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诗词赏析真题检测卷-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2022-11-28 来源:爱go旅游网
古诗词赏析真题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古诗词赏析(共8小题)

1.(2022春•邓州市期中)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

(1)把诗的后两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的 。 (3)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诗人走出篱笆门,忽然迎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了一股伤悲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B.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C.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诗人被罢官回乡,他心情低落,从此不再关心国事。

D.我们学过的《示儿》和这首诗表达的有相同的情感。

(4)写出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以及你从中体会到的情感。 2.(2022春•永年区期末)(一)课内阅读。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1)解释诗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陂: ②漪:

(2)这首诗中直接描写乡野黄昏景物的诗句是

(3)诗中描写了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4)这首诗中“衔”“横”二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5)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后两句描写了牧童横骑牛背,信口吹笛,表现出牧童怎样的情致? 3.(2022春•成都期末)(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填空。

①诗歌题目的意思是

②作者写下这首诗时,他和家人身在 ,他渴盼回到的故乡是 。 (用诗句中表示地名的词语填空) (2)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空。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泪”是欣喜之泪,为自己和家人而喜,更为国家和天下人而喜。

B.颔联中的“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C.颈联中的“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了诗人期盼趁着年轻,赶紧携妻带子回归故乡的心情。

D.尾联中连用了四个地名,写出了诗人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②诗人杜甫旅居成都期间,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句,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描写成都的诗句是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4.(2022春•岷县月考)课内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2)“儿女各当家”指的是 。

(3)诗歌一、二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诗歌三四两句写儿童天真可爱的目的是什么?

(5)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2021春•莲都区期末)阅读古诗词,完成题目。

稚子弄冰

ㅤㅤ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舟过安仁

ㅤㅤ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篱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1)这两首诗都是 (朝代) 写的。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2)下面对两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读着《稚子弄冰》,仿佛能看到幼童在严寒天气欣喜地取冰,小心地穿丝,得意地敲冰块,一派自得其乐的场景。

B.《舟过安仁》中,两小童坐在雨中的小渔船上,一边撑伞遮雨,一边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前进,童趣盎然。

C.诗人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未泯。

6.(2021春•昆明期末)

春日偶成① [宋]程颢

ㅤㅤ云淡风轻近午天,傍②花随柳过前川。时人④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ㅤㅤ【注释】①偶成:偶然写成;②傍:靠近;③川:河流;④时人:当时的人。 (1)解释词语。 ①近: ②余: ③谓:

(2)春日里,诗人被 、 的景物所感染,偶然写成了这首诗。 (3)从诗句“ , ”中,我体会到了诗人 的心情。

(4)春天的景物开始焕发勃勃生机,春天的人们开始辛勤劳作,宋代诗人 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前两句“ , ”,展现了农家耕织的繁忙景象。

7.(2021春•滨州期末)借助注释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贞溪初夏 [元]邵亨贞

楝花①风气漾微波,野渡②舟横客自过。 沙上儿童临③水立,戏将④萍叶饲新鹅⑤。

【注释】①楝[liàn]花:一种植物,初夏开花。 ②野渡:郊野溪头渡口。 ③临:靠近,对着。 ④将:拿着。 ⑤饲新鹅:喂小鹅。

溪居①即事②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③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④。

【注释】①溪居:溪边的村子。 ②即事:对事物、情景有感触而创作。

③系:用绳子拴、捆绑。 ④去却关:打开门闩[shuān]或打开门锁。

诗题 贞溪初夏

人物 儿童

季节 夏天

事情(儿童活动)

儿童形象 玩性正浓

溪居即事 (1)完成表格

小童 去却关

..

(2)以下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描写的事情均发生在水边,并且都提到了风。

B.《贞溪初夏》一诗描绘了儿童站在水中玩耍的情景。 C.《溪居即事》写小童用的“急”字,是“急忙”的意思。 D.两首诗都描绘了农村生活画面,表现出古代儿童的可爱。 8.(2021春•镇海区期末)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

.②

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chā chà) 可拟。”兄女曰:“未若柳.③④絮因(因为 乘) 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①谢太傅:谢安。②胡儿:谢朗,谢安的侄子。③无奕:谢安长兄谢奕。④王凝之:王羲之的次子。

(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画上“√”。 (2)读一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俄/而雪骤。 C.撒盐空中/差可拟。 D.即/公大/兄无奕/女。

(3)根据小古文,用现代汉语把《咏雪》这出独幕剧补充完整。

咏春(独幕剧)

时间:东晋时期 地点:谢府花园

人物:谢安(东晋政治家) 谢朗(谢安的侄子) 谢道韫(谢安的侄女) 谢安的其他晚辈

背景: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

谢安:(兴致勃勃地)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呀? 谢朗: 谢道韫: 谢安:(哈哈大笑)

(4)“公大笑乐”的原因是什么?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安觉得这两个答案都很幼稚可笑。 B.谢安非常欣赏谢道韫的答案。 C.谢安嘲笑谢朗,欣赏谢道韫。 D.谢安为能欣赏到雪景而开心不已。

(5)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人物对话补充完整。

A:盐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跟雪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时往往上扬,无论是颜色还是姿态跟雪都不太一样,因此我觉得“撒盐空中”这个比喻好。 B:我觉得还是“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比较好。

古诗词赏析真题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古诗词赏析(共8小题)

1.【解答】(1)考查诗歌默写。答题时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写出答案,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2)考查了文学常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3)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这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公元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诗人时刻关心着国事,而不是题干表述的不再关心国事。故选C。

