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作文第2辑 衣食足矣修养何如-2021年高考名校作文精选与佳作点评

2022-05-18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2辑 衣食足矣修养何如等5篇

目录

06衣食足矣,修养何如

07乞丐服、五彩头可以休矣

08敬畏粮食,增进修养

09别让亲情飘在空中

10做金钱的主人

【题目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常生活离不开穿衣吃饭。关于衣食,古人留下了很多至理名言。管子曰“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今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你身边的大多数家庭也可能早已衣食无忧,饱暖生淫逸的事例却时有耳闻。

班级计划举行“衣食与修养”为主题的讨论会,有什么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析

1

这则材料看似平平无奇,实则精妙无双,可谓大音希声,大象希形,暗藏了很多思考的维度、人生的境界,把准了全国卷在真实情境中写作、在日常生活中悟道的方向,给我们的写作教学很大的启迪。

不久前有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全社会积极响应,但“光盘”“N-1点餐模式”等倡导,主要是在行为、制度层面,目标在于物质积累。本题也关注“衣食”,但关联到的是“修养”。“荣辱”“耻”等用词涉及的是认识层面,“志于道”和“淫逸”的对比提醒了衣食习惯影响到的是精神追求。所以,这则材料引导学生不攀比,不拜金,反对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不良风气,要求学生辨荣辱,志于道,切中时弊,立论堂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高分立意

1.节制物欲,提升修养。

普通人不免欲壑难填,饱暖生淫欲,因此需要我们节制物欲,提升修养,既是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是为了个人自身的安宁与进步。

2.适度享受,不走极端

苦行者往往刻意追求粗衣恶食,用衣食的低劣来砥砺修养的高尚,往往能惊世骇俗,这种做法不近人情,不值得我等凡夫俗子效法。

3.美食华服,君子善取

美食华服,亦有道存焉,唯君子善取之。追求衣食质量不一定就是贪图物质享受,也可以是提升修养的途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看你如何取舍罢了。

2

4.随遇而安,淡然待之

对待物质生活采取随遇而安的态度,既不要醉心于美食华服,也不要刻意追求糟糠粗衣,用一颗平常之心去看待衣食,才能常生欢喜,不起烦恼,如此修养之境,值得我们心向往之。

5.提升国民修养 重树大国雄风

将衣食作物质文明的解读,将“衣食与修养”的关系解读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可联系鲁迅对国民性的探讨,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角度立论,阐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

◎佳作展示

衣食足矣,修养何如

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衣食足矣,修养如何?”。

管子说:“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就是说,经济是基础,一个人不解决衣食问题,就谈不上文化,谈不上修养。历史上虽然不乏“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故事,“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物资匮乏、靠天吃饭的时代,修养基本还是有闲阶级的奢侈品。士大夫的风雅是令人钦慕的,但凡士大夫都是仓禀实而衣食足者,魏晋名士的风流被后世称道,但这些名士也都是衣食无忧者。

“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说“衣食足”才能“知荣辱”,两者之间是一种必要条件的关系,而不是充分条件的联系,无之必然,有之未必然。有记者要采访孔庆东,孔庆东作了一个斩钉截铁的答复:“去你妈的!滚你妈的!×你妈的!”北大教授绝对是“衣食足”者,可是却如此粗野,让人震惊。修

3

养,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是通过自我修炼而生成的,是精心养育而获得的,不是家庭财富、身份地位自然赐予的,以为“衣食足”就一定“知荣辱”,那就大错特错了。

“衣食足而知荣辱”,最准确的理解应该是衣食足了应该知荣辱,换句时髦的话,就是两个文明一起抓。随着大英帝国的强盛,英国贵族的名字也响遍全球,这才是真正的强国。在近一百年前,鲁迅就开始反思民族痼疾,探讨国民性问题,目的在于提升国民素养,重塑国民灵魂。今天,我们这个民族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衣食且足,行将实现全面小康,又当如何实现全民修养,已经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衣食足了应该知荣辱,如果温饱而生淫逸,强国梦的意义岂不大打折扣?

