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幼 儿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和 方 法
姓名:***
学号:************
班级:汉文1102
1
第 2 页 共 5 页
摘要: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身心的健康发展。研究如何在幼儿时期更好的塑造出一个优秀健康的生命。
关键字:幼儿教育 重要性 方式 原则 常识 一、 前言: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幼儿时期接受的教育将会对未来
的学习工作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二、 幼儿教育的发展和研究:
1、 幼儿教育心理思想发端于14至16世纪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高擎
人文主义旗帜,提倡人权和人性自由。这种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的新人类观,为儿童的命运带来了重大的转机。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一位思想家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及其代表作具有划时代的影响。这就是卢梭与他的《爱弥儿——论教育》(1762年)被世人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2、 Pational Infant School System (1816 – 1824年),收托1-6岁的
儿童,当父母工作时,儿童到学校集体保育。尽管这所学校仅存在了8年,但是对幼儿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被马克思称为未来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教育的萌芽。
3、 Kindergarden (1840年),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受进化论影响,认
为人的发展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强调儿童期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独立地位,真正的“人的教育”应从这时开始。
4、 幼儿之家(1907年),是蒙台梭利在罗马创办的,虽然每个儿童身上
均具有“潜在生命力”,但这只代表了个体发展的可能性 ,蒙台梭利教育是在对孩子童真天性的科学研究中发展而来的,至今仍然是最有影响的幼儿教育体系之一。
5、 20世纪60年代开始,早期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重视,幼儿
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为构建幼儿教育心理学体系提够了方法和理论上的准备和基础。其中,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理论影响最为显著。
6、 20世纪60年代后,学习理论不再只关注学生学习和人类学习的一般
原理,开始重视婴幼儿学习潜能的研究。随着“关键期”的发现,与发展的“敏感期“相对应的学习”最佳期“也就构成了婴幼儿学习研究一个重要课题。
三、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
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的孩子可塑性强,对于外界的接受能力也保持在别人说“好”就是“好”的阶段。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成长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无论是教育界或是家长现在都已经认可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幼儿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繁衍和延续。在我国,教育幼儿已成为一项伟大的国家事业。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大院里,那么长大后他就会比住在楼上与邻居一年见不上几次面的人更擅长交际。优良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幼时所接受的思
2
第 3 页 共 5 页
想灌输对他的成长是具有决定性的。 研究表明,大脑的发育与年龄的增加呈反比,很显然,人生的头几年,是进行快速学习的好时机。孩子幼年期,就像一块橡胶泥,你把他捻成方的,他就是方的,你把他捻成圆的他就是圆的。可见培养幼儿养成好的习惯那就得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 四、 幼儿教育的方式:
1. 不要盯着孩子的缺点:
如果能对孩子的优点给予很好的表扬和赞许,缺点就会自然消失。
2. 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
不要认为孩子的表现已经定型。当前的表现,只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他偿会不断地成长。
3. 不要完美主义:
有的家长给孩子设定了极高的标准,从一开始就要求孩子做到十全十美。对于孩子来说,很多事情都是人生的头一回,可能会做得不好;而在这么多做不好的可能中,孩子漂亮地完成了一件事,是多么的了不起,家长一定要进行表扬。这样,家长也不会太在意那些做不好的的事情。
4. 不要和别的孩子作比较:
家长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较。自家的孩子只要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就非常令人满意了。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家长要相信,只要孩子能发展自己的特长,在自己专长的领域具有一技之长,就可以成长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5. 不要把培养的学习能力作为教育的重心:
