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教学⽬标
⼀、探寻教·学要义1. 让教材成为“学材”2. 让教材牵引“教学”
教材可以传递教学观念,提供教学内容,指引教学⽅法。
新型的教材要引领教学从知识学习到⽣活建构,这⼀转变的实质是从知识道德向⽣活道德的转变。
3. 让教学引领“学习”
在新⼀轮的基础教育改⾰中,“学⽣”“学习”已经成为变⾰的核⼼视⾓。
教学的指向是什么,事实上,既不是教材,也不是教师,⽽是以学习为中⼼,服务于学⽣的学习和发展。教学的根本⽬的主要不是道德知识的学习,⽽是引导⼉童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的⽣活及⽣活⽅式。
引导学⽣在多种可能的⽣活中选择“好”的⽣活,即⼀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并通过这样的⽣活涵养其德性。⼆、开启学科之眼1.道德与法治
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则是最⾼法律;我们坚持⽤法律⽀撑道德,⽤道德滋养法律。青少年法治教育⼤纲:“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为习惯的养成教育。”2. ⽣活与德育
以⽣活事件作为建构教材的原料,对这个年龄段⼉童可能遇到的问题困惑加以整理与概括,同伴交往、家乡认同、交通通信等,通过教学来给予学⽣的⽣活经验与发展需求的指引。3. 价值引领与价值判断
课程核⼼任务是对学⽣进⾏价值引领,也就是对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引领,但教学并不是将观点灌输,⽽是让学⽣通过⾃⼰的分析和判断获得正确的价值观。三、把握教学之法1. “单元”架构下的教学设计2. “课⽂”结构中的学习思路
教学中不应是简单把这些板块内容过⼀下,⾛⼀下程序,⽽是通过把板块转化为学⽣的学习思路,探究、讨论、交流、辨别、模拟、践⾏等,这些正是需要学⽣把握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法。4.“留⽩”呈现后的发展空间
留⽩设计体现了新的教材观,过去⼈们认为教科书就是权威,教师和学⽣要记住并践⾏这些权威的知识和规范。⽽今留⽩设计,体现了把学⽣和教师的⽣活经验放在与教材经验平等的地位,形成⼀种互动的对话关系。5.“实践”路径中的能⼒培养
收集哪些材料,怎样收集,如何填写调查表,如何访谈,如何在课堂中汇报交流等,需要教师引导学⽣,掌握实践⽅法,及时调整,帮助学⽣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实现素养提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