其实,修养也不是什么玄虚之物,不过是淡泊名与利,常作逍遥游;不过是存宽容之心,显人性之美;不过是倡怜悯之心,戒杀伐之气;不过是心有清泉在,人生向美好;不过是时时勤修炼,清亮永不沾,不过是低调且为人,谦谦一君子;不过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不过是忠孝悌慎廉、勤正刚直勇。修养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品格,是处万物之下而德居其上的如水不争。修养更是一种心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纵然风来疏竹,雁渡寒潭,不余声影,视之亦不甚惜。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衣食足而知荣辱”,全面修养未来可期。同学们!衣食足矣,何不趁此修炼荣辱之心,培育修养之花,让自己一更美的姿态绽放人间。

谢谢。

◎点评

文章结合现实,层层深入地揭示“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内涵,阐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进而说明修养的人生意义和时代意义,立意深刻。文章材料丰富,有古典诗文,有当代名人故事,有外国

4

史实,有文史材料,彰显了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

乞丐服、五彩头可以休矣

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乞丐服可以体矣”,副标题是“拒绝修养缺失的个性表达”。

最近,乞丐服在一些中学生中颇为流行,他们在好端端的衣服上剪出一个破洞,穿在身上出入各种场合。还有一些同学,把一头黑发染得五颜六色,招摇过市。有人批评他们,说他们标新立异,以怪为美,他们反笑批评者平庸无个性。

我们佩服这些同学的奇思妙想,可是对此我们也不能不沉思: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个性表达?穿戴与做人有怎样的关系?应当具备怎样的审美观?

是的,我们曾经有过高度整齐划一的时代,亿万人同一种服装,同一种发型,同一种色彩,同一个模样,无论你是激情的帅哥,还是深沉的靓妹,都得淹没在统一的蓝里,统一的绿里,这是对个性的扼杀。服装不仅是用来保暖、护体的,它还是人的个性表达,是文化修养的外显。我们承认,在统一的校服上涂画,穿乞丐服、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确实是崇尚自由的一种个性表达。

但是,个性有善恶之分,审美有雅俗之别。在好端端的衣服上画上机器猫,剪成乞丐服;把校服当留言簿,当草稿纸,在上面随意涂鸦;将一头青丝染成五彩头,做成麻雀窝:凡此种种,以怪为美,挑战传统的整洁观,为个性而个性,这其实是更为可恶的庸俗。在这个崇尚个性自由的时代,我们极度排斥共性,用标新立异来显示自己的存在,好像只有如此才能把自己从茫茫人海中区分开来。在校服上涂画,穿乞丐服等行为,正是时代思潮在某些同学身上的投影。他们以为自己是独特的,超群的,自由的,是远离平庸的,殊不知自己不过是为潮流所裹挟,甘当怪异的弄潮儿罢了。

5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我们多元表达的权利和自由,强调自我并没有错误,问题是自我意识不能膨胀,不能破坏自身的形象素质。你有穿戴打扮的自由,但你的穿戴打扮应当有点文化品位。当你穿着乞丐服、涂鸦装在大庭广众里招摇的时候,人们看着会把你与流痞人物等同起来,就像看那些文身的球星一样,我们在心理上怎么也不愿视他们为君子!

什么是个性?个性是浩瀚的海,个性是干涸的河,个性是沉稳的山,个性是流动的水。山有高低,水有长短,个性亦有优劣之别,只有那些认同普遍规则、倡导时代新风的个性才是社会需要的。个性里应当多些高洁、高雅和高尚!恶意化个性可恶、可悲,也可怜。

乞丐服、五彩头可以休矣!