学习能力固然是重要的,但如果一味地以此作为教育的重心会使整个教育出现倾斜。必须把对心灵的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以培养孩子的EQ作为重点,重视心灵教育,学习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
6. 现在就是最好:
不要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只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长处,对他们小小的进步给以肯定和赞扬,就可以让那些缺点消失。家长越是努力想去纠正孩子的缺点,就越有可能适得其反,缺点会越固执地留在孩子身上。与其这样,不如把现在的孩子当做最好,肯定他的优点,表扬他的长处,孩子会自然地变得优秀起来。
五、 幼儿教育的原则:
与普通父母相比,成功的父母在幼儿教育中所使用的教育方式和原则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出不同的孩子,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不妨参考成功父母幼儿教育的三无原则,即无错、无批评、无压力原则。
示例一:幼儿在跑动中冲撞另一个婴儿
他这样做不是为了把别的幼儿撞倒取乐,这是他与其他幼儿交流的一种手段,也许他只是希望另一个幼儿同他做追逐游戏。
示例二:幼儿总喜欢翻箱倒柜,拆装玩具、电器等他绝不是一个淘气的幼儿,而是一个好奇心强、非常聪明的幼儿!幼儿需要不停地对周围事物进行探知,从而积累经验。他不停地翻乱物品、拆装玩具等,正是认识事物的行为。
示例三:幼儿到邻居家里拿了东西,回家后就据为己有这并不是道德问题。
3
第 4 页 共 5 页
这是幼儿对物品占有欲的一种表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象是他的手臂一样应该属于自己。在婴幼儿期,这种现象是非常自然。无论是长大后道德上多么好的人在3岁时也难免会这样。对于这种现象当然不能鼓励,但也不可大声呵斥他。父母应逐步引导,让幼儿分清楚自己家的东西和别人家里的东西是不同的,可以让他玩一会儿再送还给人家,并且尽量在幼儿愉快情绪下让他归还物品。
六、 幼儿教育的基本常识:
1.让小孩学会1岁6个月单独走路,1岁8个月学会单独上厕所。
2.2岁要学会穿内衣,培养良好的习惯;2岁6个月能单独吃饭,自己穿衣服。
3.2~3岁穿有鞋带的鞋,训练小孩复杂思考的能力;每天至少吃3种颜色蔬 菜,训练孩子的统筹能力。
4.4岁要教育孩子学会自尊,自爱。 5.5岁要训练孩子的自重意识。
6.6岁要教育孩子团结,竞争的能力,强弱对比。 7.8-13岁要使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 七、幼儿教育的注意事项:
1.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
幼儿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知识,而是让孩子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这非常重要。当然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但这并不是幼儿阶段最主要的任务。
2.最适合培养幼儿的方式是“游戏”。
说教的方法不适宜培养孩子,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是“游戏”。孩子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商量。
3.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
可以适时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入课程。孩子回到家还会向家长宣传,如果看到家长乱扔垃圾,就会告诉他们这是不对的,垃圾要分类。连很多家长都说,垃圾分类的游戏让他们很受益,以前他们都不懂得垃圾还要分类,以及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以及哪些是有害垃圾。
4.关注孩子的发展潜力。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应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什么样的孩子才有发展潜力?热情大方,会关心同伴,这样的孩子人缘更好,以后也会有更多锻炼的机会;同时,这样的孩子求知欲强,思维很活跃,学习(行为)习惯比较好。幼儿教育就是在潜移默化中造就孩子健全美好的心灵,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5.要孩子做到家长首先要做到。
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靠学校,家庭、社会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而且,由于孩子喜欢模仿大人,但是又不懂得选择,就把在家庭和社会中看到、听到的一切现象都模仿和表现在游戏中了,比如有的孩子会模仿大人醉酒的样子。家长无论是说话,还是行动,实际上就已经在教孩子怎么做了。
4
第 5 页 共 5 页
家长经常跟孩子说,对人要有礼貌,不能乱发脾气。可是家长自己说话的时候,经常大呼小叫的。孩子怎么能不受影响呢?要孩子做到,家长首先要做到。
6.错过幼儿期再纠正就难了。
有人说,小孩子还不懂事,以后长大了再慢慢教。不要小看孩子,他们已经懂得很多事情了。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教他更容易接受。如果错过了幼儿期的教育,以后再纠正就难了。
7.很多家长喜欢替孩子包办。
家长们常常是口头上说很重视子女教育,但具体到小事上,就做不到。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尽量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过于娇惯孩子,孩子就不懂得谦让。
七、 参考文献:
1、 曹中平《幼儿教育心理学》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05月
2、 3、
张公社&周喜华《教育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05-11 作者卢梭〔法〕译者:李平沤《爱弥儿——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