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围海造地对濒海文化生态的危害

2023-08-28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围海造地对濒海文化生态的危害

作者:翟慧敏

来源:《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年第04期

摘 要:以广东珠海香洲区北部唐家湾镇后环渔村为例,揭示了从20世纪90 年代末期以来国土局在濒海疍民生计区围海造城市建设的工业生产用地时,对当地文化生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围海造地后强行将疍民定居陆地上,势必窒息了这个族群的传统文化,同时破坏了珠江入海口生态区的生态稳定与安全,文化与生态的双重受损所造成的副作用值得有关部门三思。 关键词:围海造地;疍民;濒海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4-0028-05

疍民也称“疍户”,是千百年来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水上族群[1]。新中国成立之后,从意识层面、改造运动和保卫国家安全等因素出发,国家将疍民移居岸上。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沿海发达地区又掀起了一股围海造陆,向海洋要地的热潮,地方政府部门又开始在濒海疍民区围海造地。围海造地,用于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从短期来看我们的产值、利润增长了,但是从长远来看,围海造地所带来的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海洋文化生态的解体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尤其是在具有悠久的海洋文化底蕴的疍民生计区,围海造地所造成的副作用甚至关系到祖国的海疆安全,其恶果不容忽视。

笔者所调查的唐家湾围海造地就是在疍民的生计区进行的。时至今日,唐家湾围海造地的面积较前规模更加扩大, 其对当地文化生态的破坏也是前所未及。围海造地导致的结果是疍民族群的生存环境和传统文化受损,疍民文化属于中国南海海洋文化,是疍家人千百年来在与大海的搏斗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在我国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如此紧张的情况下,疍民文化对我国保卫南海海疆的关键性作用已经显现出来,本文就这一紧迫问题做简单论述,希望引起学术界和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 一、田野点概况

唐家湾镇后环渔村位于珠海市北部,珠江最西的一个入海口岸。1949年11月,广州市委发出的《关于建立区人民政府的决定》,专设珠江区为水上区,处理置民事务[2]。20世纪50年代,从意识层面、改造运动和保卫国家安全等因素出发,国家补贴建房,鼓励疍民移居岸上,在这样的大时代背之下,长期生活在珠江口南海领域的疍民响应国家的号召,上岸后建后环渔村。195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专设海岛管理处,成立渔民协会筹备委员会管理固定渔民(移居上岸,在陆地有固定居址的渔民)和流动渔民(以船为家的海上疍民)。1954年,成立唐家湾第一渔业生产合作社。改革开放后,后环渔村成立石景山旅游中心——全国第一家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外合资旅游企业。虽然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变迁,但作为一个疍民村,村民仍沿袭了祖辈的生计方式以打鱼为生,现在村内有大约400余人口,20多条渔船。

后环村外大规模的围海造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确切来说是围海造鱼塘。造鱼塘的主导者是国土局,在造鱼塘前,政府会首先集资,每个鱼塘以每年200万到300万不等的价格出租给想租鱼塘的村民。2011年,政府以高价收购了村民手中的鱼塘,开始填鱼塘造地。鱼塘填平后,政府会将其拍卖给商业公司。目前,后环村围海造陆的部分土地被一家香港的房地产公司拍得,用来建造商品房出售。

从上面的事实可以看出,这样的围海造地纯粹是一个功利行为,没有考虑到生态与民族文化的依存关系,也没有考虑到天然的濒海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更没有考虑到疍民文化对我国海防维护的关键性作用。这种仅关注短期利益的大规模围海造地,在破坏了天然的濒海生态环境的同时,也窒息了水上族群疍民的疍家文化。得到的仅是蝇头小利,但丢掉的传统文化却值得我们警醒。

二、疍民传统文化的特质

疍民是一个居无定所、浮家江海的水上族群,他们以舟楫(疍家艇)为家,世代长年累月地泊居江海内河,以捕鱼、摆渡、运输、捞江为生[3]。在与大海的长期搏斗中,疍家人创造了丰蕴多彩的蓝色海洋民俗文化——疍家文化。疍家文化是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职业文化,是他们在几千年不断迁徙演变过程中,对其所处生态环境适应的智慧结晶。疍民的生活与水和船分不开,所以疍家人独特的生活习俗和风土文化都与大海有关,是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起居习俗。疍家船既是疍民的生活、居住场所,又是他们的生产工具,一条船通常为一个家庭单位,老少三代都住在船舱中。船舱上面覆盖席篷,一般以竹篾夹阔大的帆叶编织成,船篷分为2至3节,可以前后推移,十分轻便,捕鱼时可叠放于后仓上,晚上拉开覆盖全船,遮蔽风雨霜露,便于生活[4]。疍民喜爱洁净,住船每天清洗多次。舱内船板,全用桐油涮过,所以船板非常坚硬、耐磨防滑,不管主人、客人在船内俱赤足行走、席地而坐或蹲踞甲板上,并习以为常。

