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二十四孝,今日仍有学习意义!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二十四孝的产生限于其当时所处时代,有些虽有迷信和封建思想,但其所传达的孝为先的意识还是值得今人所学习的!
没有例外,世间所有的人都想无忧无虑、活的快乐!
然而、说实在的,真正能一辈子没有烦恼,一生都快快乐乐的的,恐怕、古往今来、一个也没有!而且、大概今后也不会有……
庄子为人们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至乐!
不仅要快乐,还要最大的快乐!
那么、人世间有没有至乐呢?
有、但庄子的至乐和一般人以为的至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那么、一般的人们以为、什么是快乐、什么是痛苦呢?
且听庄子是怎么说的: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也就是说:世上的人们所尊崇看重的,是富有、高贵、长寿和善名;所爱好喜欢的,是身体的安适、丰盛的食品、漂亮的服饰、绚丽的色彩和动听的乐声;这些、就是一般人眼中的快乐。世人所认为低下的,是贫穷、卑微、短命和恶名;所痛苦烦恼的,是身体不能获得舒适安逸、口里不能获得美味佳肴、外形不能获得漂亮的服饰、眼睛不能看到绚丽的色彩、耳朵不能听到悦耳的乐声;假如得不到这些东西,就大为忧愁和担心;这些、就是一般人眼中的痛苦。
庄子认为:一般人所羡慕的富有的人、高贵的人、长寿的人、刚烈之士,其实、是没有快乐的:
“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寿者惽惽,久忧不死,何苦也!其为形也亦远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
富有的人,劳累身形勤勉操作,积攒了许许多多财富却不能全部享用。
高贵的人,夜以继日地苦苦思索怎样才会保全权位和厚禄与否。
长寿的人,整日里糊糊涂涂,长久地处于忧患之中而不死去,多么痛苦啊!
刚烈之士,为了天下而表现出忘身殉国的行为,可是却不足以存活自身。
那么、庄子以为,什么是快乐呢?
还是听庄子是怎么说的:
“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请尝试言之。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曰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
也就是说:最大的快乐就是没有快乐,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苍天无为因而清虚明澈,大地无为因而浊重宁寂,天与地两个无为相互结合,万物就全都能变化生长。恍恍惚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产生出来!惚惚恍恍,没有一点儿痕迹!万物繁多,全从无为中繁衍生殖。所以说,天和地自清自宁无心去做什么却又无所不生无所不做。所以、最大的快乐是使自身存活,而唯有无为算是最接近于使自身存活的了。
庄子给出的结论是:活着、就是最大的快乐!
而使自己好好活着的最好办法是:无为!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他的《岳阳楼记》,表达了自己对快乐的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我想、这、才应当是一个高尚的人,对“至乐、至誉”的解读吧!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追寻和谐文化传统,以期古为今用。传统儒家的“和谐”文化资源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因此探讨孔子的和谐思想对今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但其核心精神是“和而不同”,把握了“和而不同”的精神实质,就抓住了和谐社会发展的精髓。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的产生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孔子在继承和发展史伯、宴婴“和同之辩”的基础上,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历代的注释家都把孔子的话理解为“要和不要纯粹的同”,或“要和不仅仅要同”,其最大特点在于强调异元素的相容。实现“和而不同”的途径是“礼”。它通过“正名”使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司其职,正是有这种“礼”的存在,使“和”得以可能。同时“和”并非无原则的折衷、调和,它有个度的限制,这个度的衡量就是中庸。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在思想方面有董仲舒、张载、王夫之等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在实践方面有统一战线、政党制度等的运用。
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价值。从理论上来讲,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从现实来讲,我国目前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和“矛盾凸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对抗性增强,诉讼和上访事件居高不下且有升高趋势,群体性事件大幅攀升,使得矛盾数量陡增,贫富差距扩大使得矛盾的利益性增强。所以首先要树立“和
而不同”的和谐思维。其次必须有一个能够有效化解矛盾冲突的机制以保证我们的社会在矛盾与冲突中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这种矛盾解决机制具体包括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
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也具有重要价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而不同”理念在现代的运用,而“和谐世界”理念继承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核与精髓,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代国际政治背景下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也体现了“和而不同”思想。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构建和谐世界的一项重要内容。文明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树立“和而不同”的文明观,使不同文明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和社会发展模式多样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上善:至善,最完美;水:这里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
: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说到这其中所涵盖的思想意义,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释了
我认为:传统文化几千年不断,说明它有一定的存在的价值,虽然有糟粕但它都在不断的淘汰中进行了自我的选择,能存下来的大部分应该是精华。即使有的不适合了现代的环境,但若干年后,随着环境的变化,它又会重新适应。
而西方的文明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文明,实际上是中国过去淘汰的文化。现在又适应了新的环境,于是又变成了我们的老师,连他们自已也承认是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学来的。只不过中国人不用了,他们又用了。
就如同一些落后地区被淘汰的文化风俗一样,他们已经忘记了,城里的人却开始热衷起来,反而成了新的潮流。
这就是中国文化。
中国人的文明已经发展到了聪明得人人自卫的地步,聪明得政府无法管理的地步,而外国人则还在我们的周朝时期。他们恨我们聪明,说我们不规范,不法制,实际上要我们都退到古代的愚民时期。
也可能文明是要循环的,中国文化文明已经到了高峰颠峰期,那么也就只有跌下来,重新开始了。
否则无路可走。学习洋人文化就是一种解决的方法,但只不过是倒退,没能什么新意。
道家讲的是出世的哲学,是强调个人的修为。那时的国家和现在的国家根本就是两码事,不能套用到现在。如果治国和做鱼这么简单的话了,那人类的发展史不会这么曲折的。那道家的理论岂不成了世界大同的法宝了吗?
