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及解决途径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分三个阶段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然后对我国已有的上门追债、法律诉讼、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解决途径进行分析评价,最后结合国外的处置方法给予建议。
标签: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解决途径
巨额的不良贷款不仅影响着银行体系的稳定,而且削弱了银行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化解不良贷款已成为各国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我国由于体制和各种政策上的原因,整个金融系统存在巨大规模的不良贷款,已经使得我国银行业隐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加入WTO后,随着金融业的逐渐开放,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市场中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但这并不能自动地保证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能够得到彻底解决。
1 文献综述
1.1 形成的原因的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其中比较重要的理论和观点有以下几种:
(1)经济基础成因论;其认为经济运行风险广泛存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运行风险的反应。国内大多数大多学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是由国有企业风险转嫁而来。樊纲(2003)认为银行坏帐在一定意义上是准国债。
(2)预算软约束理论;郑江淮(2001)等人就国有企业软约束和银行风险积累,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软约束与不良贷款之间有着相关关系,目前的改革并没有从实质上解决国有企业的软约束问题。
(3)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使得金融机构具有内在的脆弱性,不良贷款产生不可避免。斯蒂格里兹和魏斯(Stigitiz&Weiss,1981)的研究证明信贷市场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国内学者许国平和陆磊(2001),王克明(2002)等人则运用信息不对称的原理分析了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沉淀。
(4)银行自身成因论;这种理论可以分为两种观点:委托代理论和银行自身行为论。尚教蔚(2002)分析了商业银行体制与风险的关系,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组织体制存在很大弊端,降低了效率,增加了经营风险。银行自身行为论从银
行自身行为方面探讨了银行信用风险的根源。聂庆平(2002)从内控角度分析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内部控制机制,贷款管理制度不健全,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使不良贷款逐年积累。
1.2 解决方法的文献综述
国际上关于不良资产处理问题起步较早的是美国。美国银行在进行不良资产重组时采取了足额提取损失准备金、债权放弃转让出售、实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等一系列方法,为其它国家的不良资产处理提供了借鉴意义。日本、韩国在经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也纷纷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不良资产的问题。如日本的“过渡银行计划”、韩国成立的专门负责清理业务的“成业公司”等。
国内关于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研究始于1994年,但当时并未引起银行的高度重视。直到1999年,国家成立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从国有银行剥离巨额不良资产,银行界才开始积极参考各种研究成果,从中寻求不良贷款的解决途径。何仕彬(1998)在他出版的《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一书中,按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转轨国家的国家群体分类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国家处理不良资产方法的异同。阙方平、夏洪涛(2002)提出了外部处置与内部处置相结合原则、存量处置与流量处置相结合原则、成本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原则等。
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瓶颈。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绝大多数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如图1所示,是2005-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有76%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挤占了其他银行超过30%的不良贷款比重。由此可见,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据中国银监会初步统计,截至2008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5681.8亿元,比年初减少7002.4亿元;不良贷款率2.45%,比年初下降3.71个百分点。虽然不良贷款的总量和比率近年来都呈现出双降的良好态势,但如此高的不良资产对我国银行业仍是十分严峻的威胁。处理现有不良贷款并且控制新生不良贷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初期,主要是政府指令性贷款项目失败形成不良贷款;第二个阶段是1992年到1997年左右,主要是市场经济改革开始后,企业改制,不适应市场竞争而破产,以及银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形的不良贷款。这部分占比最大,约占不良贷款总额的60%左右;第三个阶段是1998年以后形成的不良贷款。由于政府加强监管,银行加强风险控制与内部管理,不良贷款发生率大大下降。
3.1 第一阶段
八十年代初期,经济改革刚刚起步,基本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当时企业资金由财政供应,银行只是财政的出纳,固定资产投资由政府下达,在这段时间银行的信贷规模较小。之后,市场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出现了银行与企业的信用关系。拨改贷后,企业所需流动资金改由银行贷款,财政不再拨付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很大一部分由银行贷款解决,导致大量银行信贷资金被迫垫支,这必然造成银行大量短期信贷资金被长期占用,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流动性差。银行贷款不断增加,不良资产相伴出现,据业内人士估计,这段时期内不良贷款率大多在10%以上,到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15%,总额不超过2,000亿元,是不良贷款形成的初期。
