。”似坚定、似不舍,最终化为淡淡的无奈。
“好,何时出发?”桃夭折下一枝带水珠的桃花,递给身旁的男子。男儿有梦志在四方,既知无法阻止,不如换他安心。
“两日后,你会来送行吗?”男子接过桃花,转头期待的看着桃夭,人面桃花,眉间的花瓣俏皮而不失妩媚。
“不会!”桃夭坚定的回绝。
男子眼神略带差异,继而又笑了,“如此甚好。”
“何时归来?”桃夭平静的问道,好似无关悲喜。
“也许两三个月,也许一年。你等我,待我大胜踏马归来,必定请求父亲来这儿娶你为妻,可好?”男子把桃花别在桃夭的发间,甚美。
桃夭轻笑着,点了点头。
不知是从未经历过别离,还是只因那个人是他。竟隐隐有些不安与害怕,战场无情,素手触摸着还带余温的花瓣,良久,“嗯。那你把酒带去,是我亲手酿的,回来后我们再饮。”
男子高兴至极,拥她入怀,他把下巴抵在桃夭的发鬓上,说,“桃夭,我在古书上看见过这样一句话‘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有女一人,此生足矣。”
一月,未归,佳人在湖畔细数着时间。
两月,未归,愁绪渐上心头,原来思念的滋味是这般苦。
......
又是一季,湖畔的草枯了又黄,花开了又谢。每日必有几刻钟去湖畔青石台上久坐,飘飞的花瓣,落寞静寂,显得如此凄凉,家人怎么劝也不肯放弃。
来年三月,花开正好。只是桃夭再也坐不住了,携上一枝粉嫩桃花,进到城里,他家门前。
桃夭一直都知道他家在哪儿,有很多次,她都悄悄站在他的窗外,静静的看着他。
他家门却是紧闭,询问过路行人,说,“将军家也是可怜,由于军队中有叛徒作间谍,家里出征的成年男子皆战死了,留下一群女眷及小孩,皇上体恤,派人接去京城,离开了伤心之地。”
听着路人诉说,桃夭却久久不能回神,他,死了。
眼角的泪水不自觉的涌了出来,桃夭哽咽道,“那逝去之人的坟墓在哪儿,可知?”
那路人却摇了摇头,满脸可惜的说,“在城北峦山处。”
桃夭摇晃着身子,到了峦山。一冢冢,皆是英雄,那一人的,上已经长满青草,只是才子不再眉眼含笑。而桃夭,听到了声音,那是心碎。
我听到此,有些不解的望着感伤的姑姑,“为什么不把桃树种在他的坟墓旁呢?”
姑姑看着青绿的小桃树,说,“他有我陪伴,够了。”
姑姑和我说,其实他从军那日,她去了,在远处的山坡上,望着大队军马,和骑在马背上英俊的他。只是没想到,这一别,竟是一辈子。若有来生,她会倾尽全力去寻找他。
“哦!”我如小鸡啄米般,点着头,似懂非懂。
远处的桃花随微风飘落下来,一些掉在泥地,一些停落在姑姑的发间,美人依旧,君已不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