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箱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 | |
内部评审: | |
内部审批: |
二〇XX年XX月
箱梁预制施工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本标段位于琼海市东太国营农场,东起东太农场二十九队(起始桩号:K38+500),穿过鸡尾岭,跨过万泉河,经溪仔村,终点到白石总(终点桩号:K44+947),本标段全长6.447Km。
本标段内共有特大、大桥三座,分别为东太二十九队特大桥、定安河1号大桥及定安河2号大桥。三座大桥共有30m装配式PC箱型连续梁592片,22m装配式PC箱型连续梁8片。箱梁主要工程量分布详见表1-1:
承台位置 | 30m装配式PC箱型连续梁(片) | 22m装配式PC箱型连续梁(片) | 全桥合计箱梁总数(片) | 合同段合计箱梁总数(片) |
东太二十九队特大桥 | 280 | / | 280 | 600 |
号大桥 | 152 | 8 | 160 | |
号大桥 | 160 | / | 160 |
1.2 工程难点及特点
(1)工程地处山区,对梁板预制场规划较为困难,梁场早期选址及临建工作将直接影响本工程预制箱梁的工期。
(2)工期紧、任务重,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箱梁预制工作拟在2017年7月1日至12月31日进行。中间将历经海南本岛雨季及台风季节的干扰,有效施工工期较为紧迫,合理安排人员设备将成为箱梁能否按时完成的关键因素。
2、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 F71-2006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范》GB 50666-2011
(7)《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
(8)《碳素结构钢》GB/700-2006
(9)《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
(10)《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 225-2007
(11)《海南省万宁至洋浦高速公路A4施工标段(K38+500.000~K44+947.000)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
(12)《海南省万宁至洋浦高速公路A1~A5施工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桥涵通用图
(13)《海南省万宁至洋浦高速公路A4合同段(K38+500.000~K44+947.000)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4)《海南省重点公路项目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第二册第二分册(施工作业标准化:桥梁施工)
3、施工部署
项目共有特大、大桥三座:东太二十九队特大桥、定安河1号大桥及定安河2号大桥。根据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预制箱梁计划于2017年12月31日完成,施工期间历经海南本岛雨季及台风季节影响,有效工期较短,施工任务重。为保证后续梁板架设及桥面系施工按计划实施及完成,梁板预制必须于12月31日完成。针对此问题,项目拟从以下方面着手:
3.1 工期安排
三座特大、大桥箱梁预制工作分别根据一二工区建设1、2号梁场,初步拟定总体计划工期如下:
施工准备阶段:2017年6月25日至2017年6月30日;
施工阶段:2017年7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3.2 项目部对外社交网络图
3.3 项目组织机构图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图见附件一:项目组织机构图。
3.4 机械、人员配备
表3-1 预制箱梁钢筋施工机械配置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数量 |
1 | 切断机 | 台 | 2 |
2 | 电焊机 | 台 | 4 |
3 | 套丝机 | 台 | 2 |
4 | 弯曲机 | 台 | 2 |
5 | 卡钳 | 把 | 8 |
6 | 50t吊车 | 台 | 2 |
7 | 30t龙门吊 | 座 | 2 |
序号 | 名称 | 规格 | 单位 | 数量 |
1 | 拌合站 | 90m3/h | 座 | 4 |
2 | 龙门吊 | 80t | 座 | 2 |
3 | 混凝土运输车 | 10-14m3 | 辆 | 10 |
工种 | 数量 |
钢筋工 | 20 |
焊工 | 4 |
模板工 | 12 |
混凝土工 | 12 |
杂工 | 10 |
吊车司机 | 2 |
电工 | 2 |
修理工 | 2 |
现场管理班组长 | 4 |
4、箱梁预制前准备工作
1、施工场地布置
箱梁预制前需完成预制场临建工作,包括预制场场地台座浇筑、场地硬化、钢筋加工厂区规划、办公区及职工工人休息区建设工作。预制场临建工作流程具体详见《1号预制场临建施工方案》、《2号预制场临建施工方案》。
2、施工便道
为满足后续施工要求,我部在施工前期已将沿线需要硬化的便道均已硬化,详见《万洋4标便道施工方案》。
3、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利用万泉河水,经检测满足施工用水要求,可以用于砼拌制及养生。
4、施工用电
为确保预制场箱梁预制工作顺利进行,项目根据实际施工用电情况,分别在1、2号预制场安装了630KV和500KV变压器,具体详见《万洋4标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
5、原材检验
预制箱梁所用钢筋、钢绞线、冷轧薄钢带、锚具夹片、混凝土拌制原材等均需经过项目材料主管部门及工地试验室现场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钢筋加工与安装
5.1 底板钢筋、腹筋绑扎
5.1.1 钢筋原材加工
1、钢筋场应该实行封闭管理,储存区、加工区、成品去布设合理,设置明显的标识标牌。场内进行必要的道路硬化,钢筋弯曲机采用数控弯曲机。
2、对于原材已经加工好的钢筋应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钢筋焊接注意搭接长度,两接合钢筋注意轴线一致,Ⅱ级钢筋采用502或506焊条;直径22mm以上的钢筋应采用机械连接。横隔板钢筋采取提前制作,整体安装,其他钢筋在现场绑扎,同时注意预埋钢筋。
5.1.2 现场钢筋安装
钢筋原材在加工场加工完毕后利用挖机、装载机或自卸车倒运至箱梁预制台座现场进行现场钢筋绑扎。在绑扎底板钢筋时注意钢筋保护层设置,采用高强砂浆垫块作为钢筋保护层,在梁底处高强砂浆垫块布置间距不得大于0.5m。
钢筋绑扎、安装时应定位准确,伸缩缝及防撞护栏预埋筋、翼缘环形钢筋、端部横向连接筋必须使用钢筋定位辅助措施进行定位;横隔板钢筋必须使用定位架安装,确保高低、间距一致,符合设计要求,无漏筋现象,也可采取提前制作,整体安装;与波纹管等干扰的钢筋严禁切断,应采取合理措施避开。
制作预埋钢板必须进行热镀锌防锈处理。由于采用U型锚筋与镀锌钢板直接平焊极易引起支座预埋钢板平面变形,支座预埋钢板的锚脚连接筋焊接应采用夹具焊接,将镀锌钢板加固于夹具上,在夹具与镀锌钢板中间接触位置垫支3~5mm薄钢片,在加固镀锌钢板时预留出反拱,待焊接完成拆除夹具时,镀锌钢板可恢复成平直形式;或采用钻孔焊接,防止焊接钢板时弯曲变形。
图5-1 支座预埋钢板锚脚连接筋采用夹具固定防止变形
对漏埋、补设的钢筋应严格规范进行植筋,严禁假植筋,植虚筋。
5.2 预应力管道加工安装
5.2.1 预应力管道加工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预应力管道采用钢波纹管,根据现场实际施工需要,钢波纹管采用厚度不小于0.3mm的冷轧薄钢带卷制。冷轧薄钢带进场需经项目部工地试验室进场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2.2 预应力管道安装