(二)服饰习俗。疍民多穿蓝黑、蓝青、褐色的麻布衣裤,裤脚宽大且短,这不但是为了便于水上作业,还因为疍家男女数代同居一船,没有厕间,宽大的裤脚便于将便器(粗竹筒)伸入胯下接尿。疍家人不论男女都喜欢戴“疍家帽”,帽檐宽大,故易于散热、防晒防浪,制作时漆桐油多遍,所以非常坚硬,可防止风浪碰撞。

(三)疍家婚俗。唱咸水歌是疍民常见的文化活动,是最具特色的疍家婚俗。咸水歌是疍家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意哼唱的小曲,咏男女恋情、叹生活艰辛。疍家婚俗中至今保留着新娘面临与父母分离而哭唱几天才出嫁的“叹家姐”曲调和对新郎进行家庭教育的“喃伴郎”两大咸水歌系列。接亲过程中“玩媳妇”也独具海上特色,接亲后娘家人扯着船缆绳挽留新娘与艄公进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艇拔河”,艄公们在同一小艇上反方向的“对划龙舟”,艄公把船摇得左右晃荡的“碌艇”……这些“闹洞房”式的嬉戏把新郎新娘弄得头晕目眩,向人们证明了新郎新娘的海上劳作能力[5]。纵观这些疍家文化,咸水歌其实就是海上劳作的劳动号子,疍家婚俗中的“叹家姐”“喃伴郎”咸水歌曲调是一种靠海繁衍生息的抒情,“玩媳妇”也起到教育疍家儿女要胜任海上劳作的示范作用。

(四)信仰崇拜。由于疍民是水上族群,所以其崇拜的神祗包括了闽越王无诸、蛇神、蛙神、龙神,还信仰或崇拜妈祖、拿公、白马王、螺女、五灵公、临水夫人、陈文龙、戚奶和各种地头神等本地神祗或历史人物[6]。由于疍民常年行船的缘故,妈祖在疍民的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并随着疍民的迁徙而兴盛于闽江上游的内陆及濒海各地。福州疍民还将白马王传播到了马祖列岛和南洋群岛,将拿公传播到了琉球。

通过以上对疍民文化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疍民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大海,是中国南海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表现形式无一不是疍家人在与大海的相互磨合中形成的,所以疍民文化对我国的海洋开发和海疆维护的独特作用不容忽视。 三、疍民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一)充当水军。由于疍民长期从事水上作业,所以个个有着一身好水性,历来是水军招募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明清海防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明清时代,疍民充当水军的数量不在少数,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曾将属于广州管理的水上居民万多人充当水军[7]。“洪武中倭数掠海上,高皇……命南雍侯赵庸招疍户、岛人、渔丁、贾竖,盖自浙至闽广几万人尽籍为兵,分十千户所”。①《皇明世法录》,卷七十五《海防·日本》。据载,在郑和下西洋的舰队中,曾招募大量疍民充当水军和水手,正是这些熟知航海知识疍民保证了明朝舰船能过顺利出行和返航。另据史料记载,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也曾招募了大量的“渔民疍户”组成水勇,乘快艇出击沿海的英国侵略军。因此,明清时代,疍民是保卫国家海疆的重要兵源。

(二)水上运输。由于广东珠江三角洲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村与村之间常有小河,人们往返须借助渡船,这种渡船的船工便由疍民充当。②张寿祺:《疍家人》,103页。明代,新会县陈献章有《江门墟》一诗为证:“谁为问趁者,莫上趁墟船。”康熙五年(1666年),潮阳县达濠东南部有疍家艇船聚集,贩运货物,来往于台湾、达濠。康熙六年(1667年)以后,该处划为疍民聚居地,故称“疍家乡”。乾隆年间,韩江一带的疍户“生男专事蓬蒿,只在清溪、潮阳五百里内往来载运货物以受值”,③俞蛟:《梦厂杂著》,潮嘉曲部,引自罗香林《疍家》,载《民俗》第 76 期。佛山镇内各铺店货物也均有疍艇运送。又如嘉庆年间,增城县的“疍船利于浅水,估客资焉。”虽是短途小规模的运输,但水上居民的疍家艇在明清广东水上运输业中的地位仍是不容忽视的。随着清代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少数疍民“积有余资则造拖风船,备炮械,载货出洋,返则聚泊陈村”组成船队对珠江三角洲的农产品到外洋进行贩卖[8],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有独特地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水上流动商贩。疍民长期以来是以鱼来换取其生活必需品的,这样虽类似于自给自足的小生产,但其商品交换和商品买卖的意识却极为浓厚。以商品贸易和商品买卖为重要特征的明清海洋经济的蓬勃兴起,促进了疍民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明清广东沿海城镇的一些集市上,疍民商贩随处可见[8]。比如“茭塘之地滨海,凡朝虚夕市,贩夫贩妇,各以其所捕海鲜连筐而至。甿家之所有,则以钱易之;疍人之所有,则以米易”。④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地语》。“顺德之容奇、桂州、黄连村,吹角卖鱼”。⑤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事语》。“中妇卖鱼,荡桨至客舟前,倏忽以十数”。⑥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四《食语》。“男贩鱼花,妇女偎爱蚕”⑦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十二《鳞语》。反映的就是疍民小商贩进行动的情况。

