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秋征文初中

2023-06-01 来源:爱go旅游网
中秋征文初中

中秋征文初中

云后,一抹华美的上弦之月奏出渺远的音律。月光淡淡,点亮林荫花道。宛如雪中无比艳丽的山茶花。

中秋,始于唐初,盛行于宋,至明清,已与元旦齐名。

相传玄宗与天师等漫游月宫,忽闻仙声阵阵,于是默记于心中。此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忆起月宫仙娥的乐声舞姿,创作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可见中秋在人们心中象征一种美好的希望。期盼团圆。古苏轼望月思乡饮下凛冽苦痛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又惟愿“人长久,共婵娟。”中秋赏月自是必不可少的。看朦胧月影透过稀疏秋叶,缓缓攀上枝头。倒挂于玄青色的天空之上。若是家庭团圆,幸福美满,必是觉得月色娇柔可人。若相隔千里,也难免触景生情,好生悲凉之思。

拜月也是中秋传统民俗之一。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夜风袭面,若无桂花相伴,岂能算是中秋?月圆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不禁浮想翩翩。依稀间恍若看到吴刚“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不由得对那婆娑的树影心生向往。看桂树似嫦娥,娥首垂项冰肌绡,念起家中伊人,是否也在望月感慨。

沏一壶桂花蜜酒,探杯中映满合家甜美,不失为一种美的享受。 古王建叹“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但在今时今日,却是鲜少有此不能团圆之人。前人伤春别后又悲秋,可中秋,终是寄托了人们对希望,对光明的一种美好的向往。并非全都感伤离别

正如艾青诗中所写“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适借此劝诫后人,珍重身边家人,望莫追悔莫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