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隋唐越州高僧及其佛学影响

2020-02-01 来源:爱go旅游网
157 隋唐越州高僧及其佛学影响 姚培锋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浙江上虞312300) 摘要:隋唐时期越州佛教的发展以创立宗派和广泛进行佛学交流为主要特点,它改变了东晋南朝 佛教由西向东单边传播的现象,代之以南北互动、东西交融的格局。在社会政治统一的前提下,高僧 之间频繁的交往和弘法活动,成为推动越州佛学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也扩大了越州佛学在全国的影 响。越州与京师长安之间的往来,是南北两个佛教中心之间的一种交融。越州高僧的佛学成就和佛教 宗派的交流、会通,反映了佛教文化认同的趋势,表明这一时期佛学发展的渐趋成熟。 关键词:隋唐佛教越州高僧佛教宗派佛学成就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52(2009)04—0157—11 隋唐佛教的发展主要体现两大特点,一是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广泛兴起和创立。“由 各类‘师说’发展成为大型宗派,是隋唐佛教的一个重要特征。”锄二是各地区之间的佛 学有了更为广泛的交流和会通。与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佛教的单边性由西向东流传, 被南北之间的互动交流所取代,形成了局部性区间交流和全国性大交流并存的格局。这 一趋势,应该说是隋唐统治者结束全国分裂割据局面而实现政权统一,以及佛学思想理 论发展的结果,表明佛教的发展,此期已逐渐进入一个成熟的阶段。 这一时期,作为江南佛教三大活动中心之一的越州地区,由于出现了一大批具有较 深佛学造诣的高僧,而推动着越州佛教的发展。越州是三论宗的诞生之地,再加上与天 台宗、华严宗等佛教宗派具有很深的佛学渊源,从而确立起在全国的佛学地位。越州高 僧的游学和弘法活动,尤其是与京师长安、东都洛阳等北方佛教重地之间的频繁交往, 使之在不断汲取新的思想理论的同时,也广泛弘扬了所取得的佛学成就,从而在全国产 生很大的影响。 收稿日期:2008—06—07 作者简介:娥培锋(1963一),男,浙江嵊州人。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制度史和地方 吏研究。 ①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2—223页。 158 敦煌学辑刊 2009年第4期 一、隋唐越州高僧及其主要事迹 隋唐时期全国的僧尼数量众多,据《佛祖历代通载》卷lO记载,隋朝时,“度僧 尼将三十万,崇缉寺宇,向有五千。”①至唐,《新唐书・百官志》载玄宗朝有寺5358 所,僧尼126100人。唐代的寺院要比隋代多,但僧尼数量几乎减少了近一半。出现这 一现象,除了隋末唐初战乱原因外,恐怕与僧尼在籍人数减少,而隐匿人数增加有关。 因为经过一百多年后,至唐武宗会昌灭佛,全国还俗僧尼就达26万余人。从这一情况 来看,唐代实际拥有的僧尼数量应比隋代要多。照此推断,越州的僧尼数如按全国僧尼 数的1/20—1/l5估计,②也应在l—2万人左右。如此庞大的僧尼队伍,为越州佛学的 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越州境内的高僧很多,仅《续高僧传》和《宋高僧传》 等列有专传的越州高僧就有近40人。现摘录其中较为重要的高僧,并将其事迹表列如 下。 表一:隋唐时期越州籍的主要高僧 僧号(含生 俗籍 俗姓 主要事迹 资料来源 卒年) 事寺住持,修头陀法。大业初,帝敕令严禁游 《续高僧传》卷 “智者大师”智颇。开皇中,为庐山福林 大志 山阴 顾 方隐逸27、《宋高僧传》 ,志大愤,遂往东都,谒帝谏言,于 卷23 嵩山设斋燃臂。