(四)开拓海疆。妈祖在疍民心目占有重要地位,她不仅是维系和联络疍民族群情感的水神,也是中国古老的海疆地理标识,疍民所到之处,都会命名他们所发现的新岛屿并且设立妈祖标识,中国所有海疆上的岛礁、包括从南洋群岛到夏威夷群岛在内的广大岛屿,我们都能发现疍民、妈祖的印记,这是中国海疆最有力的标识和证据。由此可见,疍民对中国海疆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对说明中国海疆所拥有南沙群岛、钓鱼岛等岛礁的主权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通过阅读史料,我们不难发现正是疍民族群发现了南沙群岛、钓鱼岛等岛屿,并且开辟了从南海通往太平洋、印度洋的航道。

由此可见,疍民对中华民族的在军事、经济、海疆等领域内作出了其他民族不可替代的贡献。时至今日,随着海洋所具有的战略价值的提高和蕴藏着巨大的能源矿藏等因素,各国对海洋的争夺也愈发显得激烈,疍民文化正在并且即将在未来发挥不可替代的海疆开发和主权维护作用。

四、围海造地对濒海生态的破坏

(一)容易导致海水富营养化,从而可能引发赤潮。唐家湾镇后环渔村位于珠海市北部,珠江入海口西岸,没有围海造地以前,后环村附近海域海水的潮差很大, 海水的自净能力很强。围海造地挖走了近海航道的泥沙,海水潮差变小,潮汐的冲刷能力降低,使这一河段纳潮量减少。珠江自北向南流入南海,来自珠江上游的广州、江门、中山等城市的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此处的河道,再转入附近海域,这就导致附近海域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成为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从而引发赤潮。赤潮发生以后,这一江段及其附近海域的水产资源将全线崩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珠江口频发赤潮,这种长期性的危害不可低估。疍民以打鱼、养殖为生,围海造地引发的赤潮不仅严重威胁了疍民的生计,还会窒息疍民的文化生态正常运行,诱发严重的海洋生态灾变。

(二)破坏濒海生态系统,影响近海养殖、渔业。围海造地造成的生态破坏在后环村已初现端倪。后环村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村旁边的海岸曾是一片滩涂,后环村附近的滩涂是海鸟的天然栖息地,村民经常能听到海鸟的叫声。1993年前后由水利部门批准获建设的唐家湾十里长堤,将海湾与大海一分为二。唐家湾填海造地使岸线缩短,湾体缩小,人工海岸比例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曲折的海岸线被简单地填成直线,海岸的天然程度降低,那些能净化海水和养育贝类生物的滩涂湿地被石块制的人工堤岸所取代,海豚、海牛和候鸟的栖息地都遭到彻底的破坏,以至于这些生物无法光顾唐家湾,生物链的断裂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彻底崩溃,在上述生态系统崩溃的副作用下,此前依托于近海滩涂湿地的蟹类、贝类养殖业、近海浅水渔业为生的疍民其生存资源随之付之东流,疍民的传统生活被彻底解体,根本无法生息,断绝了疍民的生计,沿海居民的水产供给也蒙受了巨大损失。

