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0-10-29T15:17:27.86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0期 作者: 王静
[导读] 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幼儿最初的美术活动也是从他们生活中的色彩开始的。 王静
广东省广州市暨南大学幼儿园 广东省广州市 510632
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幼儿最初的美术活动也是从他们生活中的色彩开始的。国内外有相关研究表明,颜色是幼儿表达情感的一种语言,孩子对色彩的偏好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成长中受到教育的不同程度、家庭环境、艺术熏陶的影响而形成的。
本次场景化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小班幼儿对色彩感受与表现的特点,提供合理的能够触发幼儿认知的色彩环境和色彩活动,以此出发去感受和探索色彩的神奇与美妙。 关键词:美工区;场景化;色彩。 一、幼儿学习经验分析 1、兴趣与习惯
小班幼儿对美工区活动很感兴趣,能愉快、大胆地绘画和创作,体验活动的快乐,对五彩的颜色特别喜欢。 2、感受与欣赏
小班幼儿能初步运用语言、表情等表达自己欣赏后的感受,喜欢观看、欣赏具有鲜明色彩和简单造型的生活物品和艺术作品,对美工区新投放的各种材料感兴趣。 3、表现与创造
小班幼儿已初步学会自由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作画,能用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象征性符号及线条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能用撕、拼、粘贴、折叠等方法象征性地表现物体大致的特征,但对颜色的运用较为单一。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位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维尔纳通过实验证明:学龄前儿童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选择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由此可以判断,幼儿园的环境和活动对幼儿的颜色偏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我的理念是,通过对环境的打造、活动的设计、材料的准备等方面,从而去发展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和认识,学会用色彩去创造和表现,逐步深入地了解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和变化。那么我认为,环境的设计方面,必须要满足孩子以下几方面的需求: 1、色彩鲜艳丰富、搭配得当。
李文馥在1995年对幼儿颜色爱好特点进行的研究是目前为止最为全面和专业的研究,其结论表明幼儿最喜欢的颜色主要是暖色调和明度大的颜色,并不受年龄、物体的颜色特性和性别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环境创设,尤其是美工区环境创设时,主要以暖色调为主,如黄色、橙色、红色等,并将这些颜色进行协调搭配,结合主题,为幼儿创设一个色彩鲜艳丰富、又舒适的创作环境。 2、有足够的创作和展示空间
美工区环境的打造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注重幼儿的参与,传达出更多的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信息。在美工区必须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给孩子展示作品,展示作品的区域应该要满足幼儿不同类型的作品的摆放,如:画作展示、立体手工展示等,满足幼儿展示作品、欣赏作品的需求。
3、材料丰富多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很多时候我们在美工区提供了琳琅满目的材料,却发现幼儿进区时依然不能顺利地投入活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反思:这些材料究竟适不适合幼儿?幼儿会不会玩?其次,在幼儿想要尝试去玩时,应该要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这过程中适当地指导幼儿,幼儿会玩了,自然就愿意玩了。
在美工区提供的材料不仅要丰富,还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还没尝试过时,教师可以先根据班级主题课程及艺术领域目标设计一些具体的内容活动,在这过程中教会幼儿怎么玩,启发幼儿去发现更多玩法。幼儿在活动中有了新发现,自然就产生了创作的兴趣和欲望,美工区也就“旺”起来了。 三、场景布局与创设 1、场景布局
美工区应该选在一个光线明亮、空间宽敞舒适的位置,布局要合理,幼儿有足够的创作和展示空间,整体环境温馨、艺术,符合幼儿的审美需求,并且自由、开放,尽量满足幼儿自主活动的需求。 2、场景创设
在幼儿园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一个宽敞的空间中,幼儿的注意力总是先被五颜六色的东西先吸引,因此颜色是美工区场景创设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我们可以用一些鲜艳的、立体的、自然的物品将美工区的整体氛围打造起来,这样能使美工区的整体环境看起来更大气、有艺术感。
欣赏是启发幼儿创作灵感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因此美工区的场景创设还应该要对幼儿起到一定的欣赏作用。教师可以在美工区的墙面上展览一些形象生动、颜色艳丽的名家名画,也可以根据班级主题,和幼儿一起制作一些创意画,这样在幼儿创作时能够有更多的灵感,偶尔有创作困难时,也能够给幼儿一些灵感和启发。 四、材料的投放与说明
幼儿的美工区活动材料类型通常有绘画材料、纸工材料、泥工材料、废旧材料、欣赏材料等,那么基于我的设计理念与思路,应该怎样进行材料的投放呢?
