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新闻传播考研经验分享
这里研途宝小编要给大家的建议是:给自己多一点时间选择自己要报考的学校以及专业,毕竟你之后要为此努力奋斗一年。请自己思考以下问题:
1、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学术研究类? 专硕和学硕的区别你真的清楚了吗? 2、对自己来说,学校和专业哪一个是优先考虑的?
3、报考的学校专业在学界更专攻哪一个方向?是新闻传播?影视研究?新媒体?网络传播?比如南大新闻传播史是比较有名的,比较适合学术研究。
4、自己的专业课基础水平如何?如果是跨专业的考生,你的专业课基础是比大部分报考的人薄弱,心理要做好更努力地准备。
5、公共课基础如何?政治和英语作为公共课,关键时候作用也很大。至少不要让他们拖你的后腿。
6、家庭因素(报考学校地理位置、父母意见等)
确定自己要的学校和专业以后,就可以开始看书了。
第一次看书不用抠字眼一样一字一句的看,原因是阅读速度过慢,会导致你可能看完一遍,前面的一大部分已经忘记。同样,也不建议第一遍看书就开始狂记笔记,笔记是对阅读的感悟和知识的补充,不是让你抄一遍。
建议:对于跨考生,先将所有的专业书全部翻一遍,心里建立一个模糊的框架出来。不要钻进一本书出不来。每个人看书方法不同,如果自己并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那么不妨找时间做个学习安排。对你之后的学习一定会有帮助。
不要只囿于指定参考书。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都是如此。请多参考其他学子之间口碑度高的参考书,并且在第一遍浏览过滤信息之后,将一些书列为重点书目,反复查看个七八九十遍。例如: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陈昌凤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等。传播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考察的是你的横向知识与纵向知识的灵活度,善于吸收不同老师的观点,才能对一个理论或者现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思路。
别人的笔记不太建议购买。思考是不能代替的,即使你买了考上的各位学长学姐的资料,艰难地认清模糊的字迹模糊;仔细辨别划了一道又一道重点颜色线的参考书笔记,你依旧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书上的内容只有经过自己的解码,一点一点的掰开揉碎了再自己一点点的架构重塑,才是真正自己的东西。两种情况可能需要:一:时间非常充裕,前辈的笔记是另一种思路和补充;二:时间完全来不及,背诵他们的笔记上考场。
不要忽视公共课(政治与英语)。跨考生一般会十分关注专业课,但在平时也千万不要疏忽了公共课。要想挤进复试,这两门的成绩至少不能拖你的后腿。我的第一次学硕考试失败就是死在政治上。
效率比时长重要。培养高专注力,高效看书和做题,有的同学看着很认真,从早上八点到晚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研途宝考研网
研途宝考研 http://www.yantubao.com/zykzl?fromcode=9820
上11点,但是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好,自己也弄得很累,长久以往,更是恶性循环。我的建议是:给自己每天定下确定可行的目标,做一张长期时间安排表和短期目标时间表,每日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在完成每日的工作之后,适当的给自己一些鼓励(但别过分)。
重点来说一下专硕。
一:两门专业课
专硕的考试题目,大家可以看一下,从2011年开始,可以明显感受到题目的时事贴近度和考题的灵活性。内容包含非常广泛,互联网新媒体、广告购买、新闻传播基础、电视广播、媒介管理等等都有涉及。 双休日,我一般会去图书馆期刊室,准备一本厚的笔记本和笔,借阅最新一期的《新闻记者》、《现代传播》、《当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与写作》、《现代广告》、《传媒视界》、《中国电视》等,选取觉得有用的论文,理解以后摘录有用的信息和话语。觉得特别好的文章,记下标题,去下载。这个花费的时间其实挺大的,可能两个半小时,你也就看了2篇论文,所以带着疑问或者目的去翻阅、记录,效率会更高。