:治理大国就好像烹调小鱼,油盐酱醋料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
说法二:治理大国应该像烧菜一样难,应该像烧菜一样精心,两者都要掌握火候,都要注意佐料。
说法三:\"小鲜”像是小鱼,或一块小肉之类的。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後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1]
编辑本段词语出处
“仁”可以说是儒家的核心,这个“仁”跟道家的“道”,佛家的“真如”,还有西方哲学中的“本体”,基督教中的“上帝”,伊斯兰教中的“真主安拉”其实是一个东西的不同说法和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仁”被孔子作为人在社会领域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仁者爱人”这跟基督教所提倡的“博爱”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境界的不同。孔子的“仁者爱人”更多的是站在治世的角度来阐述的;而基督教的“博爱”是站在了个人的角度来入世的;道家的“道”是站在了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来展开的;佛家的“真如”是站在人的精神领域展开的;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也是停留在人的精神领域,但更强调人心对真主安拉的信力。
“仁”作为儒家的理论核心,其旨归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社会层面说,“仁”是社会的最高准则,社会的发展达到这个准则就可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仁爱,并和谐相处。“仁”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遵循“仁”的规律,社会就会和谐发展。
二、从人的层面说,“仁”是人的生命自我的最高体现。达于“仁”的境界,则人才会“仁”者爱人,才会“仁”者无敌。孔子把“仁”上升到了人的最高道德原则、道德标准、道德境界。人甚至可以为达到“仁”的境界而“杀身成仁”。
三、从本体层面说,人“仁”是世界的本源在社会层面的最高体现。《论语.颜渊》:“樊
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从古人的述说中可以知道,“仁”跟老子的“道”是一致的,老子的“道”是从人和自然层面讲的。而孔子的“仁”是从人和社会层面讲的。只不过是一体的两个面而已。
“仁”作为中国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虽为一家之言,但在社会的层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见“仁”的学说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治”“德治“人治”。三个方面入手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
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a} 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
提问者评价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试举一例: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亦不无悖逆。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
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一切顺应自然才是最高的境界。若能遵守自然而然的规律,一切随缘,心必定能得大自在,心得大自在身必安详。 我们心态坦然、思想平和,人生自然也就会一切随缘了,唯有随缘的态度才能让我们远离比较和嗔恨的苦恼,思想不被焦虑和忧愁牵制,才会在佛教智慧的观照
中得以解脱。也唯有在这样的人生里,我们才会以真诚的心赞赏他人的成功而不自卑渺小;在苦难加身之时勇敢承担而不懦弱地逃避;在诸多误解和打击面前没有怨言;在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中依然有一颗深沉慈悲的爱心。
《宝积经》上云:不分别过去,不执著未来,不戏论现在。意即生命就在当下这一时刻。对于我们这些世俗众生来说,当下大多数人拥有的都只能是一份平常的生活。如果我们已经为自己创造美好人生尽了全力,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再没有选择的余地,恨天怨地也不能扭转乾坤。我们不妨就以一颗平常的心,随缘而快乐地活在当下吧:像蜜蜂那样辛勤地采蜜,像青蛙那样欢愉地歌唱,像玫瑰那样自然地开放……尽量让心自在而舒展
泽雉”,就是江河边旷野里的野鸡。野鸡走几步路,脖子就伸一伸,往地上啄一啄,找虫子找东西吃,走几百步,走得更远一些,看到有水就喝一点。你看野鸡挺可怜的,为了一点饮食,为了吃饱,一天到晚到处跑。虽然如此啊,它活得很快活很高兴,“不蕲畜乎樊中。”“蕲”就是乞求,它不乞求关在笼子里。关在笼子里好啊,野鸡如果被人关在笼子里,天天有米吃,现在还有各种配好的饲料,又有水喝。但是,被关在笼子里不舒服呀,它宁肯饿肚子,也要自己在外面找吃的,这才自由啊!这才舒服啊!所以它的生命并不希望关在动物园的笼子里。为什么?