有愿誓文七十余篇。 礼宗 会稽 宋 道气酋壮,志求玄微,尝从天台传授,注 (6l2—-7O8) 《涅榘经》8O卷。 《宋高僧传》卷5 ● 八岁出家,受具后学河中《三论》,复讲《涅 道亮 越州 朱 粲经》。神龙元年(7o5),孝和皇帝诏亮与法 《宋高僧传》卷8 席宗师十人,入长乐大内坐夏安居。时帝命 受菩萨戒。二年,诏于西园问道,朝廷钦贵。 年始十二,师事富春僧晖。证圣元年(695), 隶悬溜寺,从光州岸师谘受具戒。后乃游诣 《宋高僧传》卷 玄俨 诸暨 徐 上京,探赜律范,遇崇福意律师并融济律师。道尊戒洁,名动京师。后还江左,偏行《四 1 4、 <嘉泰会稽 (675—742) 分》因著《辅篇记》10卷、《羯磨述章》3 僧》 志》卷l5《高 ,篇,并撰《金刚义疏》7卷。法华寺建置戒 坛,招集律行,恩制度人,受戒离俗者万人。 ①‘大正藏)卷49下,第558页。 ②李志庭著:<浙江通史》第4卷<隋唐五代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88页。文中记录 隋唐两代,浙江的寺院分别占全国的16.4%和17.6%,因而估算出浙江的僧尼数量大致占全国的1/5。根 据当时越州佛教的兴盛程度,越州的僧尼数应占浙江的l/4—1/3。 隋唐越州高僧及其佛学影响 僧号(含生 俗籍 卒年) 俗姓 主要事迹 159 资料来源 大义 萧山 (691—.779) 徐 年十二,请诣山阴灵隐寺(疑为灵鹫寺)求 师。开元初,从吴郡圆律师受具。复依越州 开元寺深律师,学《四分律指i)11)。游长安, 乃抠衣法华寺玄俨律师,其俊迈出伦。称心 寺超律师请为寺任,誓入天台佛陇转《藏 《宋高僧传》卷I5 经》。宝应初,与大禹寺迥律师同诣左溪朗禅 师,学止观。前后戒坛计十七登,受戒弟子 三万余人。 昙(692-一 年十五,从李滔先生习《诗礼》。受具于丹阳 玄昶律师,学通《事钞》于当阳昙胜律师。 开元五年(717),西游长安,依观音寺大亮 律师,传《毗尼藏》,崇圣寺檀子法师学《唯 771) 山阴 张 识》、《俱舍》等论,安国寺印度沙门受菩萨 《宋高僧传》卷14 戒兼通外学。开元二十五年(737),仗锡 东归。明年,主越州开元寺,讲《四分律》、 《删补钞》,度人十万计。著《发正义记》10 。卷。 澄观 山阴 (738--839) 依宝林寺霈禅师出家,诵《法华经》。乾元 中,依润州楼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本 州依昙一,隶《南山律》,诣金陵玄壁法师, 夏侯 传关河《三论》。大历七年(772),往剡溪, 从成都慧量法师,覆寻《三论》。十年,就苏 《宋高僧传》卷5 州,从湛然法师习《天台止观》、 《法华》、 《维摩》等经疏。游历甚广,曾入长安。弟子 传法者一百许人,余堪讲者千数。著述无数。 年十二,辞亲学道,请业于法华寺俊师。开 元二十六年(738),幼度隶诸暨香岩寺名籍。 依法华寺玄俨师,通《四分律钞》。又从左溪 玄朗师习《天台止观》、《禅门》、《法华玄 疏》、《梵纲经》等。天宝中,……乃游问长 《宋高僧传》卷17 安居安国寺,公卿藉其风宇,追慕者结辙 而至。旋居故乡法华寺,自至德迄大历中。 频受请登坛度戒。著《破倒翻迷论》3卷, ,神邕 (71O—788) 暨阳 蔡 焉{ 又纂地志2卷。  海慧 越州 精习天台教,而禅寂悟。著《天衣十峰咏》, 《嘉泰会稽志》卷 郡人钱易为之序。 15《高僧》 少而好学,法受双峰。游历名山,尝住南阳 白崖山党子谷四十余年。开元中,居长安龙 慧忠 (? 75) 诸暨 冉 兴寺,罢相、节使、王公、大人莫不膜拜顺 《宋高僧传》卷9 风,从丽问道。肃宗时,居京师千福寺。卒 谥“大证禅师”。 160 敦煌学辑刊 2009年第4期 表二:隋唐时期越州境内的外籍主要高僧 僧号(含生 俗籍 卒年) 俗姓 主要事迹 资料来源 吉藏 (549金陵 623) —安 年七岁,投兴皇寺朗法师出家,具戒后声问 转高。曾东游秦望,止泊嘉祥,并在会稽嘉 祥寺讲法达十五年之久,有“嘉祥大师”之 称。开皇末,被炀帝召入东都洛阳,后居长 安日严寺。常与昙献禅师、僧粲等高僧辩论, 《续高僧传》卷l1 并在京师完成《三论》注疏唐初,高祖在 长安设立“十大德”,统领僧众,吉藏亦在当 选之列。