波纹管卷制完成后进行管道的安装,现场波纹管长度不够需要接管时,采用管长200mm的大一号同型波纹管做接头管,接头长度不低于规范要求,并在波纹管连接处密封胶带封口,防止后续混凝土施工时漏浆。在安装过程中应根据设计图纸规定位置穿入,为确保钢波纹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位置保持不变,在钢波纹管整体穿入后进行波纹管U型定位筋的焊接,根据海南省桥梁施工标准化要求,定位筋每40~60cm设置一道,在敷设焊接定位筋时注意不得触碰钢波纹管以免管壁被焊伤。为保证在后续工序(浇筑砼)中波纹管不致变形,波纹管整体安装完毕后在模板安装完毕后砼浇筑前穿入比波纹管管径小1cm的塑料软管,塑料软管在混凝土初凝前拔出。
6、模板安装、顶板钢筋绑扎
6.1 模板安装
预制梁的模板采用标准化的整体钢模,钢板厚度不小于6mm,为方便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施工,侧模长度要比设计梁长长0.1%。根据桥梁施工标准化要求,我部预制梁所用模板均指定专业厂家进行加工制作,进场后进行模板试拼,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模板安装前需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用钢丝刷打磨并涂刷脱模剂。模板安装接缝要平顺、严密、无错台,模内长、宽、高尺寸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对拉螺杆齐全、紧拉、支撑稳固。侧模与底模、侧模与侧模之间接缝不严密处用透明玻璃胶填补,确保模板接缝处不漏浆。箱梁芯模采用定制组装时活动钢模,为方便箱梁腔内进行模板的拆装,芯模采用骨架与面板组合方式。骨架与面板的连结采用螺栓,芯模面板在整个横断面上分四部分(两侧腹板各一块,顶板及倒角各一部分)。为防止内模在砼浇筑施工中上浮或下沉,在安装箱梁内模时,将芯模用固定骨架与顶板及底板连接,如图6-1所示:
图6-1 箱梁模板安装横断面
模板安装到位后,还需对模板的边线及垂直度进行调整,同时微调对拉螺杆以使模板上口边线顺直。在浇筑钱对对底模台座反拱及模板的安装进行检查,尤其是梁宽、顺直度、模板各处拼缝、模板与台座接缝及各种预留孔洞的位置。
6.2 顶板钢筋绑扎
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顶板钢筋绑扎,绑扎依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
7、混凝土施工
7.1 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梁板之前对钢筋骨架的绑扎过程中,要按设计图纸要求预埋波纹管及锚座,保证所布置钢绞线在梁内位置正确,符合设计。
(1)施工工艺流程
砼入模浇筑
砼养护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流程
(2)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预应力梁板混凝土为高强度混凝土,拌制混凝土必须严格执行设计配合比,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选择符合规范规定和配合比要求的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考虑如下几点:
a、水泥:P.Ⅱ52.5等级水泥,使用前检验水泥的胶砂强度、安定性等指标。水泥采用罐装储存。
b、细骨料:细度模数为2.6-3.0,含泥量小于等于2%的粉碎砂。检验其质量时,除级配和细度模数外,并鉴定其外观是否颗粒清洁,质地坚硬。
c、粗骨料:5-20mm连续级配碎石,针片状含量小于等于5%,含泥量小于1.0%,石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以免影响浇筑。
d、温度措施
夏季施工时,采用砂石料降温以控制混凝土的出仓温度,同时对混凝土运输和浇注过程分别采取降温措施,减少混凝土水分的损失。对于夏季施工的混凝土浇筑要求避开炎热的中午,施工放在下午以防因温度过高引起收缩裂缝。
(3)本项目梁板混凝土的一般要求:
a、混凝土强度等级:C50。
b、混凝土初凝时间:≥2.5小时。
c、入模坍落度:110~130mm。
d、7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
e、拌制的混凝土应均匀,其流动性、和易性要好。
(4)混凝土的拌制
砼采用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的拌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核对单次混凝土浇筑的工程量所需的材料(砂、石、水泥、外加剂)是否备齐,备料量按照单次浇筑设计工程量的130%进行备料,若材料不能满足此要求不能进行开盘搅拌。
b、检查所备材料是否具有出厂合格证明或材料检测报告,经监理认可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所备材料。
c、检查搅拌设备(搅拌机、上料系统等)是否运转正常,并调试好自动计量系统,准备好机械设备的常用零部件,以备解决机械设备的常用故障,确保前场砼浇筑的连续供料需求。
d、清理好试验检测所需的器具是否配备齐全,确保在浇筑过程中对材料含水量、砼坍落度和水温等指标的检测和砼试件抽样的需要。
e、混凝土拌制所需的原材料在进入搅拌机时均采用自动计量系统上料,确保单次拌制的混凝土符合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f、搅拌所用机械为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机标准容量为1m3,搅拌时间按90s控制,搅拌起算时间为加水完成后起算。在搅拌完成后混凝土的拌合物应均匀,颜色一致,和易性好,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g、拌制混凝土前应做好砂石骨料的含水率检测,按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做好现场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h、搅拌质量的控制:
在砼的搅拌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坍落度的控制和卸料时肉眼观察砼的和易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和易性等观测手段判定拌合料是否搅拌均匀,对粘聚性和保水性观察其是否良好,否则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在拌合站对坍落度的控制主要通过下面两点来实现:
h-1 对所使用的砂、石原材料进行含水量的检测。针对不同的浇筑混凝土时的天气,预先对地材进行含水量的检测,根据配合比及时调整单盘混凝土搅拌时的加水量,确保拌合好的砼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
h-2 对搅拌好的砼拌合物直接进行坍落度的测定,如不满足要求及时的对掺水量进行调整。若所使用的原材料其含水量比较一致时可较稀疏的间隔性检测;如果在砼的浇筑过程中,肉眼观测坍落度有明显的变化或砂石料含水量有明显变化时应加强坍落度的检测频次。
(5)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在拌合站搅拌好后,通过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将混凝土拌合物卸入料斗,由汽车吊将料斗吊至卸料位置。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a、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要求施工的速度要快,如出现施工间断要有及时的复工措施。在混凝土的入模前应不停搅拌,搅动速度按2-4r/min的转速进行控制。