“神虽王,不善也。”“王”通旺。你看关在笼子里的动物,譬如我们去动物园看孔雀,它把脖子一伸,头一弯,再把羽毛一张开,那是孔雀王,很了不起的样子。可是再了不起,它还不是被人关在笼子里,它自己也觉得不自在。它的“神”,那个精神虽然看起来像王一样,可是“不善也”,不好。
其实,我们大家也都关在笼子里,这个宇宙就是个大笼子。譬如我们住在房子里,从外面看进来,就好象混凝土建成的笼子里关了我们这些人,但自己还翘头翘脑,自己称王,
这不好。生命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人,有时候觉得自己顶天立地,功成名就,或者了发大财,当了大老板,出来那个肚子挺得特别大,表示有钱,可仍然是被关在笼子里。照庄子的说法,“不善也”。
我认为是没有构成挑战的,相反,民贵君轻的思想本身就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而提出来的。民本思想只是意在提醒统治者注重人民的力量,重视大众的价值,这和唐太宗李世民提出的君民舟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一样的,尊重人民只是一种怀柔政策,用以缓和阶级矛盾,使天下人民能够服从统治,使统治者能够更好的驾驭国家和人民。孟子本身就是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分子,他的思想也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跳不出这个局限,而后来的封建统治也证明了他的民本思想是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的。
针对人心的难以驾驭和控制,孟子还提出了“存心”、“养心”的著名说法。“存”是保存,有意识地把握、不使丢失。“存心”指有意识地保存自己的良心,不使之被人事淹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心灵经常是麻木的。我们学会了太多的做人技巧和法术,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应用这些技巧。但是这些技巧不能让我们在利益的诱惑面前气势如虹,在关键的考验时义无反顾,做人的法术不能给我们的人格以力量、生命以底气。因此,“存心”的“存”不能理解为封存,而是指有意识地保护和保存良心,别让它迷失。有时候,我们只有在夜深人静、独自静坐的时候,才会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己心的存在。但是一回到现实,我们的本心立即消失得无踪无影。所以,明代儒学大师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要求人们时时体会自己心的存在,感受良心的呼唤,聆听良知的声音。
“存心”之外,孟子还提出了“养心”。所谓“养心”,我的理解是,人的习惯是多年养成的,不可能一下子戒除所有毛病,需要日积月累地调整,逐渐把多年养成的坏习惯消除。因此,人心本身也需要“养”,我们要学习把自己的心当作一棵树、一株盆景来养育(你会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通过减少不健康的欲望,
可以达到涵养心灵的作用。如果把我们的心比作一株植物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清除贪心和私欲,保持净心,发展自己性格中善良的一面,就好比是在给自己的心浇水、施肥,保证心的健全生长。孟子还强调,“养心”一定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专心致志”和“一曝十寒”这两个今天无人不晓的成语,就是孟子针对养心专门发明出来的。虽然孟子所提出的“存心”和“养心”,都是针对“心”而发,但含义略有不同。“存心”是就具体的心理活动而言,强调抓住良心不放;“养心”则强调培养健全的心灵需要时间和耐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存心”从短期行为着眼,“养心”从长远效果着眼;“存心”需要毅力和决心,“养心”需要细心和体验。故宫里有一个“养心殿”,这是帝王养心的地方。可见孟子的养心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影响很大。
但是,“存心”和“养心”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那就是培育健全的人格,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养其性”。“性”这个字从词源上看由“生”与“心”两部分构成,在先秦典籍中常常就是“生命”的意思。加上一个“心”,意在强调它是一个身心交融的生命整体。因而“性”字有两层衍伸义:从行为方式上看它表现为人的性格,从本质上看它体现了人的本性。“养性”,就是要把自己的生命作为一个身心交融的整体来培育,通过“存心”、“养心”给生命的幼苗阳光、雨露和营养,使之健康、茁壮地成长。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意思是,用心做人,凭良心做事,养育身心,涵养性情,才是对老天最好的交待(即“事天”)。这个过程被后世儒者简称为“存养”。孟子并没有把“天”当成“上帝”来崇拜,但他认为“天”是我们一切良好禀赋的源头,并使人成为万物之灵。孟子还指出,人高贵于禽兽的地方不在别的,在于人有良知、良心。为什么我们在做了坏事以后心中会感到不安呢?为什么有时会对他人有愧疚之感呢?这种天然产生的感觉,如果说是人的一种本性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是老天赋予人的天性。从这个角度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自己的良心、良知,就对不起老天了,也就是不能“事天”。孟子并不是要人们去盲目崇拜天,而是强调学会尊重自己的天性。
孟子接着又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意思是说,我们一辈子只能活一个岁数,我们不可能既长寿、又短命。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活多大岁数,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不得癌症或夭折。这些我们能力范围之外的事,取决于天意。从这个角度说,命运是无常的,人不能自己左右,谁也无法逃脱命运的主宰。但是有一件事是人可以主宰而且应该主宰的,如果做不好,那可就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了。这件事就是:存心、养心与养性,简而言之就是修身。能修身才能“安身”。“立命”,即“立于命中”,就是指面对命运的无常,人还能够站起来,不为它的神秘力量所打倒。如果你能在无常的命运面前坚强地站立起来,你就无惧于死亡的威胁了,你的生命由此获得了牢不可破的根基,这就叫做“安身立命”。后世经常使用的“安身立命”一词,源头在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