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2023-01-03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作者:廖秀香

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04期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式心理健康更是新时期小学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教育理念。作为承担重要教学教育责任的小学班主任,必须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日常班主任管理工作当中,从人格渗透、关系渗透等多个方面出发,才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经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措施

作为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1],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与形成会受到诸多复杂因素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学习和成长,因此强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时代意义。当前,渗透式教育以一种潜移默化式的方式成为了班主任应用的有效方法,不但避免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与心理教育工作难以同时兼顾的局面,还能很好地缓解了我国当前小学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短缺的矛盾。

一、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简述

心理健康以被教育学生为主体,为其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更主动和积极地成长发展,并逐渐养成优良的品质与优秀的心理素质,预防因为各种心理障碍而阻碍其学习与成长的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重要的内涵之一,也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加入了科学的心理学理论,直接为小学生提供心理教育服务。“生活即教育”是当前教育界公认的论点,而渗透式教育形式就是建议将学生的生活和教育融为一体,形成教学教育管理合一,体现出全面面向社会与生活的知行统一的原理[2]。渗透式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要求全体教育教学者为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良好心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适当科学的途径灌输给学生一种健康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进一步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1)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因此,学校的各项活动、教学、教育以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都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并将其作为重要的途径贯彻实施。从宏观上看,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与学生家长沟通密切,其言行无时无刻不影响学生,因此班主任是最适宜对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无论从科学文化的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教育上都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从微观上看,目前很多小学的班主任实际上都不是专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但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的理论,无形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2)心理健康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渗透策略 ①显性渗透

显性渗透是凭借学生所能意识到的方式来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班主任对学生的显性渗透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首先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班主任要结合自身教授学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那么教学课堂无疑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智能和心理的重要场所,教师需要利用课堂的教学环境,在语文、数学或英语的教学内容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挖掘文化知识内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以实现心理健康目标来暗示和渲染相关内容,确保文化知识教学目标完成的同时,达到净化心灵,发展健康心理的作用。 其次是将心理健康内容渗透到班会活动中,作为班集体整体教育的一种形式。通常情况下,小学班会活动会集中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要求学生团结协作,充分利用智慧的力量完成目标内容,在这种和谐、愉悦和自觉性强的班会氛围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班主任在班会进行的过程中,要擅长观察参与活动的不同学生的行为表现,掌握学生的参与情况,并通过深入提问沟通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挖掘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素和内容,及时进行开导。另外,班主任还要结合小学生所处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尝试和自觉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维护的简单方法,让学生保持乐观的心态,掌握排除烦恼的手段,预防各种消极情绪影响生活与学习,从而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

最后是周记交流。在笔者长期的班级管理中发现,学生通过周记的形式表达内心感受和反映心理问题,更有利于班主任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情感变化,为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周记能反映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表现的心理困惑等,实时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通过学生的周记也便于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状态,听到学生心声,疏导心理问题。 ②隐性渗透

隐性渗透是班主任通过自身健康的心理与行为力求对学生造成影响,潜移默化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手段实现,一方面是人格渗透。美国心理学家奥马特拉在其研究著作中表示,教师和学生性格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性,只有心理健康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这要求班主任自身保持良好的心理品质,注意日常教学管理中的言行,为学生展现良好的品行和个人魅力,才能无形中感染学生,成为其效仿的榜样。另一方面是关系渗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在公开场合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追求公正平等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得到尊重,并从教师的情感、态度和工作作风上受到感染,保持豁达、乐观的心境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

整合隐性渗透的要求,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首先,通过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学生,在处理解决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时,要平和公正,对事不对人,给学生足够的信任感,确保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亲密而和谐。其次,班主任必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绝不能只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带有期望而忽略成绩较差的学生,从心理健康的要求考虑,班主任只有一视同仁,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平等,不至于产生自卑的心理。最后是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给出赞扬,通过鼓励和肯定给予学生足够的自尊和自信。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必须将其看作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关注学生成绩,也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并将两者结合,相互渗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丽.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1(5)

[2]陆玲.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漫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J].德育在线,201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