(4)考查诗歌翻译和诗句所表达的情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意思是中原人民在金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这两句诗站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的角度,说他们眼泪已哭干,盼望着南宋朝廷的军队来解救他们,然而年年盼望,年年失望。诗句苍劲悲凉,表达了诗人对遗民深受压迫的无限关切、强烈盼望南宋朝廷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故答案为:

(1)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2)宋 陆游; (3)C;

(4)后两句诗的意思是中原人民在金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这两句诗站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的角度,说他们眼泪已哭干,盼望着南宋朝廷的军队来解救他们,然而年年盼望,年年失望。诗句苍劲悲凉,表达了诗人对遗民深受压迫的无限关切、强烈盼望南宋朝廷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2.【解答】(1)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浸”的意思是塘岸;“漪”的意思是粼粼波光。 (2)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写景诗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找出描写景物的词

语,确定直接描写乡野黄昏景物的诗句。直接描写乡野黄昏景物的诗句是:山衔落日浸寒漪。

(3)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写景诗句的把握。《村晚》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傍晚时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4)考查学生准确用词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山衔落日”中“衔”是有生命的物体才有的动作,这里把山拟人化,写出了落日时的景色情态。而牧童“横牛背”中一个“横”字,则写出了在农村傍晚时的美景中,牧童悠然自在,天真无邪。“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纯真无邪。

(5)本题是对诗人情感的考查。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6)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故答案为:

(1)塘岸 粼粼波光。 (2)山衔落日浸寒漪。 (3)傍晚时的乡村。

(4)“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出远山衔着半个夕阳,在冰凉的水中闪耀的美丽景象。“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纯真无邪。

(5)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6)牧童晚归坐在牛背上吹笛的情形。

3.【解答】(1)①考查了对诗歌题目的理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是听说官军收复了中原。

②考查了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由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可知,出发地是“巴峡”,途径地是“巫峡”和“襄阳”,目的地是“洛阳”。

(2)①考查了对古诗内容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故选C。

②考查了文学常识。A.有误,诗句出自杜甫的《登高》,这是杜甫晚年旅居夔州时重九登高后所写的。不是写成都的诗句。B、C、D正确。故选A。 故答案为:

(1)①听说官军收复了中原。 ②巴峡 洛阳; (2)①C。 ②A。

4.【解答】(1)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诗中的“儿女”“童孙”可知,诗中写了村庄儿女、童孙这些人物。结合诗中的“耘田”“绩麻”“学种瓜”可知,他们分别在:耘田绩麻、学种瓜。

(2)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儿女各当家”指的是各有各的的一份任务。

(3)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意思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这两句主要写了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4)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这首诗歌描绘了孩子们在桑树底下学种瓜的情景,写儿童天真可爱的目的是:一是表现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二是衬托农民的勤劳和农事的繁忙。

(5)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这首诗将诗人在夏日见到的农忙景象描绘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

(1)诗中写了村庄儿女、童孙这些人物。他们分别在:耘田绩麻、学种瓜。 (2)各有各的的一份任务;

(3)这两句主要写了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4)一是表现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二是衬托农民的勤劳和农事的繁忙。 (5)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5.【解答】(1)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诗歌情感主旨。结合诗歌内容和日常积累的知识可知,这两首诗都是宋代杨万里写的。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喜爱孩子的思想感情。 (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C正确。B.有误,《舟过安仁》中,写两小童无雨都

张伞的原因: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题干中“两小童坐在雨中的小渔船上,一边撑伞遮雨”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1)宋代 杨万里 喜爱孩子; (2)B。

6.【解答】(1)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①近:接近。②余:我。③谓:以为。 (2)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春日里,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景物所感染,偶然写成了这首诗。

(3)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从诗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中,我体会到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情。

(4)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春天的景物开始焕发勃勃生机,春天的人们开始辛勤劳作,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前两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展现了农家耕织的繁忙景象。 故答案为:

(1)①接近。②我。③以为。 (2)云淡风轻 春花烂漫;

(3)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闲适恬静; (4)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7.【解答】(1)考查了对诗的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可知,《贞溪初夏》一诗描绘了夏天儿童在郊野溪头渡口“饲新鹅”的情景。《溪居即事》一诗描绘了春天儿童误以为有客人去开门的情景,表现了儿童的热情好客。

(2)考查了对诗的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贞溪初夏》一诗描绘了儿童站在水边玩耍的情景。故选B。 故答案为: (1)饲新鹅 春天 热情好客; (2)B。

8.【解答】(1)本题考查了字音和字义。“差”读“chā”时,差,大致,差不多;读“chà”指错误;不好。根据字义,结合语境,应读“chā”。因:趁、乘。故可知答案。

(2)本题考查了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和我们诵读现代文经典一样很注重语感,按照语感断句是最直接的方法,有时也要借助一些断句技巧。A句意思是: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正确停顿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句意思是:不久,雪下得大了。因此,正确停顿为:俄而/雪骤。C句意思是: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因此停顿正确。D句意思是: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因此,正确停顿为:即/公大兄/无奕/女。故选C。

(3)本题考查理解内容补写的能力。将文章翻译成白话文,就能对答如流。

(4)本题考查了理解分析内容的能力。公大笑乐的内容是“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可知,谢安笑的是谢道韫的回答太形象生动了,故而发出欣赏的笑。因此应选B。

(5)本题考查了赏析句子的能力。分析句子的特点,本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本体、喻体的相似之处进行赏析。 故答案为: (1)chā 乘; (2)C;

(3)好像空中撒下洁白的盐。如同柳絮乘风飘起。 (4)C;

(5)我认为柳絮轻飘飘的,软绵绵的,颜色与雪一样洁白,在风的吹拂下,姿态轻盈而又美好,因此这个比喻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