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论文题目:
大学生新闻关注程度、关注内容及获取途径的调查报告 报告人:### 目录: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 2.调研方式 3.调查的具体手段 三、调查工作安排 四、调查报告 1.调查结果概述 2.调查样本主要数据分析 3.总结与建议 五、其他
附件(一):个人感想与体会 附件(二):调查问卷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背景:
梁启超先生在那片著名的政论文《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虽然意在写国家必须如少年般思变图强,但从侧面,也道出了一国之少年对于国富民强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主力军,无疑是这个国家未来的希望。
要不负嘱托,大学生就应该树立起使命感,而这种使命感则主要体现在责任意识上,即自我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职业责任意识、他人责任意识、集体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从现状看,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职业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但尚需引导;他人责任意识、集体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相对弱化,急需培养。
回首上世纪初,剧变的社会环境下,一大批新青年思想先进而活跃,其中,“五.四”运动中的大学生与社会同生共死的责任意识,尤为突出。而今,社会经济虽得以稳健发展,大学生却不复当年的朝气蓬勃,即对于周遭发生的事情越来越漠不关心,对社会环境的变化也
越来越不敏感,只是一味的研读课本或者沉迷于网络。这种弱化的责任意识,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2、意义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大学生要培养起责任意识,就该学会更好地掌握及运用信息,不仅仅是关心家事,更要关心国事、天下事,以便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化、全球化的世界,及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面对这一状况,通过调研,弄清楚大学生对新闻关注程度究竟如何、主要关注哪些内容,又往往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大的方面说可以为国家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小的方面说可以引起同学们自己的意识觉醒,另外,也可以为学校和媒体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能提供一点参考。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
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校大学生(包括人文、社科、理工类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作为样本范围。
2.调研方式:
参考相关资料以个人之力设计调查问卷,以问卷取得的一手数据为依托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3.调查的具体手段
(1)网络: 校内站内信 QQ邮箱 网易邮箱
百度谷歌搜索共引擎 (2)手机: 即时通话 短信
(3)面访 问卷填写 访问
三、调查工作计划安排
第一阶段: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问卷设计(2010年11月19——20日)
第二阶段:前期常识性调查,验证问卷合理性,并对问卷进行修改(2010年11月21——22日)
第三阶段:实际调研阶段(2010年11月23——30日)
第四阶段:后期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及调查报告的撰写(2010年12月1——5日)
四、调查报告 1.调查结果概述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78份,回收问卷96份,有效调查问卷80份,有效率为83.3%,其中网络电子版问卷60份,打印版问卷20份。受访人中,男性38名、女性42名,分别占调查人数的47.5%、52.5%;大一12名、大二18名、大三50名,分别占调查人数的15%、22.5%和62.6%;人文类学生28人、社科类10人、理工类42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5%、12.5%和52.5%。通过对调查过程的严格监控以及对回收问卷的逻辑检验,总体看来问卷填写质量较高,调查结果是可信的。 从性别比列来看:样本比例与我校男女生比例基本相仿,样本可以比较客观地反应全体大学生的性别差异。
从年纪比列来看:大一大二学生比例偏低,大三学生比例偏高,但年纪的影响相对较小,因