b、在混凝土从搅拌机卸料到入模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罐车运输,难免有一定的坍落度损失,尤其在炎热的夏季施工条件下。因此,在混凝土从搅拌机出料到入模时应重新检测其混凝土的坍落度,将测得值与从搅拌机卸料时测得值相比较,如相差较大应及时的调整搅拌卸料时的坍落度值,使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6)混凝土入模浇筑
a、混凝土浇筑沿梁板方向采用一端向另一端分节分层的阶梯推进。
b、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
在混凝土入模前应作好以下的准备工作:
b-1 对支架、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和锚具、预埋件等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浇筑。检查混凝土浇筑所用的机具(振捣棒、电机、砼收面器具等)及备用件是否准备齐全。
b-2 混凝土浇筑施工操作人员是否到位,各组人员应包含布料、砼振捣、砼收面、电力检修、模板检修等作业人员。
c、混凝土布料振捣
按照预先制定的浇筑顺序严格按30cm层厚布料,同时应控制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在模板上每1.5m设置一台高频附着式振动器,并配合以
50mm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必要时再采用
30mm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必须将附着在钢筋骨架上的混凝土振捣下去,直到混凝土不再下沉,无气泡出现。砼振捣注意事项:
c-1 振捣时插入下层砼10cm左右,不可漏振、欠振或过振,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缓慢提出振动棒。
c-2 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和钢筋、严禁碰撞预应力管道,严禁用振捣棒振动钢筋“赶料”和“拖料”。
c-3 混凝土振捣时,在预应力锚板位置处因加密钢筋较多,钢筋密集,要采用30mm振动棒加强砼振捣,使砼密实,确保预应力张拉安全。
c-4在浇筑过程中经常检查模板、管道、锚垫板及预埋件等是否出现移动跑模、漏浆等问题,发现时及时纠正处理。
d、顶板混凝土厚度控制
严格控制顶板厚度在规范和设计范围以内,同时也是控制预制梁线形的必要因素。在浇筑砼前,可采用钢筋焊设标高控制点。
混凝土浇筑后,收面处理应注意下面事项:
d-1当浇筑顶板混凝土时,要严格控制预制梁顶面标高,以满足桥面铺装层厚度要求。
d-2 预制梁顶部表面的混凝土应压实抹平,进行两次“收面”,并在其初凝前作拉毛处理,以便与上层调平层良好连接,并防止表面裂纹的产生。
7.2 拆模、养生
a、采用不褪色的土工布覆盖蓄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随时保持湿润。
b、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混凝土终凝后即可开始养护。
c、夏季施工时,应加强养生,对成型混凝土遮盖浇水养护。
砼浇筑完毕后,应覆盖草袋或土工布洒水养护24小时即可拆模,拆模后洒水养护7天左右。拆模后及时对梁头、铰缝钢筋及翼板等连接部分进行凿毛处理。
7.3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7.3.1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
1)原因分析
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浇灌混凝土前浇水湿润不够,或模板缝没有堵严,浇捣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失水过多或滑浆,混凝土呈干硬状态,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许多小凹点。
混凝土搅拌时间短,加水量不准,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浇筑后有的地方砂浆少石子多,形成蜂窝。
混凝土浇灌没有分层浇灌,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因而出现蜂窝麻面。
混凝土浇入后振捣质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窝麻面。
2)防治措施
浇灌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缝隙是否堵好,模板应清洗干净并用清水湿润,不留积水,并使模板缝隙膨胀严密。
混凝土搅拌时间要适宜,一般应为1-2分钟。
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2米时,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进行下料。
混凝土入模后,必须掌握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合适的振捣时间可由下列现象来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且呈水平状态,混凝土将模板边角部分填满充实。3)处理方法
麻面主要影响美观,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如果是小蜂窝,可先用水洗刷干净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剔掉,用水冲刷干净湿透,再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如果是孔洞,要经过有关人员研究,制定补强方案,方可处理。
7.3.2露筋
1)原因分析
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
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
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
2)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
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3)处理方法
首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7.3.3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
1)产生原因:
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砂石含泥量太大、袋装水泥重量不足等,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
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原材料计量不准确,如砂、石不过磅,加水不准,搅拌时间不够。
混凝土试块不按规定制作和养护,或试模变形,或管理不善、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等。
2)防治措施
混凝土原材料应试验合格,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外加剂要按规定掺加。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按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顺序上料,外加剂溶液量最好均匀加入水中或从出料口处加入,不能倒在料斗内。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机容量合理确定。
