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

2023-11-22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

作者:王玉英

来源:《商业会计》2015年第24期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5)24-0028-02

摘要:内部控制审计是当代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实质性内容,强化对企业内控制度的审计,对提高企业的内控质量和经营状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从2006年开始逐渐重视内控的建设,陆续颁布了内部控制的指引、规定等,内控体系已初见规模,实施也越来越规范。本文主要以沪深上市公司2012年到2014年年报为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审计的现状及问题。

关键词: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审计

一、2012年到2014年上市公司内控审计的现状 (一)上市公司三种报告的披露情况

2012年上市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有2 492家,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有1 532家,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有2 244家。2013年披露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有2 336家,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有1 802家,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有2 312家。2014年披露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有2 613家,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有2 049家,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有2 586家。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企业数目在不断增加,这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内控审计的重要性。我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率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2012年逐渐扩展到沪深主板市场,因而2012年上市公司披露内控审计的数目约占上市公司总额的61.48%。2013年施行内控规范体系的范畴逐渐扩展到非国有控股主板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披露内控审计的数目占上市公司总额的77.14%,2014年上市公司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比例为77.88%,也呈现增长的趋势。 (二)内控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意见披露类型统计

2012年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中内控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分别是22份和89份;2013年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分别为54份和50份;2014年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分别是78份和98份。见表1。

(三)上市公司2014年年报披露情况

该调查主要以沪深上市公司2 667家企业的2014年报告披露情况为依据展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披露情况。(1)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总体状况。在2 667家上市公司中,披露内控评价报告的有2 571家,而96家未披露该项报告。说明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内控评价,内控实施有所强化。(2)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在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2 571家上市公司中,有422家未披露内控评价标准,占16.41%,有2 149家披露了该项标准,占83.59%,这说明虽然很多企业披露了内控评价报告但仍缺乏确定的披露标准,内控评价仍然有较大的问题。(3)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数目。2 667家上市公司中,披露内控缺陷的有524家企业,未披露的有2 143家,约有80.35%的企业未披露内控缺陷,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方面做得还不够,只注重形式化的披露内控评价报告,而对于内控缺陷则缺乏认识。(4)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数目。2014年,52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控缺陷总计2 259项,一般缺陷有2 077项,重大缺陷有66项,重要缺陷有116项。一般缺陷约占91.94%,而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占比较小,内控缺陷的划分有待强化。

2.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1)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数目。2014年,未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企业有710家,披露内控审计的有1 802家。企业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意识有所增强,但仍有约28.26%的企业还没有完善内控审计报告的披露规定,说明企业内控审计还未认真的贯彻执行。(2)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披露。在1 802家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有1 748家企业被出具了标准意见,约占97%;54家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中,39家被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约占2.16%,2家被出具了保留意见,约占0.11%,12家被出具了否定意见,约占0.67%,1家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约占0.06%。上市公司非标准意见的披露约占3%,而美国在首次内控提出后,约40%的企业被披露出内控存在问题,可见我国在披露非标准意见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内控实施初具规模,人们对内控审计的认知和事务所的审计业务,以及内控审计的各项相关规章制度都有一定的了解。我国的内控审计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健全,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内控缺陷的评价缺乏标准

美国首次实施内控审计后,大约有40%的上市公司被披露出内控审计存在缺陷;而我国首次实施之后,只有新华制药企业被披露出内控审计的缺陷。可以看出,我国在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缺陷评价标准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缺乏准则区分重要缺陷、一般缺陷和重大缺陷。在实践中,由于缺乏清晰的标准,所以对上市公司内控缺陷的评价只能依靠会计师和管理层的经验来评定,但由于两者所关心的利益不同从而导致划分标准的差异,因而会导致一些重大的问题,比如:缺陷不被发现、缺陷披露不到位、缺陷被忽视等。 (二)内控审计只注重形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吴寿元在2012年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内控有效性进行评级,结果一半以上的人们都认为内控审计过于形式化。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对内控的有效性和内控审计的忽视。上市公司通过聘用事务所来进行内控审核,由于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利益关系,事务所的审计态度很大程度上会受到被审计单位的影响,从而可以看出,审计质量的好坏一定程度上会受被审计单位的影响,被审计单位认知不到位也使得内控审计只能趋于形式化。内控审计是由注册会计师根据实地调查和搜集资料,依据自身的专业经验得出的结论。因而,内控审计会受到来自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两方面的影响。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都忽视内控制度,从而导致内控失效。

(三)内部控制缺陷内容的披露不够规范

虽然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评价报告和内控审计报告的数目在不断增长,但仍然有很多企业出现披露不完整和披露不及时的问题。企业内控缺陷在报告期内未就缺陷的认定标准、性质、影响、整改情况、整改计划等作出具体的规定,从而使得许多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缺陷可信性低,未披露实质性内容;或是披露的内容未对企业的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进行细分,从而影响市场信息的可靠。并且许多企业披露的内控缺陷主要侧重于其影响和后果,而未真正地披露内控缺陷本身的性质。

(四)内控评价结论与内控审计结论不一致

注册会计师对一些企业出具了否定意见或是重大缺陷的审计报告时,企业的内控评价报告也应该出具相一致的审计意见,但往往大多企业都出具了有效的自评报告。新华制药企业出具的内控评价报告是有效的,但是在事务所进行审计报告时则给该公司出具了否定意见。还有部分上市公司缺失内控审计报告,但其报告披露中则说明其已经披露或是已在会计师协会备案,但仍找不到其审计报告的所在。

三、解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企业内控制度

由于我国内控进行较晚,许多内控制度缺乏有效的指导规范,可操作性低。如今,内控越来越引起企业的关注,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以保证企业合理合法的有效运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投资者和相关利益人的信任,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注册会计师要始终坚持以独立的第三方的身份进行审计

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得会计师不得不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内控审计,这也有可能会出现内控缺陷不被披露的问题。注册会计师不应该钻法律的漏洞,而应该坚守自身的道德标准,实事求是、准确及时地向社会披露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提高自身的责任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加强对企业内控风险的管理

要设立监管部门监督企业内控的实施,并设立独立的内控审计部门,加强对企业内控的管理,及时、准确地披露企业内控的缺陷,为社会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促进内控的有效性。X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我国上市公司2013年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分析报告[J].财务与会计,2014,(12).

2.黄竞.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5,(4). 3.张晓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3).

4.迪博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2015年内部控制白皮书[N].上海证券报,2015-6-9.

5.陈武朝.在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披露及对我国企业的借鉴[J].审计研究,2012,(1).

6.吴寿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7.白华,高立.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个悖论[J].会计研究,20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