著有《中论疏》、《百论疏》、《十二 门论疏》、《三论玄义》等。晚年住延兴寺。 。法敏 (579—每l5) 丹阳 孙 八岁出家,事英禅师为弟子。后入茅山,听 明法师三论。年二十三,又听高丽实公讲大 乘经论。躬为南坐结轸三周。及实亡后,敏 乃反俗,三年潜隐。还袭染衣避难入越,住 余姚梁安寺,领十沙弥讲法华三论相续不绝。 贞观元年(627),出还丹阳讲《华严》、《涅 《续高僧传》卷l5 檠》二年,越州田都督追还一音寺,相续法 轮。于时众集义学沙门七十余州八百余人, 当境僧千二百人,尼众三百,士俗之集不可 复纪。至十九年,会稽士俗请往静林讲《华 严经》。 . 。慧持 汝南 (575—642) 周 生于豫章,初达丹阳开普寺,投满法师。隋 末,避难往越州,住弘道寺。常讲《三论大 《续高僧传》卷14 品》、《涅粲》、《华严》、老庄,累年不绝。 书翰有闻,不出寺门将三十载。 幼人法流,斋庄自任。居越州大禹寺,晚年 慕称心寺大义律师,同习三观于天台宗。宝 《宋高僧传》卷 应年中,与大义同诣左溪玄朗禅师,学止观。 15著有《朗师真影镦》29 《法华经文句序》,冠绝 于时,为世所贵。 、神迥 (565--629) 、智凯 (丹阳 ?—646) 冯 年十三,覆藏经论,纵述不拘检约,随吉藏 住会稽嘉祥等寺。及藏人京,即还静林寺, 聚徒常讲。武德七年(624),赴剡县立讲, 听徒五百。贞观元年(627),往余姚县小龙 《续高僧传》卷14 泉寺常讲三论大品等经。十九年,齐都督 请出嘉祥寺,令讲三论,四方义学八百余人, 百有余日,日论十人,答对冷然消散无滞。 ,道岸 生而不群,少而奇概。浮江淮,达洙泗,探 禹穴。闻越中初法师名,杖锡游吴,由是常 (654—717) 光州 唐 居会稽龙兴寺。孝和皇帝征其入朝,与大德 《宋高僧传》卷ld 数人同居内殿颇受恩宠。后还光州,灭度 于会稽龙兴道场。 ,隋唐越州高僧及其佛学影响 161 僧号(含生 俗籍 俗姓 主要事迹 资料来源 卒年) 少出家,长安元年(7m)得度,住扬州大云 寺。神龙元年(705),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 鉴真 江阳 淳于 景龙元年<707),诣长安。天宝三载(744>, 《宋高僧传》卷l4 (6S7—I763) 应越州龙兴寺僧众之邀,从明州转至越州, 弘扬律宗。十年艰辛,六次东渡,终成日本 律宗初祖。 为智颧五世孙,左溪玄朗之法子。天宝初年 登僧籍。遂往越州昙一律师法集,广寻持犯 湛然 荆溪 戚 开制之律范。曾住越州大善寺(时称开元寺) 《宋高僧传》卷6 (71 1—-782) (常州) 多年,与昙一精研《毗尼》。在玄宗至代宗的 十余年闯,诏书连征,辞疾不就。著述颇多, 被尊为“天台九祖”。 师授《维摩》、《法华》二经,十六岁出家, 投嵩山临坛大德远和尚。大和五年(831), 允文 归嘉禾,并赴钱塘天竺寺听讲《大涅粲经》。 (8o5s82)嘉禾 朱 开成元年(836),游台峤,止息越之嘉祥寺,- 众藉清分 《宋高僧传》卷16 ,甄命敷其经律。后移居静林寺。 大中初年,隶名开元寺。在越州讲《相疏》、 大经,其姿庄严端正,门徒弟子十分畏惮。 居会稽山妙喜寺,诵通经典,精讲《涅巢 经》。成亨元年(670),在京都,盛扬道化。 印宗 吴郡 印 上元中,敕人大爱敬寺居,辞不赴,请于蕲 《宋高僧传》卷4 (627—^7l3) 春东山忍大师谘受禅法。复于香禺遇慧能禅 师。著有《心要集》及诸佛法,著述流布甚 广。 大和二年(828),振锡观方,访天台胜境。 寂然 白 到达剡之沃洲山后,慕其名山、名僧、名士, 《宋高僧传》卷2 如归故乡,恋而不能舍去,卜筑而居禅院。 修三学,时推俊迈。光启中,属徐约军乱, 希圆 姑苏 张 孙儒略地,吴苑假扰。圆由通玄寺附商船, 《宋高僧传》卷7 避地于甬东。其估客偕越人,笃重于圆,召 居会稽宝林山寺。著有《玄中钞》数卷。 就云门寺惟孝为师。大中初年,巡游暨阳。 神智 义乌 力 号“大悲和尚”。大中中,人京兆,时异平相 《宋高僧传》卷25 国裴公休预梦智来,迨乎相见欣然。 曾随叔氏唯宽入长安内道场。