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
上世纪后半程,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全球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一进程中,特征鲜明、影响深远的城市化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分散型城市化模式
分散型城市化是城市的社会性、经济性和密集性向城郊或农村地区扩散,城市职能或经济活动逐渐向外延伸的一种城市化进程,北美和欧洲部分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多采用这种模式,以美国最为典型。美国从19世纪开始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是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化的启动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大使城市数量迅速增加、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空间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结构向多中心分散结构发展,城市化向分散型、郊区化模式转变。这一模式使美国的经济地理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市人口密度明显下降,人口及产业向郊区扩散,城区人口比例以及就业岗位比例下降,都市区数量增加以及都市人口比重的上升。
分散型城市化解决了美国“城市病”困扰,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发展契机。它有力地拓展城市空间,对整个空间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制造业、
传统服务业向郊区分散,郊区逐渐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给城市中心产业升级带来了机遇。它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人口、工厂等从城市向郊区分散,有利于城市密度的降低及城市问题的弱化,
“大城市病”有所缓解。
但其负面影响也很大。第一,生产性行业外迁导致中心城市空洞化。第二,收入不足引发城市财政危机,城市衰败不振。第三,城市空间大幅扩张造成公共设施的高投资和低效益并存。第四,郊区化蔓延造成土地、石油等资源的巨大浪费。
以郊区化为直接形式的美国分散型城市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这种城市化模式的推广要尤其谨慎。
二、以日本为代表的集中型城市化模式
集中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的城市化模式。东亚地区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主要采取这种模式进行城市扩张。这些地区的共同特征是土地狭小、人口较多,其中以日本最为典型。
日本城市化水平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可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媲美。城市化速度也非常快,在20 世纪初日本城市化水平为12%,到1955年城市化水平上升到了56%,1975为76%,在随后的20年中基本保
持稳定。战后30 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了欧美发达国家用100 多年时间才完成的城市化过程。
日本城市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日本走大城市主导型的城市化道路,首先在少数中心城市优先集中发展,约25%的人口生活在东京的23个行政区及其周围,10大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其中7个分布在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第二、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城市工商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农户数量急剧减少,二、三产业发展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保持同步进行。第三、政府法律保障集约土地。日本人口密度为世界人口密度的8.9倍,政府制定了大量与土地开发、利用有关的法规和计划,对于控制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四、注重城乡协调发展。政府加大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使农业的发展适应城市化发展加强城镇、城乡间联系,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可能。日本高度集中的城市化模式创造了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既达到高效城市化,又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的典型,同时兼顾耕地保护、减少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空间不均衡问题。沿太平洋地区大城市、特大城市一直是人口的主要集中地区,关西地区发展相对滞缓,部分乡村还出现过疏现象,空间差异非常严重。第二,“先发展,后治理”
的畸形发展道路带来了环境污染,造成的公害病、交通拥挤和道路堵塞等问题。
总体上看,日本集中化城市化的模式对于土地资源贫乏、资源紧缺的发展中国家推进城市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以德国为代表的紧凑型城市化模式
紧凑型城市化是区别于高度集中的特大城市化以及过分分散的中小城市化的一种模式,试图建立城市结构相对集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城镇分布有序的中小城市化。欧洲部分国家土地资源在日本与美国之间,城市以中小城镇为主,走的就是紧凑型城市化模式,尤以德国最为著名。
在工业化之前,德国是个封建割据的国家,在各个狭小的诸侯领地上只能发展小规模的中心城市。统一后的德国采取平衡发展政策,城市化建设遵循“小的即是美的”原则。2001年,德国的非农业就业人口高达96%,城市化水平高达95%以上。德国的小城镇战略促进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主要特征有:第一、多中心型城市分布。德国有11个大都市圈,这11个大都市圈分布在德国各地,城镇规模不大,但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功能明确,聚集着4430万人口,经济异常发达。第二、注重均衡和协调发展。在城乡建设和区域规划的政策上,有两项最高宗旨:一是形成平等的生活环境,减小各地区的差异;二是追求可持续发展,使后代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第三、德国村镇建设注重规划,
城乡基本无差别。德国政府通过实行具体科学的村镇管理规划,使得德国的城乡没有严格的区别。第四、高征地标准减少土地低效利用。德国政府对征用农民土地进行了严格立法,即使是政府基础设施用地也必须取得农民的同意,健全的法律法规对耕地的保护和用地的集约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德国紧凑的中小城市模式在避免城市过度扩张、大城市病泛滥及土地的低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具有进步意义。但这种城市化模式在推进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德国以注重公平,均衡,民主著称,并深刻影响到其法律制定和行政执行,容易遇到过度强调民主和公平而导致效率低下,成本上升的问题。同时,德国强调公平与共同富裕,数量众多的中小城市平等享受产业政策优惠和投资,造成全国投资分散,投资效益不高,产业布局不集中,难以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得不到提升。
四、印度和拉美以“贫民窟”为特色的城市化模式
“贫民窟”式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同时,在大城市中形成了规模庞大,数量众多的贫民窟。印度和拉美国家的城市化多有这种表现,印度目前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0%,而城市人口中约35%居住在贫民窟中,拉美地区则更为集中和严重,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短期内高速实现高度城市化。1950年,拉美地区的城市化率为41.16 % ,1980 年达到65.16 % ,到2000 年,阿根廷和乌拉圭城市
人口比重占到90 % ,巴西、墨西哥为70%以上。欧洲城市化从40%提高到60%,经过了50年,而拉美国家仅用25年。第二、出现了大批非正规住宅和贫民居住区。大批农民来到城市后,无业无收入,只能在城区建设非正规的简易住房,由此逐渐发展成贫困阶层居住的大片贫民窟。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墨西哥城陆续形成了500多个贫民居住区,居住的人口约400万。第三,超前和过度城市化造成自然、社会和生活环境恶化。由于拉美国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内部产生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拉美的城市化改变了该地区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就业结构,在很多方面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一些传统观念,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其给经济和城市发展也带来了严重后果,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
严格来说,印度和拉美的“贫民窟”式城市化不是一种城市化道路,而是一种扭曲的城市化现象,是集中型城市化过度、超速发展的结果。这种城市化在让人类享受工业文明的同时又受到“城市病”的困扰,生活贫困、住房紧张、供水不足、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正威胁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全球迅速城市化的示范效应更加速了这种“城市病”的流行,拉美地区“贫民窟”的集中爆发也正是如此。“贫民窟”式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极力要避免的城市化陷阱,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