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生命作文
奶奶爱看戏,而我总会跟着奶奶一起看戏。小时侯看戏总是朦朦胧胧,而奶奶总会在一旁耐心的解说。那时的我总是难以理解《四郎探母》这一出戏想要表达些什么,只是似懂非懂的听奶奶说“这戏太苦”。如今我才深刻体会到四郎背负的太多。四郎选择投降自有他的原因,但他却说不出口。他背负的不仅是家人对他的责难,还有国家的仇恨,但他没有逃避,而是选择勇敢的去承受。 承受生命,因为你不知道生命中的突发事件。现在的我正好好的活着,下一秒我将怎样,我无法知道,但不管是福是祸,我无选择,只有勇敢的去承受。承受生命是好好生活的选择。从呱呱坠地的第一声啼哭起,你就一直在承受生命。伴随着你一天天的长大,你将承受的更多。升学、就业、工作等等,着一切你都必须承受,因为你要好好的生活。而也有人舍弃这一选择,他无法承受生命,因而就走向堕落,走向犯罪,甚至走向死亡。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无法回头。承受生命,好好生活。承受生命是追逐梦想的起点。是雄鹰,就注定要搏击长空;是栋梁,就注定要成为参天大树。梦想总能鼓励人前进,而追逐梦想的道路却是布满荆棘的。玄奘法师在西去取经的路上遇见了艰难险阻;鉴真东渡前六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张骞出使西域屡遭磨难。是的,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你会遇见狂风,会遇见暴雨,也会遇见烈日或冰雪。前进的信念往往会被削弱,但你要坚持,学会承受生命。只有学会了承受生命,你才能屹立于狂风暴雨之中,不被烈日与冰雪羁绊住脚步,梦想的距离便不再遥远。承受生命是灵魂升华的表达。有时候,承受生命往往是出于不自愿,而非个人意愿。有的人回很怯懦,远远的逃离;有的人
虽会承受,但也只是草草了事;还有的人会心平气和的承受,并将之做好。普罗米修斯 的。为了让人类得到火,他毅然去盗火,最终被上帝惩罚,他也欣然承受。只有这些甘愿承受并将之承当好的人,他们的灵魂才会得到升华,生命得境界也会由此而提升。 承受生命,让生命多一份责任,让梦想多一份动力,生命的意义也会由此而表达。
风暴袭击森林,橡树彻夜抗争,巍然挺立,柔弱的芦苇却也充满生机。芦苇说:“我们顺着风势起伏,也赢得了未来。“ 诚然,橡树彻夜抗争,虽颇受摧残,却令人崇敬,但柔弱的芦苇叶度过此劫,”顺着风势“的智慧不是更令人叹服吗?生命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阻碍和压力,弯腰或许比硬抗更睿智。
”蒲苇韧如丝“,它是多么懂得弯腰的智慧!泰戈尔说:”不流血的手指弹不出最美妙的绝唱。“没有人能一路顺风,行路者,终会遇山峰阻挡,航海者,总将逢逆风阻挡,这时,绕过山峰,调整舵的方向比翻越高山,逆风划船要省力得多。遇到阻力了,勇敢迎上的精神固然可嘉,但弯一下腰或许能让你免遭伤害,甚至逃脱被消灭的噩运。手指流血和断掉是两个概念。
某地的一个山谷中,只有雪松却不见杨树,当地人讲:”这里雪大,雪松会弯腰哩,杨树不会,就被雪压垮了。 “这个会弯腰用得真好!雪下得大,树上不久就会积雪数指厚,雪松枝条有弹性,能让积雪滑落,而杨树枝上积雪却越来越厚重,最终,杨树不堪重负,消失了。山谷抛弃了它。
名嘴李咏与妻吵架,总会先认错,众人不解,李咏说:”成熟的稻谷会弯腰。“是然,弯腰是成熟,是智慧,是巧妙化解阻力,是人生至理。怪不得印度佛学院开学第一课就是让学生通过一个很
