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聚落中探寻客家文化之踪

2022-06-09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0年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No.1 第一期 JoumM of Gannan NormM Univemity Feb.2010 ・客家研究・ 从聚落中探寻客家文化之踪 特邀栏目主持人罗 勇教授 走进客家地区,人们便会对客家人的民居和聚落产生浓厚的兴趣:那高大坚固而方正的赣 南围屋,圆似碟盘的闽西土楼,外圆内方的粤东围龙屋,还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府第式建筑“九 厅十八井”,以及散布于赣闽粤广大乡村的古村落,为什么竞如此具有个性特色?它们又承载 着怎样的人文内涵呢? 诚然,作为客家人生活和生存的场所,客家聚落具备聚落的一般属性和功能:它是人类适 应与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聚落的外部形态、组合类型无不深深打上了当地自 然环境的烙印;同时,聚落又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 社会经济状况和风土民情,等等。然而,客家聚落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大多依山伴水而建。赣闽粤客家基本住地为典型的丘陵地区,山多田少,俗称“七山 一水一分田,还有半分道路和庄园”。丘陵密布,溪河纵横,这种地理特点为客家人依山伴水 营建居所和聚落提供了条件。 (二)突显出强烈的风水观念。赣闽粤毗邻区的地形地貌非常适合风水术的滋生和传播, 所以,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和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风水术也从北方地区传播到了客家地区, 并在此创立了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江西形势派风水术,以至于崇信风水成为客家人一种普遍 的民间风俗。客家地区几乎所有的传统聚落中,屋前有风水塘,屋后有风水林,大门的朝向、房 间的布局均极有讲究,就是这种风水观念的强烈反映。 (三)聚族而居。历史时期里,由于客家先民由北向南迁移,从平原地带转移到山区地域, 必然带来其生产生活方式的大改变,于是,以拓荒、种植为基础的小盆地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成 为客家传统社会的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小盆地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因其规模的狭小和水准 的低下,使一家一户的几个劳动力就能承担起一切,而无需大规模的社会分工和协作。生产过 程的这种分散性和独立性,为客家人的家族制度提供了物质前提。而赣闽粤山多地少的地理 格局,又给客家人的家族制度带来独立性和封闭性的特点。因为群山环抱中的小盆地,无法象 平原地区那样,为成百上千人提供同一个村落,而更便于一村一族进行聚居和耕作。也就是便 于一个自然村居住着有血缘关系的同姓氏族,进行土地的开垦与经营。这种居住模式与耕作 模式的血缘属性,形成稳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所以,客家人的传统聚落往往是单姓的、聚 族而居的。① (四)聚落中熔生活、祭祖、祀神于一炉。许多客家聚落,既是日常生活空间,也是祭祀空 间。聚落中有宗祠、分祠,还有各种神明和庙宇。甚至在一个大屋内,就具备上述功能。如龙 南的关西围中,进门之处有土地伯公的神龛,围内中央是祠堂,祠堂祖宗神案的侧边,还奉祀着 神明杨公。在梅州的围龙屋中,祖堂后面有被称为“化胎”的神地,下面祀奉着“五方龙神”。 (五)许多聚落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如赣南的围屋,闽西的土楼,大者里面可以住几百 人,水井、仓储等设施一应俱全,却只有一扇门出入;楼高院深,墙体厚实坚固,四周布有枪眼, 易守难攻,俨然一军事城堡! 以上诸端,也许就是人们对客家聚落的兴趣之所在。然而,近年来关于客家民居和聚落的 研究,探讨其建筑特点和防御功能者居多,深挖其人文内涵者尚少。有鉴于此,2009年8月, 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院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联合在赣州举办了“第 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暨客家聚落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旨在通过民俗学、文化学等学科 与建筑学的结合,从多学科的视觉来考察客家聚落与文化。会议收到来自两岸三地的论文8O 余篇。本专题选取台湾学者潘朝阳《三湾与狮潭溪谷地区客家聚落与宗教空间》、范明焕《新 竹县北埔地区的聚落与文化》和大陆学者吴庆洲《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 田凯、陈颖《客家民居在川西地域文化中的生存方式》四篇论文予以刊出,期望借此引发对这 一问题更加深入的探讨。 ①参见罗勇《论民间信仰对客家传统社会的调控功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7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