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刚起步,国家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纷纷引入计算机辅助办公,社会上急需大量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综合性大学、职业院校纷纷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当时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一直都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一直占据着人才需求排行榜的前几名,这种状态持续了20多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功能越来越丰富,价格却越来越低。到21世纪初,计算机基本普及,办公环境中:文档处理、数据管理、业务办理、信息展示等等都要离不开计算机。城市中多数家庭也都拥有了个人电脑,有的甚至不止一台,计算机使用者的年龄在不断下降。新成长起来的一代,对计算机的熟悉度非常高,他们对自己的计算机水平非常的自信,认为自己就是个电脑高手,在他们眼里,网上冲浪、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看电影听歌曲等等就是计算机的所有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逐渐冷下来,甚至到了招生困难的境地。
1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概述
计算机应用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该专业应用十分广泛,它以计算机基本理论为基础,突出计算机和网络的实际应用。
传统上,该专业一般文理兼收,不但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应用开发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开发、维护等工作。随着社会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越来越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就业稳定率下降。
权威统计机构“麦可思”花了3年时间开展持续的企业调研后,发布了2011年麦可思大学毕业生就业分析报告。该报告中列出了近年来就业形势不好的一些专业,分别用红黄绿牌来分级预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榜上有名。麦可思指出计算机相关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计算机类专业失业量较大,但是相关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仅以软件行业为例,每年人才缺口大约几十万。人才供给和
需求不匹配的原因在于目前的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对于这类的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改进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
从这个结果看,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不是饱和了,而是人才的专业性不突出,专业技能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的问题。从2009年开始,我们也一直进行着企业走访和毕业生跟踪调研,我们的调研结果和麦可思的结论非常的一致。每年到我们学校要毕业生的单位一直不断,动手能力强、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满意的单位。连续多年,我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率都保持了100%。但后期的职业稳定率和对口率与以前相比,有明显的下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动手能力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突破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几乎到了存亡危机的时刻。院校必须开展深入的专业建设,采用了不同的改革方式,来破解当前的困境。具体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细化专业方向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原来的专业名称后面加上具体的应用方向。那样,培养的人才专业性更强了,也更加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有“嵌入式与计算机架构技术方向”“云计算技术”“软件技术(应用本科)”三个培养方向,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方向为“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方向为“智能楼宇技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方向为“动态网站开发技术”。
目前,比较适合高职院校,社会需求度高,发展前景好的计算机应用方向有软件技术(理科)、物联网技术(文理兼收)、移动互联技术(理科)、动态网站开发(文理兼收)、网络安全技术(理科)、网页设计(文理兼收,可招美术方面艺术生)、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文理兼收,可招美术方面艺术生)等。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应用极为广泛的学科,在它应用的每一个方向中都已经诞生并继续诞生出新的学科和专业,像比较新兴的移动互联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都有着巨大的发展前
景。学校在选择应用方向的时候,最忌一窝蜂,而是要突出自身特色,给社会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例如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就有一个“方正激光照排”方向,充分利用了方正集团自身的产业优势,教学与产业互助发展。在专业方向的选择方面可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2)当地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与; (2)学校的优势资源与发展方向;
(3)学生生源情况(文理科情况和招生地域); (4)专业师资与实验室条件。 2.2 与企业合作办学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职业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当前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个方面:
(1)学校引进企业模式。
将企业引进学校后,也就是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就可以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2)校企互动式模式。
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企业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双方的互聘,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技能训练的过程,既是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也为企业生产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既解决了实训材料费紧缺的矛盾,又练就了学生过硬的本领,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
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3)校办企业模式。
学校利用自身的场地优势和人才优势,开办校办企业。校办企业给学校盈利的同时,提供给学生实习的场所,学校教师也可直接参与企业运作。由于是校办企业,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安排,随时提供不同的工作岗位给学生实习,同时也不存在住宿、交通、餐饮等难题,是破解校企合作难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4)“订单”合作模式。
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具体设有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等。
(5)顶岗实习模式。
即学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
2.3 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是传统职业教学的标准框架。这种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效率低,学生不但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很茫然,而且对实践操作也会缺乏灵活性。要打破这种困境,就要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
具体地说,“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与实习教学内容一体化设置;讲授与操作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和实习场所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技能考核一体化训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的力度,讲解理论的时候多和实际相联系,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操作水平。采取一体化教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素质的下滑,理论不能完全指导实践等等,在各种
原因和大环境的作用下,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原来的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各自精彩的\"填鸭式\"课堂模式,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多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同学们从枯燥乏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要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一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教师既精通理论,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备“双师型”素质。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既能担任教师,也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不断掌握新技术、收集新信息,并加以研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2)重构教学过程。
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职业技能和培养目标为中心的转变,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重构教学内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的设计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行、并重的教学体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同时,建设理实一体的教材和理实一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是很重要的两个环节。
(3)搭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此种教学方法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这就要求作为课堂的实训室要有足够的位置,必需的教学环境,如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各种教学软硬件设备等。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又要具有不同的设备和环境。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最好是一种对工作环境的高度模拟,从环境开始让学生完全的融入其中。
3 结语
IT行业是个飞速发展的行业,新概念与新技术层出不穷。作为培养IT人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也应该始终保持着一种不断学习、不断调整、不断发展的状态。只有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开展深入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才能一直发展壮大,给社会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卢美.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策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2] 蔡静.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研究——对部分试点高校网络调研综述[D].高校教育管理,2011:15-22.
[3] 袁晖光,谢作诗.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和相对工资调整检验研究[J].教育研究,2012(3):29-36.
[4] 穆振海.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研究[J].成功:教育, 20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