3.2 第二阶段
1992年至1997年左右是银行不良贷款增加较快的时期,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1992年和1993年经济过热,大量信贷资产用于房地产和股市投机,在1993年下半年,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后,一部分信贷资金被套牢在房地产和股市上,形成不良贷款;二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部分国有企业不适应新体制的要求,亏损不断增加,停产半停产甚至破产,国有企业是国家银行贷款的主要债务人,其经营好坏直接影响到贷款的偿还能力,这就成了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根源,由此形成了3,000亿元以上的不良贷款;三是银行经营管理上的失误。当时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是单一的国有产权。这就很难发挥产权制度本身应有的经济功能,直接导致了国有银行治理结构有效性的低下,难以建立对经理层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
3.3 第三阶段
1998年以后形成的不良贷款。由于政府加强监管,银行加强风险控制与内部管理,不良贷款发生率大大下降。
以上是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商业银行的发展来论述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还与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相关。市场经济是法律经济,我国法律制度的确立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之前我国的法律制度还十分薄弱,这种法律环境不利于银行防范不良贷款的形成。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担保法等主要金融法律直到1995年才颁布实施,在此之前担保贷款较少,大量的政策性贷款是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途径。
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解决途径
4.1 国内的处置方法及对其的评价
(1)传统手法;上门追债、抵债资产拍卖、法律诉讼这几种常规手段操作简单,牵涉环节少,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最多。
(2)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清理银行不良资产;将不良资产从银行剥离,减轻了银行沉重的负担。但由于剥离的资产是建国以来积淀多年的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复杂,剥离额度远远不足,资产质量非常差。在目前社会信用恶化的市场环境下,加快资产处置速度与提高资产回收率形成了一对矛盾,处理起来有很大的困难。
(3)债转股;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股权,之后通过阶段性的持股后适时转让股权。将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引入新的投资者,对企业进行再造,发挥企业整体资源的资本功能,从而为银行的债权资产带来保值、增值的希望。债转股是比较有效的手段。
(4)资产重组;资产重组的方式有很多,我国商业银行可采取重新安排贷款、给予流动性支持、停免息、挂帐等措施,还有抵押品、公开拍卖、招商租赁等方式。
(5)资产证券化;这是一种很好的处理方法。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可以把本来要日后较长时间才能回收的资金提前收回。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受到很大质疑,但是我们不能将两者等同。建设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的成功表明我国金融界对于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之间的关系有了正确理性的认识。
4.2 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解决途径的建议
上述解决途径中传统手法最直接,可以继续采用,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清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需要政府加强监督管理,而债转股、资产重组和资产证券化的方式都不是很成熟,但是可以预见会是很有效的方式,所以应该加大学习和实践的力度,结合我国国情,调整和完善,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还可以更多的借鉴国外的解决方式和操作方法。以日本为例,日本积极运用多样化和市场化资产处置手段,利用政府鼓励的冲销法预提呆账准备金,通过发行优先股和长期债券来筹集新资本,对不良资产的捆绑式公开拍卖,利用欧美银行二级市场出售不良债权,出售银行不动产抵押品,设立不动产经营公司以及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等。
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的不良贷款管理体系,完善不良贷款相关内部控制。政府应提供市场运行的规则,确保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行。监管部门应逐步完善监管措施、加强监管力度。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严格控制不良贷款,使银行稳健高效地经营,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2版).
樊纲.银行坏账其实是”准国债”[J].南方周末,2003,(2):13(第
[2]阙方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及其处置的制度性再思考[J].金
融理论与实践,2003,(4):2-38.
[3]聂庆平.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与银行改革政策的建议[J].经济科学,2002,(3):23-32.
[4]沈炳熙.资产证券化中国的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0).
[5]
尚教蔚.国有商业银行.困境、出路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2.
[6]王克明.银企关系中的道德风险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8).
[7]许国平,陆磊.不完全合同与道德风险——90年代金融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金融研究,2001.
[8]
郑江淮.国有企业预算约束硬化了吗?——对1996-2000年信贷约
束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