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托物言志是古人抒发内心情感的主要表现方式,在“物”与“志”两者关系中,我们既要关注文人骚客高洁的志向,也不能忽略事物本身独有意象文化。芦苇在文学中不仅有渲染气氛的功用,而且它本身具有完整丰富的象征意义,是诗人微妙情感世界的重要载体。文人常常借芦苇意象表达自己的理想和审美追求。 关键词: 芦苇;隐逸;漂泊
人类文化的发展总是离不开水域文化,在选择居住地址总是选择泽水而居,芦苇这美丽的水生植物,也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已经把目光投向芦苇。《淮南子》中人文始祖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在泛滥成灾的年代中,人们采用了燃烧芦苇,遗留下来芦苇灰烬堵塞洪水之势。同样的记载在《吕氏春秋·禁塞》:“积灰;填沟恤险阻”。
芦苇除了发挥自身的堵塞河道的实用功能,更重要的是在人类精神层面的文学功能。
芦苇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是一个典型的意象。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具有一定的精神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通过芦苇广阔缥缈的外在形象,表现出诗人清冷的性格特征。在离别时期,更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在不同的时期,芦苇意象不断的被丰富,被各种文人挖掘出不同的品格特征。 (一)漂泊无依的羁旅情怀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里指代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在表达情意之初,先是勾勒出一幅河边芦苇郁郁葱葱,白露清冷,秋意袭人的画面。通过芦苇柔弱无所依靠的形象起兴,用带水的芦苇在秋风吹拂下的摇曳生姿,营造一种朦胧美感,与追求爱情、追求恋人朦胧感相类似。全诗经历一年四季的交叠,芦苇越发茂盛,恋情却毫无进展,触景生情的诗人,更增添了内心茫然,悲凉凄苦的情感。诗人寄情于山水植物中,通过建立物我两者之间的联系,将物与人情感共通。
唐代黄滔再与友人赠别诗中写到“梦魂空系潇湘岸,烟水茫茫芦苇花。” 思念潇湘故乡,在茫茫无际的水岸,芦苇花开的繁盛,究竟何时才能再次回到家乡,再看看那记忆深处的芦苇。在芦苇上又寄托了对家乡的眷眷情深,表现了羁旅人漂泊无依的凄苦之感。
在描写芦苇时,诗人表现出细腻复杂的情感。白居易在《风雨晚泊》写到:“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他面对风雨大作的江面,无力抗拒江面的风浪,生活中遭遇也令他内心茫然,不禁发出何时才能稳定不再漂泊的疑问。
宋代曹豳在《西河 和王潜斋韵》写到“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在一片空旷之间,只看得到芦苇,寂寞孤清之感溢于言表。
廖行之在《暮秋闻雁》写道:“相呼相唤稻粱熟,年去年来芦苇秋……夕阳莫傍江楼去,长有别离人倚楼。”在赋予芦苇意象离愁别绪情感时,融入敏锐的时序感。古人的寿命并不长寿,交通工具并不发达,通信手段也很局限。在告别之际,往往是不知再见是何年。季节的交迭更换,芦苇的年年生长,人生的寿命确实越来越短,更增添了诗人本身的愁苦与无奈。
(二)寄游天地的隐逸思想
古代,在文人雅士心中,芦苇和梅兰竹菊一样展现君子品格,他们通过芦苇的意象,展现自己清贫自守,清幽宁静的人格追求和价值取向。诗人常常在仕与隐中进行艰难抉择,远离庙堂,追求潇洒自然的江湖生活,成为芦苇的典型符号意义。
芦苇形态上随风飘荡,无力抗折,折现出文人内心的荒凉感。芦苇在简朴清冷的环境中独自开放,也是文人骚客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例如《高士传》中在介绍楚国名士老莱子时,提到居住环境“莞葭为墙,蓬蒿为室。”他并不追求富丽堂皇的居住之所,不希望外来的欲念沾惹自身,在一方芦苇间,寻求安身之所,投身于天地自然间。 《庄子·杂篇·渔父》中孔子与渔父辩论“真”的大义后,孔子追问渔父住址,想继续求学修心存真,追求天地道义。渔父飘然而去,这样一位天地间妙人的住处,皆无法得知,只留下一句“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空间,在秋风飘荡处,在斑驳芦苇间,得道真人隐于自然间。隐居生活,摆脱世俗纷纷扰扰,寻求精神领域的乐土。芦苇就是他们高雅落俗生活的见证者。
芦苇被赋予成为隐居文化的典型植物象征,既包含为人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文人骚客常见的生活方式,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晚唐诗人王贞白《芦苇》一诗中写到“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描绘隐居生活中芦苇存在的必要性,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人生追求,刻画了一位真性情的名流形象。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抒发自己的理想生活状态是“跃鱼翻藻荇,愁鹭睡葭芦。”芦苇不仅仅体现了闲散自由的生活状态,更是一种风流雅致的审美追求,丰富了芦苇隐逸江湖的诗意形象。
(三)战争时代的见证者
如果把芦苇的文化形象仅仅定义为个人形象,是不全面的。人生短暂匆匆几十载,不断地生死离别,芦苇凭借它旺盛的生命力,见证了王朝的改朝换代和时代的更迭变迁。
江淹《去故乡赋》:“於是泣故关之已尽,伤故国之无际。出汀洲而解冠,入溆浦而捐袂。听蒹葭之兰瑟,知霜露之流滞。”江淹生存在一个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的时代,社会局势很不稳定,时常有暴乱发生,百姓饥不果腹,流离失所。王朝也不是单一民族的构成,由于战争等各方面因素,数百万胡族人口入居中原,而很多中原人士被迫逃亡其他地区,人口非常混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为芦苇意象赋予了漂泊内涵。同时,也用芦苇的视角关注着时代的变迁。
李中《秋江夜泊寄刘钧》写到:“万里江山敛暮烟,旅情当此独悠然。沙汀月冷帆初卸,苇岸风多人未眠。”江山烽烟起,风波动荡,水岸边的芦苇依旧独自开着。诗人在描绘芦苇时,表现的种种情感与当时社会的审美倾向是相一致的。唐代追求浓墨重彩的美,宋代追求典雅平淡之美,在刻画芦苇形象时,也表现出不同的风貌。
贯休《泊秋江》“月白风高不得眠,枯苇丛边钓师魇。” 芦苇植物原本大多长在南方的水边,但是随着南北方的战乱,很多战争发生在水边,往往在战争题材的诗歌中,常常在描绘芦苇的意象,见到北方的意象。刘禹锡根据晋武帝命王濬率领水军,讨伐东吴。写下《西塞山怀古》这首怀古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历史早已落下帷幕,唯有水边的芦苇见证了历史变故,如今继续独自开着。诗人面对此情此景,也在感怀韶光易逝,年少不再,对时代和生命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小结
同一片芦苇,创作环境不同,人物性格不同,社会重大事件不同,芦苇的意象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意义,情感意蕴也有了不同层次的变化。明清时期,大多诗篇多关注在芦苇本身所具有的形体美感。芦苇意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朝历代的芦苇形象,在发展中谋求新的创新意义,通过不断的推进和发展,文学题材中,芦苇出现的频率依旧很高,值得我们关注其本身存在的文学意义和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黄金灿.论王维诗自然意象的运用方式[J].广西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 [3]徐萌.《诗经》兽意象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周正悦.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落花意象和题材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