◎点评

文章从中学生的怪异行为穿乞丐服和染头发入笔,联系所给材料,提出个性和审美的问题,阐述以怪为美行为的形成原因和实质,指出为个性而个性的做法庸俗可恶,恶意化个性不可取,只有认同普遍规则、倡导时代新风的个性才是社会需要的。小处入口,向深处钻探,对象具体,目标明确,全文论述集中,层层深入,说理辩证,论证充分,很有说服力。

敬畏粮食,增进修养

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敬畏粮食,增进修养”。

首先让我讲一个故事吧!

6

阳光像鱼儿一样在屋檐欢快地跳跃着,公公正眯着眼睛躺在藤椅里,好像睡着了。耳边传来“哗哗”的水声,是婆婆在淘米。

婆婆布满皱纹的双手仔细地在水中淘洗着,然后沥干,水从篮子里向外流出,盆中的淘米水还可以用来洗菜、浇花……只见婆婆熟练地将米倒进锅里,再加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点柴烧火。“柴火烧出来的饭才是最香的。”婆婆笑着说道。

我推开门,向外走去,公公不知何时站起了身,见我出来,便向我招招手:“丫头,陪我老爷

子去田里走走。”我兴奋地上前牵住公公的手,一同走向田间。

正是粮食丰收的时节,还未走近,便嗅到了那独属于稻子的香气。十里秋风,十里稻香。庄稼人正忙着在田间收割稻子。公公家的稻子已经收割完了,却见公公走到了自家的田里,弯下腰,开始捡稻穗。我向四周看去,也有几户人家和公公一样,弯下腰拾稻穗。

似乎看出了我眼中的疑惑,公公解释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弥足珍贵,不能浪费!”我点点头,学着公公弯下腰去,一同拾捡地上的稻穗。

“想当年,我下乡插队的时候,便是在这田间认识了老婆子。”公公看着手中的稻穗,眼含笑意的说道,“她那时也在田间拾稻穗,弯下腰去,把每一棵稻穗抱在怀中的动作深深吸引了我……那几年年前不好,拾稻穗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光……这些粮食,见证了我与老婆子的爱情啊!”公公感慨道,双眼渐渐有些湿润。公公与婆婆大抵都是敬畏粮食之人吧!我心想。

抱着怀中的稻穗回到公公家中,大米的香气顿时溢了出来。婆婆已把米饭盛好摆放在了桌上,粒粒饱满,每一粒米饭上都有着珍珠般的光泽,每一粒米饭上都是庄稼人辛勤劳动的结晶。

7

“又去拾稻穗了!”婆婆笑着接过我们手中的稻穗,招呼我们坐下吃饭。我挑起一口米饭塞进嘴中,嗯,香喷喷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景,每一粒米饭都被我吃得如此庄重。

吃完后,我看了一眼公公婆婆的饭碗,一粒都不剩。

想起阔少们,一桌饭往往吃不到一半就拂袖而去,满桌美味佳肴竟成残羹剩菜。比起他们,公公婆婆似乎太寒酸。但是我知道,珍惜粮食,珍爱劳动成果,是他们的习惯,更是他们的修养。尽管衣食无忧,他们对粮食的虔诚和敬畏却始终如一,不因富裕而减少,不因年岁而变化;这是他们的道德修养的构成,又是他们的道德修养的结果,正像饱暖生淫逸是一些人道德修养的构成,也是他们的道德修养的必然结果一样。

我的发言完结。

谢谢大家!

