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人年龄称谓

2022-09-18 来源:爱go旅游网
1

古 代 对 年 龄 的 雅 称

不满周岁——襁褓(qiǎng bǎo);

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

张守节《正义》:“襁,长尺二寸,阔八寸,以约小儿于背;褓,小儿被也。” 《玉篇·衣部》:“襁,襁褓,负儿衣也。织缕为之,广八寸,长二尺,以负儿于背上也。”

昔成王年幼,越在襁保(褓)。——《后汉书·桓郁传》。

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受襁褓之托.。...<汉书霍光传〉

2~3岁——孩提(hái tí);

孩提之童。--《孟子·尽心》

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老子》:“如婴儿之未孩。”也作“孩抱”和“提孩”。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本词中“提”的本义是“抓住小孩两腋将其向上抱起\"这个动作。“提携”等为其衍生词。

孩,不是后来孩子之意,而是“咳”的古字 《说文解字》:“孩,古文咳从子。”

1

2

小儿笑貌,即小儿笑的咳咳之声。

提,是指可以小儿可以提抱,指其小。——山外一水 补注

女孩7岁—-髫(tiáo)年;

髫,幼童时期.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8岁又称“龆年”。清 汤之旭《皇清州同知尹思袁公(袁可立曾孙)墓志铭》:“忆旭髫年时,常往来外家,见外王父文学公,陈设先代彝器,凡图书鼎,盎皆前人赏鉴,遗风流韵,手泽犹存.\"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光阴迅速,襁褓婴儿,竟作髫年童子,只是佛库伦无夫而孕,未免惹人议论,幸而穷荒草昧,人迹稀少,始得抚育成人。

男孩8岁——龆(tiáo)年;

龆是中国汉字,拼音是tiáo,部首是齿部,总笔画是20画,意思是儿童换牙;指小儿垂发;儿童;幼童稚嫩可爱的面容.

幼年泛称—-总角(zǒng jiǎo);

总角,古时汉族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

2

3

《诗·齐风·甫田》:“婉兮娈兮,总角丱兮.”郑玄 笺:“总角,聚两髦也。” 孔颖达 疏:“总角聚两髦,言总聚其髦以为两角也。”《陈书·韩子高传》:“ 子高 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 宋 苏轼 《被酒独行》诗之二:“总角 黎 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红楼梦》第三回:“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 王闿运 《皇中宪大夫侯官陈君墓志铭》:“君孝思纯穆,神情渊静,总角之年,研精六艺.”

借指童年。晋 陶潜 《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南朝 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夷甫 时总角,姿才秀异.” 唐 刘知几《史通·自叙》:“故始在总角,读 班 谢 两《汉》,便怪前书不应有古今人表,后书宜为 更始 立纪.” 清刘大櫆 《祭族长嗣宗先生文》:“我始总角,翁犹壮年。”

10岁以下—-黄口;

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黄口,典故名,典出《淮南子》卷十三《氾论训》.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

12岁(女)-—金钗之年;

金钗,妇女插于发髻的一种金制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 另有女子12岁称金钗之年.

3

4

钿合金钗寄将去。—-唐· 白居易《长恨歌》

13岁(女)——豆蔻年华;

该词语出自杜牧的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5岁(女)——及笄[jī]之年;

笄:拼音jī,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女子许嫁,笄而醴(lǐ)之,称字。——《仪礼·士昏礼》

男13~15岁——舞勺之年;

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疏:”舞勺者熊氏云:'勺钥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后以指幼年。又以舞勺

4

5

代指十三岁.如孙科《革命逸史序》(冯自由著):“年逾舞勺,即加入兴中会,亲炙总理,从事革命。”当时冯自由年十四岁,称“年逾舞勺”,是舞勺指十三岁矣.

男15~20岁——舞象之年;

“舞象”又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也就是可以上战场了。

15岁(男)——志学之年;

年龄的代称,为15岁.语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古时女子年龄称谓。女子十六岁称为碧玉年华,即破瓜年华,又可称瓜字初分,风信之年,所谓二八年纪,破瓜之年 。如日本竹枝词十二首之一“碧玉年华足怨思,珠喉解唱净琉璃。瓣香我为临川爇,掩面倾听幼妇词.”

