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专项
1、如何科学安排运动量?(8分)
2、运动中出现“极点”的原因是什么?出现“极点”后应怎样对待?(8分) 3、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是什么?(10分)
4、运动前后饮食需注意什么?为什么不应在饭后立即进行运动?(10分) 5、试述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重要性。(10分)
6、运动时的适宜心率约为多少?怎样推算?如何进行脉搏的自我检测?(12分) 7、健康的概念及十条标准是什么?增进健康的途径有哪些?(12分)
8、结合自己所选的专项谈谈该专项运动的运动特点,锻炼价值以及你对体育课的认识和建议(包括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场地器材的建设性建议要求。不少于300字)(30分)
(1) 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跑步,时间不应少于 5 分钟,否则对心肺功能的提高没有好处。
(2) 以减肥健美为目的的跑步,时间不应少于 20 分钟,速度要慢一点,保持均匀呼吸
无论是体育锻炼还是运动训练,都存在一个合理安排运动量的问题,锻炼效果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运动量的大小。因为运动量过小,不用动员内脏器官的潜力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担负下来,这样就达不到提高内脏器官功能的目的,因而锻炼的效果甚微。相反,如果运动
量过大,在安排时又缺乏必要的节奏,长此下去就会超过人体生理负荷的极限不仅达不到增强体质的锻炼目的,往往还会对锻炼者的健康有不利影响,并对学习或工作造成影响。一般可以用客观生理指标的测定和锻炼者的主观感觉来分析,便可知道运动量安排是否合适。
客观生理指标的测定:目前常用指标包括锻炼前后及安静时的脉膊、血压、体重、肺活量、心电图、尿蛋白、血色素等指标。
测量脉搏是最简便易行、且最能反映机体情况的一个指标,如果安静时的脉搏与以往比较是逐渐下降或者不变,则表明机体反应良好,运动量安排合适,并且还有潜力。每分钟脉搏的正常变化幅度为2~6次。如脉搏频率超过10次/分以上,说明机体反应不佳,如无疾病或其它原因,则说明运动量过大,应予以调整。
安静时正常的血压变动范围应在10毫米汞柱以内,体重不超过0.5千克。如血压明显升高,肺活量显著下降,体重持续减轻,且减轻幅度超过正常体重的1/30时,说明运动量有可能安排不当,要引起注意。
尿蛋白也是评定运动量是否适宜的一个常用指标。可以连续地测定训练后或次日晨的尿蛋白的量,如果训练的开始阶段增加,而后逐渐减少,这说明锻炼者对运动量从不适应到适应,是一个好现象。如果开始时增加,而后数量不仅不减少,反而逐渐增加,恢复也慢,这说明身体不适应,所安排之运动量应予以及时调整。
主观感觉:其内容包括自我感觉、睡眠、食欲、锻炼欲望等。如果锻炼后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有劲,睡得熟,吃得香,很想参加运动。锻炼后肌肉有轻度酸痛,并有疲劳感,但经过一夜的休息次日晨即可恢复正常,则说明运动量安排合适。如果在锻炼后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全身令力,胸骨柄及肝区有疼痛感,头昏脑胀,运动后感到特别疲倦,睡不好,吃不香,易出汗,不想练习,则说明运动量需作适当调整。
2,原因:由于内脏器官的运动水平与肌肉活动的强度不相匹配,机体耗氧量骤增而供氧量暂时跟不上的矛盾所造成的。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受植物性神经调节,其活动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生理惰性,从一种活动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时出现时间上的滞后。不象骨骼肌活动直接受意识支配,运动开始后很快很快就达到最高水平。这种内脏器官和运动系统活动的不协调,引起的氧气供需矛盾,是产生极点的根本原因。
极点出现后,应该继续坚持运动,运动强度可以稍微降低,通过植物神经中枢的不断调节,内脏器官的惰性逐渐被克服,活动逐渐加强,肌肉的氧气供应得到改善。同时运动速度的减慢也减少了乳酸的产生,机体内环境逐步恢复稳定,植物性和动物性功能的协调关系重新建立,被破坏了的运动动力定性又恢复,运动能力又逐渐增强,这就产生“第二次呼吸”。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极点已经被克服,生理过程已达到了新的平衡,此后呼吸循环功能将维持在新的较高水平上。
3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体育”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用于狭义时,一般指体育教育;用于广义时,则与通常所说的“体育运动”相同,其含义是指以人体运动为基本手段增进健康、提高生活
质量的教育过程与文化活动。“健康”一词,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因此,我个人认为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以体育为手段,以健康为目的。
体育锻炼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最有效的方法,并且能够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坚持科学的体育锻炼能达到“健身、健心、健美”的效果。
一、体育锻炼可使人体健康发展 1、促使人体健康发展
骨骼的生长发育需要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加对骨骼的血液供应,同时,体育锻炼中的各种动作,也具有促进骨骼生长的良好刺激作用。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会使肌肉体积增大、肌肉中脂肪减少、肌肉毛细血管增多等等,使身体显得丰满而结实。
2、可使人体功能得到充分发展
适当体育锻炼对维持和增强人体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人长期从事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并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国内体育科学研究观察,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的运动机能和心脏、循环系统的机能。国外科学家还做过一种试验,让健康青年连续躺在床上9天,发现他们的心脏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以及新陈代谢的工作能力平均下降21%,心脏容积缩小10%。
