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JournalofBaichengNormalCollegeFeb.,2009
论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思想艺术特征
柳淑娟,商雅静
(白城师范学院外语系;白城市教育学院,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包括四个篇章,它是用斯宾塞体写成的。长诗
讲述了恰尔德・哈罗尔德(一个贵族青年)在欧洲的经历。本文既赞扬了此诗的写作手法和思想艺术价值,又提出了它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斯宾塞体中图分类号:I561.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3118(2009)0120060203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英国著名浪漫主
义诗人拜伦所写的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长诗,精思赋给,十年乃成,一文即出,洛阳为之纸贵。
一长诗以英国贵族青年恰尔德・哈罗尔德为主人公,叙述了他在欧洲的经历。恰尔德・哈罗尔德厌倦了锦衣玉食,精神上空虚无聊的上流社会生活,他决定离开自己美丽的祖国,到欧洲各国去旅行。恰尔德・哈罗尔德先来到葡萄牙和西班牙,他被葡萄牙美丽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吟咏了许多歌颂优美田园生活的诗句。在西班牙,诗人不仅精描细绘了西班牙美丽的田园风光,纯朴自然的民俗风情,西班牙人民的热情好客与天真浪漫,还描写了西班牙正在遭受的外敌入侵。善良的西班牙人民正饱受侵略者的蹂躏,于是哈罗尔德挺身而起,用犀利的笔锋,严厉的词句,痛斥侵略的行径,号召受苦受难的西班牙人民勇敢地站起来解放自己,反抗侵略。拜伦描写了外敌的凶残,描写了西班牙人如何反抗外敌入侵的坚决,不仅有力地声讨了侵略者的贪暴与无耻,更热情地讴歌了家乡保卫者的英勇与无畏。诗人对西班牙人民保卫祖国的英勇行为大加赞赏。他笔下的女民族英雄奥古斯丁娜的形象非常感人。以前她是一个纤弱的女郎,可是当敌
收稿日期:2008-11-07
作者简介:柳淑娟(1968———),女,白城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商雅静(1967———),女,白城市教育学院教师。
人入侵时她便勇敢地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
爱人战死后,她没有流无用的眼泪,首领牺牲了,她站上他危险的岗位,伙伴逃奔啦,她阻止这卑贱的行动,敌人退了,她率领人马去追踪。
[1]
在这里拜伦反暴政和追求自由和平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民族解放斗争的热情支持和对侵略战争和民族压迫的毅然反对,是这部长诗的中心主题。诗人对各强国所奉行的民族压迫政策,作了猛烈的抗议,对于受压迫的各民族人民则鼓舞他们起来斗争,这些决定了长诗具有很强的现实政治意义。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插入了许多作者洋溢着的热爱之情。在描绘战场环境时,增加了作者对反动派的痛斥和对侵略者的憎恶。在笔端议论、抒情、记叙、描写合而为一,水乳交融,做到了有机的结合,对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恰尔德・哈罗尔德来到希腊和阿尔巴尼亚游历,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是具有历史传统的国度。希腊的神话,滋养了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艺术,普罗米修斯的壮举,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民为寻求自由,寻求解放而战斗。恰尔德・哈罗尔德凭吊了希腊的古迹,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了希腊的神庙,卫城和其他更多的古迹,用充满激情与仰慕的笔触,热情地歌颂了卫城的精妙绝伦,神庙的
60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论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思想艺术特征
庄严神秘,以及其他古迹的气势恢宏,深邃幽远,与
周围磷磷的怪石,参天的古木,迎风的衰草,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同时诗人的思想感情浸透其中,对悠久之地的情有独钟,对美丽景色的倾力歌颂,对久远历史的深切回味,都蕴育在每一个美丽的字眼,妙趣横生的问句和精深透辟的诗句当中,就像在倾诉自己的情感,像在抚摸自己的孩子一样,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情感寄抚在所描写的景物当中。在山国阿尔巴尼亚,诗人描写了这里的重峦险峻的山峰,古代文化的遗迹,穿着五颜六色服装的各民族杂居的奇景,以及阿尔巴尼亚人的勇猛和好客,粗野但是真诚的习俗。哈罗尔德还会见了部族首领阿里・帕夏,记载了士兵爱唱的战歌。
哈罗尔德在凭吊滑铁卢战场时,他仿佛看见了当年横扫天下无敌手的法国军队,看见了士兵们如何的艰苦鏖战,如何的不屈不挠;在描写日内瓦景物时,哈罗尔德追忆了法国大革命,在他的笔端,人们还会看见巴黎的街垒,怒吼的大炮,阴森可怖的巴士底狱,在顷刻间化作尘埃、落尽。在他的字里行间,人们还可以看见一张张群情激昂的脸庞,听见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呐喊。在他的笔下,有着发生深刻变革的法国,有着动荡飘摇的欧洲。拜伦把欧洲当代以及过去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写进自己的诗里,因而长诗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远不是一部只写个人旅游经历的作品。
在诗的最后一章,诗人用很大的篇幅歌颂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威尼斯和佛罗伦萨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哈罗尔德眼中,有但丁的神曲,有达芬奇的永恒的微笑,有各类的璧画,有各型的雕塑。这也是个日新月异,发展极快,变化极大的世界。
长诗在田园牧歌式的描绘中结束,哈罗尔德也结束了他的欧洲之旅。用他的眼睛记录了欧洲的人文风格,自然风貌,为后世留下精妙绝伦的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全诗大部分是用斯宾塞体写成的,有非常严格的韵律要求。大诗人斯宾塞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诗的形式与韵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更多地借鉴了法国民歌的形式与内在规律。以《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一诗第一章为例,这是哈罗尔德乘船告别故国的途中,独自抱着琴吟唱的一首晚安曲。诗八句为一节,每节的八句中,双句后韵。一
[2]