小很窄的门。假设不愿弯腰,那么要么头撞在门框上,要么被拒之门外。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假设不会弯腰,那么撞得头破血流之时不要不平于同行人的毫发未伤——他会弯腰。
但是,弯腰并不是遇到一点阻力就屈服,芦苇顺风起伏,能免遭消灭,但假设他不抓紧大地,那就注定罹难。弯腰是巧妙化解阻力,而不是轻易放弃原那么,为了原那么,我们高呼”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宁死也不能因五斗米而折腰,为了不违本心,我们不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为了许多绝不能放弃的东西,我们宁死不弯腰。
在生活中,我们会遭到各种阻力和障碍,弯一下腰,赢得未来,比正面接受所有冲击要更加智慧。
教师点评:1.主标题简洁明朗,副标题更是彰显力度, 让人惊之叹之。2.首段援引材料紧抓要害,尽弃枝节,深得要领,起笔即显功力。3.论证,既认同直面抗争,又倡导智慧弯腰,并将重心放在赞美弯腰上,紧扣中心,决不旁逸斜出。4.事例与事理融通一处,并不把举例和论理截然分开,使得说理晓畅自然不见生硬痕迹,足见 笔力之深厚。4.结尾处,又能从“原那么”视角补足观点,滴水不漏,让人不得不佩服其思维之严密周紧。文末又再次重申主题,构思谨严,使得全文观点更加鲜明深刻。5.语言流畅自然,俭省却又生动有力,并不见花拳绣腿或拖泥带水,底力足劲。50分当之无愧。
①中国古话中有一词叫捧杀,捧而杀之。如今,这词可改为光杀,此为何义?即投之以生命不能承受之光而杀之! ②何为生命不能承受之光?
③这光就是山洞中的那几根蜡烛,因为蜡烛放出的光,美丽的大蝴蝶才会退向更深处。为何?因为这蝴蝶的生命承受不起啊! ④现实中,这光变了,变为更先进的聚光灯的光,而那些文人学者便是这蝴蝶。于是,莫言火了,灯光便投向了他;柴静出书了,灯光从四面八方打来;于丹讲课了,灯光便追着奔来在灯光的照耀下,这样的学者文人便个个神采飞扬,而普通的人更是将他们捧得犹如天高。可是人们忘记了,滋养他们精彩的,是哪一种环境,人们总是不能像那几个人一样,对于蝴蝶的退居有所感悟,竟还是追着这些文人学者,不断地投给他们也许是生命不能承受之光。
⑤于是乎,就出现了中国古话中的那种现象一面造神,一面打鬼。
⑥于丹被赶下了台,柴静也被一批批砍柴者大扒隐私,真是学者之人欲静,而光不止啊。于丹曾说过:我就一个守,守得住内心的寂寞。而柴静更常介绍自己是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莫言更无数次表示不想被人捧着追着,想安静写作。问题是他们的粉丝以及凑热闹的人可不干,光依然扑来,原因为何?
⑦我想依然是利益二字作祟。如今社会往往有这样的现象,一个作家刚刚出现,人们便不能安宁,往往强着来消费作家,而结果往往也是作家们被过度消费了。于是人们又反过来,将他们打倒、砍掉。
⑧当然,作家本身也缺少宁的精神,不能像钱钟书那样,避开投向自己的光,不管是《中国文化名人记录片》的诱惑,还是金钱的诱惑,仍能淡然避开,如美丽的蝴蝶,退向黑暗处继续打磨自己的光荣。
⑨不过,作为普通民众的我们,更应该像材料中的那几个人一样,当作家文人们已有退避之意时,就要有所领悟,关上我们的灯光,移开我们的目光,留给他们一个适宜的环境,让他们能够真正沉下心,守住心进行自己的创作。
⑩希望深山的蜡烛可以熄灭,更希望如今打在文人学者身上的光可以关掉,让美好的生命不再受这光的威胁!