二、体育锻炼可促使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1、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锻炼,无论是有组织地或个人单独地进行,对培养和锻炼良好的意识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坚持经常锻炼,需要具有自觉性和自制力。长期从事体育锻炼的人都有体会,如果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长久的。在体育锻炼中,需要完成一定的身体练习和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如果没有自觉性和坚持性及果断性,是不可能做到的。
2、调节人的情绪,提高人的精神
良好的情绪主要是指整个心理状态的稳定和平衡,这种状态有利于保持和促进整个有机体的稳定。从事体育锻炼,可以调剂情绪,并在中枢神经系统支配下,对有机体内部的各个方面的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平衡,这对情绪和精神也会有良好的作用,尤其对爱好体育的人,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三、体育锻炼可提高人适应社会的能力 1、提高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有体育锻炼基础的人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基本原因有两点:一是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增进了健康,强壮了体格,身体的各个组织系统在中枢神经支配下,承受外界刺激和协调各组织系统的能力得到增强;二是从事体育锻炼,往往是在各种外界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因而使机体得到锻炼,适应能力不断提高。
2、促进社会交往和增进友谊
体育锻炼是一种社会活动,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在各种锻炼活动中可以促进社会交往和增进友谊。
所以,“健康”是体育的终极目的。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
导思想已经确立,培养学生终生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达到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4运动前:在运动前你最好是前1到2小时之间吃些高纤饼干,葡萄干,或是新鲜的水果。
运动后:运动过后大约一小时后再吃东西,运动后比较容易接受各式饮料或是流质的食物,而且同时可以补充水分,若是在运动后两小时还没有吃正餐的话,可以再吃固体状的食物补充醣类和蛋白质。运动后避免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例如咖啡、汽水、和茶。因为咖啡因也有利尿的作用,会令你体内水分的补充不足。虽然汽水也可以提供水分糖类,但不是适合的运动后饮料。
注意不要在饭后立即进行剧烈活动同时也应避免在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待休息30—60分钟后,可以进食。食物应清淡,营养丰富,不要进食过凉,过硬或过于油腻的食品。
不要在饭后立即进行剧烈活动,因为(1)胃内容物在运动过程中震荡颠簸牵拉肠系膜,引起腹痛;(2)运动时血液主要供应肌肉,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消化活动的进行。
5准备活动的意义主要有:
(1)准备活动可以使体温及肌肉温度升高,骨骼肌代谢,血流量和氧的运输增加,使?骨骼肌的收缩反应及反应速度增强,有利于防止肌肉痉挛。特别是冬季锻炼和夏季游泳锻
炼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更为重要。
(2)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使机体达到运动锻炼前的最佳状态,如在进行力量锻炼前,心率必须达到110次/分左右,方可进行训练。否则肌肉力量不能充分调动发挥其应有的水平,对机体十分不利的。
(3)准备活动可使韧带,关节得到充分伸展,润滑。在运动中受伤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活动而造成的。准备活动中的伸展可明显提高韧带的弹性,增加关节体液,有助于防止运动外伤。
运动锻炼后进行整理活动的意义:
主要是有利于促进因运动锻炼而增加的乳酸循环,更快的消除运动锻炼的疲劳,同时,也有利于血液重新合理的分布。运动锻炼期间,大量的血液流向参与运动锻炼的肌肉群,如在跑步时大部分血液流向下肢,更多的氧气保障大肌肉群的供给。在运动锻炼后进行整理活动,血液能较快的恢复法到安静时的分布状态。在肌肉锻炼后要及时的进行抻拉,以便加快乳酸的循环,减少酸痛。
6 运动时的适宜心率:健康成人按照70%-—80%最大心率的运动强度进行锻炼,效果较好。此时的心率在120—160次/分,生理学上称为“适宜心率”
推算:通常用(180—年龄)的得数作为自己在运动中的适宜心率。 脉搏的自我检测:
大运动量。运动结束即刻的脉搏达150 ~ 180次/分,经过50 ~ 60分钟才能恢复到安静时的脉搏次数。
中运动量。运动结束时的脉搏达120 ~ 150次/分,经过20 ~ 30分钟可以恢复到安静水平。
小运动量。运动结束即刻的脉搏达90 ~ 120次/分,经过5 ~ 10分钟即可恢复。 7首先,劳逸结合,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现代科学证明,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卫生保健措施之一。反之,有害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即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或不利于人的心身健康的生活习惯,将对人的健康产生负性的影响。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一心埋头于学习和工作,置其他于不顾,始终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还有一些人,则是终日郁郁寡欢,无所事事;有的人生活没有规律,吸烟、饮酒过量或不恰当地服药,随意破坏身体生物节奏和精神节奏的;这样的结果是,工作和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也是心理健康的需要。人不可能总是在工作学习,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在业余时间,完全放松自己,积极开展愉快的娱乐活动,使紧张刻板的生活得到调剂,消除疲劳,松弛情绪,焕发精神,提高效率,增加生活乐趣。
其次,及时疏泄负面情绪。男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打掉门牙和血吞”,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情绪。许多女性也因为面子的缘故压抑自己。
