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简介
2020-04-08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李才俊1962年出生,男,重庆綦江人。重庆文理学院教务处教 学实践科科长,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 学院,获历史教育硕士学位。自1993年以来,一直从事高校的教学、管 理与科研工作。 教学方面一个优秀教师不仅应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和具有较广 博的知识,而且应具有极强的专业教学能力。通过不断刻苦的自学钻 研、在职进修和离职的访问学习,对所教学科具有了系统而坚实的理 论基础,对学科体系和教学内容有了熟练的掌握,并掌握了所教学科 范围内的学术发展动态,进而注意从中汲取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来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教学论、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理论知识于教学活动中。担任法政系《历史教学论》、 山 《教育法规》、《思想道德修养》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主讲工作,努力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既注 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 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中既取各家之长,又有自己的见解,更有教材体系、内容、教学方法的 改革与探索。在教学中,切实做到以理论为指导,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讲解清楚、 准确,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活跃,取得了把教学过程变成实现学生能力迁移的过程的可喜效果。 科研方面教学是科研的起点,科研是教学的转化,结合教学进行科研,不仅能推动教学工作,而且能 促进由“学“向“才“转化,进而上升为”识“,逐步向创造型、学者化靠近。近年来,在各类期刊上发表学 术论文近2O篇,独立和参与出版学术专著4部,主持科研课题4项。 科研论文《试论培养高师生教材分析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五 期):《高师中学历史教学法教学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六期);《试论大学生创造性 的培养途径》(《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一期);《关于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目标的回顾 与反思》(《渝西学院学报》,2002年第三期);《培养与发展高师生教学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西南 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二期);《高9币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求实》,2003年第六 期);《毛泽东行政组织思想初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三期);《构建”三段六 步教学模式“,培养师范大学生的教师能力素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六期);《略论成人高 等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第十一期)。 科研课题《中学教材教法课改革方案》为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发展项目JG1 23改革课题;《初中历 期);《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构建“互动启发“教学模式》(《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年第三十六 山一,Z 一,山ZN山-|1)山-,史课程标准的适应性研究》为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 《新世纪师范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 养研究》为重庆市教委课题;《新时期师范大学生能力培养的系统工程研究》为重庆文理学院的教育教 学研究项目。 学术专著《中学历史教学法》(中州古籍出版社,主编之一);《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分 析》(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独著);《高师学生能力培养策略》(重庆出版社,合著・,第二作者);《教育实践的理论与 范例研究》(重庆出版社,合著,第一作者)。 获奖情况论文《试论培养高师生教材分析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荣获中国未来研究会新世纪优秀学术成果二等 奖(2002年),专著《高师学生能力培养策略》获渝西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高师学生多重能力整合的 与实践》获重庆文理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