,上面爬满了蚤子。即使生命破败如爬满蚤子的袍,随时腐烂,仍要在生命中实现自我价值。我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赶紧去死,要么好好活着。他是刘伟,在失去双臂后毅然选择了后者,几度寒暑几度秋,他用汗水与坚持书写了生命的绚烂华章。又有刘大铭者,打小患病,在病床上度过短暂的一生,却坚持每天十万字的阅读量,不断丰富自己。虽然早早病逝,但他那自强不息的生命力量却不朽地感染着我们。
⑤有位哲人曾说:青春不是生理的一段时期,而是一种心理状态。假设将青春这一状态长期的维持下去,又何必追求那不老去的不朽。一生风骨凝成诗的牛汉,用自己的心,自己的血,呕出了史一样的诗歌,描绘了真正的历史,八十高龄却说:我以前是热血青年,如今是热血老年。长期维持那份对生活热爱的他,谁又可以说,他的青春早已腐朽?不,在他永不停息的脉搏中,青春永存。 ⑥昔日,晋代王右军兰亭上书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来感慨青春生命的易逝,苏东坡在赤壁之下也曾以渺沧海之一粟来感慨生命之渺小。可我更倾情那句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我们又何必妄求青春的永驻,岁月的不朽,假设是不断实现人生价值,拓宽自己生命的宽度,那什么青春的朽与不朽,何有与我哉?
⑦我坚信,我生存过,我来过,我见过日出与日落,我听过清风,我爱过白云,我怜过大地悲音这些已使我的生命饱满,使我的青春绚丽,我不需要什么所谓的不朽,但这已足够。
那个年代,诗歌未死, 还在,文字依旧寄寓着青春梦想。 但那个年代的印记,如同风中的扬沙,消散隐匿以至于无处可觅。现代科技的普及扑灭了人们心中对书籍的炽热渴望,灵巧多变的文字格式令人对枯燥的纸质印刷感到厌倦,忘了多年前它们敦实可人的模样。然而,这些建立在推翻过去之上的开展,人类终会为之掩面愧泣。
托克维尔曾说:“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没有 国家终会倾覆灭亡,没有传统的民族也无法永驻,而没有过去的人生,虽单纯如雪,却处处穷途。纸质书籍的魅力就在于它那薄弱的纸页却能够扛起整个人类的历史,浓缩着千百年来人类的思想与担当。同样,人性之魅,也掺杂在这字里行间之中。 生活在快节奏时代的我们,似乎又很享受电子阅读带来的快感,在不知不觉中便将书籍压在了箱底。 看报,平板阅读……这些先进的方式确实能够让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所需知识,但大多数的阅读,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修养。当我们拿起轻巧的书本,细嗅墨香,享受指尖在纸张上摩挲的质感,任凭思维在笔尖跃动。这时候的阅读,正悄无声息地丰盈着你的精神世界,提升思想境界。大概,这才是生而为“人”的追求。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曾这样说。在茫茫宇宙间我们如沧海之一粟,但思想的分量却足以令人站在宇宙的制高点。而这些 大多于浩如烟海的诗书典籍。人不仅仅属于时代,更加不能放弃自己的追求。一个人只要热爱生
命,善于品味生活中虽平淡但却真实的乐趣,同时又关注思想,善于同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即使在一个庸常的时代,他仍然可以活得非凡。不管时代如何开展,人们心中自有一套对待纸质书籍的法那么。人是可 选择的,纸质书籍也可因此获得新生。
时代如此喧嚣,难得静下心来感念纸笔带来的恩泽,这是灵魂的重量,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当你来到这个世界,就意味着你从此不再轻松。你会发现要做的事,要承当的责任难以计数。孩子对世界的好奇,父母对你的期望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你无时无刻不被压力笼罩,直到穷尽自己的生命,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重。
年轻的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只是在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卑微存在,她的死却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惊。为了唤醒某些失去耻辱观的中国人,毅然决定完成《南京暴行——被遗忘的 》一书。没有人能够体会在气候不适应的情况下,不顾自己身体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的张纯如承当的有多重。这种重,普通生命无法承受。 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运动自由而无意义。