年十五,诵 文质 《法华》、《华严》、《维摩》等经。二十三岁 (778—_861) 须江 祝 受具,善讲《四分律》、《俱舍》,精晓诸大经 《宋高僧传》卷27 论。后约束大悲、禹迹二禅师,参问心要。 后归诸暨法乐寺领徒。终住会稽吕后山院。 162 敦煌学辑刊 2009年第4期 表一、表二是列有专传的越州主要高僧,包括越州籍在本土或在外地的高僧,以及 外籍在越州的高僧。另外,在两传或其它资料中列有专传的高僧,还有智永、智果、灵 澈、清江、僧达、慧沐、全亮、道行、后僧会、丹甫、灵 、慧海、智藏、昙休等。 从这些高僧所列事迹来看,主要有如下特点:(1)师事名僧或师承多门。两表中 所列之高僧大多具有这一特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如大志、玄俨、大义、昙一、澄 观、神邕、吉藏、法敏、湛然、神迥等。来自于名师的佛学传承,为他们在这一领域的 发展,乃至最终成为一代宗匠,奠定了深厚的佛学基础。(2)游历甚广,声名远播。 这些高僧一般都有丰富的游学经历,广泛涉猎佛学成为他们的共同特点。值得注意的 是,表中所列高僧很多曾游历过京师长安,如道亮、玄俨、大义、昙一、澄观、神邕、 慧忠、吉藏、印宗、神智、文质等。与京师长安的密切联系,极大地提高了这些高僧的 声誉和地位,扩大了越州佛学在全国的影响。(3)佛学精湛,著述颇丰。他们大多以 研习本地较崇尚的、又有特色的《般若》、《毗尼》、《三论》、《涅粲》、《华严》、《法 华》等经和律学,有不少高僧成为该领域的顶尖人物,如昙一、澄观、神邕、吉藏、 法敏、湛然、允文、神迥、智凯等,佛学著述也十分丰富。 隋唐越州佛学的突出成就 自东晋南朝以来,佛教在江南得到了较快的传播,这与浙东会稽(唐代称越州) 的传教活动有着很大的关系,慧皎所撰《高僧传》就记录了众多西来高僧在此地的弘 法活动。这里名士集聚,如孙绰、许询、刘恢、殷浩、何充等,都与高僧有广泛的结 交,从而实现了佛、玄的有机结合,对推动江南佛教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正如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佛教传播在晋室南渡后有了一个飞跃,那么,“玄学则是这次飞跃 得以产生的关键”。①那时,会稽一带已是江南的佛教中心,般若学中的所谓“六家七 宗”,其中大部分与会稽有关。“即色宗”的代表人物支遁(即支道林),就曾在会稽一 带长期活动;“识含宗”的于法开、“幻化宗”的竺道壹分别居住在剡山石城元华寺和 会稽嘉祥寺;“缘会宗”的于道邃亦曾跟随其师于法兰到过会稽。 进入隋唐后,越州佛学因高僧而显贵,亦因高僧而弘扬。三论宗的创立,以及作为 第一个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天台宗,还有华严宗等,均与越州有着颇深的佛学渊源,这就 更加突出了越州佛学的重要地位。 (一)吉藏和三论宗在越州的创立。 三论宗是隋唐时期的一个重要佛教宗派,由有“嘉祥大师”之称的高僧吉藏创立, 嘉祥寺是三论宗的诞生之地。 吉藏,“俗姓安,本安息(今伊朗一带)人也。祖世避仇,移居南海,因遂家于 ①严耀中著:《中国东南佛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J4页。 隋唐越州高僧及其佛学影响 163 交、广之间,后迁金陵(今南京)而生藏。”吉藏在七岁那年投法朗出家,十四岁习 《百论》,十九岁学有成就,善讲经论。“隋定百越,遂东游秦望(即秦望山,在今绍兴 南),止泊嘉祥”,在嘉祥寺宣讲三论达十五年之久,听众每达千余,“禹穴成市,问道 千余”。“开皇末岁,炀帝晋蕃置四道场,国司供给,释李两部各尽搜扬,以藏名解著 功,召人慧日(即东都洛阳慧日道场),礼事丰华,优赏伦异。”吉藏在京师经常与高 僧进行辩论,声名远播。“王又于京师置13严寺,别教延藏往彼居之,欲使道振中原, 行高帝壤。・・…・藏乃游诸名肆,薄示言躞,皆掩口杜辞,渺能其对。然京师欣尚妙重法 华,乃因其利即而开剖。