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65岁男性患者,突发头晕,头部CT显示无异常,考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家属认为患者症状较轻,不愿住院。医生意识到疾病的危重性,劝患者留院观察。期间,不间断观察患者的反应、询问病情,家属渐渐对医生产生信任。观察过程中患者言语不清并突然失语,家属当即同意并配合救治工作。治疗后患者可自由交谈,家属已由原来的不信任转为感激。
当患者留院观察时病情加重可能致死,如不及时沟通,往往会诱发医疗纠纷。急诊医生要多观察患者多与家属交流并争取家属的配合和理解,否则患者加重,家属会认为是医生失职而引发医疗纠纷。
案例二:
73岁的孟老突然感觉胸口有点憋气,走路有些喘,但又不那么明显,门诊医生告知:“肺源性心肌梗死,最好马上手术治疗”。住院后等了一 天,一位负责医生说,“需要会诊讨论治疗方案”。等了两天又说需要请一位专家来加入方案讨论。第三天、第四天……孟老等待着,猜测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终于,在入院一周后,医生跟孟老说:“你也看见了,我们这么多专家一起讨了论了很长时间,你的病要想治好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你年岁太大,如果手术,麻醉这关你就挺不住。”
从那以后,孟老再也不配合护士吃药了,他拒绝治疗,而且对所有医护人员的话很反感。医护人员拿孟老没办法,不得以叫来了科主任。科主任来到孟老的病床边:“孟老,您好,我是心内科主任,今天来看看您,听说您遇到点小麻烦。别着急,看我能不能帮您。肺源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慢慢积累成的疾病,所以您之前没觉出这个病严重性,是可以理解的。您想马上手术,我很佩服您的勇气,但现在遇到点特别的情况,因为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您目前的身体情况,恐怕承受
1
不住麻醉对您心脏的考验。不过,孟老,您别着急,手术这个办法咱们使不了,但是也可以药物治疗啊。合理地吃药,也可以让您的身体恢复起来。这以后,孟老都非常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所有的医疗纠纷,究其原因,无外乎服务态度、医疗质量、经济纠纷等问题,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充分的医患沟通而引发的。我们应该把每一次医疗纠纷,看作是一次成长的教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广大人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因此怎样正确对待和处理医疗纠纷,保护病患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是我总结前辈们处理医疗纠纷的经验和建议:
1.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规范医疗纠纷处理工作。
医院各科室可以成立相应的医疗纠纷预防处置小组,组织深入学习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的要点、精髓,使医务人员准确掌握医疗纠纷处置流程和防范能力。
处理医疗纠纷,应坚持“换位思考”的工作方法,以对方的思维角度和价值取向为出发点。患者到医院管理部门投诉大都是“怒气冲天”,态度强硬,语言偏激。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就会对患者恶劣的态度有所宽容,也会更多地为他们考虑,取得他们的理解,利于医患纠纷的解决。进行换位思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真正的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体会对方的想法和感受,避免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
二是作为医院管理工作者,只能要求自己多换位思考,为患者着想,而不能强调患者为自己着想。
三是换位思考应当形成一种氛围,把换位思考纳入医院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每位医院工作者的灵魂深处,落实到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形成管理上的良性循环,促进医院的建设发展,也就能从根本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完善规章制度,规范诊疗和收费服务。
只有制度,没有落实,制度就形同虚设。因此,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狠抓落实,经常进行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我们防止医疗纠纷的
2
有力措施。
3.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病历质量在医疗质量的管理中占有重要作用,病历是重要的医疗文书资料,是认证有无医疗过失的重要依据。医疗文书被赋予了法律责任,如实、详细、客观、准确、完整地记录病程,显得至关重要。
临床医务人员,应在掌握“三基三严”和扎实基本功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更新知识,把握学科发展动态,提高技术水平。在为病人诊治过程中,做到运用最经济、有效、安全、合理、实用的治疗手段为患者解决病痛,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从而适应新时期医务工作的需要,并预防纠纷的发生。
4.加强法制教育,切实依法执业。
要加强对全体医护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医疗安全教育,增强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保证医疗服务安全、有效。
5.加强沟通,优化服务。
综上所述,我们要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技术和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要发掘医疗纠纷发生的根源,采取相应措施,从源头上遏制其发生和发展。医疗纠纷的处理不应简单化、公式化,而应巧妙、灵活地去处理,保证医患纠纷能得到及时、恰当、公正的处理,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及全市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