被称为史上最严重病毒之一的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各国肆虐,让当地众多社区成为废墟,数千孩竟沦为孤儿,百万民众食不果腹, 逐日上升。那些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的志愿者医生,用他们的汗水铸成了非洲人民生命的长城,但这也让许多医生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天堂,那里可以放下负担,路很平坦,可活在人间的白衣天使却步履沉重地走在坎坷的路上。当责任被套上了“生命”的意义,将是他们无法承受之重。
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对于生活的追求,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安排与要求,而人活着本就是痛并快乐着的。生命的华章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它承载了太多生命不能承受的力量。
福建省年仅10岁的泠然从小便表现出了超常的智力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别人看来十分困难的“跳级”,对他来说却跟吃饭喝水一样平常。但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面临没有大学可读的窘迫境况。高考成绩574分的他,未能如愿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他急哭了。想象一下,这么一个只有10岁孩童的生命所要承受的压力有多重。
正如梁静茹唱得那样:爱真的需要勇气。放弃,何尝不需要勇气。面对当今社会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每个人无时无刻不想取得辉煌的成就而因此肩起沉重的负担,但愿最终不会留下一声轻叹:“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重。”
凡事应讲究适度,顺其自然。也许少一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花儿会更加娇艳欲滴;少一些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琴声会更加悠扬动听。我们应该放下生命之重去享受生命,放下才是快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又到了繁忙的五月,农民伯伯们正忙着夏收。他们收完了蚕豆,收麦子,收完了麦子,又收油菜籽。农田里,收割机成天突突的响个不停;田埂上,农民伯伯正奋力的敲打着菜籽杆;场院里,农民伯伯顶着烈日翻着麦子。真是忙得没有一点空闲。
然而在这看似一片丰收祥和的场景中,却参杂着一丝不和谐。不知从何时起,农民伯伯在处理收割完的秸秆时仍用落后的火烧。
一把火虽然可以烧毁秸秆,让它的灰烬肥田,但由燃烧秸秆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却接踵而至。
清晨我们在一片烟雾中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袅袅上升的烟雾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然而刺鼻的烟味却在提醒我们这是悲惨的现实世界。我们的心似乎被什么攫住了。
夕阳西下放学归来的孩子在一片烟雾中皱起了眉头,早早的跑开了本该讨论、游戏的乡间小路,飞也似的奔回各自的家中。天灰蒙蒙的,漫天的烟雾给白云披上了黑衣,活力十足的`太阳也仿佛无精打采了,只想尽快的回家。漫天的烟尘落在头发上,衣服上,挥之不去而又无可奈何。
夜幕降临了,田埂上、沟壑间一堆堆火焰照亮了夜空,随风传来的噼里啪啦的声音令人心惊。看着映红了的半边天,我却体会不到火把节的快乐,有的只是一种莫名的惆怅。
除此以外许多意外事件也不停的敲打着我们的神经。某某被火烧伤了,谁谁因为烟雾阻碍视线撞伤了。每年因燃烧秸秆带来的致死致残事件层出不穷。
五月,原本是收获丰收和喜悦的季节,五月,原本是畅想生命欢歌的季节。然而如今的五月承受不了环境被毁,承载不了生命之重。什么时候我们能在五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呢?
经常做一个梦,梦中屡次出现同一个情景:离高考仅有两三个月了,可是我的历史、政治和英语(当时高考是3+2)都没有复习,于是很着急……醒来之后才发现,这不过是一场梦!
