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脱颖而出的奥秘
作者:黄 波
来源:《南方》2008年第08期
前辈史学家孟森说过,中国历代帝王中,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得位最正”。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这两人出身微贱,非豪门世家,起事之初都没有任何凭借。而这两人中,要比“没有凭借”这一点,朱元璋无疑要过硬得多。刘邦大小是一个亭长,家中还有几亩良田,朱元璋则到了靠做游方僧人、当乞丐来填饱肚子的地步。
朱元璋于元末大乱中加入红巾军之一枝郭子兴的部队,本来是在乱世下混饭吃、谋自保,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后来他当上了皇帝也并不讳言这一点。然而就是这一权宜之计,最终催生了一个新朝和新主。这其中奥秘何在? 神话很荒诞,天资是事实
朱元璋从投军自保,到独占一面,最后又在逐鹿群雄中脱颖而出,最先抢得“神器”,说他不是一个天才型的人物,我是不信的。
这种天赋,旧史家曾附会神异之说,竭力让人相信朱元璋荣登大宝是天命所归,后来的人们,因为不信天命之说,则又完全否定朱元璋的天纵之才。在我看来,两者都失之于偏。 朱元璋小时候替人牧牛的一则故事已经证明了他的天分。据《龙兴慈记》记载:有一天,朱元璋和几个同村伙伴到山里放牛,遇上雷雨,避雨闲谈中,大家都称肚饥,感叹没有好东西吃,朱元璋说我们面前这么多牛,为什么不杀它一头解解谗呢?说干就干,很快一头小牛就被他们烤熟吃光了,美餐之后才感到后怕,朱元璋出主意说,我们把牛骨牛皮和血迹都弄干净,把牛尾巴插进一条石头缝里,就说是小牛受惊掉进裂缝里了,田主能把我们怎样?回去后这般编说的朱元璋虽然挨了一顿打,可是田主也只好自认倒霉。这个故事不见于他书,是否属实待考,但朱元璋在这个故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却和成年后的他决无二致,我以为是可信的。如果属实,则朱元璋的智商和情商在幼年时就已显示高人一头:在别人意想不到处能拿出办法,这是智商;一旦事情不妙,也勇于面对,有魄力,能担当,这是情商。
朱元璋投入到郭子兴军中,从最低级的步卒开始做起,一步步升迁,逐渐进入主帅郭子兴视野,直到妻之以义女(即后来的马皇后),其中没有一点侥幸成事的成分,而是要以乱世中实实在在的军功和智略来奠定其地位的。自然,朱元璋之所以在郭子兴军中宛如鹤立鸡群,也还要依靠“鸡”的“衬托”。起初郭子兴的手下将领并不服他,一起开会议事,都抢着坐正位,朱元璋有意后至,坐一末席,可是等到商讨公事的时候,那些昂昂然坐在正位的人,却变成了木偶,只有朱元璋“剖决如流,咸得其宜”,于是“众心稍屈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那些趁着天下大乱起兵造反的人,因为不学无术,只懂劫掠不知大计,没啥稀奇,同样没有读过书的朱元璋为什么能够高人一头?这与他长期流浪所培养的深厚阅历有关,虽然不知书却人情练达世故洞明,但毫无疑问,对每一个流浪儿来说,这种底层漂泊的经历不一定都是宝贵的财富,这里当然是有某种先天的东西在的。 策略最重要
除了天分,朱元璋的策略得当,则是其终能成功的最为关键的要素。
讲到策略,第一要说到收服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中国自古以来窥伺神器的人都对这句话耳熟能详,然而虽然熟悉,临到自己行事时,许多人却常常要忍不住把它抛在一边,原因就在于面对眼前的现实的利诱,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朱元璋的高明就在于懂得区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更懂得为了长远利益而克制自己的欲望。为了收服人心,朱元璋做了两件工作,首先是笼络读书人,也就是所谓礼贤下士,不论是隐居的,还是下野的元朝旧吏,也不论是真有才干,还是仅拥虚名,朱元璋都要访求,都要加以礼遇,并听取其谏言。在当日读书人拥有广泛资源和深厚人脉的社会,朱元璋的这一动作不仅具有强大的暗示作用,能安定一地之人心,而且更因网罗了像刘基、朱升这样的奇才异士,等于建立了一支其他群雄无法比拟的强大智囊团。在收服人心上面,朱元璋其次是能够较好地约束军纪。关于这一点,因为史料所载不尽相同,史家们一直有歧见。明朝官修的资料,如《太祖实录》等自然是竭力宣传朱的部队是仁义之师,朱元璋登基后也夸口说,他的成功经验就是“不嗜杀人”,然而其劫掠的事实却留在了一些野史上。究其实,现在可以认为,朱元璋的部队在当时的形势下,要争战,要有供给,决不可能真正做到秋毫无犯,完全没有劫夺民家财产和妇女、胡乱杀人的行为,但和其他部队相比,其军纪相对较好是毋庸置疑的。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乱世之中老百姓的要求极低,别人杀人盈野,有的据史籍记载更有食人之举,而朱元璋只要稍加节制,就特别能够彰显其仁义,使天下之民望风归附。