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可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
健全检查和试验制度,按规定检查坍落度和制作混凝土试块,认真做好试验记录。
7.3.4混凝土裂缝
1)原因分析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地基不均匀沉降,拆模过早,早期受振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缝发生。
2)防治措施
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浇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时养护,防止干缩,冬季施工期间要及时覆盖养护,防止冷缩裂缝产生。
加强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规定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同时应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冲击。
3)处理方法:当裂缝较细,数量不多时,可将裂缝用水冲洗后,用水泥浆抹补;如裂缝开裂较大较深时,应沿裂缝凿去薄弱部分,并用水冲洗干净,用1:2.5水泥砂浆抹补。此外,加压灌入不同稠度的改性环氧树脂溶液补缝,效果也较好。
7.3.5外形尺寸偏差
1)现象
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
2)原因分析
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
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
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
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
放线误差过大,结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
3)防治措施
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
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刚度和强度;支撑体系也应经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下料高度不大于2米。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
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
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
4)处理方法
无抹面的外露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增加一层同配比的砂浆抹面;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8、预应力张拉
8.1 后张法张拉工艺流程
后张法张拉工艺流程图详见图8-1:
图8-1 后张法张拉工艺流程图
8.2 后张法张拉施工要点
(1)孔道预留采用设计规定的材料和方式,拆模后及时用胶带将锚垫板口有效封闭。
(2)穿束前检查锚垫板和孔道,保证锚垫板位置准确,孔道内畅通,无积水和杂物。锚下螺旋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A12的钢筋,圈数不少于6圈。
(3)穿束采用人工穿束,穿束前进行编束、编号,采取整束穿束,穿束过程中防止污染,不让钢绞线在地面拖动。穿束后尽早进行张拉,张拉完毕后切割钢绞线时宜使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梁板在混凝土浇筑前不得穿束,以穿入小于孔道直径1cm的硬塑料管替代。
(4)张拉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锚垫板下及周边混凝土必须密实。宜采用与构件混凝土同条件下养生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控制,回弹仪回弹强度值可供参考。
(5)张拉前对不同类型的孔道进行至少一个孔道的摩阻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设计张拉控制应力进行修整。
(6)安装只能千斤顶,保证千斤顶、工作锚、锚垫板三者同心。锚垫板的安装位置必须准确,工作锚必须进槽。要经常检查工作锚、夹片,防止滑丝。
(7)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预制箱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7d时,方可张拉预应力钢束。
(8)张拉过程
采用智能张拉设备进行张拉作业,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确保熟练操作只能张拉设备,具备处理张拉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张拉,千斤顶张拉作用线与预应力钢绞线的轴线重合一致,垂直于锚垫板。只能张拉系统如图8-2所示:
图8-2 智能张拉系统
钢绞线的张拉程序如下:0→10%Δk→20%Δk→100%Δk(持荷5分钟)→锚固。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箱梁钢束张拉顺序为N1、N2、N3、N4,张拉孔道布置如图8-3所示:
图8-3 箱梁张拉压浆孔道分布
8.3 张拉操作步骤
两人配备一套只能张拉设备,一人负责操作电脑,一人负责照看张拉现场,张拉按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并保证对称张拉。
第一步:安装锚具,将锚具套在钢丝束上,使分布均匀。
第二步:将清洗过的夹片,按顺序依次嵌入锚孔钢丝周围,夹片嵌入后,人工用专用的工具轻轻敲击,使其夹紧预应力钢丝,夹片外露长度要整齐一致。
第三步:安装智能千斤顶,将千斤顶套入只能钢丝束,连接只能张拉仪,确保千斤顶大缸进油顺畅。
第四步:在智能张拉设备中设置好梁号、孔道号、千斤顶编号、回归方程、设计张拉控制力值、钢绞线的理论伸长量、加载速率、停顿点、持荷时间等张拉要素。准备就绪开始张拉。
第五步:注意显示器,张拉到钢丝束的控制应力时,保持持荷5min。计算出钢丝束的实测伸长量并与理论值比较,如果超过±6%,应停止张拉分析原因。
第六步:控制设备,使张拉油缸缓慢回油,夹片将自动锚固钢绞线,如果发生断丝滑丝,则应隔断整个钢丝线,穿束重拉。
第七步:张拉完成,打印、分析只能张拉数据,拆除千斤顶。
9、压浆、封锚
9.1 孔道压浆
采用智能压浆设备进行孔道压浆,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熟练操作设备。
智能压浆系统工作流程及技术特点:
(1)精确调节和保持灌浆压力,自动实测管道压力损失,以出浆口满足规范最低压力值来设置灌浆压力值,保证沿途压力损失后管道内仍满足规范要求的最低压力值。
(2)按施工配合比数量自动加水,准确控制加水量,从而保证水胶比符合要求。(2011版桥涵施工技术规范7.9.3条规定“浆液水胶比宜为0.26~0.28 )
(3)管道内浆液从出浆口导流至储浆桶,再从进浆口泵入管道,形成大循环回路,浆液在管道内持续循环,通过调整压力和流量,将管道内空气通过出浆口和钢绞线丝间空隙完全排出,还可带出孔道内残留杂质。
(4)智能压浆设备可双孔同时压浆,从位置较低的一孔压入,从位置较高的一孔压出回流至储浆桶,节约劳动力。
(5)灌浆过程由计算机程序控制,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准确计量加水量,实时监测灌浆压力、稳压时间、浆液温度、环境温度各个指标,自动记录,并打印报表。
