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瀛文
【摘 要】股权激励是一种具有长期效应的激励机制,对于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趋于一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内对于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负相关、曲线相关三个方向研究成果的梳理,试图以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说明股权激励在公司治理中起到的作用,以使得股权激励的效用最大化. 【期刊名称】《山东纺织经济》 【年(卷),期】2017(000)011 【总页数】3页(P13-14,7) 【关键词】股权激励;公司绩效 【作 者】张瀛文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275F276.6
起源于美国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股权激励,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在发达国家得以很好的推广。所谓股权激励就是为了实现激励对象与企业之间建立一种密切的关系,通过利益共同化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而股权激励就很好的解决了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所产生的矛盾。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股权激励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我国在2005年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为我国的股权激励奠定了
制度基础。相继出台的《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管理办法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 》使我国的股权激励更具有规范性。
虽然国内早期部分学者认为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但通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两者具有相关性已经在国内外学者中达成了一个共识,所以本文不对研究表明两者不具备相关性的文献进行梳理。国内外学者在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中,运用了不同渠道,不同研究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析,从而得出了不同的成果。本文通过对我国学者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进一步对该方向的未来研究进展加以展望。
目前我国学者就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的观点主要为:正相关、负相关、曲线相关三个方面。
周建波,孙菊生(2003)通过对2001年上市公司年报中显示进行过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进行取样,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推动对经营者进行股权激励的主要为国家股股东;相较业绩股票和股票增值权激励的模式强制经营者持股和利用你安心购买流通股或混合模式的激励效果更为突出;股权激励授予对象包括董事时, 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与由第一大股东选派的董事比例显著正相关;成长性高的企业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1]。董斌,陈婕(2015)以2006-2013年的所有上市公司作为最初样本,并从中选取了2006-2011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处理组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实施股权激励能够提升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相较于成长性较低的上市公司而言成长性较高的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更优。并就研究结果提出了国有企业任命高管应合理利用市场机制聘任高水平的职业经理人,去行政化、股权激励不适用于带有垄断性质的国有上市公司、国企改革的同时可引入薪酬激励制度、控制股权激励的上限的四个政策意见[2]。许娟娟,陈艳,陈志阳(2016)以我国2007-2013年的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说明了在未剔除公司绩效中的盈余管理“噪音”时,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进行股权激励能够提高公司的绩效[3]。王秀芬,徐小鹏(2017)以2011-2015 年我国沪深 A 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选取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了对公司高管进行股权激励可以提升公司的绩效,并发现了经营风险在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中的中介作用[4]。葛文雷,荆虹玮(2008)以2006年我国实施了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实证的方式得出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具有正相关的关系[5]。
也有学者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陈华,赵俊燕(2008)通过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角度来说明了股权激励能够使企业绩效提升[6]。邱婷(2014)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通过对双鹭药业实施股权激励前后公司绩效的对比,最终得出结论,双鹭药业实施股权激励提升了企业的绩效[7]。宋玉臣,李连伟(2017)通过选取2007-2013年间公布实施股权激励的251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了一个综合分析框架,从而检验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绩效的作用路径,通过实证的结果分析表明: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绩效的作用途径主要是以直接路径实现的,并对公司绩效呈现出正相关的作用[8]。 就理论而言,股权激励使公司委托人用来提升公司代理人与公司利益区域一致的一种手段,在运用准确的情况下,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委托代理成本并提升企业绩效,但是仍然存在少数学者研究得出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存在着负相关的结论。 苏冬蔚,林大庞(2010)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进行分析,以 2005至2008年间非金融类及金融界上市公司共取得5456条股权激励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与未提出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相比较,进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业绩下降,从而得出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9]。
我国的部分学者在对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中提出了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曲线相关的关系。
李维安,李汉军(2006)以1999-2003年间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出,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在持有足以完全控制公司的股份情况下,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呈现出正相关的作用;当大股东持股比例处于20%至40%之间时,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呈现出倒U型关系[10]。黄桂田,张悦(2008)以2002-2004年的数据为基础,对管理层持股的内生性进行了检验,从而得出了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绩效存在倒U型影响[11]。章雁(2010)通过对样本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式对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股权激励水平在11.77%-60.05%区间内两者正相关,在其他区间内两个呈现负相关[12]。褚晓琳,张立中(2011)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得出了股权激励只有在对经理人员做到了真正的激励,并使其努力进行工作,对于股东利益方面经理人员对股东利益损害最小化时,股权激励对于公司绩效起到一个正相关的作用;反之,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起到负相关的作用。在运用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我国现有经理人市场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的结构,使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制度建设三条建议 [13]。范合君,初梓豪(2013)同样采取实证的方式对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倒U型影响[14]。
国内学者中,对于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具有正相关作用的学者占有大多数,虽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或曲线相关,但是其占比较少。在2006年之前的研究中,持股比例是重要的衡量指标,并存在数据较为老旧的现象。相关文献的研究缺乏创新性,虽然有以不同角度对二者关系进行研究,但是为数较少,整体缺乏创新。因此,对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可以加强基于不同视觉方向的研究,以新颖的角度来验证二者之间的关系。
随着制度法规的不断完善,股权激励在我国的运用也日趋广泛,这就为我国学者对
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样本,样本容量的增大,可以增加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总而言之,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差异性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例如行业的特征,不同公司的不同治理结构,公司自身的差异性等。所以,应根据不同公司的不同环境来制定一个合理可行的股权激励方案。
【相关文献】
[1] 周建波,孙菊生. 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3;(05).
[2] 董斌,陈婕.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研究[J]. 商业研究,2015;(06).
[3] 许娟娟,陈艳,陈志阳. 股权激励、盈余管理与公司绩效[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03). [4] 王秀芬,徐小鹏. 高管股权激励、经营风险与企业绩效[J].会计之友,2017;(10).
[5]葛文雷,荆虹玮.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的关系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8;(03). [6] 陈华,赵俊燕. 基于企业绩效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研究——从唐骏“转会事件”说起[J].经济体制改革,2008;(05).
[7]邱婷. 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4.
[8]宋玉臣,李连伟. 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绩效的作用路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9]苏冬蔚,林大庞.股权激励、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J].经济研究,2010;(11).
[10]李维安,李汉军.股权结构、高管持股与公司绩效——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6;(05).
[11]黄桂田,张悦.企业改革30年:管理层激励效应——基于上市公司的样本分析[J].金融研究,2008;(12).
[12]章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实证研究——基于2009年沪深股市A股经验数据[D].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13] 褚晓琳,张立中.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09). [14] 范合君,初梓豪. 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倒U型影响[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