5

6

破瓜年华(碧玉年华),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瓜在隶书及南北朝魏碑体中可拆成两个八字)。出处:《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20岁(女)——桃李年华;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24岁(女)——花信年华;

花信,按自小寒至谷雨,一百二十日,八个节气,我国古代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人们在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应一种花信,称之为“二十四番花信”。

按自小寒至谷雨,一百二十日,八个节气,我国古代以每五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人们在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应一种花信,称之为“二十四番花信\".整个春天,由此可谓一个“花花世界”.

24番花信是: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fán);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6

7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dì)、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tú mí)、三候楝花(lián)。

至出嫁—-摽梅之年(biào méi zhī nián);

摽梅之年,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出 处 《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示 例:凭一年纪,尚不曾娶,也是男子摽梅之候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四回

用 法 作宾语;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解 释】 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

【出 处】 《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人 【近义词】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反义词】人老珠黄、风烛残年、老态龙钟

【成语举例】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九章:“虽是半老徐娘,皮肤白皙,显得很年轻.”

7

8

20岁(男)——弱冠;

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在《说文》里:冠,弁冕之总名也。谓之成人。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冠岁,意思就是男子二十岁了,说明他刚刚到了成人年龄,二十岁也称“弱冠之年”。[1] 出处《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里的“立\"指的是“立德、立言、立身”。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汉书·贾谊传》:“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比,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

8

9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回:“及入宫廷,见王春秋鼎盛,妾非敢怨王,但自叹生不及时耳!”

宋·苏轼《朝辞赴定州状》:“今陛下圣智绝人,春秋鼎盛,臣愿虚心循理,一切未有所为,默观庶事之利害与群臣之邪正。”

明·张居正《请敷陈谟烈以裨圣学疏》:“皇上春秋鼎盛,宜省览章奏,讲究治理.”

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老幼寿诞》:“称少年,曰春秋鼎盛;羡高年,曰齿德俱增。”[1]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不惑之年(bù huò zhī nián):通常是指中年人的年纪.意思是,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出自《论语·为政》。

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 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智 者不惑.”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即 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

9

10

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经历知命之年以致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

艾服之年,《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陈澔集说:\"古者四十始命之仕,五十始命之服官政.”后因称五十而作官从政,预闻邦国之大事为”艾服”.

大衍一词,主要源自《周易·系辞上》,其中论述古易揲蓍草取卦、卜筮之法时提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又一种说法是,人的指甲根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迹,到了六十岁,随着身体的愈加衰老,这道白痕就会消失不见,故而称作“花甲”。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身体

10

11

好的人超过六十岁,白痕还在,而有的人身体衰弱,未到六十岁也有可能没有白痕。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古稀,称人年七十。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医学保健昌明,阅报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有可能就不再是新闻了.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80~90岁—-耄耋之年;

耄耋(mào dié): 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语出[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 七十曰耄,头发白耄耄然也。 八十曰耋;耋,铁也。皮肤变黑色如铁也。 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或曰黄耇,鬓发变黄也.耇,垢也。皮色骊悴,恒如有垢者也.或曰胡耇咽皮如鸡胡也。或曰冻梨皮有斑黑如冻梨色也。或曰齯,齯大齿落尽更生细者如小儿齿也。 百年曰期颐;颐,养也。老昏不复知服味善恶孝子期於尽养道而巳也。 老,朽也.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

90岁—-鲐(tái)背之年;

11

12

鲐背之年,九十岁高龄的时候,泛指老人高寿。

鲐,原指鲐鱼。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值得注意的是,鲐背并非指”鲐鱼的背部“,而是指”背部像鲐鱼(的老人)“,进而泛指老人。

该用法出自《诗经·大雅·行苇》,另见于《愈膏肓疾赋》《东门行寄陈氏》等文。此外,辞书《尔雅·释诂》《扬子·方言》《说文解字》均对这一用法有所解释,尤其《释名·释长幼》一篇,明确指出,”九十曰鲐背“。

比喻年老的人气色衰退,皮肤消瘦,背若鲐鱼。 曹植《魏德论》:\"鲐背之老,击壤而嬉。“

《聊斋志异·卷二·聂小倩》:”又一媪衣𪑦绯,插蓬沓,鲐背龙钟,偶语月下。 亦作 [骀背]。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