(6)高速制浆机、储浆桶、进浆测控仪、返浆测控仪、压浆泵集成于一体,现场使用时须提前将进浆管、返浆管与预应力管道对接。压浆过程要点
压浆前首先检查管道, 保证管道内清洁通畅。
孔道压浆确保可连续作业,采用智能压浆能使浆液持续进出循环,排空空气;压力控制,流量校核,保证压入管道内浆液的充盈度;实时检测浆液水胶比是否符合要求。在施工前,应对智能压浆工艺进行必要的试验。压浆前对锚具进行认真封堵,以提高孔道内的真空度。
预应力孔道压浆采用高性能灌浆材料。
a. 外加剂要与水泥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b.膨胀剂宜采用钙矾石系列或复合型膨胀剂,不得采用铝粉为膨胀 源的膨胀剂或总碱量0.75%以上的高碱膨胀剂。
c控制水胶比、流动度、泌水率及自由膨胀率等浆液性能指标。
(7)按要求控制浆液搅拌机的各项性能指标。临时存储浆液的储存罐也需要搅拌,且设置网格尺寸不大于3mm的过滤筛。浆液拌制完成至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不超过40分钟。
压浆时,对曲线孔道和竖向孔道从最低点压入;对结构或构件中上下分层设置的孔道,先下后上顺序压浆。同一管道的压浆要连续进行,一次完成;智能压浆系统可以同时对两个孔道进行压浆,同一构件的压浆要在5小时内全部完成。
正弯矩孔道压浆浆液流动示意
(9)压浆过程及压浆结束后48小时内,结构或构件混凝土的温度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并按冬期施工的要求处理,但浆液中不得掺用防冻剂。当环境温度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10)压浆后及时抽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及时进行补压浆处理。
(11)压浆后及时进行养生。未压浆或水泥净浆强度未达到规定强度时不得移梁。
后张法孔道压浆浆液性能指标
项目 | 性能指标 | |||
水胶比 | 0.26~0.28 | |||
) | 初凝 | ≥5 | ||
终凝 | ≤24 | |||
) | 初始流动度 | 10~17 | ||
流动度 | 10~20 | |||
流动度 | 10~25 | |||
) | 24h自由泌水率 | 0 | ||
钢丝间泌水率 | 0 | |||
) | 0.22MPa时) | ≤2.0 | ||
时) | 自由膨胀率(%) | 3h | 0~2 | |
24h | 0~3 | |||
充盈度 | 合格 | |||
) | 3d | ≥20 | ||
7d | ≥40 | |||
28d | ≥50 | |||
) | 3d | ≥5 | ||
7d | ≥6 | |||
28d | ≥10 |
a.锚头封堵可采用水泥砂浆材料,但是压浆时,必须保证砂浆强度满足压浆需要,也可使用真空帽的方式或原子灰密封。封堵前必须对锚头用防锈漆涂刷防锈处理,并将锚头杂物清理干净。
b.端梁封锚应在吊装前完成。封锚时,必须采用定型钢模板支设,并加强混凝土振捣。封锚时,严格控制梁板长度,确保伸缩缝宽度。端梁伸缩缝预埋钢筋位置、高度、角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伸缩缝与预埋钢筋良好连接;模板支设牢固、不变形、不跑模;否则,必须返工处理。封锚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9.3 注意事项
预应力管道的安装
预应力管道宜采用波纹状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在安装前应通过检查,确保不变形、不渗漏;搬用过程中采用非金属绳捆扎,或采用专用框架装载,不得抛摔或在地面上随意拖拉。
按照本项目《工地建设标准化》要求,在库内存放,并且要远离热源及可能遭受各种腐蚀性气体、介质影响的地方,存放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管道安装后要线形顺畅,坐标正确,定位筋固定牢固,浇筑混凝土期间不产生位移。
尽量减少波纹管接头,接头要采用密封处理措施,保证接头牢固、密闭。管道的连接采用大一级直径的同类管道做接头,接头长度为被连接管道直径的5-7倍,用专用焊接机进行热熔焊接或具有密封性能的塑料结构连接器连接,保证接缝紧密不渗浆。连接时不能使接头处产生角度变化及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发生管道的转动或移位。
锚具、夹片、连接器安装
出厂时附带本批产品的产品质量保证书、产品技术手册、各项技术指标的试验报告及出厂检验证书。
安装前要擦拭干净。
锚具、连接器和孔道三者要同心。铺垫板要与端头钢模板栓接牢固,定位准确,定位型脚垫保证密贴不漏浆;螺旋筋必须紧贴锚垫板,连接牢固并与管道同心。
负弯矩区齿板处要采用厚度不小于10mm的定型钢模板,固定在牢固的钢横撑上,铺垫板与定型钢模板栓接牢固,加强振捣保证负弯矩混凝土的密实。负弯矩张拉预留区预留钢筋要位置准确,电弧搭接焊长度必须满足要求,钢筋顺直,不得随意挠动。
钢绞线注意事项
预应力钢绞线在现场根据计算下料长度用切断机或砂轮锯切断,切割前用胶带将切割部位缠紧,防止切割时“炸头”。
将切好的钢绞线编束,并每隔1.5-2.0m用绑丝绑扎。
钢绞线应随用随下料,防止因存放时间过长锈蚀,不得出现死弯。
锚具、千斤顶要点
连接器及夹片要保持干净。
钢束外伸部分要保持干净。
工作锚必须准确放在锚垫板的定位槽内,并与孔道对中。夹片间隙均匀、外漏头基本一致。钢束穿入工具锚时,位置要与工作锚位置一一对应。
为了工具锚能够顺利的退出,在工具锚的夹片光滑面或工具锚的锚孔中凃润滑剂。润滑剂可用石蜡,也可用机油石墨。
使用的千斤顶和压力表在使用次数超过300次或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后需重新校定。
10、安全保证措施
10.1 安全保证体系
图11-1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10.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为了切实加强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发生,保证职工及民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生产,加强京良路工程建设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事故隐患,预防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特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具体如下:
组 长:黄金梅
副组长:胡文柱 吕海亮 杜 黎 李亚飞 范会兵
成 员:陈云霞 李 斌 马鸣才 杨翠平 郑乐卿 李焕发
10.3 安全目标
职工死亡率低于0/万人;职工重伤率0%,职工轻伤率7‰;原材料、能源使用实现资源化、合理化;废水、废气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的规定和要求;生产过程产生的废物、废气实现有效控制,不断提高控制能力;法律、诉讼控制点为0。
10.4 安全方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十二字方针,模范遵守现行法律法规,营造良好职业安全环境,主动吸收先进环保技术,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10.5 安全教育
为了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更好地贯彻执行各种安全法规、政策、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操作技能,为确保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项目经理部准备在一定的时间进行多样化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以提高公司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保证安全生产。