这种长期压抑情绪的结果直接导致心理障碍,因为负面的情绪自己不会消失,虽然暂时被压抑,但是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极端的形式暴发,造成的伤害会更大。因此,在生活中遇到令人不愉快和烦闷的事情,要及时使不良情绪得到发泄。你可以找好朋友、同学、亲友等将自己的苦闷心情倾吐出来,从他们那里获得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压抑的心情可以得到缓解,失衡的心理可以逐步恢复正常。使消极情绪对身心的伤害减低到最小程度。
再次,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中。通过社会交往活动,个人能找到志趣相投的人,进行思想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得到启发和帮助。通过积极的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可以使人开阔胸襟,感受到充足的社会安全感、信任感、激励感,大大增强生活学习的信心和力量,减少心理危机感。一个离群索居、孤芳自赏的人,一个生活于社会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心理健康的。
最后,要正确评价自己,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与本人实际情况越接近,表现自我防御行为就越少,社会适应性就越强。相反,自卑感过重的人或自我过于夸大的人,常会感到紧张焦虑而导致心理问题产生。因此,不要苛求自己,不要追求十全十美,不要为自己的短处和不足而懊恼,不以己之长来比他人之短,也不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要正确评价自己,肯定自我,悦纳自我。在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时要尽可能地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个人的需求得以满足,个人价值得以体现,对自己的信心得以巩固增强,使自己的心理机能
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反之,如果不能客观估量自己的能力,目标过高难以实现,倍感压力;目标过低轻易取胜,易滋长自负心理。
当然,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还有很多,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其实,用什么方法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做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健康的十条标准:
(1) 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当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 应变能力强,能较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4)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5) 能抵抗一般感冒和传染。
(6) 体重适当,身体均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 头发有光泽,头屑少。
(8) 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睛不易发炎。 (9) 牙齿清洁,无疼痛,牙龈无出血而颜色正常。 (10) 肌肉丰富,皮肤富于弹性。
8现代篮球运动首先表现为多层次性:职业竞技、群众业余、商业赞助等全方位发展,特别是群众业余篮球活动的迅猛开展,爱好者越来越多,3人篮球赛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就是
一个例证。篮球运动的健身娱乐价值迅速提升。其次是现代篮球运动的商业和社会价值被逐渐关注和开发,由于参与人数多,观赏性强等特点,引起了政府、社会和企业等的关注。来自政府及社会较大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篮球运动的环境。 现代职业竞技篮球运动将继续向“高”、“快”、“全”、“准”、“变”和女子篮球 “男子化”、明星更加突出、技战术运用向“精练化”、 “技艺化”、 “智谋化”的方向发展,而“高、快、全、准、变”等的含义又有了新的变化。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继续发展,将会使人感觉到球场越来越小、比赛时间越来越短、篮架越来越低、篮筐越来越大、场上变化越来越快、队员身体接触越来越频繁剧烈、核心球员的特殊功能越来越突出、女子篮球越来越接近男子。 社会价值篮球运动的内在价值已远远超出了强身健体的范围,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和社会教育价值已经被全社会所认识.篮球运动不仅对青少年有着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均有着多层次、多方位的教育价值.对现代社会而言,篮球运动无疑是一项既能健身娱乐,且能促进社会化文明进程的良好竞技运动项目.
我个人对体育篮球课的认识:1,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讲解,学生练习,自由活动为主,穿插着体育测评项目。在我看来已相当完善,不过从实际实施结果来看,(1)学生往往看重自由活动阶段,对老师的讲解似乎不能完全领悟,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练习也就不是很到位。(2)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这学期的体育专项,例如篮球,这造成一部分人想方设法不上体育,或者消极上课的后果。(3)体育课的考核目的性太强,学生学完一个学期可能真学不到什么,过了一段时间就忘了。例如上学期的体育课上学的太极,恐怕很多人不记得了。针对以上三点,我的建议是:1,老师讲解完,由学的较快的学生负责本组学生,使其掌握老师所说之要领。2,以实践来教学。以篮球为例,找出10名学生,让其5对5篮
球赛,其他学生观战,老师现场讲解规则,技巧和要领。在实战中学习,效果会更好。3,适当打破体育专项教育,让学生在范围内选择自己想学的体育项目。4,淡化考试目的,让每个学生切实增强体育专项技能。
我个人对体育场地的认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室外篮球场地,我个人看,是有些破旧不堪。场地的规则线,篮筐,篮网等等都需要及时更换和维修。学校室内体育馆,一楼健身器材损坏殆尽,要加强防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