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达高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2-09-17 来源:爱go旅游网
安达高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

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A.抗战时,在狼牙山,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 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1

D.2017年5月27日早上,一位80岁的老人被人发现死在家里,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他的四女一子一审分别被判处一到两年有期徒刑,有的立即执行,有的缓刑两年。 [参考答案] 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为例,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举例论证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以普罗米修斯为例,说明普罗米修斯最后虽然坠人深渊,肉体力量失败了,但他的精神不死。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参考答案] C 。没有举例,结尾“这样人们就……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也是符合原文意思的。问题在于,当“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之后,是否就一定“不至于获得悲剧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D.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参考答案] C原文第一段中亚里士多德说过,悲剧可以引起观众和读者的“怜悯和恐惧”,这就是说,悲剧确实可以“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这话没错,问题在于:美学上的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是否“全在于此”?应该看到,“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种“抗争与拼搏”会振奋人心,激发观众和读者奋发向上、顽强战斗的精神和意志,并进而追求“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原文在论述过程中,对于这一点是十分强调的。由此可见,悲剧除了能令人“悲伤、畏惧、怜悯”以外,还能引起人们的激情,并且这同样能使人获得快感,同样是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对于“以悲为美”的概括是有严重缺陷的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

2

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全部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的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4.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小说描写一座小城,着力突出了它的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生活的特点。

B.“又来催饷了,”是心理描写,邮差看见学生给家长写的信,他就能大致猜测到内容,并体谅到家长的辛劳。

C.“因他为小城送来——不”一句中的破折号是指坏消息,但他衷心希望没有坏消息。突出了他善良仁厚的性格。

D.“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这句言简意丰,借说天气,表达了邮差对小城生活的满意,作者对他安于现状不关心国事的无奈。

D.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5. 小说多次写到“阳光”,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文章这样写有何效果。(6分) ①交代小城的天气,表现时间的变化。②烘托人物惬意的心情,突出小城寂静、祥和的特点。③层层铺垫,前后照应,视野不断拓宽,为结尾赞叹天气埋下伏笔(作了铺垫),凸显主题。

6.作者叙述节奏舒缓,波澜不惊,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6分)

3

①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②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③以邮差的口吻叙述,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与教育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学会联合开展了青年创业者调查。调查显示,受访的创业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1~40岁(80.8% ) ,他们从最终的全日制学校毕业时多为21~25岁(60%)。在这一群体中,仅有9%选择了在校期间创业或者一毕业就创业,且这些在校创业者多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值得关注的是,接近一半(46.8%)的创业者在毕业4~9年后才进行首次创业。超过半数(55%)的创业者把创业动机归于发现了合适的商机,比如有好的创业项目或有好的政策机遇,另有22%左右的创业者创业是想自己当老板或想出来闯荡一番。

受访者普遍认为,创业时机的选择很重要,创业前还应有一些相关工作经验,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应先就业后创业;对创业者来说,在名校学到的东西也很重要,特别是高学历或理工科的创业者,非常认可专业知识对创业的推动作用;在创业后如果不继续学习,创业者比普通上班族更容易被市场淘汰。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附图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食药监局副局长刘蓉华针对一些学生落入信贷陷阱的现象,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增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并普及信贷知识,保护大学生远离非法网络借贷平台。她建议将大学生使用网络金融借货纳入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从校园开始培养并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摘编自中国工商报网《完善信用体系助力创业创新》) 材料三:

中国青年报: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您认为政策效果会如何? 杨德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以休学创业来说,学生在创办、经营企业一段时间后能够再回到学校,我认为这是一大进步,因为它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是对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一种保护。我曾与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合作进行过一项研究,在对多种因素进行控制后发现,能给人们提供更多选择的制度,会使处于其中的人们更愿意去创业,创业效果也会更好。允许休学创业等许多新政策就属于这类性质的制度,肯定能够鼓励一部分人去创业。当然,在具体落实上,会有一个磨合和调整的阶段。 (摘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四:

陈博群是安徽师范大学2013级空乘专业的大四学生,他发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鼓励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这令他振奋。他在校期间经历了数次创业。在这个最好的创

4

业时代,陈博群仍面临着很多挑战。

大二那年,他创办了服务合肥市大学城师生的送餐网络平台“点小二”,但不久就以失败告终。

陈博群此前的不少创业伙伴在毕业后选择就业。他们发现,自己找工作比同龄人要得心应手,实习期也表现得更好。

这些尚未走出校园的学生已经通过创业获得成长。从报税到企业运营,从和人打交道到发掘市场需求,他们都已在创业期间实践过了。 (摘编自新华网《大学生创业,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中的受访者普遍认为,就创业而言,创业时机的选择、相关的工作经验与专业知识缺一不可。

B. 材料二表明缺乏启动资金是高校毕业生创业面临的首要难题,因此有关部门应完善信用体系,助力大学生创业。

C. 材料三的访谈节选中,受访者对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新政策——休学创业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并对其效果持乐观态度。