朱元璋策略得当的第二点是,哪怕战术上偶有疏忽,战略层面上却几乎完美无缺。 先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安徽老儒朱升的献计,意思是要朱元璋在实力尚未笑傲群雄的情势下,先建立稳固的后方,确实保障后勤的供给,同时还要避免做出头椽头。试观后来朱元璋的一系列部署,无一不是依计而行,朱升乃名垂史册。但实际上,朱元璋对朱升的嘉许,正是因为这和他原来的思想如出一辙,他自己只不过未在朱升之前系统归纳罢了。早在尚蛰伏于郭子兴军中时,他就已经领略了“缓称王”,以避免树大招风,偷偷发展实力的妙处。郭子兴器小易盈,打下巴掌大一块地方,就想关门称王,几次都是在朱元璋苦谏下而作罢。而通过屯田,以解决军需,则早就是朱元璋的拿手好戏,他后来还曾以此自矜,说有了屯田政策,就可养兵百万,而不用民之一钱。
逐步翦除群雄,这是朱元璋的宿愿,但究竟如何实施,孰急孰缓,则颇可思量,稍有不慎,小者实力和地盘受损,大者甚至会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存亡。当时局势是,中原有元朝大军,实力还十分强大,却被红巾军所纠缠,一时无法把触角伸到朱元璋所在的江淮地区,对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朝势力,朱元璋采取的是虚与委蛇的态度,而在他自己所在的江淮地区,面对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两大劲敌,则无疑是你死我活,非出于全力争胜不可。但究竟是先解决陈还是张,这是一个让人踌躇的难题。先解决张士诚有一大堆理由,比如张士诚盘据在江浙,和朱元璋接壤,符合“远交近攻”这个通常的战理,又比如张士诚相对陈友谅实力稍逊,易于解决,但朱元璋最终选择的是先灭陈,再灭张。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被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在先解决张还是先解决陈的问题上,朱元璋为什么要违背常理?朱元璋即帝位后,曾与诸臣讨论过个问题。他说:“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故先攻友谅。鄱阳之役,士诚卒不能出姑苏一步以为之援。向使先攻士诚,浙西负固坚守,友谅必空国而来,吾腹背受敌矣。”所谓牵牛要牵牛鼻子,尽管有许多让人一时难以决断的因素的干扰,只要透过纷繁的表象抓住要害就够了。这个要害就是,朱元璋比谁都更了解他的这两大劲敌。陈友谅有争雄天下之心,又十分好斗,而张士诚则只图自保,所以,如果舍陈而攻张,凶悍的陈友谅绝不会甘于旁观,一定会倾城出动,使朱元璋陷入两线作战的绝境,如果先攻陈,在姑苏(即苏州)苟且偷安的张士诚是不会冒险出击的。朱元璋看得很准。有人说这一决策为刘基所上,即使属实,朱元璋采纳之也表明他自己的头脑是非常清醒的。
朱元璋消灭陈、张两大劲敌后,在如何击破元都的问题又面临着一次抉择。当时勇冠三军的常遇春主张挟连胜之威,挥师直捣元都北京,一战成功,被朱元璋所否决。因为他看到,从自己的根据地江淮到北京有漫长距离,而听命于元朝的军队散布于陕西河南等地,一旦攻北京坚城持久而不能下,势必援兵四集,进退两难。朱元璋制定的先取山东、河南、陕西,逐步撤除元都之屏蔽,然后从容兵临北京城下的进军路线,最为明智和稳妥。没读过多少书,但依靠阅历和军旅磨炼,朱元璋在军事上堪称名副其实的战略家,其征战生涯中几乎很少打败仗,原因就在于他目光远大,又能谋定而后动。 权术不能不讲