时有昙献禅师,禅门钲鼓,……时沙门僧粲,自号‘三国论 师’,雄辩河倾,吐言折角,最先钲问,往还四十余番,藏对引飞激,注赡滔然。”吉 藏在京师长安对“三论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撰写了《三论玄义》I卷、《大乘玄 论》5卷、《二谛义》2卷、《三论游意》1卷、《中论疏》20卷、《百论疏》9卷、《十 -'FJ论疏》6卷及《大品般若经疏》lO卷等。因此,吉藏是三论宗的实际创宗者。“及 大唐义举,初届京师,武皇亲召释宗,谒于虔化门下。众以藏机悟有闻,乃推而叙对 ……武德之初,僧过繁结,置十大德(即当时佛教界十大有德行高僧)”,①统领僧众, 吉藏亦在当选之列。 三论宗源予“三论学”,属般若部经学,推龙树为初祖,以龙树的《中论》、《十二 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为经典。其佛学“思想驳杂多端,与法相宗的细密烦琐,并 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难治之学。”其基本教义,是“诸法性空”的“中道”、“实相” 论,这在吉藏所著的《大乘玄义》和《中论疏》等佛学著作中,有较为完整的阐述。 吉藏倡导的“中道”、“实相”说,“是针对当时佛教内部师说竞起、社会上三教争立而 言的”,②其学说极富哲理,思辨性很强,因此,三论宗在隋及唐初十分流行。 当时,在会稽一带宣讲三论宗的还有与吉藏同出一门的明胜法师弟子法敏,他曾在 余姚梁安寺讲法华三论。“贞观元年(627),出还丹阳,讲《华严》、《涅椠》。二年, 越州田都督,追还一音寺,相续法轮。于时,众集义学沙门七十余州八百余人,当境僧 千二百人,尼众三百,土俗之集不可复记。……至十九年,会稽士俗请往静林,讲 《华严经》。”③吉藏的门人乌凯(即智凯),晚年住嘉祥寺,亦聚徒常讲三论,门人800 有余。 三论宗创立后,影响遍及会稽、长安以及长江流域的巴蜀、荆襄、金陵等地,成为 盛极一时的佛教宗派。至“唐贞观以后,三论渐衰。”④ (二)天台宗与越州的佛学渊源。 ①[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Il(唐京师延兴寺释吉藏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O册《史传部 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3年。 ②杜继文主编:《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2—233页。 ③[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l5<唐越州静林寺释法敏传》。 ④汤用彤著:《隋唐佛教史稿》,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164 敦煌学辑刊 2009年第4期 天台宗是由号称“智者大师”的智颤(538—597)在天台山创立。天台宗在佛学 理论、思想及后继者的传承方面,与越州都有着很深的渊源。相传,隋开皇十七年 (597)冬,智颇因晋王杨广之召赴扬州,途经会稽剡县石城山,在寺中大佛(即今新 昌大佛)前端坐人灭。智颤圆寂于会稽剡县,虽属巧合,却是天台宗与越州佛学结下 的一种不懈之缘。 智颤师承慧思,其佛学思想主要有“一念三千”、“一心三观”、“三谛圆融”、“止 观并重”和“性具实相”等。其佛学理论著作有《法华玄义》20卷、《摩诃止观》20 卷和《法华文句》20卷,此三部大论,后人尊之为“天台三大部”。另有《观音义疏》 2卷、《观音玄义》2卷、《金光明经玄义》2卷、《金光明经文句》6卷和《观无量寿 佛经疏》2卷等五部义疏,被尊奉为“天台五小部”。①天台宗的这些佛学思想源于 《法华经》,“就天台学产生的佛学脉络来讲,般若、玄学乃是其远因,《法华经》在江 南的流传则是其主因。”②隋唐以前,江南地区诵习《法华经》以会稽为最盛,如会稽 高僧法宗,“诵《法华》、《维摩》。常升台讽咏,响闻四达。士庶禀其归戒者三千余人, 遂开拓所住,以为精舍,因诵为目,号日法华台。”