◎点评

文章通过寻常小事的叙述和描写,展现了公公婆婆对粮食的虔诚和敬畏,由此联系阔少们饭桌上的举动,生出感悟,即珍惜粮食,珍爱劳动成果,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修养;这是他们的道德修养的构成,又是他们的道德修养的必然结果。以叙事作为演讲稿的主体,以简短的议论来升华主题,扣合文题,构思新颖巧妙,颇有艺术感染力。

【题目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8

母亲节这一天,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QQ空间,到处都是祝福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热闹非凡。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

面对网友们向母亲们疯狂的“示爱”方式,一半以上的母亲表示并不知情。因此有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还有网友认为,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才是表达祝福的更好方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别让亲情飘在空中

母亲节的祝福霸占了网络荧幕,可这些隔空抒情的祝福却大多被遗忘于虚拟空间,没能温暖母亲的心。别再让亲情的暖意被冰冷的屏幕阻隔,陪伴才是最实在的暖心祝福。

(开篇引入材料,说明自己对事件的看法,观点明确。)

陪伴,让生活回归。历史上战争的硝烟没能攻陷人们对生活的追求,网络却轻而易举地攻占我们的生活空间中一大部分。虚拟空间的快捷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悄然滋生了众多的“低头族”。网络使用过度的现象屡屡出现,显示了网络所带给人们情感间的隔阂。虚拟生活举起它耀武扬威的拳头给予真实生活一下又一下的重击,而陪伴,这一最朴素无华的感情表达方式,就是真实生活对网络的精

9

彩反击。

(提出观点:陪伴可以消除人们情感上的隔阂。)

母亲节的祝福霸了屏,却没让子女对母亲的爱霸住生活的屏。网络是十分高效快捷的工具,它让网友对母亲的“示爱”变得轻易且容易夸大效果。正因它的快捷与夸大作用,网友们只看到了无数的点赞,却忽略了祝福的真正接受者——母亲们。母亲们大多不是网络的高频使用者,日复一日的操劳磨掉了她们的棱角,也让她们回到了生活的深处。网络上的一片祝福之音、溢美之词,为我们构造了一派和乐融融的假象,却让我们进一步沦陷于虚拟,忘却了母亲在真实生活中盼子归的身影。

(具体分析刷屏晒祝福不能给母亲以慰藉的原因。)

隔空抒的情,只会永远飘在空中。对母亲的爱,却不应只是通过网络来表达,而应实实在在地在生活里,让母亲感受到她身边萦绕着的情。

(略做总结,重复自己观点。)

母亲们最需要的是朴素真切的陪伴,而非网上哗众取宠的“晒”式示爱。母亲们用最美的年华陪伴你我的成长,长大后的我们,难道不应以陪伴回应这份深情吗?许多孩子别扭于在真实生活中对母亲直白的示爱,那么,亲手做的一桌好菜、一些实在的礼物,哪怕只是陪母亲在公园里散个步。难道这些举动不比网络空间那搁浅的爱意来得更加含蓄而真实暖心吗?

(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体现了作者对于陪伴母亲方式的思考,展现了解决问题的诚意。)

虚拟空间里终究只是一件工具,别让亲情沾染太多那冰冷的机器味儿。网络易使情感变得浮夸而轻飘飘,就像幼时手里那永远握不住的红气球,更像时光长河里偶尔泛起的浮光掠影,激不起人心湖里一

10

点涟漪。

(恰当地运用了比喻修辞,为严肃的论述加入些许美感,并借此动人。)

陪伴,是最长情的示爱,是最珍贵的祝福。请别再让你的一份深情搁浅于冰冷的虚无中,别再让时光无情磨损那些美好。下一个母亲节,只愿更多的母亲能享儿女承欢于膝下的幸福,更多的儿女选择以陪伴珍惜亲情。

(重申观点,提出号召。)

◎点评

文章并没有新颖的观点,没有创新的结构,但清晰的逻辑和通顺的语言就足够得到不错的分数。朋友圈晒祝福不能慰藉母亲——网络虚拟的过度使用造成了情感隔阂,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情感的沟通——母亲需要的是真正的陪伴——做顿饭、散散步都是很好的陪伴——期望下一个母亲节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文章流畅地完成了表明观点、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发出号召的过程,值得模仿。