(1)、安全生产教育内容
1)国家《安全生产法》宣传教育以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
2)地方政府、业主有关安全生产政策及制度。
3)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4)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技术学习。
5)安全生产防护装置构造、性能、作用学习。
6)意外事故现场紧急自救、互救知识。
7)劳动保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管。
8)安全事故案例学习。
9)环境保护知识学习。
10)新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11)交通部平安工地建设知识讲座。
12)海南省文明工地标准化建设要求。
(2)、安全生产教育形式
安全生产教育形式应根据项目经理部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开展形式:1)板报、壁画2)分批集中授课形式3)观看有关安全方面的电影、录像4)安全知识考卷、答题5)标语等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3)、安全生产教育计划
安全生产教育应根据项目经理部具体实际生产情况合理安排计划,项目经理部应协同人事部门每年至少举办两次以上安全知识答卷教育,其它形式安全生产教育应经常性、随时性。以下几种情况下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1)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2)新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
3)休假6个月以上返岗员工复工前必须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
4)新工艺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10.6 钢筋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因承台钢重量大,为保证钢筋安装时的安全,加工好的钢筋不得集中堆放在承台钢筋骨架上。加工好的钢筋应随运随吊,随吊随用,不得存放在承台钢筋支撑架上。
(2)钢筋采用塔吊吊装时,应采用多点捆扎吊装,严禁采用单点吊装。
(3)现场人工断料,所用工具必须牢固,掌錾子和打锤要站成斜角,注意扔锤区域内的人和物体。切断小于30cm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扶,并在外侧设臵防护箱笼罩或朝向无人区。
(4)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直线上。钢筋堆放要分散、稳当、防止倾倒和塌落。
(5)高处绑扎钢筋和安装骨架,须搭设脚手架。
(6)绑扎钢筋,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应搭设工作台,绑扎时挂好安全带。
(7)起吊钢筋,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钢筋降落到离地1m以下始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8)吊运短钢筋应使用吊笼,吊运超长钢筋应加横担,捆绑钢筋应使用钢丝绳千斤头,双条绑扎,禁止用单条千斤头或绳索绑吊。
(9)吊运、绑扎钢筋,应注意不要靠近和碰撞电线。并注意与裸体电线的安全距离(1kv以下≥4m,1-10kv≥6m)。
(10)夜间施工灯光要充足,不准把灯具挂在竖起的钢筋上或其他金属构件上,导线应架空。
10.7 模板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2)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在钢模及机件垂直运输时,吊点必须符合扎重要求,以防坠落伤人。模板顶撑排架必须符合施工荷载要求,拆模时,临时脚手架必须牢固,不得用拆下的模板作脚手板。脚手板搁臵必须牢固平整,不得有空头板,以防踏空坠落。砼土板上的预角孔,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就作好技术交底(预设钢筋网架),以免操作人员从孔中坠落。
(3)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组合钢模板装拆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钢模板及配件应随装拆随运送,严禁从高处掷下,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栏,暂停人员过往。
(4)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5)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杠、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
(6)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
(7)在组合钢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电动工具,应用36V低压电源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
(8)装、拆模板时禁止使用2×4木料架在钢模板作立人板。
(9)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立在墙上工作。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10)装拆模板时,作业人员要站立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11)拆模必须一次性拆清,不得留下无撑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10.8 混凝土浇筑安全注意事项
(1)浇筑不准站在搭头上操作,如无可靠的安全设备时,必须戴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
(2)使用振动机前应检查电源电压,输电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开关,保护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线不得有接头,机械运转是否正常,振动机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它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3)使用震动棒应穿胶鞋戴绝缘手套,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线不得有破皮漏电。使用前必须检查,旋转方向应与标记方向一致;连接各部位是否紧固,减振装臵是否良好,经检查确认良好后方可使用。
(4)电源动力线通过道路时,应架空或臵于地槽内,槽上必须加设盖板保护。使用插人式振捣器时,一人操作,另一人配合掌握电动机和开关。胶皮软管与电动机的连接必须牢固,胶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厘米,以免折断,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振捣器应自然垂直地沉人检中,拉管时不得用力太猛,如发现胶管漏电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检修。
(5)振捣器不准放臵在脚手架,道路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如检修或操作间断时,应切断电源。