③法宗在会稽的弘法活动,反映了 《法华经》在这一带流行的情况。 《大智度论》也是天台宗一部重要的佛学理论经典,它既与般若、玄学相当亲近, 也与三论宗关系密切。《大智度论》的精神实质与三论宗有很大的一致性,“天台一宗, 盛于南方,实有三论诸师之先容。吾人若论南齐至隋江东佛学之变迁,则首为摄山夺 《成实》之席,次为天台继三论之踪。”④天台宗的最大特点是“定慧双修”,“江东佛 法,弘重义门,至于禅法,盖蔑如也。而思慨斯南服,定慧双开。昼谈理义,夜便思 择。”⑤由于宗将禅法与义理之学结合起来,被天台诸祖所借鉴、发展。 智颤弟子“章安大师”灌顶(561—632),“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也,祖世 避地东瓯,因而不返。今为临海之章安焉。”他七岁出家,师从摄静寺慧拯法师,二十 岁受具足戒。后人天台山修禅寺,礼谒智者大师,并随侍左右,成为继承智颤佛学思想 的一位高僧。灌顶在晚年曾移住会稽称心寺,宣讲《法华经》,“晚出称心精舍,开讲 法华”。⑥ 在天台宗的后继者中,湛然是一位促使天台宗中兴的高僧,被尊为天台九祖,他与 越州的关系更为密切。史载,湛然为常州荆溪(今江苏宜兴南)人,曾于唐天宝年间 游化东南,住越州大善寺(大善寺于开元二十六年改名开元寺,后唐长兴元年敕复为 ①曾其海著:《天台宗佛学导论》,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116—126页。 ②严耀中著:<中国东南佛教史),第145页。 ③[梁]释慧皎撰:<高僧传>卷12<宋剡法华台释法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④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574页。 ⑤[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17‘陈南岳衡山释慧思传>。 ⑥[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l9<唐天台山国清寺释灌顶传>。 隋唐越州高僧及其佛学影响 165 大善寺)多年,“遂往越州昙一律师法集,广寻持犯开制之律范”,①与高僧昙一共同精 究《毗尼》,受昙一佛学思想影响较大。昙一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开元五年 (717),西游长安,“依观音寺大亮律师,传《毗尼藏》,崇圣寺檀子法师学《唯识》、 《俱舍》等论,安国寺印度沙门受菩萨戒。”他还通过大亮律师,学习崇福寺满意律师 盛传的四分律,最后,“(县)一依励律师疏及唐初终南宣律师《四分律钞》三卷,详 略同异,自著《发正义记》十卷。”直至开元二十五年,才“仗锡东归”。开元二十六 年起,主越州开元寺丈席,弘扬四分。②上述情况说明,湛然是与昙一共同研习天台宗 佛学的,而且地点就在越州。 (三)华严宗与越州的密切关系。 同属三论宗一脉的地婆诃罗三藏,于唐高宗仪凤年间来中国弘扬三论,并传法于贤 首大师法藏。法藏即为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从华严宗的佛学传承来说,与三论宗有着 相当大的关系。 ・ 华严宗与天台宗也有一定的承袭关系,它以推为初祖的杜顺所著《华严法界观门》 和《华严五教止观》为理论基础。该宗在观行方面的“无尽缘起说”,是汲取了天台宗 “一念三千”的性具说,而发展其“性起”教义。判教方面的“五阶次第说”,也多以 继法藏之后的澄观,有“清凉国师”之称,为华严宗四祖。澄观是越州山阴人, 天台宗的“判教”思想为基础,而逐渐形成。 他集越州佛学与天台宗思想于一身,既向昙一学习过,又从湛然习《天台止观》等。 “乾元中,依润州(今江苏镇江)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本州依昙一,隶南山律, ……大历十年(775),就苏州,从湛然法师习《天台止观》、《法华》、《维摩》等经 疏。”