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体育管理发展研究
2021-08-29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4年14期 科技一向导 ◇科学管理◇ 新时期我国体育管理发展研究 马运超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1464) 【摘 ̄-la-&国改革开放30年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步入深水区对中国体育管理的影响为背景,揭示中国体育管理在管理方式、 政府体育部门的机构职能转变、国际竞技体育新秩序、社会力量的兴起及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方面面受到的影响。指出未来中国体育管理的发展 趋势,应当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规律、适应我国体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探索政府主导下的体育管理多元化运行机制。 【关键词】新时期;体育管理;改革 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步人深水区.我国正处于社会和 我国体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公有制经济为主 经济的转型新时期.由原先以奖牌的数量多少论高低的“奥运争光计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的确立.作为社会子系统的体 划”逐渐向提高全体国民身体素质“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转变.体育 育领域,决定了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也将成为可能 在这一趋势影响 管理面临深刻的变革 下,由国家一元投资主体办体育的局面将被打破。实践中发现。是否还 1.我国体育管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有必要设立省一级专业队.能否设立单项运动协会下的基地来取代某 建国以来,我国体育的发展经历了开创、快速发展、遭受重创以及 些项目的常设国家队,能否在高校、大型企业建立运动训练基地等,都 走向全面发展和革新四个阶段。其管理方式概括起来有两个显著特 是值得研讨的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在于政府投资的范围、作用方式 征。 等即将面临挑战。可以想象,在至少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体育将会保 1.1“举国体制”——我国体育管理的根本制度 持业余竞技、职业竞技、专业竞技三种竞技体育体制并行互补模式 如 “举国体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建立市场经济基础上多元化的体育体制和发展模式.将是新时期中 是我国竞技体育管理的根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 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体育“举国体制”有其新的内涵。即指我国为了在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 2.4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体育发展差异化的挑战 的国际竞技体育大赛上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在发展竞技体育过程中采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最不平衡的国家之一 东、西 取的一种发展方式.一种制度设计 它是以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 部地区条件差异显著、发展极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它 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以政府为主导,以体育系统为主体,以整合、优 包括了综合产出水平和产出效率的差距.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水 化体育资源配置为手段,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国家层面上 平的差距,以及体制、文化背景的差距三个方面 正如胡鞍钢等人的研 形成目标一致、结构合理、管理有序、效率优先、利益兼顾的竞技体育 究,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属于地区差距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中国不仅在 组织管理体制 各省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经济差距.即使是同在一个省区内部也存 1.2“奥运模式”与“全运模式”——体育管理的中国范式 在着明显的地区差距。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两个相互紧密联系.又 “奥运模式”与“全运模式”都是我国体育管理的特殊形式.是我国 相互区别的方面。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决定和影响着社会发展差 “举国体制”在运动竞赛管理与协调运动训练体系上的具体体现。“全 距.地区社会发展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发展差 运会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模式”的支柱之一。新时期“举国体 距。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是体育的基础并制约着体育的发展,社会发 制”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改变.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注重科教兴体.走 展与经济的密切关系同样决定了社会发展对体育存在一定的影响 集约化道路,提高训练、比赛、管理效益。这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必 3.我国体育管理未来发展展望 由之路。新时期.应继续发挥“奥运模式”在竞技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 在新世纪.中国政府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政府管 导作用,继续深化竞赛改革.完善“全运模式”,更多地向“政府主导,市 理方式.这是中国体育体制改革正在探索的问题。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场化运作”方向努力 刚刚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 2.新时期中国体育管理受到的挑战 应的体育体制必然要求正确处理体育发展中的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 2.1体育管理方式及手段变化的挑战 会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有一个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和 在“转型”这一大背景影响下,体育管理的方式必然发生变化。体 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体育管理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 育管理方式的转变使得蓬勃发展中的体育运行规则也发生了变化.以 有利于竞争协作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 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可能已不适应现有的改革形势而不得不面临 中国当今体育的改革是一个与世界体育接轨的过程 单就体制改 改革。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体制改革过程中不断 革而言.中国体育体制的转轨必定是不同于东欧转轨、东亚方式和西 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已经反映了体育管理方式问题。因此,体育体制改 欧的发展模式.中国体育体制的变革过程必定是一场复杂的、系统的、 革渗透着体育管理方式变革的历程。也就是说,以前的“一切体育事务 长期的.并且又一定是有阶段性的、进步的、不可逆转的改革过程。展 都由政府的体育行政部门来操办和控制”的方式面临挑战,显然,作为 望未来发展.中国的竞技体育管理改革是一个充满着各种社会集体利 政府来讲.其艰巨任务就是要建立起“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架 益冲突的过程.是一个动力与阻力、改革与保守力量相互抗衡、较量、 构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方式”。这也是2002年中央体 斗争的过程 我们期望也坚信.在世界体育广泛交融.在中国体育谋求 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基本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大势面前.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绝无回头路! 2.2政府体育部门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挑战 在中国体育渐进式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下,“举国体制”的改 实际上.政府机构设置的变革.政府管理职权的重新配置等.都与 革、训练体制改革、竞赛体制的改革、竞技体育职业化等等一系列问题 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有着直接关系。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体育 归根结底都要解决政府职能与市场职能的划分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 市场化改革是从政府的组织机构改革开始的.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也不 政府体育部门所面临的考验.不仅仅是要解决转型时期体育可持续发 再直接管理运动项目.但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直接隶属于体育行政部 展问题.还要突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二元经济的约束.从而实现 门.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并被赋予了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对所属运动项 中国体育的新跨越和可持续协调发展。 目进行全面管理.本质上仍然是政府行为与职能的延伸。 2-3社会力量的兴起及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在经济活动中,投资活动主要是一种市场行为,因而,投资主体的 [1]胡鞍钢.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方向[J】.体育科学,2003(3). 角色应该由市场主体——企业来承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体育改革的 [2]胡小明.“举国体制”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2,9:3-4. 深人。依靠社会力量办体育.推行社会化的体育发展模式,已逐渐成为 [3]刘青.新时期政府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角色[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