节之中换韵一次,其形式为AA、BB式。虽然这种形式比较刻板,但作者却能轻松地驾驭、使用,其中灌注了诗人全部的思想情感。诗人在叙述旅途见闻的同时,经常描写自然的风景。把自然的美丽与现实的丑恶加以对比,结合描写、议论、抒情与记叙的手法,表达了他对欧洲反动势力和一切压迫者、侵略者的愤慨和对各国民族解放的同情。这种结合议论、抒情、描写于一炉的手法,如画龙点睛一样,使景物鲜活起来,使景物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活力和感染力,它充分展现了作为浪漫主义大师的拜伦将抒情与描写高度统一,高度融合的非凡天才。
二
在《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中,虽然可以非常充分地表现出诗人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但长诗中有些地方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长诗中不时流露出来的诗人厌世情绪。诗人拜伦笔下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是一个锦衣玉食,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贵族,他已经厌倦了上流社会这种空虚无聊,骄奢淫逸的生活,于是出国旅行。主人公这种消极颓废的思想,来源于诗人的悲观厌世。即使在旅游途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在激励着他,但他也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摆脱那种悲观厌世的思想,无论是葡萄牙美丽的风光,西班牙人的热情豪放,还是希腊的悠远深邃,威尼斯的繁荣兴旺,都不能使他完全忘却心中的阴暗与消极。这是因为在他心中虽然厌倦了上流世界的空虚无聊,却无法从意识上割断自己与上流社会的联系,还不能让自己完全融入到平民中去。在这种矛盾的社会下,他内心中就更加矛盾,无法使自己平静,客观地面对世界,面对生活,而在他后面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就没有他这种悲观厌世的思想,这是因为托尔斯泰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就从根本上割断自己同上流社会的联系,走到平民中去,和平民一起生活,一起享受生活,甚至在晚年他放弃了贵族的一切离家出走,结果病死异地。在他的三部著名小说中,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绪,所以说拜伦心中的厌世,直接反映到作品中来,冲淡了作品思想特性,冲淡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长诗中有一些比较明显的蔑视群众的思想。哈罗尔德是个上流社会的人物,在思想上不可
61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1期
能完全倾向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群众,甚至在他内心当中,或多或少还存在着看不起人民群众的思想。
在西班牙,哈罗尔德虽对受苦受难的西班牙人民表示了同情,但他并没有看出人民群众是抵制侵略,反抗压迫的主要力量,而是把大量的情感投向了少数的杰出人物,这与哈罗尔德那种身份是分不开的。哈罗尔德回忆法国大革命,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个领袖人物身上,似乎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忽视了人民的力量,在他眼里,人民群众是没有战斗力的乌合之众,是成不了大事的,这种思想意识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进步性,影响了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长诗中,多用华丽的语句,叙事、抒情、议论、描写融为一炉,用以表现诗人非凡的艺术才能和艺术特色,但诗中有很多地方,这种手法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效果,华丽的词句起到的只是附庸风雅哗众取宠的作用。现代派大师艾略特在《拜伦》一文中指出,《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比不上《异教徒》、《阿比多斯的新娘》、《海监》、《莱拉》等诗,他说:“拜伦习惯于用一段又一段词藻华丽的诗句唤起读者的兴趣,但是在《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里拜伦的华丽诗段从来没完成他期待的任务,我觉得写滑铁卢战的一节很不真实,这是很有代表性的
[3]
虚伪,拜伦每次写诗时,他就在那里避难。”
三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拜伦最重要的作
品之一,其基本主题是反对专制暴政和异族侵略,渴求自由与独立,讴歌民族解放斗争,表现了作者反对侵略和压迫,主张民主和自由的先进思想,体现了拜伦浪漫主义的艺术倾向。拜伦塑造的哈罗尔德形象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在对自然景物、历史古迹的歌咏中,抒发了拜伦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感情,诗节流畅,韵律和谐,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怀,无不得心应手,酣畅淋漓,表现出诗人不羁的才华。总之,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无论在拜伦本人的作品中,还是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尽管诗中有许多不足,但瑕不掩瑜,不能诋毁长诗的艺术光彩和艺术价值,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将以其不朽的思想艺术价值永存千业。参考文献:
[1]拜伦著.杨熙龄译.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M].北京:新文艺
出版社,1956.
[2]刘炳善编著.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3]汪培基等译.英国作家论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5.
OntheArtisticFeatures
ofByron’sChildeHarold’sPilgrimage
LIUShu-juan,SHANGYa-jing
(ForeignLanguageDept.,BaichengNormalCollege,Baicheng137000,China)
Abstract:Thislongpoemincludesfourchapters,andit’swritteninSpenserianStanza.IttellsChilde
Harold’sexperiences(anaristocraticyoungman)inEurope.Thearticlenotonlypraisesitswritingmethods,thinkingandartisticvalue,butcomesupwithitsdrawbacks.
KeyWords:ChildeHarold;Pilgrimage;SpenserianStanza
责任编辑:陈坤
62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