(6)雨雪天操作时,振捣器的电动机应有防雨雪装置。在使用时要注意棒与软管的接头必须密封,以免水浆侵人。
(7)电源箱距实际操作地点,最远不得超过3米。电闸箱如有专人看管,必须精神集中,及时按指挥信号准确送电。
(8)插人式振捣器在钢筋网上面振捣时,应注意勿使钢筋夹住振动棒或使棒体触及硬物而受到损坏。此外,还要随时注意电线的绝缘,如发现漏电或电动机零线脱落,应及时切断电源进行修理。
(9)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注意浇筑速度,承台顶部指挥人员要与混凝土泵操作人员协调配合一致。
10.9 夜间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1)注意安排好工作计划,劳逸结合,尽量避免夜间作业。
(2)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必须有足够的照明。施工住地(包括民工住地)要设臵路灯。
(3)用于上下攀登的通道必须设有足够的照明灯具。
10.10 雨季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机电设备的电闸箱或开关采取进盒和搭篷等防雨、防潮措施,并安装接地保护装臵。
(2)对水泥、钢结构等怕雨淋变形或易受潮块结的材料,分别采取进库存放或垫高保护措施。
(3)雨季汛期成立防洪组织和备足防洪抢险物资、设备。服从地方防汛总体安排,积极抗洪抢险。
10.11 施工用电安全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搞好工程用电安全工作。
(2)工地供电采用TN--S系统三相五线制系统。用电线路采用高架或埋地铺设,原则上不准明铺。场内架设的电线应绝缘良好,悬挂高度及线间距应符合电业部门的安全规定。
(3)各种电器设备,符合一机一箱、一闸一保的用电要求。
(4)现场接灯照明时,凡危险场所及潮湿环境应使用安全电压;灯安装在工作时触碰不着的地方;保持一灯一开关且有防雨装臵。
(5)各种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应停电维修,并挂上警示牌。严禁在施工现场使用金属体代替保险丝。
(6)工地安装的变压器必须符合电业部门的要求,并设专人管理。变配电设备处,配用专用灭火设备和高压安全用具。非电工人员严禁接近带电设备。
(7)移动式电气机具设备应用橡胶电缆供电。
(8)施工现场,应有自备电源,以免因电网停电造成工程损失和出现事故。自备使用的发电机组的排烟管道必须伸出室外。室内不应存贮油桶及其它易燃物体,发电机组电源和电网之间要有联锁保护,严禁并列运行。
(9)电工人员应持证上岗。
10.12 张拉、压浆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2、锚具、夹具应设专人妥善保管,避免锈蚀、玷污、遭受机械损伤或散失。施工时在终张拉完成后对锚具进行防锈处理。
3、搭设高度适当的安全挡板,防止张拉中的意外事故伤及人身安全。
4、施工操作人员必须配备安全防护用品。
5、从施加预应力至锚固后封端期间,除非采取有效屏蔽措施,否则操作人员不得在锚具正前方活动。
6、张拉过程中,测量伸长值或拆卸工具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侧面,应禁止非预应力施工人员进入张拉区域。
7、从开始张拉至孔道压浆完毕的过程中,不得敲击锚具、钢绞线和碰撞张拉设备。张拉过程中发现张拉设备运转声音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维修。
8、油压泵上的安全阀应调至最大工作油压下能自动打开的状态。油压表安装必须紧密满扣,油泵与千斤顶之间采用的高压油管连同油路的各部接头均须完整紧密,油路畅通,在最大工作油压下保持5min以上不得漏油。若有损坏者应及时修理更换。
9、特殊情况下,在更换夹具时,两端都应装上千斤顶,采取其它措施放松预应力筋时,应仔细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
10、压浆人员必须站在锚具两侧操作,严禁正对锚具,也不得踩踏高压油管。
11、压浆时操作人员要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避免接触水泥浆。
12、张拉设备使用前,应对高压油泵、千斤顶进行空载试运行,无异常情况方可正式使用。高压油管使用前应作耐压试验,不合格的不能使用。
13、电器设备由专人管理,电闸箱应符合技术要求,电源线在使用前应进行测试,不得违章作业,作业完毕后必须将总电源切断,所有电器设备应遮盖。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用电制度。
14、切割钢绞线时应注意防止砂轮片破碎伤人。操作人员需带防护眼镜。
15、预应力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工地有关其它安全生产的规定。
11、文明施工措施
(1)本工程文明施工目标现场材料有限堆放,开挖土方在指定位置堆放,污水有序排放,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2)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挖出大量土方进行二次倒运,加上砂、石、水泥、钢材等材料的进场,如不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将会严重影响施工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施工安全。
对施工现场进行强化管理,并对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做好文明施工。
(3)施工场地、工地道路应做硬化处理,保持道路畅通,现场建沉淀池,泥浆污水经过沉淀再排放。
(4)建筑材料构件按现场布置平面图堆放,并设立标牌、标识,并做到工完料清,应堆放整齐有序,油漆等分类堆放,做好防火措施。
(5)在重要的位置或在易燃易爆物品堆放处及生活区应设置灭火器,电器设备处应设置干粉灭火器。
(6)各类建筑材料必须按总平面布置图,要求码放整齐,设置标志牌,砂石等松散材料要砖砌料池,材料堆放不得影响内外道路畅通。
(7)施工现场必须做到整洁,场内不准有积水和坑洼现象,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作业面的整洁。
(8)建筑机具设备要保持清洁,运送土方,材料的车辆要保持车状态好,并不得污染环境路面和抛洒滴漏,如有影响必须组织专人及时清扫干净。
(9)大门外两侧悬挂施工平面布置图和工程简况牌,简况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施工现场负责人、开竣工日期。
(10)施工现场围墙外侧必须书写宣传标语、现场内悬挂、设置安全警示标牌,标牌要醒目、齐整、既便于社会监督,又美观又大方。
(1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标牌,戴好安全帽,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附件一:项目组织机构图
附件2:30m箱梁张拉计算书
附件2.1 基础数据
本标段30米预制箱梁正弯矩预应力钢束共有N1、N2、N3 、N4各2束,设计锚下张拉控制应力:σcon=1860×0.75=1395MPa。按设计要求箱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方可张拉,并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 →σcon(持荷2min)锚固,张拉顺序为N1、N3、N2、N4。附件2.2 预应力钢束张拉力计算
1、经咨询设计单位,因设计图中张拉控制应力已经考虑了预应力损失,故张拉力按公式:Fn=σcon×A×n进行计算,如下:
箱梁5束钢绞线锚下张拉力:
F1=σcon×A×n=1395 MPa×140㎜2×5=976.5KN
箱梁4束钢绞线锚下张拉力:
F2=σcon×A×n=1395 MPa×140㎜2×4=781.2KN
其中:A为每根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积;
