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周记篇1
这节语文课上,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这让我们班乐得呀。且听我细细道来。
本来这节课上得好好的,全班的人都在细心的听着老师讲课。突然,不知是谁叫了一声:“有老鼠。”全班五十八双眼睛齐刷刷得看向罪魁祸首——那只灰不溜秋的小老鼠。或许是感受到我们的注视,那只小老鼠像是腼腆地把头缩了回去,不久,又把头伸了出来。
老师尴尬地说了句:“好好听课!”终于,同学的注意力终于又成功地转移到老师的身上。又或许是感觉到没有注意到它时,它便在空调上面爬来爬去。
突然,它沿着一根电线往上爬去,那电线被弄得晃来晃去,但它就像一个优秀的杂技演员似的顺利的爬过这跟电线,来到了窗户旁边。我看着吓坏了,这里可是四楼啊,要是掉下去,可就死定了。
所幸,它爬进了窗帘内,在窗上的栏杆上面爬来爬去,可是却找不到别的路。它像是迷路的孩子那样,四处乱爬,企图找到一条生机之路。它翻过窗帘,来到了窗帘的正面。它四爪拼命地
抓住窗帘,生怕掉下去,它这是把自己逼上了一条绝路啊。好几次,它的爪子都打滑了,好在它有四只爪子,但依旧让我看得心惊肉跳。虽然老鼠是人人喊打的生物,但那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我们的注意力始终在老鼠的身上,老师终于忍无可忍,派了几个人去把老鼠抓下来。
只见那位同学拿着钳子,在窗户上左拍右打,可迅捷的老鼠会这么轻易就被打倒吗?老鼠东躲西窜,一个不注意,掉下了窗户,落荒而逃,那位同学的抓鼠大任未能完成。
虽然老鼠未抓着,但老师依旧给了我们一个奖励——多写一篇周记。
这就是这篇周记的由来。
语文周记篇2
周一还是继续听课,但是去听了一节其他老师的课,我明显发现这位老师的上课方式和指导老师邢老师的上课方式不同:一个偏重于传统的老师讲与学生学的模式;另一位老师则注重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老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当然两个班的学生学习的情况就出现了差别,前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低于后者。主要是由于后者偏向于讨论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在讲课时是在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当然,我非常赞同后者的教学方式,并且也在努力学习。
这其中有一位同学无故旷课了好几天,和家长当时也联系不上。后来从家长口中我们才得知:该生每日还是按照正常上课时间来上学,只是没到学校。而我与班主任沟通后,决定先让该生今天先回家,和其家长沟通交流后,由家长陪同到学校再进行交流,让其继续上课。至此,这位同学就成为我第一个个别辅导的学生。
在这一周里,我还参加了期中考试的监考工作。考试期间,大部分同学们还是能遵守考试规则,但我还是发现了一位男同学居然在作弊。我并没有当场揭发这位作弊的学生,而是在考试完之后把他叫到了办公室。通过与他交流,我才知道,他是为了想考个好成绩让母亲高兴才作弊的,经过教育,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我保证,以后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好成绩的。
语文周记篇3
在教学《识字3》时,本课的象形字和会意字孩子们理解的不够透彻,借助投影和实物让孩子们直观去理解。为什么用不同颜色的蜡笔去画不同事物?让孩子们理解什么是祖国好河山。如果你用彩笔来画画,你能画些什么?柳树、天空、高山、屋檐,孩子们学习的效果很好。
语文周记篇4
回顾自己的行为,也许太关注课堂气氛,只知道活跃、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对培养学习兴趣有用,别的就知道得不多了。照理说,气氛活跃与课堂纪律问题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教学活动只要是在有目的、有秩序地进行,就不存在纪律差的问题。但是往往自己满怀信心地去上一节课,却时时找不到感觉。是不是也应该严格严格呢?
严格,对教育来说是必须的,但也须符合可接受性原则,我们总说,批评学生应避免简单粗暴。教育者的“严格”要讲究艺术。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耐心尤为重要,在不少人的眼里,教学就是为了考试成绩,为了得到好的考试成绩,只需要学生安安静静地听,勤勤恳恳地练,不需要议论纷纷的讨论;这样的教育并不是成功的教育,我最近有一个体会,当你要向学生发火的时候,先让自己冷静,去花费几秒种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做能行吗?这样就会使自己平静下来,相反的,用婉转的口气去从侧面教育学生,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周记篇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经意间,暑假又来到了。两个月,长长的暑假,是我们难得的.空闲时间。在暑假不上学,但有很多事要做,有很多心愿要完成。我在暑假里的心愿是回老家看看那棵老桂花树。
我的老家住在一个大院子里。
夏天到了,茂盛的枝叶遮出一大片树荫,足有一个排球场那么多。那棵桂花树硕大无比,我们表姐妹几个拉起手来才能围住。我们在树荫下跳绳,丢手绢,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总之,那片树荫是我们的乐园,令我们开心!
八月到了,一簇簇淡黄的小花闪闪烁烁的藏在叶子下面像害羞似的。树一半黄色,一半绿色,好看极了!花虽小但香味极浓,就是在家里不到院子里也能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晚饭后各家拿着小凳子,带着小孩来到树下,大人们聊天,小孩们玩耍。闻着花香自由活动,多么惬意啊!
最令我想回家的理由是“打桂花”。当桂花开繁的时候,大人们就张罗着“打桂花”。大人们买来宽大的塑料布,各家出被子铺在树下。大人们用棍子打着桂花树的枝叶,桂花就像雨一样落下来,大人们打着,我们小孩就喊着:“下雨啦!下桂花雨了!”桂花扫拢后一家分一些,拿回家泡桂花茶、做汤圆心、做桂花糕。想起那桂花糕又香又甜,我就恨不得到桂花树下看看那淡黄色的小花,闻闻那令人难忘的馨香。
在暑假里,我一定要回老家看看那棵老桂花树,实现我的心愿。
语文周记篇6
成语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学习成语不仅能使我们获得很多知识,而且能懂得许多人生道理。所以,从小我就对成语情有独钟。
一次语文课上老师别出心裁的教学方法更引起了我对学习成语的兴趣。课堂上,只见老师左手拿着剪刀,右手拿一根纸棒,老师用剪刀向纸棒剪去,只听,咔嚓一声,纸棒应声断成两截。老师接着说,“这节课我们学习成语,同学们,刚才我的举动,用一个什么成语来概括比较合适?”同学王一宁脱口而出,“一刀两断。”我觉得他的思维敏捷,便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接着,老师又拿出一根纸棒,用剪刀,“嚓,嚓,嚓,嚓”把纸棒剪了四刀,这时纸棒成了五段。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都陷入思考中,一会儿,一位同学便举手说,“三长两短。”我定睛一看,讲桌上那根纸棒还真是三长两短五段哩!
老师做了总结,肯定了同学们的回答,然后笑着说,“我这是抛砖引玉,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继续做这种猜成语的游戏。”老师的话,引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都很兴奋。有的表演“画蛇添足”;有的表演“五花八门”;有的表演“杯弓蛇影”;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只见王一宁,信心十足地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小人儿,分别在他们头上写着“刘,关,张”三个字。又在他们面前画了一间草屋,最后问大家,这是个什么成语?同学们笑着说:“这也太简
单了吧,不就是三顾茅庐嘛!”王一宁笑着,点了点头,很快下课铃响了。
这真是一节有趣的语文课,这样学习成语,真是快乐而有趣,我们对成语意思的领会也更加深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