而对调查结果左右不大。 从学科类型比例来看:人文、社科及理工三类所占比例也基本与学校各科学生占全校学生比例相仿,所以样本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科差异。
2.调查样本主要数据分析
(1)大学生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娱等各类新闻的关注程度普遍较低
您对昂山素季被释放一事的了解情况( ) 挺关注的, 4人, 5% 基本上知道是咋 回事, 2人, 3% 昂山素季是谁? 听说过,但不了解 基本上知道是咋回事 挺关注的 听说过,但不了 解, 20人, 25% 昂山素季是谁?, 54人, 67% 您知道人民币汇率之战吗?()
持续关注中, 2人, 不知道, 10人, 13% 3% 基本了解, 36人, 44% 只是听说了, 32人, 40% 不知道 只是听说了 基本了解 持续关注中 您对上海居民楼火灾事故的了解程度( ) 持续关注中, 12人, 15% 不知道, 4, 5% 不知道 只是听说了 基本了解 持续关注中 基本了解, 26人, 33% 只是听说了, 38人, 47% 您关注过王菲复出演唱会的相关情况吗?( ) 很关注, 4人, 5% 基本了解, 12人, 15% 完全不关心, 20人, 25% 完全不关心 不太了解具体情况 基本了解 很关注 不太了解具体情 况, 44人, 55%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国际政治相当冷漠,67.5%的人表示完全不知道昂山素季是谁,知道情况的学生仅占7.5%;对经济新闻的关注状况似乎要好一点,但仍有近半成学生不知道或者不了解状况;四类新闻中,学生对社会新闻的关注度是最高的,但也没有超过半成;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最受人关注的文娱新闻在大学生中似乎也不吃香,受关注度很低。总的看来,大学生对各类新闻呈现出普遍的不关心状体。一下的数据是进一步证明:
您平时看新闻吗?( ) 您平时看新闻吗?时刻关注15%基本不看10%基本不看偶尔经常时刻关注偶尔55%经常20% 一天之中您浏览新闻的时间( ) 两小时以上, 12人, 15% 少于半小时, 8人, 10% 少于半小时 半小时到一小时 一小时到两小时 两小时以上 半小时到一小时, 44人, 55% 一小时到两小时, 16人, 20% 您习惯在什么时间看新闻( ) A 早上起床后上课前 4人 5% B 午休时间 2人 2.5% C上课时间 0人 0% D 晚睡前 14人 17.5% E 没有固定时间 50人 62.5% F 有需要才看 1人 1.25%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基本不看新闻的学生近占到10%,偶尔瞅瞅的占到了55%的高比例,而表示会关注的却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大多数学生没有看新闻的习惯,只偶尔看看,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半小时,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学生有固定的看新闻时间,一天中有超过一小时用于了解社会现状。
(2)在设想中,大学生对各类新闻的关注程度分布平均,其中社会文娱类新闻对大多数学生吸引力较大
您比较关注哪类新闻(多项选择)( ) 60 50 40 30 20 10 0 时事政治类 经济金融类 社会新闻类 娱乐体育类 文化科技类 其他 6人 48人 54人 52人 32人 32人 对新闻有一定关注的大学生,对各类新闻的关注程度比较均衡,各类新闻都会吸引一部分学生的目光。这其中,具有轰动效应的社会新闻和娱乐体育类新闻受关注的程度稍高;大学生在情理上还是比较关注时政经济和文化类新闻的。 (3)大学生对国内新闻关注度高,对国际新闻关注度低 您更倾向于关注( )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70人,87.5% 10人,22.5%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大学生更倾向于关注与自己关系更为紧密的国内新闻,这是新闻的接近性原则作用的结果,是大学生判断新闻价值的一大依据。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种国际视野的缺乏,一种只管自家门前雪,不问他人瓦上霜的狭隘心态。
(4)大学生获取新闻的途径多元化,网络为最主要方式
您获取新闻的途径是(多项选择)(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 18人 8人 36人 28人 28人 互联网 报纸杂志 广播电视 手机短信服务 道听途说 其他 66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超过八成的同学会通过网络获取新闻信息,网络无疑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手段;传统的报刊电视虽然比例不及网络高,但仍是学生或许新闻信息的一大途径,特别是报刊,近五成学生仍保持接触报刊的习惯;而与网络相似的新型传播方式——手机短息,也占到了不小的比例,这种定向的新闻传播方式潜力无限;而大学生作为一个学习生活同步的大群体,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相当重要,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作用也很明显,道听途说则主要指同学间的信息传播,占到了35%的不小比例。 (5)大学生不关注新闻的原因多种多样 您不想关注新闻的原因是(多项选择)( )