以前没有围海时,后环村附近海域鱼虾的数量、种类都很多,在20世纪生产队时,鱼的种类有200多种,一次捕鱼就可达几万斤。围海后,滩涂消失,近海污染,海平面以下的地形、地貌发生巨变,直接影响到浅海生物的栖息环境,现在可以捕捞到的鱼的种类锐减至仅60多种,渔民出海所获渔产微不足道,甚至难以糊口。我国南方的城镇居民海产食品供应也因此而蒙受了极大的损失,直接侵害了近海居民的正常生活,这显然是一项得不偿失的反生态举措,同时也是窒息疍民文化的错误做法,就长远而言,会极大地削弱我国的海疆防卫实力。 (三)容易引发海上交通事故,水灾内涝等次生灾害。唐家湾镇后环渔村位于珠江入海口西岸,每天有大量的船只从珠江进入南海,在珠江入海口西岸围海,会使得入海口变得狭窄,易造成海水倒灌,同时海水倒灌往往会引发水灾内涝等多种灾害。移山填海、挖航道泥沙填海,这种做法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海底暗礁之间潮流的流速、流向和有关水文条件,会造成水流紊乱,人为地加剧了海区航道淤积的威胁,再加上海水倒灌的影响,珠江口又是出海船只经常出入的海域,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海上交通事故的隐患[9]。捕鱼船只受到干扰,大城市的水产供应也会受到影响。疍民无法靠岸,隔断了他们来往于大陆与海洋之间的通道,会给他们的正常航运造成极大的风险,疍民为国家行使海疆的职能也会在无意中受到窒息,其结果无异于自毁海上长城。

五、围海造地对濒海疍文化的破坏

传统文化和生态历来都是一个稳定的耦合体,疍文化和大海也是如此。围海造地看起来是对濒海生态的破坏,但是我们知道文化和生态是一个统一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文化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产生,又保护生态环境。堵了珠江口以后,泥沙的冲刷量会越来越大,船舶不能靠岸,不能够保持南海诸岛与大陆之间顺畅的交流关系和互动力,破坏了濒海生态环境就意味着破坏了疍民文化的生态根基。围海造地又改变了疍民以前的生存环境,使以前疍民在近千前年来形成的疍民水文化失去了其依托的文化载体和根基——滩涂、湿地等濒海生态系统。文化失去了根基就意味着这种文化的消失,疍家人千年创造出来的疍家文化和疍家智慧都将消失。围海造地在一定程度上摧毁了疍民自由航行于大陆与大海之间的可能性。围海造地造成的近海环境的改变,也将使得疍民文化无法在这片海域正常延续,中国的万里海疆将又蜕变为无人正常巡逻的“海上沙漠”。这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国家海疆安全的隐忧。 六、结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疍民的传统生计是在大陆与南洋群岛之间进行游弋,完成其他族群在交通、渔猎、巡航、守卫海疆、沟通中外等方面根本无法完成的使命,其特殊的贡献没有哪个民族可以替代,丢失了疍民文化将意味着对海疆的丢失。疍民被迫上岸后,海上交通、巡逻等将只能仰仗职业军人来完成,而职业的海军没有居民的配合,离开了居民的支撑将会蜕变为孤家寡人,成为没有战斗力的军队,这正是当前实施围海造地时不得不深以为虑的关键所在。时下,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对维护我国万里海疆而言,这是一项英明的举措,然而如果三沙市得不到疍民的支持,没有自己的海上常住居民,这个三沙市也将不可避免地蜕变为空架子。疍民文化与疍民、三沙市的关系就实质而言是形式与实体之间的关系,没有疍民的三沙市不称其为市,没有三沙市的庇护,广大的疍民也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归属,要使两者相互支撑,围海造地的教训必须吸取。中国的疍民文化是千百年磨合而成的精神财富,是无可替代的海洋开发和维护的支柱,三沙市得以设立是一项重大的突破,但这样的突破如果不立足于疍民文化的维护与传承,必然会成灰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值此海疆多变、海疆安全堪忧的关键时刻,围海造田、疍民上岸的习惯做法何去何从值得每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深思。 参考文献:

[1] 李健民.闽东蛋民的由来与变迁[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9(2):38-44. [2] 刘传标.闽江流域蛋民的文化习俗形态[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9):68. [3] 黄新美.珠江口水上居民(疍家)种族现状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99.

[4] 车嫒嫒.建国以来珠江一带疍民逐渐消失的原因初探[J].东京文学,2010(2):180-181. [5] 陈序经.疍民的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8. [6] 张开城.逐渐消失的疍民文化[J].海洋与渔业,2009(12).

[7] 颜广文.论明清政府对广东疍民的管治[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3):56-57. [8] 赵莞丽. 明清时期广东的水上居民[D].广州: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07:19. [9] 黄敦文.围海造地和海域生态环境的维护[J].汕头科技,2011(2):20-22. [责任编辑:蒲 涛]

Damages on Maritime Cultural Ecology Due to Land Reclamation around Sea:A Case Study of Huanyu Village in Zhuhai ZHAI Hui-mi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Institute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the fishing village of Huanyu, Tangjiawan Township in northern Xiangzhou District of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reveal the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local cultural ecology of the Tankas since the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s for urban construction by the local Land and Resources Bureau from the 1990s. The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s would make the Tankas live onshore, destroying their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ffecting the ecological stability and safety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which should attract the attentions from related agencies.

Key words: Land reclamation; Tankas; Cultural ecolog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