朱元璋策略得当的第三点是将权术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是有雄才大略的人,却很注意韬晦。在下决心解决一个对手之前,他都会拉下架子周旋一番,对元军是这样,对陈友谅、张士诚和其他群雄都曾经示好,仿佛温情脉脉。 群雄逐鹿中,要使我长彼消,在拼命扩充自己实力的同时,就必须时刻不忘挖对手的墙角。朱元璋就是挖对手墙角的高手,他不但能使对手的属下转投自己,还能让他们感恩戴德地效死。这是需要高超的权术的。有两个事例非常经典:一次战役后,俘获甚多,朱元璋择对方主将的骁勇者五百人置于麾下,这五百名壮士“疑惧不自安”,朱看出了这一点,于是到了晚上的时候,用这些人换下了自己原来的护卫,然后解甲酣寝达旦,这些人因此感激涕零地说:既不杀我,又以心腹待我,怎能不尽力图报?当时“酣寝”的朱元璋是否真的全无戒心,没有任何预防措施,史书失载,不过我是不太相信的。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上恶战,都有俘虏落在对方手上,陈友谅因为战事不顺,杀俘泄愤,而朱元璋则恰好相反,“悉还所俘,伤者傅以善药,且祭其亲戚诸将阵亡者”。而事实上,朱元璋并不是一个宽仁之辈,后来陈友谅死,他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子陈理已经不成其为威胁,再有一千多陈军俘虏落到朱元璋手里,就是另一种待遇了:“每四人共用麻编头发木椿钉于鹦鹉州上,是夜雨雪,迨晓,死者过半。”
对敌人玩弄权术,对自己人也不例外。朱元璋驭将讲究恩威并用,常常是刚在大庭广众中数落过你,后面的丰厚赏赐就接着来了。有一次,为了使众将畏法,他还与武将第一人徐达和文臣第一人李善长一起,演了一出双簧:故意找徐达的岔子,“欲置之死”,李善长在旁边拼命求情,朱元璋又假装恩免。在处理邵荣谋反的事上,朱元璋的表演更到位。邵荣是朱元璋的老乡,在朱元璋开始起兵的时候就跟随他,屡建奇功,现在据称有异志,处置当然不难,难的是不能让其他老部下兔死狐悲感到心寒。朱元璋是怎样做的呢?《明史.太祖本纪》中说:本来朱元璋是准备赦免邵荣的,可常遇春不干了,说人臣造反最有悖于大义,如果宽免他,我决不能与这样不讲大义的人“共生”,于是朱元璋“乃饮荣酒,流涕而戮之。”这样的好戏当然不是为即将消失的邵荣演的,而是演给手下将领们看的。众所周知,帝王最恨的是手下谋反,朱元璋更是如此,他称帝后,只要与此相关,哪怕是捕风捉影,也绝不放过,动辄诛戮上万人是家常便饭,他怎么可能给邵荣一条生路?
朱元璋的权术对稍知中国历史的人来说,仿佛都似曾相识,容易让人想起曹操刘备。这不奇怪,虽然读书很少,但社会的土壤不变,一个头脑灵活,又有主宰天下雄心的人,完全可以无师自通地成为玩弄权术的高手。 机遇与抢抓机遇
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除了天份和策略的得当,还不能不说,朱元璋的机遇也很好,而他又偏偏是个善于抓住机遇的人。
元末大乱,群雄并起,这是最大的机遇。小机遇就更多了。他最初在郭子兴军中,虽是义婿身份,但上面除了郭子兴,还有郭的儿子郭天叙,郭的内弟张天佑,又“数为郭氏所疑”,在这种身受多重掣肘的情势下,本来是难以建立自己的班底的。恰好郭子兴早死,又恰好不久郭天叙、张天佑都中了敌军的圈套,全部战死,于是朱元璋终于有了一枝具备相当实力、完全属于他私人的武装。这是其事业的起点。朱元璋在鄱阳湖上战胜拥有巨舰、实力强大的陈友谅,也未尝全无运气成份,比如说战斗中恰好刮起了东北风,给原本畏惧巨舰的朱元璋军提供了火攻的良机等等。
论朱元璋的机遇,便不能不说到一个常被当代史家轻忽的人。其人就是察罕贴木儿。元末群雄并起,眼看元朝统治朝不保夕,各路所谓“义军”也随之而起为元朝效命,其中原为北人、家住河南的察罕的部队最有战斗力。当时,察罕围剿红巾军,破汴梁,下山东,声威极盛,天下震动,朱元璋也不得不遣使通好,可是不久,大意的察罕却因只带轻骑,便前往降军阅兵,被刺身亡。察罕之死关系极大,《元史》上说当其死讯传来,元帝震悼,“朝廷公卿及四方之人,不问男女老幼,无不恸哭者。”元王朝的擎天一柱轰然倒塌,还有非常要命的后遗症,这就是在察罕身后,已无人有足够的威望号令元朝各部,各方自相残杀互不相让,都无暇他顾。对此,元朝君臣的悲戚和绝望可以想见,而对朱元璋来说,则是充分利好,所以他一接到这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消息,就叹了一声“天下无人矣!”原来准备向元朝投诚的他,这时对元朝授予的官职也不接受了,还杀了其中一个使臣。
察罕一身系天下之重,这并不夸张,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钱谦益看得非常清楚,他在《国初群雄事略》中说:“吾以为察罕一死,天意灼然归我明矣。”的确是这样,察罕一死给朱元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从那一声感叹中可以看出,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他才有了争雄天下之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