首先,幼儿的绘画材料通常有多种颜色,在教师选择时,不仅要满足幼儿对色彩的喜好和认知需求,同时也要拓展幼儿对色彩的探索。比如:提供丰富多彩的油画棒,幼儿在绘画过程中自主地认识不同的颜色,但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减少色彩,启发幼儿如何用有限的颜色创造出更多的颜色。
在其他材料的选择上也一样,先考虑色彩明亮、鲜艳的材料,然后为幼儿预留探索的空间。小班幼儿主要的纸工活动有撕纸、折纸、
粘贴等,那么我们就可以投放色彩丰富、质地多样的纸工材料。小班幼儿的泥工活动主要是用不同的彩泥用搓、揉、捏、拉的动作做出一些简单的造型,那么我们就可以投放多彩的轻粘土、橡皮泥、水晶泥等。废旧材料,主要选择色彩鲜艳、价值多元、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的材料来进行投放,这样才更能够吸引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创造。 五、环境支持下幼儿的学习
以下是幼儿在我的场景环境支持下的学习案例分享: 1、用色丰富又大胆
班上的蒙蒙小朋友,以前画画总是用色单调,一个颜色画到底。但是经过一个阶段的主题美工区场景化课程的学习,他用色越来越大胆了,喜欢用许多不同的颜色丰富自己的画作,而且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 2、发现并记录颜色间的联系
在一次美工区活动中,幼儿想要用颜料进行绘画,但我只向幼儿提供了红、黄、蓝三种颜色,这时幼儿提出“想用其他颜色怎么办?”于是我给他们提供了彩色透明塑料片,让他们自由地拿着塑料片进行摆弄、对比,很快就有幼儿惊喜地告诉我:“老师,我在蓝色和黄色的塑料片里找到了绿色!”抓住这一契机,我向幼儿提议:“要不我们用表格记录下来吧?”于是幼儿通过用颜料、塑料片等方式,发现颜色间的联系和变化,并用“颜色实验记录表”的方式记录下来。 3、创造新的颜色
在幼儿发现颜色间的奇妙变化后,逐渐对颜色越来越感兴趣。在一次区域活动时,一位幼儿不小心将不同颜色的轻粘土混在了一起,不久她发现,经过她揉、搓、捏、拉的方式,轻黏土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两种颜色不见了,而是变出了第三种不同的颜色。 4、颜色变变变
有了这些发现,区域游戏时美工区成了更多幼儿的选择。为了满足幼儿对颜色的兴趣,我添置了“会变色的水瓶”,通过“变魔术”的方式引发幼儿思考,但没过一会儿就被幼儿破解了。幼儿开始大胆地尝试起来,并且发现,两种不同颜色的水混合在一起,会变出第三种颜色。
5、一起做“彩虹”
在一次幼儿清洗工具时发现,水池里出现了“彩虹”(水粉笔上的颜料混到一起),我借助这个机会,在美工区添置了“彩虹糖”,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彩虹糖小实验”,让每个孩子都自己制作了“彩虹”。 6、大自然的颜色
除此之外,我还会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植物因季节、气候和地理位置而产生的变化,从而感知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
通过本次小班美工区场景化课程《美妙的色彩》的设计,我发现小班幼儿对色彩明亮、鲜艳物品的喜爱是天生的,但对使用色彩、发现色彩和探索色彩却是要通过教师一定指导的。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中,幼儿的发现会超出教师的想象,得到更多的惊喜,这样的课程设计方式新颖、有效,我日后一定会尝试将这种方式运用到其他区域当中,让幼儿在整个区域活动中更加受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