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案例
《文化建设》作业设计
一、模块作业概况
(一)模块立意
本模块以“文化建设”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出文明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守望精神家园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文明是社会历史进步和人类开化状态基本标志,凝结着民族的价值追求。我们倡导的文明,以道路选择、理论指引、制度建构、文化传承追求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二)设计依据
1、学情依据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学科知识的积累,九年级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息技术的发展,历史的和现实的,本土的和外来的,先进的和腐朽的,各种各样的文化相互激荡。在这一大环境下,九年级的学生受其心理发展水平,认知能力及辨别是非能力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会
实用文档
淡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从而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内容依据
本模块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研究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
本模块所依据的《书明号123》对应部分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培养守法意识”,是青少年了解和掌握个体成长、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知识和制度,明确行为规则,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明辨是非、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3、时代背景
在“双减”政策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作业设计不仅要注重“减”,更要注重“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基于素养导向的大作业意识,要设计有创意的、持续的“有效作业”。有
实用文档
效作业的标准是:依托课程标准,找准目标;挖掘教材梳理的逻辑;研究中考的瞄准方向;创新落地素养;持续反思只针对学生。
(三)作业设计阶段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作业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培养兴趣的初级阶段(培养基本的学术兴趣)、建构知识的中级阶段(思维导图)和运用知识的高级阶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实际问题)。
(四)作业设计形式
绘制单元思维导图作业、配套练习册作业、课外社会实践作业、手抄报作业、时政点评作业等多元化作业形式。
二、案例正文
(一)学科核心素养细化
南阳市第二十二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多种作业形式,包括基础作业、思维导图设计作业、创意专题作业、时政作业等。
本模块《文化建设》的整体作业设计围绕“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
实用文档
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研究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而展开,对应的核心素养有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
(二)模块大概念架构
(三)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导入环节
以《国家宝藏》的宣传片为导入,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研究积极性和自豪感。
课前作业展示:《文化建设》思维导图小组展示评价
(要求学生将提前准备思维导图,在全班分组展示,并提出意见进行评比。)
2、讲授正课环节
核心考点归纳:
考点一中华文化根: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总结中华文化的产生、特点、组成、重要性以及怎样增强文化自。
考点二美德万年长,依托家庭美德、职业道德讲述中华传统美德的地位、特点、内容和做法。
实用文档
考点三高扬民族精神,复习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作用和做法。
第四,考点构建中国价值,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内容、功能、践行。
考点五文明交流互鉴:2021年11月22日,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峰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用好地区多元文化特色和优势。以此为背景讲述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和做法,树立正确的文明交往观。
考点六文化多样性:放眼世界文明进程联系保持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做法,鼓励学生担当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2)纸上谈兵容易学。
练习中考真题:练五年河南中考与文化相关的真题,总结解题方法。
(3)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时事热点剖析:以2021年热播的电影《长津湖》为背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尝试出题并小组作答。
3.扩展升华环节。
实用文档
借用鲁迅在《引玉集》后记里的话升华学生对文化继承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作业具体内容设计
1.模块思维导图设计课前作业(必修)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思维图,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它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形象的知识体系,优化研究方法,提升思维能力,同时使研究过程变得生动而有趣,既贴合初中生以感性思维为主的特点,又顺应新课改的时代要求。
本模块以文化建设为主题,要求学生依据教材自主构建思维导图。
2、课后基础作业(必做)
基础作业出自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文化建设》模块的原创题目。基础作业难度系数低,内容简单,主要考察学生们上课听讲情况、对知识理解程度以及解题能力。
具体操作如下:
1.这是一群跨过鸭绿江,背靠新中国的人。70年前,他们告诉世界,海岸线上的几门大炮吓不倒中国人民。把雪吞到肚子里,只为以钢克钢,沸腾的血液永不冻结!而且看那几天的雪,精神还在波动。让我们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实用文档
(1)请你来猜猜,“那群最可爱的人”指的是谁?
(2)2021年9月30日,以最可爱的人为主角的电影《树名好123》在中国大陆上映。11月24日,该片票房突破56.95亿元,登上中国电影史票房榜榜首。请分析一下舒明浩123受欢迎的原因。
2、材料一:《如果国宝会说话》是由中宣部、国家文物局、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制作的电视纪录片。该片通过每集5分钟的时间讲述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带领观众读懂中华文化。2021年12月17日,《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四季)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2年纪录片片单。
材料二:中国青年网报道,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自开播以来,以生动鲜活的国宝故事、新潮风趣的别样表达,延续了前两季的口碑,豆瓣评分高达9.5。
请你来思考:
(1)以上材料传递了哪些息?
