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涵背回填施工方案

2021-07-26 来源:爱go旅游网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1 第二章 工程概况……………………………………………………………………1

3.1 施工范围………………………………………………………………………1 3.2地质概况………………………………………………………………1 3.3主要工程量……………………………………………………………………2 3.4工程特点、难点分析…………………………………………………2 第三章 施工部署……………………………………………………………………2

3.1 场地布置…………………………………………………………………2 3.2 回填前施工前准备……………………………………………………………2 3.3施工进度计划…………………………………………………………4 第四章 施工方案……………………………………………………………………4

4.1 涵背回填施工工艺……………………………………………………………4 4.2涵背回填作业方法……………………………………………………………5 第五章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7

5.1设专门的质量负责人………………………………………………7 5.2专门的施工队伍…………………………………………………8 5.3设专门的机械设备………………………………………………8 5.4专门的合格填料…………………………………………………9 5.5成立项目负责人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9 第六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9

6.1组织保证措施……………………………………………………………9 6.2制度保证措施………………………………………………………………10 6.3技术保证措施………………………………………………………11 第七章 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12 第八章 标准化管理和文明工地建设………………………………………………12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1攀钢集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铁路专用线站前工程Ⅱ标工程设计文件、图纸。

1.2《现行的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1.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4《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4我方现场踏勘调查获取的资料。

1.5我方的管理水平、人员技术状况、装备力量及多年来的施工经验。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施工范围

攀钢集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铁路专用线站前工程Ⅱ标工程段内有涵洞及框架桥共4座:DK570+791.05盖板箱涵,盖板箱涵与线路正交;DK570+992.19框架桥,本框架桥箱轴线与线路中心线法线正交采用明挖现浇施工。出口接既有立交框架桥,既有框架桥入口翼墙部分利用;DK571+018.2盖板箱涵,盖板涵与线路正交;DK571+193、45盖板箱涵,盖板箱涵与线路正交。 2.2地质概况

该标段涵洞位于成昆铁路既有线左侧,多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土及有机质土,其中DK570+791.05拱涵、DK570+992.2框架桥处局部为稻田地、水塘。 2.3主要工程量

序号 名 称 计量单位 土方 砂夹卵石 1 2 3 4 DK570+790.05 DK570+922.2 DK571+018.2 DK571+193、45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39 197 325 99 5670 761 1590 2.4工程特点、重点分析

涵背回填施工均为雨季施工,因此在施工期间要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施工进度、质量。

由于DK570+791.05盖板涵、DK570+992.2框架桥处局部为稻田地、水塘。需要清淤和抽水。并且涵洞常年流水,对施工的顺利进行增加了一定难度。

本工程为既有线施工,在施工中既会影响既有线的正常行车及安全。因此施工中要把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放在首位,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在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减小对行车的干扰

第三章 施工部署

3.1场地布置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地放样,现场布置。 3.2涵背回填施工前准备 3.2.1、技术准备

熟悉、审查施工图纸中各项内容及技术要求;做好原材料的调查分析;编制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组织施工队学习施工规范及有关安全、技术、质量要求积操作规程,确立合理的组织机构、质量控制程序及施工顺序。

3.2.2、人员准备

由各路基段施工队负责人负责结构物涵背回填的具体工作安排,并配备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项目部管理人员。 3.2.3、材料及试验准备

材料部门根据进度安排提前计划合理的材料需求量,派出采购人员对各种原材进行采购,保证涵背回填材料的供应及时充足。填料试验由本合同段试验室完成,并报送至驻地办及总监办批准后使用,检验频率满足规范要求。 3.2.4、现场准备

(1)各施工队依据项目部及设计图纸提供的资料,对地下、地上障碍物进行清除;

(2)根据施工需要做好备料工作,进场后堆放整齐并予以明确标识; (3)桥、涵涵背基坑经监理检查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涵背、基坑的回填。 3.2.5、测量准备

由测量人员会同项目部技术人员,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数据,对路线导线控制点、水准点进行复测,并加以保护,根据现场涵背实际施工需要情况,进行水准点增设,并经过监理认可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 3.2.6、机械设备配备

主要机具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数量 型号 额定功率(Kw) 生产 能力 用于施工部位 备注 1 挖掘机 4 1 2 210 73.5 3.0m3 3m3 100mm 涵背回填 涵背回填 涵背回填 2 装载机 徐工50 3 压路机 宝马/20 小型振动夯机 自卸汽车 4 2 3.7 50mm 涵背回填 5 10 290 40000kg 涵背回填