【题目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英国一位17岁女孩买彩票获得了100万英镑大奖。她领取奖金后购置了两套物业,吃喝不愁。周围的人都羡慕她,但百万富豪的身份让她内心焦虑,压力很大,生活并不如意。四年后,她起诉彩票公司,称彩票毁了自己的生活,希望回到获奖前的生活。彩票公司最后聘请财务顾问为她提供理财服务。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1

◎佳作展示

做金钱的主人

从前我听过一则英语寓言说一个富翁临死前抱着他生前积累的一大袋金条,希望到了天堂后能派上用场,结果发现天堂的地砖都是用金条砌的。这个富翁极度看重财富,何其可悲,而中奖女孩宣称彩票毁了自己的生活更是既可悲又可怜。

(开篇引述寓言故事引入材料,这本身就是对材料的议论。简洁生动入题并表明对这一事件的态度。)

女孩买彩票中奖又起诉彩票公司,看似矛盾,其实反映了她金钱观的不正确。首先,买彩票的人本就是为了获利,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心态。对于一个17岁的青少年而言,这是应是奋斗拼搏的时期,这种不劳而获的心理加上巨额奖金让她一时间失去了奋斗心放松自我浪费了拼搏的最佳时期,究其根本是因为她对金钱的过分看重与追。延伸至中国彩票事业,有多少彩民费尽心思研究每期数字希望中大奖,彩民们对金钱的极度渴望反映了他们金钱观的扭曲。其次,女孩领奖后便购置两套物业,不得不说她很有经济头脑,也反映了物质至上的社会现实。但女孩只把钱投到物质消费,物质与精神消费脱节是其内心空虚的重要原因。她获得大奖令人艳羡,但她不应因此失去拼搏之心,沉迷物质享受,如此彩票奖金只会成为恶魔,她也只会沦为金钱的奴隶。

(针对购买彩票本身进行分析,指出了不劳而获的心态,并联系我国彩民的现状,有时代感。)

可能正因为意识到彩票对她生活的破坏,她选择起诉彩票公司,便我认为这十分可笑。她一句“毁了自己的生活”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没有谁能彻底毁掉一个人,毁掉她的生活的是她自己的心态。她已拥有两套物业却说想回到获奖前的生活更像是在说风凉话,她大可把100万奖金用于慈善,自己便

12

能回归从前。她的起诉要么是想获取更多利益,要么是想引起关注。但归根结底她始终未明白影响她生活质量的是自己,要改变生活需先改变自己,成为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归咎于彩票公司。

(犀利地分析了女孩起诉彩票公司的心理,指出了其行为的不合理,提出了面对金钱的心态问题。)

当然这件事也带给了我们诸多启示。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女孩,因为她及时意识到金钱的不利影响,渴望摆脱其束缚。对于个人而言,做金钱的主人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将钱用到有价值的地方,同时要有“空杯心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金钱与财富,达到“逍遥”的人生境界。本觉得彩票公司被起诉很无辜,现在看来公司给中奖者提供理财服务十分必要,引导中奖者正确利用金钱,同时对于大笔奖金可以“分期支付”,避免巨额奖金对中奖者的生活产生巨大冲击。应用于中国福利彩票,既然是福利彩票便要体现慈善性,国家可提高彩票奖金税率,用于扶贫或者引导中奖者参与到精准扶贫项目,对口帮扶困难户让他们明白金钱来之不易,树立正确观念,做金钱的主人。

(部分肯定女孩的做法,防止观点偏激。肯定了彩票公司的做法,并为我国彩票事业提出建设性建议,体现了对社会的思考能力。)

“我们生活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金钱本不是恶魔,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做金钱的主人。

(简洁收尾,照应标题。引用恰当,令人回味。)

◎点评

文章的优点在于:对事件的评论由浅入深、有理有据,论述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使文章的观点不停留在理论。时评类作文要的就是高中生对于生活的正确认知和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正确逻辑。文章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创新的结构,但读来让人信服,这就是好文章。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