其本人游历甚广,曾于贞元七年(791)西入长安,“德宗降中使李辅光宣诏(澄 观)人都,与厨宾三藏般若译乌荼国王所进《华严》后分四十卷。观苦辞,请明年入。 ……五月,内中使霍仙鸣传宣摧人。观至,帝颇敦重,延入译场刊正。又诏令造疏,遂 于终南草堂寺编成十卷,进呈,敕令两街各讲一遍为疏。……顺宗在春宫,尝垂教令述 《了义》一卷、《心要》一卷并《食肉得罪因缘》,洎至长安,频加礼接。”③可见,华 严宗与三论宗和天台宗是分不开的。 由上可知,隋唐时期的越州仍然是浙东乃至江南的佛学的一个中心。三论宗的创 立,是历代高僧佛学思想积淀的结果。由于其地域特点和佛学深厚的基础,它又成为连 接天台宗与华严宗的重要枢纽。越州佛学的这些突出成就,无疑使它确立起在全国佛教 中的重要地位。 ①【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卷6‘唐台州国清寺湛然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⑦f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卷l4<唐会稽开元寺昙~传>。 ③[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卷5<唐代州五台山清凉寺澄观传》。 166 敦煌学辑刊 2009年第4期 三、隋唐越州佛学在全国产生的影响 隋唐时期,南北佛学和佛教宗派之间的交流是十分频繁的。那时,前来越州的外地 高僧和越州高僧外出游学现象均十分普遍。在对外交流中,越州高僧把京师长安和东都 洛阳作为两个首选的目标,因为那里既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北方佛教 的两个著名活动中心,名寺、高僧众多,佛学典籍丰富。在高僧之间的不断交往和弘法 活动中,越州佛学不但得到了发展,而且也扩大了对外的影响。 《宋高僧传》在写道宣的传时,说其母孕时,“梦月贯其怀,复梦梵僧语日:‘汝所 妊者即梁朝僧桔律师,事占则南齐剡溪隐岳寺僧护也。宜从出家,崇树释教。一①道宣出 生于丹徒(一说长城;实应为吴兴),后留居长安西明寺,是一位著述颇多的高僧, 《续高僧传》、《广弘明集》等即为其所撰。在佛教界,对成名的高僧有意进行神化,这 本不奇怪。但仔细分析一下道宣的出生故事,也不难发现,一个在京师长安出了名的高 僧,其出生要与越地的僧韦占、僧护挂上钩,这难道不能说明越州佛学在全国影响之大 么! ‘ 当时,外地来越的高僧很多。据史料记载,他们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避难来越”。由于隋末唐初的战乱,有不少外地高僧为了躲避战争灾难,来 到越州并居于此地。如慧持,“隋末避难往越州,住弘道寺。常讲《三论大品》、《涅 椠》、《华严》、《庄》、《老》,累年不绝。”②法敏,“避难人越,住余姚梁安寺,领十沙 弥,讲《法华》、《三论》,相续不绝。……至(贞观)十九年,会稽士俗请往静林, 讲《华严经》。”③又如希圆,“光启中,属徐约军乱,孙儒略地,吴苑假扰。圆由通玄 寺附商船,避地于甬东。其估客偕越人也,笃重于圆,召居会稽宝林山寺。”④ 二是慕名而至。在《宋高僧传》卷27《唐剡沃洲山禅院寂然传》中,说到高僧寂 然来越是慕越之名,很有代表性。“剡沃洲山者,在天姥岑之阴,对天台华顶、赤城, 北望四明,金庭石鼓山介焉西北。北有支遁岭、养马坡、放鹤岑次焉。晋宋已来,兹山 洞开。初有罗汉白道猷言西域来,戾止是山。次竺法潜、支道林居焉。高人胜士,接踵 而栖此中。至于戴逵、王羲之、郗超、孙绰、许询游憩其间矣。见是中景异,闻名士多 居,如归故乡,恋而不能舍去。”将吸引他长居越州的原因说得十分清楚。 三是正常交流与往来。在前面提到越州高僧与天台宗高僧之间的往来时,还有许多 越僧与天台宗有关的事,如大志、礼宗、大义、神邕、海慧、神迥等高僧,都与天台宗 有较深的关系,说明佛教宗派之间的正常交往也是相当频繁的。