D. 材料四以安徽师大学生陈博群和伙伴的经历为例,旨在说明在校期间的创业仍面临很多挑战,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附图的统计数据显示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中,发现商机占55%,为了梦想占22%,这说明大多数创业者是主动创业。

B.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问题,材料一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创业状况,材料二和三则重点关注政府部门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C. 《光明日报》和中国工商报网分别了引用北大及专业机构的调查数据和国家工商总局的研究报告,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

D. 四则材料都呈现了大学生创业的现实状况,直面大学生的创业困境,同时不回避政策存在的问题,体现了较强的客观性。

9.大学生要顺利进行创业,需要哪些条件要素?请结合材料简述各方作用。(6分)

7. D(A项,“缺一不可”表述绝对;B项,强加因果;C项,“在具体落实上,会有一个磨合和调整的阶段”表明被访问者的乐观态度有所保留。)

8. D(材料三没有呈现大学生创业的现实状况。) 9.(1)政府方面:①完善信用体系,增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并普及信贷知识;②提供政策支持,比如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2)自身条件:①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②有信用意识,远离信贷陷阱;③端正心态,不要害怕失败,在失败中积累经验;④选择合适的创业时机。(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

5

应。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

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

弟子缞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B.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C.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D.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士”古官名,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后指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教授生徒的官职。

B.“刺举”一谓检举,派人刺探阴私加以检举揭发,二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此处用后一意。

C.“临朝”特指皇室女性亲临朝廷处理政事,古时后宫不能上厅堂,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

D.“缞绖”,在古代缞和绖就是丧服和丧带,“缞”“绖”合在一起指整套衣服,后来渐渐引申为服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恢为人至孝,为人洁身自好。因父亲得罪了县令被关押,他昼夜痛哭不已,县令被感动,释放了他父亲;老师焦永因事被劾查,乐恢却拒绝为他通关。

B.乐恢清正廉洁,做事正直特立。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他,他却举政子为孝廉;任司空牟融府期间,第五伦代融,乐恢为避同乡之嫌,荐杜安代己,受到好评。

C.乐恢不畏权贵,弹劾多名重臣。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他上疏弹劾;宪弟欲与其交好,乐恢因恨其不依附自己,也予以谢绝。

D.乐恢敢于直言,不计个人得失。妻子劝他明哲保身,他仍然上疏劝谏;因意见未被采纳,他称病退职,后在窦宪暗示下,州县官吏胁迫其自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5分) (2)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5分) 10.【参考答案】A(3分)

【解析】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命题立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6

11.【参考答案】B(3分)【解析】从“贵戚恶之”看应是前一意思。 12.【参考答案】C(3分)【解析】由“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可知,选项C“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理解有误,意思说反了。

13.【参考答案】

(1)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并要把他杀死。乐恢当时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昼夜不停地放声大哭。(采分点:“收”、“寺”、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后来(他)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奔丧守孝。(采分点:“仕”,“被动句”“莫”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并要把他杀死。乐恢当时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昼夜不停地放声大哭。县令听到之后,非常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立志成为有名的儒生。他生性清廉正直特立,凡是操行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即使显贵也不与之交往。信阳侯阴就多次致礼请乐恢,乐恢从来不答复他。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之后辞去官职。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

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命,朝廷称道他的忠心。入朝为尚书仆射。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和窦宪关系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隶校尉。他多次检举揭发,没有什么回避的,显贵的外戚们非常憎恨他。窦宪的弟弟夏阳侯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乐恢慨叹地说:“我怎么忍心白吃饭而立在他人之朝廷上呢?”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利下移造成的。大臣把持国政,常因势力大而作恶。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事情,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当下应该做的是,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上书没有取得效果。

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窦宪因为这一缘故,迅速而又严厉地告知各州郡对乐恢进行逼迫、威胁。乐恢最后饮药而死。(死后)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非常悲痛。后来,窦氏被诛杀,和帝即位,乐恢的门生何融等上书陈述乐恢的忠心、气节,(和帝)赐予乐恢的儿子乐己为郎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其一) 宋·陈与义

巧画无盐①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注]①无盐:古代传说中的丑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盐长得丑,再画得巧妙,也无法除掉其丑。而水墨梅的风韵却显得清秀美丽。 B.在画家笔下,纵使梅花由白变成黑,桃花李花无论多么艳丽,依然是我的奴仆。 C.诗人托物言志,借赞赏水墨梅的孤高,鄙视趋炎附势的逢春暖就开的夭桃秾李。

7

D.这首诗以议论为主,表达了洁身自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孤高傲世的高雅精神。

B.是水墨梅的奴仆

15. 本诗最后一句为什么要写桃李?请简要分析。(6分)