我知道这是潜意识里对自己能通过高考走出农村的一种庆幸,也是对现在获得的生活的一种认可,害怕失去现在的生活,所以对
高考一直念念不忘,唯恐万一不能金榜题名,那么自己将如祖辈一样,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挥汗如雨的日子。
我的成绩一直不好,并且没有数理化细胞,好似考试从没及格过,到了高中数学更是差的一塌糊涂,幸亏分文理科,我毫不犹豫地选了文科。高一高二的暑寒假,我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把学过的数学书温习一遍,再把练习册上的题目有选择的做一遍,但是,一到开学,一学新内容,我还是跟不上课。老师讲的题目,能听的懂,一到自己做题,公式定理愣是用不上。高中三年,数学几乎没及格过,高考时数学考了89分,差一分及格,这个数字让我念念不忘,因为据说当年数学比拟难,平日能考一百二三十分的同学这次都少考了一二十分。
高中时,住集体宿舍,上下铺,一间宿舍住12个人,晚上10点熄灯,洗洗刷刷,再加上有爱聊天的,一般11点多入睡,早上又有勤学的5点多就起床,而我入睡很浅,一有动静就不能入睡,每天早上醒来都感觉到大脑很不清醒。几乎每节课都是硬着头皮两眼发涩地听完,一下课倒头就睡,很是令人苦恼。十分羡慕那些晚睡早起但白天仍然精力旺盛的同学,并且很少看到他们在课间趴在课桌上睡觉。在高一时,数理化课成了最痛苦的时刻,很多东西听不懂,单为了考学硬着头皮去听,一到下课时间我趴在课桌上几秒钟就能睡着。
我自幼便体弱多病,资质平平,既不是干活的料,也不是学习的,但心里很明白,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命运,虽然成绩不好,我只能以更加的勤奋来改变。
“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
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我们往往捶胸顿足于生活负担之如何之重,社会压力之如何巨大,可惜我们很少对生活的实质内容保持深思与流连。假设是生活的实质即是这些被命名为压力与繁琐的事实,那么我们将此剥离之后生活又剩下了什么?
我们无法确定,因为人生是个“没有比拟基点”的比拟级,任何的比拟、比照都是无意义的。因为人生永远没有正式上演的时刻,它永远都是只有一次的排练。我们必须把握于当下地努力生活,勉力将最为实在的内容填充进生活的实质,所做不为更加幸福,只能求得暂且完满。我们甚至不能允许自己执拗于生活的零基点,因为过分的执着也是一种生活的虚度。
就如同本书中所描写:“不久前,我发觉自己体验了一种极其难以置信的感觉。我翻阅一本关于希特勒的书,被他的一些照片所触动,从而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成长在战争中,好几位亲人死于希特勒的集中营;我生命中这一段失落的时光已不复回归了。但比拟于我对这一段时光的回忆,他们的死算是怎么回事呢?对希特勒的仇恨终于淡薄消解,这暴露了一个世界道德上深刻的堕落。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根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因为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预先被原谅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许了。”执迷于生活之中而近乎狂乱的主人公物语,使得书本恍似一部癫狂病人的疯言疯语。当书本为朦胧派的面纱所覆盖,读者也跟着 一起执迷、狂乱。 狂乱的结果 :“这句德国谚语说,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象压根儿没有发生过。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过生命。”无厘头、无理由且无意义。近乎荒唐的结论带给
人们的其实只有一个思索:我,到底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与生活?