3.3施工进度计划 (1)进度控制

所有的涵背回填施工区段必须符合总进度计划要求,涵背回填工程工期必须满足总体工期要求。

第四章 施工方案

本工程根据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及施工经验,及涵背回填的各种技术参数,作为该工程施工的依据。涵背回填采用两侧同时填筑,在距离涵主体2m、涵顶100㎝以内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夯机。 4.1涵背回填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分级挖台阶→基底处理→进料→摊铺整平→碾压→检测

测量放线 分级挖台阶 基底处理 备 料 进 料

台背回填施工工艺框图 4.2涵背回填施工作业方法

(1)回填前,原地表须先整平,并碾压密实。

(2)在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合格及结构物沥青防腐完成后,涵背砂夹卵石回填方可进行。要求采用透水性较好的砂夹卵石进行填筑,砂夹卵石最大粒径不大于5cm,且含泥量不得大于3%。 (3)砂夹卵石回填范围

1)宽度:每侧搭板边缘+20cm垂直向下投影范围,边坡填筑为素土; 2)高度:原地表处理后填筑至搭板底,每个结构物的具体填筑高度是现场情况而定。

3)长度:具体见“施工图”相关桥头搭板构造图。 (4)砂夹卵石填筑要求

1)砂夹卵石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40cm,在涵背以40cm为单位用红白相间的油漆垂直标记,并注明层数。分层厚度不得少于10cm。每个涵

背标记为左、中、右三道,作为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标记。

2)涵背砂夹卵石与边坡素土、路基土同时摊铺压实,每种材料须控制好其虚铺厚度。

3)先填筑路基以1:1坡度开挖台阶,台阶高度为40cm,每层必须保证虚料清除干净,台阶要开到坚实的料层断面。台阶每层的压实度须进行检测,以保证衔接处的压实度。

4)砂夹卵石的压实度检测要求每50m2检测一点,不足50 m2检验至少一点,每点检测都应合格,填料压实度不小于96%。

5)砂夹卵石的压实:在距离涵洞2m范围内采用小型压实机具压实。2m以外范围砂夹卵石压实以大型压路机为主,大型压路机难以压实的角落必须配备高性能小型压实机具予以压实。压实机械须选用自重不小于20T的振动压路机,碾压原则为先两边后中间,第一遍碾压不振动,可以使填料表面平整度较好,且经过预压实的效果比未经过预压实的效果好。碾压时控制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在2~3Km/h之内。碾压时压路机应重叠压实,重叠值为15~20厘米。压路机的碾压遍数以达到密实要求为基准。每层填料在边角处需用冲击夯等小型压实机具予以压实。

6)砂夹卵石由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人工配合推土机整平,整平后测定其含水量,如含水量在其最佳含水量的±2%后方可进行碾压,如含水量过低则先洒水后方可进行碾压,并且保证充分压实。砂夹卵石摊铺后必须及时碾压,做到当天摊铺当天碾压完毕。

7)为了减小涵背回填的工后沉降,在台身和接柱完成后,优先安排涵背回填,桥台盖梁在涵背回填达到设计高度后再安排施工。

8)对于通道及涵洞的涵背填土,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先于或与路基同步进行填筑。

9)对于暗涵,每侧填筑砂夹卵石宽度为2米,2米以外与两侧的路基搭接采用开台阶处理,填至暗涵顶后,按照路基填筑要求填筑路基材料。

10)涵洞填土,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压实。使用机械回填时,涵台2米以内部分先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填好后,才可用机械进行大面积回填。

11)涵顶面填料压实厚度大于100cm时,方可允许通过重型机械和汽车。

第五章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为有效预防桥头跳车,保证涵背回填质量,我项目部特制订以下质量保证措施:

5.1设专门的质量负责人

明确我项目部技术人员房春明为专门的质量负责人,负责构造物的涵背回填工作。该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及组织协调能力,并熟练掌握涵背回填的施工操作规程。要求其挂牌上岗,在涵背回填的过程中,不离现场,以有效控制施工的全过程。涵背回填结束前此人不会擅自更换或兼任他职。 5.2设专门的施工队伍

我项目部将设置两支专门的施工队伍专门从事涵背填土施工作业,

此队伍不允许兼职从事其他工序施工。此施工队伍将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进行涵背回填施工,对于涵背回填中出现的问题我专门的质量负责人将随时指出,施工队伍随时改正。 5.3设专门的机械设备