推荐同学们一个方法,你可以将一个热点事件反复琢磨,从不同的角度,多元地去探讨,评论这个热点。一个月四周,每周一篇,一个月后你会发现自己进步的,另一个值得推荐的是微信订阅号的新闻与写作,会经常出题目让大家写稿,并且选出有代表性的进行点评。有时候自己写的东西,无法给出正确的文章评判,也不知道该如何改进,那么,看看他人对于同一个热点的评论和老师的点评,或许对自己有不一样的启示。另外,传媒人网也有写作的专门论坛,可以自己写好发出来,请坛主点评。每个人是有惰性的,写评论是大部分考生容易回避的考试点,建议在考研期间找一个也考新传的研友,两人一起出题写评论,互相批改,互相监督,效果棒棒的。
看的参考书:
对于指定参考书的建议:指定参考书是基础,其中个人觉得特别重要,需要反反复复看,甚至背诵的是《传播学教程》、《媒介管理学》、《广告策划与创意》、《新闻采访与写作》 二、政治
基础好的同学,,9月开始看红宝书也可以。理科生或者自认为基础不好的,可以提前一两个月先用前一年的红宝书或者肖秀荣当年的精讲精练先看起来,毛概和时政每年的变化会比较大,补充或者删减会与前一年不同,马恩还有现代史不太会有大的改动。
做一张时间安排表(不仅仅适用于政治,同样适用于英语和专业课),把每个月的大致任务安排好,循序渐进,按照时间表来,如果不知道怎么安排,看看别人的经验贴,也会有启发)。
因为考了不止一次,所以市面上的肖秀荣、风中劲草、文都、徐之明、任汝芬等等几乎都有所涉猎。肖秀荣会把核心知识点梳理好,有的知识点的扩充和预测也很有价值。政治可以用印象笔记记录分析题的常见考点原话,有空就调出来看一看,分析题千万不要集中到最后再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研途宝考研网
研途宝考研 http://www.yantubao.com/zykzl?fromcode=9820
看,最好按照进度跟进分析题。 11月,平时做好的纠错本天天翻一翻,分析题注重自己的思考,自己动手写一遍,12月的时候,背诵关键的要点,如果来不及背诵全部,就抓关键词语,要点记全,到了考场,再把关键词延伸开。 三、英语
和英语一相比,英语二的难度不高。个人的建议如下:尽管考的是英语二,还是把英语一试题做了,把英语一和英语二的真题全部都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做题时间和考试时间一样,专门抽出下午的三个小时,培养速度和紧张感。做完之后,和真题的参考答案仔细校对,做纠错。作文也要写,就当做自己是在考场考试。一份真题,至少来回看三遍。第一遍,把自己的所有错题和答案校对,找出错误的原因,记录到纠错本上,写在错题旁边,是单词量不够,还是上下文理解错误,是作者核心没有理解,还是阅读技巧没掌握。陌生的词汇,只要是你不肯定的,全部记下来,把这个词语的所有主流释义全部记下,还有每一个释义的例句也一并记下;整句话没有理解的,买一本长短句理解,把真题里面的长短句,一个个揪出来,把语法吃透,把长句背诵下来,不仅是帮助理解长句,对你的写作能力也是一种帮助。做了之后,首先确保你做的纠错全部记住,不用担心记不住,你每天看一遍,保证记住; 第二遍,不光是错题,对的题目也要重新看分析解析,把每一篇文章都重新看一遍,这次看文章,要看上下文的联系、文章的类型、文章的论述方式、作者字里行间的倾向态度、关键词抓取、文章的转折中心句子等等,真题分析里面都会有详细的思路解析,这些解析其实很重要,它在给你构建文章的框架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要从作者的角度去回答问题,不要主观性太强,有的时候考题会将两个文章细节杂糅,遇到这一类的,请铅笔划出相关句子,考题选项一般不会是文章原句,而是对它的改写。对于阅读错的比较多的文章,一是观察你的薄弱环节,是科普教育类还是学术研究类?薄弱的文章类型自己找同源外刊去多看,买一本考研英语同源外刊作为阅读的补充,锻炼自己对该领域文章词语的熟悉度。二是用笨办法,整篇文章翻译一遍,全文翻译!翻译之后和参考译文对比,你的翻译语序、长句理解的种种问题就会诚实地暴露在你面前。这种翻译练习对你的写作和后面的十分翻译题也是很有用的。第三遍,请隔一段时间再去重做真题,隔一段时间后也忘记得差不多了,再重新做一遍,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完,并且在核对答案的时候,把依旧错的题目重点划出,这说明自己在这一类的题型上容易栽跟头,没有真正找到自己错的原因。用这样的步骤,缓慢但是扎实的完成真题的纠错,并保证自己时常去浏览纠错本。英语真题是最好的题材,重做几遍都不为过。时间充裕的同学,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量,主要是保持单词量,以及文章语义理解能力,文章在精不在多,遇到好的阅读文章,题目不是重点,文章的好词好句可以摘录下来背诵,也是考研写作的珍贵素材。
更多考研专业课资料访问研途宝考研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