没有不关注啊, 38人,47.5% 没有时间, 28人,35% 途径太少, 14人,17.5% 新闻乏味难懂, 12人,15% 不感兴趣, 14人,17.5% 没有时间 途径太少 不感兴趣 新闻乏味难懂 没有不关注啊
35%的学生表示不关注新闻是因为没有时间,现代化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今天,仍有学生认为获知新闻的途径太少,而对新闻不感兴趣、认为新闻乏味的学生也占一定比例。而自认为没有不关注新闻的学生则占近半成。
3.总结与建议
(1)总结
综上对本次调查样本主要数据结果的基本分析,以及相关的面对面采访,在对我校在校大学生新闻关注的基本情况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把握的情况下,做出如下归纳: 1、多数大学生对新闻都呈现出比较冷漠的态度,表现在不主动关注新闻、不参与新闻事件的讨论上。这种冷漠源于过度关注自身利益,对与自身利益无涉的事件、人物不感兴趣,并认为没必要浪费时间给予起码的关注。相反,对于关乎自身利益的实用信息则掌握得很到位。只有发现自己在某些大事件上无法与同学沟通时,碍于面子,才会主动去了解相关新闻。其中,对政治的冷漠表现得最为突出,不真正关心社会的民主建设进程,对重大政治事件、政策会议缺乏基本的了解。
2、多数大学生都没有养成关注新闻的习惯,关注新闻只是生活中的偶然性事件,时间上大都很短,地点上大都很随意,只有一小部分同学会坚持持续关注新闻,这种关注多与个人所学专业有关。
3、男女生在对新闻的关注上并不像一般观念所认为的那样,差异巨大,女生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并不比男生少,但对于体育类新闻信息则明显少于男生。
4、人文、社科、理工类学生对新闻的关注呈现出较大差异,程度上,社科类学生对新闻的关注程度最高,人文类次之,理工类学生最低;内容上,人文社科类学生关注的面更广,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而理工类则更倾向于关注文娱体育方面的信息,这可能跟理工类专业男同学较多,而体育又是男同学关 注的重点有关。
5、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对新闻的关注度不高,但是在情理上,多数大学生都认为有关注新闻的必要,并对各类新闻都表现出愿意关注的倾向,只是难于付诸行动。
6、大学生获取新闻的途径丰富多样,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获取到新闻信息的方式。其中,对互联网的使用表现得最为突出。
7、多数同学关注新闻出于比较实际的原因,比如寻找谈资、获取实用信息、自娱自乐等,真正以拓展自身视野、关心国家大事为动力而关注新闻的同学很少。这反映出一种短视的心态,只在乎当下利益,缺乏长远眼光,缺乏一种胸怀天下的大气。
8、由于不习惯主动接触媒体,在获得媒体新闻信息时,大多数学生也表现出一种一概接收
的倾向,媒介素养普遍偏低,缺乏对新闻信息的筛选、识别与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容易成为媒介信息的 “靶子”。 (2)建议
1、对同学的建议
同学应根据自身兴趣及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建立适当的新闻阅读、视听习惯,以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同时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责任意识。
对于每条新闻,应该树立起求实的态度,通过对比求证,判断新闻真伪,以便做出自己的评价,不能人云亦云。
关注时事新闻,更要参与到时事新闻的讨论中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对树立独立自由的人格也是至关重要的。 2、对学校的建议
首先,学校应该为同学获取新闻信息提供方便,比如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保持电视新闻频道的畅通。
其次,学校应赞助并鼓励校内刊物的刊印发行,为同学提供发声途径,引起同学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关注。只有当学生开始对校园这种与自身相关的小公共环境的健康运行有参与意识时,才能寄希望于学生将这种公共意识扩展到对家国大事的关注。
最后,学校应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比如在学生中举行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辩论赛,比如开设媒介素养的校内公共课程,为同学提供学习理解媒介、理解新闻的途径等。 3、对媒介的建议
大学生是媒介的一大受众,媒介应该意识到自己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受众群,他们是这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媒介除了通常意义上地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外,还应该有效地选择新闻,为学生群体提供一个健康有益的视野,以为师的态度对待这样一群受众是有必要的。
五、其他 附件(一):个人感想与体会