(2)请你简要介绍河南省的文化遗产。
(3)作为中原儿女,你能为继承和发展中原文化做些什么?
3、创意项目式作业(选做)
参观南阳市彭雪枫纪念馆、武侯祠、医圣祠等文化场馆。
实用文档
在第一、二项作业完成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开阔视野,关注国家生活,进一步实现能力的迁移和提升,培养社会参与的意识。这一项作业布置给学有余力,渴望能够全方位全面发展的同学完成。
(1)作业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末时间完成作业设计;具体内容包括参观南阳市文化场馆以及推荐理由(结合文化、历史、地区等内容);用手抄报,或用PPT、图片。(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美术、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2)素养和能力目标
通过这次项目式作业,让学生能够做到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素养,体会知识要放在具体情境当中,知识之间具有系统间的系统性和关联性。
(3)展示要求
每小组轮流展示,每组不超过5分钟。
实用文档
创意项目作业在设计过程中要关注项目设计核心要素,立足真实情景,激发学生探索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作业成果展示环节要求进行评价反思。
4、时政作业(选做)
(1)时政记录感悟
搜集最新发生的与文化建设有关的时政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例如围绕“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新闻事件,引导学生思考保护文化遗产的现实意义,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对新闻事件的感悟。
(2)时政小报制作、新闻播放多方式展示新闻时政
接下来寒假生活中,我们还将探索时政小报制作活动,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热点、传统节日“春节”、最喜爱的春晚节目等题材制作小报并进行班级汇报展示,也可以制作成PPT,开学初道德与法治课上进行新闻热点播报,邀请学生进行课堂点评。此项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灵活选择,提交个性化的作业。
(五)作业质量效果评估
作业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成果最好的反馈与检验,也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最好的检测。知识掌握了,才可以学以致用。
实用文档
1、适量布置作业。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便随意增加作业量的做法是比较不明智的,作业量不多,学生就会放慢解题速度,也就变相提高了质。在量少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比较好的方式便是面批。面批也要讲究策略,切不可直接给他们讲解,应先让他们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老师对其中的错误适时的加以指正,对其正确的地方尤其有思维创新的地方加以肯定。这样既使学生容易理解自己的错误所在,也会因为老师的肯定而提高自。另一方面有些平时研究态度不认真作业比较差的学生也会因为担心面批而端正上课的态度,这样就有了一个正面、积极的效果。
2.控制作业难度。自心,对于任何人和事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布置的作业一定要难度适中,始终要照顾到班级里的大部分人。对学有余力的同学,除了必做题,还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选做题;对于研究比较吃力的同学,完成必做题就可以了。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分层的、弹性的,所以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完成作业。
3、弹性作业设置充分调动了各个层次学生的研究积极性,让学生们感到这种形式的作业既想做又能做。这种作业方式新鲜灵活内涵丰富、回归生活,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生活中
实用文档
探寻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在的创造力和包容力,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的丰富的道德资源,从而使学生自觉重视中华文化价值,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认同与自。
在本节课的作业设计中就符合了以上三点要求:
课前思维导图作业人人参与,人人能画会画,简单易操作,又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课后基础作业紧密联系时政,练习课上所学的知识和解题技巧。
创意项目类作业综合性强,考察范围广,形式灵活,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还有综合能力,适合学有余力社会活动强的学生,综合提升个人素养。
时政作业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树立全球视野,尊重文化差异,拥有开放包容的胸怀,要求有条件的学生选做。
三、作业案例特色说明
我校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特征:基于真实情境、联系最新时政、注重实践运用、设计分层进阶。
本模块作业的设计特色:
(一)“不拘泥于形式”的爱好型作业
实用文档
将美术爱好与道德与法治课研究结合起来;将计算机技术爱好与道德与法治课研究结合起来。
(二)“可供选择”的手抄报作业
将手抄报、重要节日与关注时政结合起来,延续文化血脉,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三)知识、时政、生活融合贯通型作业
将时政点评展示、道德与法治学科研究结合起来,追求高质量书面作业,做一题通一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