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2自然环境1-人教版

2021-10-18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二课 自然环境 (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自然环境的特征,自然环境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地形、气候、景观等方面,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通过文字语言和各种图片,尽可能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对于比较抽象的气候知识,教材特别注重图文的配合,引导学生去发现差异、总结规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从教学内容看,本课分为“地形多样”“气象万千”和“风光迥异”三部分,前两部分是后一部分的基础,最后部分是前两部分的总结和延伸,内容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本节课主要介绍地中海气候、季风气候和风光迥异。 课程标准

2—6运用各种资料,描述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理解世界各地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初步具备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在学习中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气候对动植物的分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季风的的概念。 教学方法

课程模式是探究式学习,教学步骤是展示、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理解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图、图片或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本地的农业生产

二、学法流程整体构架

本课教学流程见下表。

教学内容 导入 学生活动 看图回忆,探究 教师活动 引入话题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 教学目标 激趣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地中海气阅读分析 候 季风气候 读图分析,讨论季风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从动植物读图判断、分析下结论 看气候 风光迥异 读图分析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启发指导学生分析归纳 展示,指导学生读图分析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活动反思 思考讨论人们如何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生产、生活 启发组织学生发言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世界气候图

【提问】请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学的内容,说说世界上的气候有哪些主要类型?能说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吗?不同特点的气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新课教学

【展示】地中海之滨图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图2—12左边的文字,想一想英国属于哪种气候类型?这种气候有哪些特点?

【提问】再请同学们阅读图2—12右边的文字,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这里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归纳】在英国阴雨连绵、潮湿闷热的时候,确有一个地方,有晴朗的天空、灿烂的阳光、碧蓝的大海、柔软的沙滩,这个地方是地中海沿岸地区。地中海沿岸地区主要气候特征是: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许多欧洲人把这里当作享受“日光浴”的最理想的场所,因此地中海周边地区成为旅游胜地。

【板书】2、地中海气候 【展示】亚洲的季风图

【提问】在冬季,风由什么地方吹向什么地方?这种风有什么特点? 学生看图分析回答

【提问】在夏季,风又是由什么地方吹向什么地方?这种风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看图分析回答

【提问】什么是季风?它是怎样形成的?

【归纳】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被称为季风。季风的形成,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的结果。冬季,大陆因气温低而形成势力强大的高气压,同纬度的海洋气压低于大陆,因此,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冬季风;夏季,大陆因气温高而形成低气压,而海洋的气压高于大陆,因此,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夏季风。

【板书】3、季风气候

【提问】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学生回答:(略)

【承转】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南部和东部地区。哪么,季风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没有影响?请同学们根据你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了解,说说季风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下列思考题: 水稻的生长期主要在什么季节? 水稻的生长对气候有哪些要求? 季风气候对水稻生产有哪些主要作用? 季风气候对河流、湖泊有什么作用?

【总结】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的特点适应水稻的生长,夏季风带来充沛的降水,满足水稻生长对水的需求。因此,亚洲东南部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水稻产区。这里的人们主要食用的就是大米。同时,丰沛的雨水还补充了河流、湖泊的水量,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

【展示】图片

让学生边看图片边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中有哪些植物或动物?

这些植物或动物适宜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长?从图片上可看出当地气候有什么特点?

说说本地区代表性的植物或动物有哪些?这与因素关系最密切? 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

【总结】通过同学分析,我们知道了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和生活着不同的动物。植物和动物对当地气候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植物和动物还会构成美丽的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是植物。

【板书】三、风光迥异

【展示】图片《森林覆盖的亚马孙平原》

【提问】这张图片介绍了哪种地形?它有什么特点? 【展示】图片《美丽的非洲热带草原》

【提问】这张图片介绍了哪种地形?它有什么特点? 【展示】图片《茫茫的撒哈拉沙漠》

【提问】这张图片介绍了哪种地形?它有什么特点? 【展示】图片《终年严寒的北极地区》

【提问】这张图片介绍了哪种地形?它有什么特点? 【展示】图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提问】这张图片介绍了哪种地形?它有什么特点?

【承转】我们欣赏了这些图片,知道它们各自的地形和特点,现在我们翻到书后的《世界地形图》,在图上找到这些地方的大致位置,说出它们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这些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略)

【提问】请同学们再看看书上这些图片,这些地区景观是由哪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总结】刚才我们的看到了差异较大,特点鲜明的平原、高原、沙漠和冰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图片,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某一地区的景观总是由地形、气候、动物、植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课堂小结

【提问】(1)通过本课的学习,请你试用学过的词汇描述一下你家乡的景色。 (2)我们知道了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那么你对于人类对气候环境的适应和利用有些什么看法呢?

学生结合实际自由发言

四、问题研讨

本课时的重点是气候对动植物的分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的地区的动植物景观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不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而反思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五、课堂练习

1、观察亚洲地形图,请你说出亚洲有哪些主要的地形。

2、如果沿北纬40度自东向西穿越欧亚大陆,人们可能经过哪些气候类型区?如果沿东经100度从南往北穿越欧亚大陆,人们可能经过哪些气候类型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