以反衬的手法来写梅花,(2分)以桃花的俗艳来衬托梅花的清姝。因为桃李浓艳,难免媚俗,趋炎附势; (2分)墨梅虽黑,却自“清姝”,一个“清”字,盛赞了梅的洁身自爱孤高傲世的精神,“奴仆”一词,是对庸俗的鞭挞。(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四句十分精炼的语言叙述了秦王朝在人民反抗下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其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最后的结果。 (2)《赤壁赋》中写赤壁之下清风和缓,水面平静,紧接着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 (3)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印象中,每到夏秋季节,台风都会在我国沿海城市___________地登陆,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通常我们所说的台风,在气象上叫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或者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此前,一个名叫“艾云尼”的强台风,曾三次在我国登陆,移动路径___________。( ),这给台风预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年随着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业务化应用越来越深入,特别是新一代风云四号A星也已经在2016年发射成功,陆续还会有新的气象卫星投入业务使用。这些卫星将提供分辨率更高、时效性更强的观测资料,使台风预报更为准确。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立体探测手段的不断丰富,我国台风预报的发展可谓___ ___。就台风路径预报能力来讲,现在的预报水平已与美国、日本形成鼎足之势。过去人们靠天吃饭,总期盼能够五风十雨。那么,台风是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呢?台风因其强风暴雨的特点,经常成为沿海各地自然灾害的___________。面对台风,一是要防患未然;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其实,台风携带的充沛水汽和大范围、长时间的活动,不仅可以带来缓解早情,减少长时间的睛热高温,风力发电企业也可利用它的活动轨迹,充分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风力发电作业。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三番五次 变化莫测 日新月异 罪魁祸首 B.三番五次 千变万化 一日千里 始作俑者 C.接二连三 变化莫测 一日千里 罪魁祸首 D.接二连三 千变万化 日新月异 始作俑者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台风是一个立体的柱体,在环境大气的不同高度上台风的影响力大小和方向不尽相同 B.不同高度上环境大气对台风的影响力大小和方向可能都不一样,台风是一个立体的柱体

C.在环境大气的不同高度上台风的影响力大小和方向不尽相同,台风是一个立体的柱体 D.台风是一个立体的柱体,不同高度上环境大气对台风的影响力大小和方向可能都不一样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仅可以带来缓解旱情,减少长时间的晴热高温,也可使风力发电企业充分利用它的活

8

动轨迹,增加风力发电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B.不仅可以带来缓解旱情的降水,消除长时间的晴热高温,也可使风力发电企业充分利用它的活动轨迹,增加风力发电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C.不仅可以带来缓解旱情的降水,减少长时间的晴热髙温,也可使风力发电企业利用它的活动轨迹,充分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风力发电作业。

D.不仅可以带来缓解旱情,消除长时间的晴热高温,也可使风力发电企业利用它的活动轨迹,充分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风力发电作业。

20.下面是在外地上大学的张明写给父亲的一封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在您的殷殷关怀之下,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上高中时,每次回家看到您劳累的样子,心中都不禁泛起阵阵怜悯。从小到大,您都希望我能成为一名作家。现在,我加入业余文学创作社,前几天写了篇大作被省里的报纸付梓了。本打算写一部有关您的小说,可惜自己只有八斗之才,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17.C18.D19.B 20。殷殷关怀-----细心呵护 怜悯-----心酸 大作------文章 付梓-----刊登 八斗之才------能力有限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例句:小米步枪,飞机大炮,航空母舰,中华民族崇尚自强不息的精神。

材料:

坚忍不拔 奋斗不止 创新不止 平安中国 蛟龙探海 雄安新区 嫦娥探月 浙江经验 美丽中国 深圳窗口 健康中国 天眼探空

深圳窗口,浙江经验,雄安新区,中华民族崇尚坚忍不拔的精神。 美丽中国,平安中国,健康中国,中华民族崇尚奋斗不止的精神。 天眼探空,嫦娥探月,蛟龙探海,中华民族崇尚创新不止的精神。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当中国经受“百年耻辱”之际,美国拒绝加入,并主张“门户开放”政策,我们能够与中国进行更自由的贸易,并维持他们的主权。

②当美国传教士带着福音来到中国海岸,他们被古老而充满活力的人民和深厚的文化所吸引。他们不仅传播了信仰,还创立了中国一些最早和最优秀的大学。

③甚至残酷的朝鲜战争都没能磨灭我们恢复人民之间长期纽带的共同愿望。中国与美国的隔离在1972年结束,之后不久,我们恢复了外交关系并开始经贸往来,美国大学也开始培训新一代的中国工程师、商业领袖、学者和官员。

④苏联垮台之后,我们认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自由国家。带着这份乐观,美国在21世纪前夕向中国敞开大门,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组织。

⑤中国的行为给美国带来了巨大贸易赤字,去年这个数字是3750亿,几乎占我们全球贸易赤字的一半。就像特朗普总统本周说的,我们在过去25年重建了中国。

⑥北京也没有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让自己的人民迈向更大的自由。曾有一度,北京慢慢地走向更大的自由以及对人权的更大尊重。然而,近年来,中国朝着控制和压迫本国人民的方向急转弯。

以上材料摘自美国副总统彭斯的演讲稿,阅读后你有何感想与感受,请你从中选择两三句给特朗普总统写一封信来表达你的感受。

9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