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背景:
我国自 1999 年开始步入老龄社会, 养老产业需求旺盛, 潜力巨大。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 2.2 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老龄化基数之大、 速度之快、高领人口之多更属世界前茅, 它带来的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 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国目前千人养老床位为 26 张,考虑到年龄、 健康状况和个人意愿等因素, 到 2025 年养老机构床位需求将净增 470 万以上。面对银发浪潮, 解决老年社会保障和服务的问题已刻不容缓。
(二)调研对象:
1、长期从事一线养老机构的行业专家。
2、广元市民政局、利州区福利院、我校校企合作等多家机构的负责人。
3、我校 14 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
(三)调研内容:
1、以《国家“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重点任务分工》为依据,了解我国
老年健康服务人员队伍建设规划要求。
2、老年服务与管理从业人员性别;学历分布;人员素质要求;老年服务与
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3、对三年制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四)调研方法:
1 、进行资料收集, 深入了解广元市内及其他市康复治疗技术岗位需求情况。
2 、采取调查问卷方式。二、调研情况分析
1、专业养老人才发展现状及趋势 :
《2017 年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年报(人才篇) 》显示,目前我国持证养老护
理人员不足 2 万人,而需求量至少为 15 万人。
年报透露,第四次中国城乡老
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2015 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总数大致为 4063 万,占老年人口比例的 18.3%;按照国际标准每 3 个失能老人配备一名护理
员推算,我国至少需要 1300 多万护理员。
2、三年制高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以及培养模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表现为: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能水平不够、年龄偏大、流动性强,不稳定、缺乏系统培训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学的进步, 人类进入老龄化时代, 我国也提高了对养老护理员的重视程度, 民政部于 2001 年发布了《老年人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规范中明确规定:从事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 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后
持证上岗,更应该熟练掌握所从事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国务院于
2006
年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 ,在本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培养
老年护理学专业型人才, 要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
关专业和课程, 随着国家政策法规的发布以及社会对养老护理问题的关注,
高职
高专专业目录中开始设置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等相关课程” 从而加快了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 通过调研表明,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生源有现
有的优势和潜在的市场。
三、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
1. 工作方向
序号
就业岗位 职业方向
1
养老机构的护理员
主要岗位是对各级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护理员培训、 对 养老机构的各们老人提供养老护理、 对老年人员提供 一对一的私人护理。 从事养老机构老年人心理咨询工作;
也可对老年人提
2
养老机构的心理咨询员
供一对一私人心理咨询。 主要岗位是养老机构的心理 咨询师;社区服务人员; 可在养老机构从事健康咨询;可提供私人保健服务。
3
康复保健师
主要岗位是养老机构医疗及康复人员; 复人员 在养老机构从事管理工作 从事老年产品的开发与营销 从事与老年疾病有关的营养工作
社区医疗及康
4 5 6 7
养老机构管理员
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 营养师 社会工作师
从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服务社区管理与服务
2. 教学分析
围绕上述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可开设课程《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 、《老年人体结构与机能》、《老年康复》、《老年心理健康与维护》 、《按摩与保健》、《养老机构管理与运营实物》、《银发营销》、《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物》 、等课程;授课内容的确立紧紧围绕岗位需要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教学方法多采用理 - 实一体、任务驱动或项目教学及角色扮演、情景教学和案例教学法,以
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专业改革与建设思路
根据以上调研分析,提出制订三年制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
议。
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实行必、选修课制度,既满足了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要求,也保证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 体现了一专多能, 该教学计划要求学生除取得本专业毕业证书之外, 同时提供了英语、 普通话、计算机等多种等级资格证书考试,并提供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证机会, 为学生就业及适应市场需求增加了竞争力;开拓性地开展校企联合办学模式, 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应与养老机构加强深度合作,较好的保证了学生实训、见习、师资、实习、教学设备等资源共享。
2.对课程设置的建议
专业教学计划设计全面、合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从招生对象、学制、培养目标、业务规格、课程设置、成绩考核、毕业要求、学时分配、职业技能、选修讲座、综合素质等各方面均有合理设计, 应体现当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同时,该教学计划所体现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在学分制教学改革、 实践技能、职业技能培养等方面加大了教学力度, 为学生个性化教育、 综合素质潜能发挥提供了平台。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体现当今课程改革的理念, 如老年常见病预防与照护、 老年人体结构与机能、 临终关怀、老年文艺等课程进行课程整合和综合。 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约为 1:1。
3.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实施引导式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载体”的
教学模式。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学习推动教学法” ,让学生了解行业的现状
和就业前景,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学
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采用“问题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启发式教学法” ,激励学生参与,
增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采用“知识竞赛”、“技能大赛等“拓展教学法” ,帮助学生了解最新行业动
态、技术前沿,帮助学生掌握巩固所学知识。
4.对专业师资任职要求的建议
目前我系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都来自于护理专业教师,缺乏养老机构一
线经验。应要求老师至少一年有一个月的时间在养老机构。
5.对专业实验实训资源配置的建议
应建立和完善实训中心的管理规章制度, 同时注重实训中心的人文和专业环
境的体现。加强实训中心管理的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
能力。
健康管理系
2018 年 7月 13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