我的生活和希望,总是相违背。 你和我是河两岸,永隔一江水。 外公,我和你永隔一江水。
偶然想起今天是你的忌日。其实又怎会是偶然呢。
要知道,在你走后的两周年,我一直告诉我自己,我并不是孤单一个人的。你还在我的左面,我的右面。你在我心里无所不在。 我不曾停止过想你。
只有这样我才能抚慰自己不去难过。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莫过于最深爱之人的离开。从此便是天涯两隔阴阳两极。然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 无论生活再怎么难过,日子还得往下过。
你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是梦到你。那时外婆因承受不了你离开的事实夜夜不能寐,我便搬去她那陪她睡。
我知道,你离开时,最最放心不下的便是外婆了。相濡为沫的这些年,你一直以雄鹰护雌鹰的姿态,把你的女人护在怀里为她遮风挡雨。
不曾想过有一天她假设没有了你要怎样苟活。 所以直到离去,你还是不能放下她。
她是那么弱小又无助。个子矮小身体羸弱脆弱无比。夜晚不敢一个人上厕所,又怕吵醒了在一旁睡觉的我。隐忍着不敢开口,只有到实在憋不住的时候,才肯叫醒我。
那时的她是惶恐不安的孩子。她真的不知道她应该怎样活下去。我终究是明白了你临终时的担忧。但请放心,我会替你,好好照顾她,连着你的份也一并照顾。
我陪着时她心疼她想念你我觉得我也快崩溃。
晚上浅眠,起来给奶奶盖被子或带她去上厕所。路过大厅,我总是觉得我能看到你。这是血脉相融的感知么。
你穿着洗得泛黄的衣服,熟悉的身影。坐在你最爱坐的那个沙发上,慈祥的笑着,从没有言语,还是健在时精神抖擞的样子。时光好似从没老去,你还是好好的。一切都淡然安宁。
我跟乔哥说过这件事。她说,以后我假设还能看到你,便跟你说说话。她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那么,外公,我在说我真的很想你。 你听到了么。
至今不能忘却你离开前一个月的模样。
你的手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针眼。细妹姨给你打点滴时,你隐忍着不曾喊过疼。就那么安静的躺着,没有言语,像死一般的寂静。
我真怕。你给我的感觉像是随时都会离开我。我甚至不敢闭上眼睛,我怕我一闭上眼再睁开时就是得到你离去的噩耗。 这是我万万不能承受的。
我只是帮你轻轻地揉起那些因打针打点滴鼓起的地方。感觉里面血脉在脉脉跳动,那是你生命还在的迹象的表现。我就感觉还有希望。
但那只是可笑的自欺欺人。
癌症。排名世界第二的致死疾病。每年无数的人被它夺去了生命。也不是没有一些人坚强的活下来。
但你是晚期,而且你不年轻了。新陈代谢各种功能远不如前。 所以谁都知道谁也没法阻止你生命的终点包括你自己。 我还是恨。恨自己。
那种想要挽留自己最爱的人的生命却什么都做不了的感觉真的好无力。
为什么人就不能永远如愿以偿人力在面前疾病时真的如此脆弱不堪一击呢。
为什么我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只能用葡萄糖来维持生命不能进食,身子日益消瘦,天天徘徊在生与死的边缘上呢。
不想你离开苦苦哀求怨天怨地却终也迎来了你离去的噩耗。虽有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乱了心神。
我什么都不知道了不想了只记得你临终时望向我们那舍不得的眼神和眼角那一颗晶莹的泪珠。
它像滴在我的心头。我的心也在哭泣。
送葬那天,站在正中央你的黑白照片前,感觉整个世界都是静谧的。我听不到耳边一阵又一阵的哭声也感不到人们一层又一层的悲哀。
今晨竟然从梦中哭醒,表针指向5:30。
梦到了爸爸妈妈,梦境极像假期在家手术前一晚发生的事,仍觉气急委屈得不行,醒来又想到许多事,百感交集,竟然愈发不能控制。单独,默默地……
病友姐姐去世的噩耗依然折磨着我,悲伤、自责、恐惧,一段时期里我的内心被阴影笼罩着,挥之不去。这是我第一次经历身边
的人逝去,又是和我同病相怜的姐姐,唉,那种心情,别人怎能体会。
自那以后,我就更加深刻的思考人生,深刻到胡思乱想,在这样孤独的过程中,放大着自己的痛苦,无以慰藉,导致再次生病。医生和朋友们总劝我不要心思太重,可是天性使然,我又怎能控制?
我的经历比同龄人要多得多,承受的自然也就更多,加之我又不是个喜欢倾诉的人,喜欢沉思的本性和孤独的心灵让我更加感受到生命的重量,成为我前进的负载,压抑着我的躯体和灵魂。哎,命运啊,你是怎样的使我倍受煎熬?
即使是最坚强的心灵也会有脆弱之时,也需要爱的呵护,况且它还带有先天的缺陷,希望你能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