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之思考

2021-09-22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之思考

作者:陈列柱

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7期

摘要:构建特色馆藏是地方高校图书馆适应网络环境的必然选择,文章提出了如何构建特色馆藏体系以及构建特色馆藏体系的途径。

关键词:特色馆藏 文献资料 学术品牌 文献信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7-0241-01

一、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必要性

1、来自高校外部社会环境的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上涌现出了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信息机构,人们可以随时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方便快捷地获取文献信息和知识情报信息。在这种局面下,高校图书馆若安于现状,不同中求异,就会失去最广大的用户。 2、来自图书馆内部环境的挑战

首先,图书馆特色馆藏是名牌形成的个性基础,是吸引某一层次、某一方面读者,提高图书馆影响力的有效办法。再者,高校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一般情况下,科研项目和学校所设专业相关,由于专业的不同,科研在一定区域内已经形成了独特性,为了满足师生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在文献收集上已经有了个体差异。这为形成本校学术品牌打下了基础,提高了学校知名度。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建设特色馆藏,以谋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

二、高校图书馆如何构建特色馆藏体系

所谓特色是指图书馆经过长期建设积累,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结构比较完整的资源优势。简单地说就是在馆藏体系上体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点,充分反映了学校办学特色。我校是以培养普通高师为主兼顾职业技术为一体的专科学院,在发展方向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向高职倾向的可能,因此,我图书馆在馆藏建设中应以专业课程设置为主,兼以职业技能为依托,才能形成独特的体系。

1、围绕重点学科,规划馆藏建设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收集必须与本校设置的专业学科建设和所承担的科研任务相适应,必须根据本校重点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以及读者的需求,制定馆藏规划,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文献布局。随着我校的不断发展,我图书馆在馆藏体系上有了初步的形成,例如在英语、计算机、文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可以满足现有读者的需要。但与以后发展目标相比较,在数量、精度上还相差甚远,由其在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资料比较欠缺,我馆应根据学校所设高职专业,在技术性资料方面多投入,形成一定规模的馆藏,才可满足学校长远的发展。 2、适应区域特色,构建文献中心

作为一个地方高校,不论在专业设置上还是在科研立项上应与地方的经济密切相关,不但要培养出更多毕业生,更应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立项研究,为地方经济服务。作为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注重这方面文献收集,将其发展成为本地区文献信息中心,扩大其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如我定西地区在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支持下,利用气候、土地的有利因素,在土豆种植上已形成了很大的规模,由其在幼苗的培育、土豆的加工、以及成品的出口等方面在国内已具领先地位,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渠道。我校作为本地区唯一一所高校,不仅有义务而且有实力在这方面搞科研,图书馆更有责任收集土豆的资料,将本馆建设成为地方文献中心,形成特色馆藏,为地方、乃至全国经济服务。

3、尊重历史、开发传统馆藏,提高文献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办馆既要有继承性,也要有发展性。要把握馆情,尊重历史,继承传统馆藏,并根据馆内状况和馆外环境,对传统馆藏进行开发与整合,形成二、三次文献信息,强化已有优势,形成特色馆藏。如我校图书馆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从学校前身教育学院开始征订,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品种齐全,内容丰富,是本地区唯一一部文献资料,在全省范围内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我校科研、毕业生论文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4、开发特色文献资料,形成专题性特色馆藏

特色文献资料由本校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地方特点、历史积累等因素形成的,作为高校图书馆应先考虑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优先投入,重点收藏、重点建设,由其是对这方面的学术著作、论文、讲义、手稿、毕业论文、参加全国会议和国际会议论文,专家教授、国内外社会名流的演讲,校领导在论坛上的演讲等,通过收集整合,形成专题馆藏,对教学、科研、地方经济有特殊的服务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收集特色馆藏的途径

1、注重书刊的捐赠

书刊的捐赠有国际的,也有国内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一些大学、出版商为了支持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向我国各高校赠送了大批的外文文献资料,内容涉及到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历史、管理、哲学等学科,适合不同高校建立各具特色的外文原版馆藏。再者,要开通渠道,争取国内出版商和其它高校书刊的捐赠,变废为宝,也是我们建设特色馆藏的方式之一。

2、注重非书资料的收集

非书资料主要指图书以外其它类型的文献资料,如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文献、政府文件、政府出版物、讲座文献等,这些相对于图书资料来说收集比较困难,但这些资料的专业性强,适用于科研的立项、研究的参考,我们应予以重视。 3、大力发展电子资料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文献资料越来越多的被发布到互联网上,各种学术数据库也不断涌现。我们应将注意力从传统的印刷型文献建设转移到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电子资源建设上,形成电子文献资源。

4、尝试书刊资料的交换

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本校部分馆藏、利用率低的藏书与国内外其它高校、科研机构、地方图书馆交换本馆需要的特色资料,这样即做到了各所其用,也节约了大量资金,是建设特色馆藏的好途经。

总之,建设特色馆藏是高校图书馆适应网络环境,进行特色服务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图书馆品牌形成的个性基础,地方高校图书馆为了寻求自身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必须进行特色馆藏建设和特色服务,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 潘伟祥. 试论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服务.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年第16卷第3期.

[2] 2、刘 阳. 现代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与特色服务.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年第9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王庆华. 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及特色服务.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年第18卷第12期.

[4] 彭跃宏. 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几点设想. 科技情报开发与 经济. 2007年第17卷第3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