n为同时张拉的预应力钢绞线的根数;
F为钢绞线锚下张拉力。
其余钢束张拉力计算同上,各钢束张拉力如下表:
中跨30米箱梁预应力钢束张拉力计算明细表(表一)
钢束号 | 锚下张拉控制应力 | 钢绞线根数(n) | 截面积(A)㎜2 | 张拉力(Fn)KN |
N1 | 1395MPa | 5 | 140 | 976.5 |
N2 | 5 | 140 | 976.5 | |
N3 | 4 | 140 | 781.2 | |
N4 | 4 | 140 | 781.2 |
钢束号 | 锚下张拉控制应力 | 钢绞线根数(n) | 截面积(A)㎜2 | 张拉力(P)KN |
N1 | 1395MPa | 5 | 140 | 976.5 |
N2 | 5 | 140 | 976.5 | |
N3 | 5 | 140 | 976.5 | |
N4 | 5 | 140 | 976.5 |
1、预应力钢束的平均张拉力计算
本标段采用设计图纸中的标准梁长进行钢绞线平均张拉力的计算,首先要计算出钢束的锚下张拉力,然后采用如下公式计算钢束的平均的张拉力:
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
6e07809e867fbdae200e74e58de45558.png
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25
故30米中跨箱梁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如下:
由设计图纸可知:
k=0.0015,μ=0.25,x取值如下:
N1:11.308m(5°)、3.5m(0°)
N2:9.813m(5°)、5m(0°)
N3:7.8175m(5°)、7m(0°)
N4:1.2505m(1.4°)、13.5m(0°)
注:N1、 N2、 N3钢束θ为5°,弧度为0.1308 ,N4钢束θ为1.4°,弧度为0.0244。
30米中跨箱梁平均张拉力分段计算表
钢束号 | 锚下张拉力(P)KN | kx+uθ | [1- e-(kx+uθ)]/( kx+uθ) | 平均张拉力(Pp)KN | 备注 |
N1 | 976.5 | 0.038778 | 0.9808592113 | 957.8 | 5° |
976.5 | 0.00525 | 0.9973795877 | 973.9 | 0° | |
N2 | 976.5 | 0.036536 | 0.9819524625 | 958.9 | 5° |
976.5 | 0.0075 | 0.9962593574 | 972.8 | 0° | |
N3 | 781.2 | 0.033543 | 0.9834144601 | 768.2 | 5° |
781.2 | 0.0105 | 0.9947683269 | 771.1 | 0° | |
N4 | 781.2 | 0.007984 | 0.9960186029 | 778.1 | 1.4° |
781.2 | 0.02025 | 0.9899429992 | 767.3 | 0° |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
f07cde40687b32ddd2743e66f5449399.png
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的截面面积;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取1.95×105;
经查图纸,中跨30米箱梁:N1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L为30.916米,N2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L为30.9526米,N3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L为30.935米,N4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L为30.801米。
标准梁长中跨箱梁理论伸长量计算表
钢束号 | 钢绞线根数(n) | L(m) | 截面积(Ap)㎜2 | 弹性模量(Ep)MPa | 平均张拉力(KN) | 理论伸长量(?L)mm | 理论总伸长量(?L1+?L2)*2mm |
N1 | 5 | 11.308 | 700 | 1.95×105 | 957.8 | 79.3465 | 208.6 |
5 | 3.5 | 700 | 1.95×105 | 973.9 | 24.9718 | ||
N2 | 5 | 9.813 | 700 | 1.95×105 | 958.9 | 68.9354 | 209.1 |
5 | 5 | 700 | 1.95×105 | 972.8 | 35.6337 | ||
N3 | 4 | 7.8175 | 560 | 1.95×105 | 768.2 | 54.9945 | 208.8 |
4 | 7 | 560 | 1.95×105 | 771.1 | 49.4295 | ||
N4 | 4 | 1.2505 | 560 | 1.95×105 | 778.1 | 8.9184 | 207.6 |
4 | 13.5 | 560 | 1.95×105 | 767.3 | 94.8585 |
按规范要求,现场实际量测的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误差硬控制在6%范围之内,故30米中跨箱梁钢束的伸长量取值范围分别为:
N1钢束:196.1mm~221.1mm
N2钢束:196.6mm~221.6mm
N3钢束:196.3mm~221.3mm
N4钢束:195.1mm~220.1mm。
30米边跨箱梁平均张拉力分段计算表
钢束号 | 锚下张拉力(P)KN | kx+uθ | [1- e-(kx+uθ)]/( kx+uθ) | 平均张拉力(Pp)KN | 备注 |
N1 | 976.5 | 0.038778 | 0.9808592113 | 957.8 | 5° |
976.5 | 0.00525 | 0.9973795877 | 973.9 | 0° | |
N2 | 976.5 | 0.036536 | 0.9819524625 | 958.9 | 5° |
976.5 | 0.0075 | 0.9962593574 | 972.8 | 0° | |
N3 | 976.5 | 0.033543 | 0.9834144601 | 960.3 | 5° |
976.5 | 0.0105 | 0.9947683269 | 971.4 | 0° | |
N4 | 976.5 | 0.007984 | 0.9960186029 | 972.6 | 1.4° |
976.5 | 0.02025 | 0.9899429992 | 966.7 | 0° |
钢束号 | 钢绞线根数(n) | L(m) | 截面积(Ap)㎜2 | 弹性模量(Ep)MPa | 平均张拉力(KN) | 理论伸长量(?L)mm | 理论总伸长量(?L1+?L2)*2mm |
N1 | 5 | 11.308 | 700 | 1.95×105 | 957.8 | 79.3465 | 208.6 |
5 | 3.5 | 700 | 1.95×105 | 973.9 | 24.9718 | ||
N2 | 5 | 9.813 | 700 | 1.95×105 | 958.9 | 68.9354 | 209.1 |
5 | 5 | 700 | 1.95×105 | 972.8 | 35.6337 | ||
N3 | 5 | 7.8175 | 700 | 1.95×105 | 960.3 | 54.9974 | 209.6 |
5 | 7 | 700 | 1.95×105 | 971.4 | 49.8154 | ||
N4 | 5 | 1.2505 | 700 | 1.95×105 | 972.6 | 8.9102 | 209 |
5 | 13.5 | 700 | 1.95×105 | 966.7 | 95.6077 |
N1钢束:196.1mm~221.1mm
N2钢束:196.6mm~221.6mm
N3钢束:197mm~222.2mm
N4钢束:196.5mm~221.5mm。
由于22.5m箱梁图纸未下,无法进行预应力张拉计算,待图纸下发后完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