以一人之力完成这样一项调查真的是困难重重,一开始设想的轻松随着调查的实施而烟消云散,但这期间的收获也是不可小觑的,不管最终的结果是否真的意义重大,单因个人的收获,这项调查也应该归为成功的。
首先是问卷的设计,在参看不少资料的情况下写出一份问卷并不难,这在电脑前就可以轻松完成。但是要使问卷符合实际情况则并不轻松,因此在小范围内的试调查之后,我又从不同方面对问卷进行了修改,使之更符合实际。这之后便是为期一周的实际调研阶段,一开始是通过不同的网络工具发放问卷,大多靠人脉关系,各个学院认识的同学朋友都用上了,并希望通过同学的帮助使问卷能以滚雪球的方式到达更多人手里。这个过程并不如想象般顺利,发出去的问卷回收情况并不乐观,这让我感慨良多。由于回收问卷偏少,因此我又打印了几十份,采取上门发放问卷的方式,最后又收获了二十几份,使最终的收回来的问卷达到九十几份。之后是对问卷的整理,筛选出有效问卷共计八十份,此后是漫长的统计阶段。整理统计回收的问卷资料,或许是整个调研过程中最艰难的一部分,因为面对如此庞杂的数据,耐心很容易被消解,好在最后还是不紧不慢地把需要的数据统计了出来,为后来得出结论打下了基础。
老实讲,无论是从问卷还是相关的访问来看,报告中得出的结论绝没有夸大的成分,大多数学生的确是对新闻毫不关心的,这其中包括所谓的科班生,即新闻专业的学生。虽然大多数学生都有电脑,每个宿舍也都有电视机,接受新闻是很方便的事,但是同学们更乐于聊天、玩游戏,或者逛社交网站如人人之类的。虽然从社交网站上也能获取一些新闻信息,但这种简单的人际传播有很多以讹传讹的成分,很多时候仅仅是一种人云亦云的潮流,构不成
真正的关心时事。而且传播于社交网站上的话题新闻,往往使严肃的新闻事件或人物成为大家调侃的对象,导致同学们失去独立思考、冷静探讨的欲望和能力。
温总理前段时间大力倡导政治体制改革,我想改革并不往往使从上至下的,或者说单单是从上至下的,作为公众一份子,以一己之力推动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十三亿人共同构成了这个国家。大学生属于知识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一群,也应该成为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关心时政新闻,关心这个国家的发展,并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是每个大学生的应尽职责。尽管这样的意识转变,长路漫漫,但一点点从现在做起,也就没什么达到不了的。
附件(二):调查问卷
大学生对新闻关注程度、关注内容及获取途径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您现在看到的这份问卷,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新闻的关注程度、获取途径及关注内容,而进行的一项调查。本次调查不需要署名,答案亦无对错之分,您的所有信息都只会以统计数据的方式出现,您的如实填答对保证问卷的效果至关重要,请您放心填答。最后,感谢您的合作。 填答说明:
1、本问卷共计17题;
2、请把您所选择的答案填在问题后的括号内; 3、多选题题目中都有标注,请注意选择;
4、如有不确定的题目,请选择您认为最接近的。 1、您的性别( ) A 男 B 女 2、您的年级( )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3、您的专业类型( ) A 人文类 B 社科类 C 理工类 D 艺术类
4、您对昂山素季被释放一事的了解情况( ) A 昂山素季是谁? B 听说过,但不了解 C 基本上知道是咋回事儿 D 挺关注的
5、您知道人民币汇率之战吗( ) A 不知道 B 只是听说了 C 基本了解 D 持续关注中
6、您对上海居民楼火灾事故的了解程度( ) A 不知道 B 只是听说了 C 基本了解 D 持续关注中
7、您关注过王菲复出演唱会的相关情况吗?( ) A 完全不关心
B 知道炒得挺火,不太了解具体情况 C 基本了解
D 很关注,恨不得去听首演 8、您平时看新闻吗?( )
A 基本不看 (直接跳至第17题) B 偶尔 C 经常 D 时刻关注
9、一天之中您浏览新闻的时间( ) A 少于半小时
B 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 C 一小时到两小时之间 D 两小时以上
10、您习惯在什么时间看新闻( ) A 早上起床后上课前 B 午休时间 C上课时间 D 晚睡前
E 没有固定时间 F 有需要才看
11、您获取新闻的途径是(多项选择)( ) A 互联网 B 报纸杂志 C 广播电视 D 手机短信服务 E 道听途说 F 其他途径
12、您更关注( ) A 国内新闻 B 国际新闻
13、您比较关注哪类新闻(多项选择)( ) A 时事政治类 B 经济金融类 C 社会新闻类 D 娱乐体育类 E 文化科技类 F 其他
14、您和同学的交流中,讨论最多的新闻话题是(多项选择)( ) A 时政新闻,如国内外发生的大事 B 财经新闻,如房价股市通货膨胀 C 社会新闻,如突发事故 D 娱乐新闻,如明星八卦 E 体育新闻,如体育赛事 F 文化科技,如新书新发明
15、您关注新闻的目的(多项选择)( ) A 关心时事 B 作为谈资 C 拓展视野 D 自娱自乐
E 获得实用信息 F 其他
16、您一般对所看新闻持什么态度( ) A 完全赞同新闻作者的观点 B 部分赞同 C 有自己的视角 D 完全不同意
17、您不想关注新闻的原因是(多项选择)( ) A 没有时间 B 途径太少 C 不感兴趣 D 新闻乏味难懂 E 没有不关注啊
您对本份问卷的建议: 感谢您的认真填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