外来高僧人越,无疑为 ①【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卷14‘唐京兆西明寺道宣传》。 ②③[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14‘唐越州弘道寺释慧持传>。 [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l5‘唐越州静林寺释法敏传)。 ④【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卷7‘唐越州应天山寺希圆传》。 隋唐越州高僧及其佛学影响 167 越州佛教带来新的信息和新的佛学理论,也给越州佛学发展注入新的因素和动力。 与此同时,越州高僧也在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仅以进入京师长安的越州高僧为例, 除了前面已提及的吉藏、昙一、澄观等高僧外,还有不少高僧也到过长安,如道亮、玄 俨、大义、神邕、慧忠、印宗、神智、文质等。越州高僧西入长安的目的,主要是: (1)游学帝京,增长见识;(2)皇帝征召,入宫服务;(3)宣传佛学,从事佛教活动。 进入长安的越州高僧,多数抱着崇尚帝京并向京师高僧学习的目的。他们之中有的 短暂逗留,有的长期居住,少则一年半载,多则几年、十几年,如玄俨、大义、昙一、 神邕、鉴真、文质等高僧。玄俨,“乃游诣上京,探赜律范,遇崇福意律师并融济律 师,皆名匠一方,南山上足,成能异堂睹奥,共所印可。”①玄俨在长安游学时间多长, 传中没有明言,但显然以寻访京城名师为其目的。神邕,“天宝中……乃游问长安,居 安国寺,公卿藉其风宇,追慕者结辙而至。”②文质因叔氏唯宽“被诏人长安,止大兴 善寺,重诏人内道场,兼请受菩萨戒。质随宽人内,年十五,诵《法华》、《华严》、 《维摩》等经。”③从传中记述可见,文质在长安留居的时间应是较长的。 高僧吉藏、道亮、澄观、慧忠、道岸等人,因名动京师,被皇帝征召,入京师或人 官服务。吉藏、澄观等高僧前已述及。道亮则是在“神龙元年(705),孝和皇帝诏亮 与法席宗师十人,入长乐大内坐夏安居……二年,诏于西园问道,朝廷钦贵。”④又如 慧忠,《宋高僧传》卷9载:“开元年中……上奏玄宗,征居香刹,则龙兴寺也。”“肃 宗皇帝载定区夏,闻其德高,以上元二年(761)正月十六耢内给事孙朝进驿骑迎请 ……天子钦之,待以师礼”。 越州高僧进入长安后,大多受到宫室和王公大臣的礼遇,如道亮、神邕、慧忠、吉 藏、道岸等。他们在京师讲经说法,宣传佛学,从事着各种各样的佛教活动。如吉藏与 京师高僧辩论,弘扬三论宗。澄观在长安译经、讲经和传法。又如印宗,“咸亨元年 (670),在京都,盛扬道化”,⑤明确说到他在长安的弘法活动。 总之,隋唐时期越州高僧将佛学发扬光大的同时也带向了全国,使之在全国产生了 较大的影响。越州高僧与京师长安、洛阳等地高僧之间的佛学交流,不仅发展了越州的 佛学思想理论,巩固了其重要的中心地位,而且也表明了这样的事实,即随着隋唐统一 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地区差异在不断缩小,宗派之间的佛学交融在 日益增加。各宗派之间的这种佛学交融,客观上增强了佛教文化的认同性,反映了隋唐 佛教在全国的发展已逐步进人高潮。 ①[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卷i4‘唐越州法华山寺玄俨传>。 ②[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卷17‘唐越州焦山大历寺神邕传>。 ③[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卷27‘唐会稽吕后山文质传)。 ④[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卷8<唐越州云门寺道亮传>。 ⑤[宋]赞宁撰;<宋高僧传>卷4<唐会稽山妙喜寺印宗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