我项目部将为专门的施工队伍配备专门的机械设备。确保涵背填土期间形成流水作业,作业时相邻的其他工序暂停,以免干扰涵背回填工作。专门的施工机械在涵背回填结束前不得移做它用。我项目部配置的机械设备如下:

机械种类 挖掘机 装载机 振动压路机(20T) 振动夯 自卸车

5.4采用专门的合格材料

涵背回填采用透水性和级配较好的碎石,要求砂夹卵石最大粒径不

数量 4台 1台 2台 2台 10台 超过10cm。施工中将对来料进行严格验收,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坚决不能用于涵背回填。同时,对进场材料及时抽检,在确保材料各项技术指标均合格后方可用于涵背回填。

5.5成立项目负责人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

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工程质量监督评审、全面质量管理,由质检负责人负责日常工作,各班组负责人兼抽检员,做到责任分明、奖罚分明,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第六章 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6.1组织保证措施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及班组长共同组成的保证既有设备状态稳定和铁路运营安全的领导小组。

(2)建立各级、各岗位人员施工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分工、明确职责权限、明确活动程序,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法,层层负责。 (3)项目部成立应急响应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 长:王仁华

副组长:贺曙龙、林春友、康峰

成 员:房春明、白志亮、何永奎、周大成、毛其全、张士云、孙耿杰、朱长玉、刘建宇、高晓多各施工队队长及专职安全员

具体分工如下:

王仁华、解清超负责掌握了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 贺曙龙、负责组织人员疏导、维护现场秩序,做好安全保卫。 林春友、负责立即组织同医院、公安、消防部门的联系,说明详细

事故地点、事故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康 峰、负责现场物资、车辆的调度等后勤保障及善后工作。 6.2 制度保证措施 1)安全教育和培训

工程开工前,对所有参加本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其内容为: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铁路部铁办[2008]190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成都铁路局成铁运《2008》780号(成都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成都铁路局成铁运《2010》379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文件规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业主的现场安全纪律;防护用品的使用常识;事故报告及紧急状态处理;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和各操作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对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如电工、起重工、电焊工、架子工、机动车司机等)需参加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并按规定期限进行复审。

2)安全会议制度

现场经理部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管理小组例会,会议由安全经理(项目副经理)主持,安全管理小组成员需全体出席,会议内容主要有:通报上周安全计划的执行情况,布置下周的安全工作;传达贯彻公司及业主的有关安全文件; 分析现场安全状况;结合下周施工特点,布置安全工作,进行安全教育.

每天的班前安全讲话,由班组兼职安全员对当天工作内容的特定条件进行安全因素分析和安全交底,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安全教育。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任务是发现和查清各种危险和隐患,制止违章,落实规程和标准,消除事故隐患,推动安全管理。

定期检查:现场经理部每周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大检查由安全经理组织主持。

日常检查:安全员每日现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班组每天班前、班中、班后检查及交接班检查。

专向检查:对铁路行车安全、施工用电、工作坑支护、沿线电缆及地下管线、脚手架等均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

季节性检查:根据季节性气候的特点,适时进行安全、防火、卫生检查。

隐患整改:各类检查按事先预定的检查结束后,将检查结果及整改意见用书面形式通知责任单位,限期24小时之内完成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 6.3技术保证措施

开工前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并办理施工手续,签定施工安全协议。施工前一日10点前,施工领导人亲自或派人到车站,按《技规》要求,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并报分局调度所,具体施工时间由调度所以调度命令下达。施工中,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坚决服从安全。

第七章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本工程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文明与环保措施的实施。

7.1加强对现场职工进行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周围正常的商业秩序。

7.2现场悬挂各施工标志牌,安全警示牌等,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张贴上墙,展示清楚。

7.3建立防火责任制,重点部位配备合适的灭火器材。

7.4运输车辆采取遮盖措施,防止遗留。出场车轮冲洗干净,不得带泥上路。

7.5做好设备维修保养,改进设备性能,尽量降低设备工作噪声,现场施工人员不得高声喊叫,敲打各类金属器具,严格控制人为噪声。 7.6现场施工和生活废水、废渣要集中堆入,及时处理,不得污染周围水体及环境卫生。

第八章 标准化管理和文明工地建设

8.1、施工现场设置“六牌一图”。

8.2、合理布局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场地明确,施工道路畅通。 8.3、施工现场悬挂安全宣传标语及安全警示牌。

8.4、在工程施工中,做好班前交底工作及上岗检查和班后检查工作。 8.5、施工现场保持清洁,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以确保施工安全生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