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in.简单易用 轻享办公(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
中国荔枝酒的产业现状
全世界果酒产量约为3000万t,广东省荔枝年产量500多万t。如果将广东每年生产的鲜荔枝全部用于酿酒,只能生产出150万t荔枝酒,在国际市场空间很大。国内市场上,广东一年的果酒消费量就达30万t,但是我国果酒的人均年消费量只有0.2~0.3l,这与世界人均消费的6l差距很大,因此,荔枝酒具有很大挖掘潜力。目前,我国荔枝酒的生产厂家不多,且大部分厂家的生产量相对较少。生产荔枝酒的公司主要有广东惠来帝浓酒业有限公司、广东长乐烧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桢州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从化顺昌源酒厂、广东十二岭酒业有限公司等,且荔枝酒并非其主打产品,荔枝酒的销售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国的荔枝主要靠人工采摘,采摘成本较高,且供应相对较慢。虽然荔枝酒生产工艺要求比较严格,但是由于原料本身的热敏性、易褐变等问题,依然难以保证荔枝酒具有怡人的口感,难以博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荔枝酒的研发现状
荔枝酒发酵菌种的选育和荔枝原料的选择
目前,一般用于荔枝酒生产的菌种是生产葡萄酒的菌种。在选择荔枝酒生产专用菌株的研究中,谭余良等以6株产香酵母和2株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异常汉逊氏酵母y4产乙醇较低,发酵的荔枝酒感官特性较好,香气协调悦人。钟秋平等研究了5种活性干酵母对发酵荔枝酒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干酵母qa23和dv10酿造的'荔枝酒香气细腻、清净爽快、酸味适宜,较适合用于酿造荔枝酒。
荔枝品种多样,有挂绿、糯米糍、桂味、淮枝、白糖罂、妃子笑、三月红、白蜡、仙婆果、青甜犀角子、黑叶、香荔、水冬、蜂花、乌叶、双肩玉荷包、雪怀子等几十个品种,不同品种的荔枝,其口感、特性差异较大。牛蕾等研究认为,荔枝的香气和糖酸含量是影响酿酒品质的重要因素,以仙婆果、糯米糍、白糖罂、妃子笑、黑叶、香荔、白蜡、双肩玉荷包、淮枝为研究对象,得出仙婆果为酿造荔枝酒最佳品种,糯米糍、淮枝、妃子笑为酿造荔枝酒优良品种。岳强等以水冬、蜂花、乌叶3个品种的荔枝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荔枝在发酵过程中比重、总酸、挥发酸的变化情况,最终认为乌叶荔枝最适于酿酒。 发酵工艺的控制
荔枝酒的发酵工艺一般是,荔枝榨汁后将全汁ph值调节至3.5~4.0,在15~25℃的低温范围内进行发酵。杨幼慧等以白蜡、黑叶荔枝为原料,全汁发酵荔枝酒。结果表明,荔枝取汁时,
每1kg果肉应加入300mg偏重亚硫酸钾,将果汁调整至ph4.0,可溶性固形物25%,接入扩大倍数为11的经驯化的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以20℃进行发酵,酿出的荔枝酒具有荔枝果香和醇香。乔小瑞[10]等以乌叶荔枝为原料,全汁发酵,研究的较优的荔枝酒发酵工艺为:菌种vl2接种量0.5%,起始发酵ph4.0,总糖20g/100ml,以20℃发酵4d。罗富英等采用荔枝全汁发酵果酒,在研究范围内所得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调节荔枝汁ph3.5,接种葡萄酒酵母5%,在22~25℃下发酵8~10d;高敏等以乌叶荔枝为原料,采用荔枝全汁发酵荔枝酒,添加150mg/l活性干酵母于果汁中,发酵过程中添加60mg/l亚硫酸,发酵温度控制在15℃,在发酵结束后补加60mg/l亚硫酸,所得荔枝酒澄清透明、果香浓郁,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标准。 香气成分的研究
影响荔枝酒质量的因素控制研究
在荔枝酒发酵过程中,经常出现发酵迟缓或停滞、酸败、褐变等问题,各专家学者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在荔枝酒发酵过程中,经常出现发酵迟缓或停滞的现象,张斌等研究认为,此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酵母的营养问题。在荔枝汁发酵时添加60mg/l的谷氨酸及60mg/l的精氨酸可解决此问题,且在荔枝发酵液中添加一定量的谷氨酸后,生产的荔枝酒刺激性气味减弱,香气浓郁,酒中辛酸乙酯、癸酸乙酯等具有果
香气味的酯类物质含量增加,同时具有尖刺气味的高级醇类物质及乙酸等的含量减少。
褐变是荔枝酒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陈坚生等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荔枝酒的褐变和主要致褐因子。结果表明,总酚降低、还原型vc降低、溶氧消耗量增加、5-hmf增加。总黄酮、还原糖的变化量可显著提高荔枝酒的褐变指数,在35℃贮藏条件下,荔枝酒褐变指数增加主要由于总酚降低量与溶氧消耗量的交互作用。
荔枝酒的生产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为了有效的保证质量,岳强等对haccp质量管理体系在荔枝酒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包括原料的验收、清洗、破碎去皮核、发酵、倒酒、下胶澄清、灌装等关键工序。
中国报告网提示:。目前,一般用于荔枝酒生产的菌种是生产葡萄酒的菌种。在选择荔枝酒生产专用菌株的研究中,谭余良等以6株产香酵母和2株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