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六单元时间轴
二、单元主线
1、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社会存在的几种社会政治力量
相互关系示意图:
(1)各种政治力量对革命的态度及目的:
①清政府:镇压革命。目的是维护即将崩溃的统治。
②立宪派和旧官僚:先是投机革命,后从革命阵营内部破坏革命,拥戴袁世凯。目的是维护自己的利益。
③帝国主义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目的是维护在华的侵略权益。
④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对革命政府采取打击的政策,同时对清政府采取威逼利诱的政策。目的是要借机夺取国家统治权,建立自己的统治。
2、北洋政府的统治
(1).分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持续16年,又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两个阶段。
(2).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政治
(1)“二次革命”①破坏责任内阁制:1913年春,袁世凯的亲信刺杀了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②“二次革命”:面对袁世凯的独裁,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但“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2)袁世凯复辟帝制①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不久,他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②卖国:袁世凯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③复辟帝制: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登基。
(3)护国战争①背景: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维护共和制度。②爆发: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讨袁,护国战争爆发。③结束: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不久后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4)军阀割据①主要派系: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奉系军阀张作霖等。②影响:大小军阀混战,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3.北洋政府时期,新的革命力量的孕育和发展
(1)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革命胜利果实,发动了一系列革命运动,但未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2)经济上: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3)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以及民主与科学思潮兴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第19课 辛亥革命
I、历史纲要导引
了解清未新政和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对中国结束帝制及建立民国的意义,分析、认识辛亥革命的贡献及局限性。
II、学科素养对接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894年兴中会成立,1905年同盟会成立1911年武昌起义,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三民主义,清政府“预备立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家国情怀 明确历史解释研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立足唯物史观认知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及局限性 渗透家国情怀感悟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与奋斗精神 III、学习目标初呈现 时空定位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清末新政
(1)目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也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2)举措:“新政”的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
(3)结果: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2.孙中山的转变
(1)孙中山比较系统地接受过西方式的近代教育。(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深知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国家,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
3.中国同盟会
(1)成立: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2)纲领: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中, 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3)意义:有力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 4.预备立宪
(1)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的立宪运动。
(2)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3)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保路运动
(1)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引发保路运动,后发展成武装起义。(2)清政府抽调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
2.武昌起义
(1)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2)随后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3.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
4.清王朝结束与成果转移
(1)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2)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就这样落到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的手中。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等等。
(3)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进步性
(1)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2)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3)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 (5)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局限性
(1)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大多数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是辛亥革命历史局限。 四、教材内容拓展与解析
,►[拓] 清末新政
►[拓] 晚清思想潮流演进的特点
►[注] 反清起义
1 1895 广州起义 2 3 4 5 6 7 8 9 10 11
►[辨]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1900 1906 1907 1907 1907 1907 1907 1908 1910 1911 惠州起义 萍、浏、醴之役 黄冈之役 惠州七女湖之役 安庆之役 钦廉之役 镇南关之役 云南河口之役 广州新军之役 黄花岗之役 广义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的全过程;狭义的辛亥革命特指武昌起义,因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旧历“辛亥年”而得名。
►[拓] 中山装的设计解读
►[拓]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五、近代中国救国思潮的演进
史料
不同历史时期救国思潮对应的阶级立场、演变特点: (1)立场
①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学习西方先进军事科技,以镇压人民反抗,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封建统治。
②李鸿章、张之洞:地方封建实权官员,学习西方科技以自强,在多领域进行了尝试,甲午战争标志着探索目的受挫。
③康梁: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机。
④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三民主义是其革命指导纲领。 (2)特点
①过程: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的由浅入深、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②内容: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是主流。
③影响:促进社会变革,引发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六、史论点睛
1.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三大特点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争取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国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2)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
(3)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理论提出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器物制度、甲午战争、中体西用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制度改革、君主立宪
清末新政:统治阶级、制度改革、自救、维新变法应用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度变革、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思想变革、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3.多角度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
(2)思想:体现了西方的启蒙思想,如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孟德斯鸠);人民主权(卢梭);天赋人权(伏尔泰);等。(3)内容:国家主权的归属及人民拥有的自由权利和义务,确立起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保证民主共和制度。 (4)评价:人治、法治色彩兼具。
①法治色彩a.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b.权利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治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从臣民转变为公民。c.政体运作: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内阁总理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诸多民主机制的运行。②人治色彩:《临时约法》所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袁世凯而设的,有“因人设法”之嫌;从中国后来的历史来看,它未能防止袁世凯的专制,就这一点来看,未能达到初衷。
4、多角度认识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转型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从近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近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①政治: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由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
②经济:制定法令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潮流,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③法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现代法制观念。 ④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4)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
(5)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亚洲觉醒的典型代表。
2).西方政治文明与辛亥革命的借鉴
(1)指导思想上: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就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
(2)政体方面:学习西方,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在政权组织方面借鉴了西方的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3)思想内容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和以法治国的原则,这在本质上与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一致的。
5.史料补遗
1).协商合作精神的政体过渡
[史]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
[识]
2).对列强存有幻想的外交立场
[史]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 (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识] 承认不平等条约、承认对列强的赔款及列强在华特权,体现出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不成熟及软弱性。
3).凸显因人立法的责任内阁政体
[史] 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
[识] 孙中山希望用分权的方式限制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定了《临时约法》。虽然具有反对专制、维护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但体现出因人立法、以国家大法为政治斗争武器的行为,有违客观、公正的立法精神。
4).权力由孙中山向袁世凯过渡是时势的产物
[史]
[识] 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由袁世凯获取,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被迫向袁世凯北京政府妥协,实现权力和平过渡是特定时势的产物。
IV、核心素养共涵育
一、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材料一 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参议院有权议决一切法律、预算、决算、税法、币制及度量衡准则,募集公债,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对临时
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力,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部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反映出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形式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体现了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具有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特点。
(2)由材料二看,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构建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实行责任内阁制,约束、限制临时大总统权力。
材料一注意“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等信息。 材料二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句号将材料内容分成三层,注意“责任”“须副署之”等主要信息。
论从史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的主要原则
(1)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2)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3)规定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4)规定内阁总理的产生与职权,体现出责任内阁制的原则。
二、辛亥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辛亥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革新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材料二 章开沅认为:“应该了解孙中山辛亥革命之前的100年,特别是辛亥革命怎么来
的,孙中山的纲领怎么来的,它都是有依据的。同时还要盘点辛亥革命后的100年。还要研究从现在开始,往后的100年。” ——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迈出“第一步”的具体成果。
提示:“第一枪”:结束清朝统治,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一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根据材料二,对辛亥革命史的研究过去是什么视角?材料二又提出了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什么新视角?
提示:视角:短时段的革命史视角。新视角:进行贯通的长时段研究。
材料一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意义,应注意把握“第一枪”“第一步”前面的提示语,以此作为切入点。
材料二应抓住每一句话的核心,“怎么来的”“同时”“还要研究”等。
论从史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1)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和自由。(2)经济上: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3)思想上: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4)社会生活上: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
三、如何对待孔子与儒学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
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
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终至太平(世),为民主。”——摘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不同之处”,分别归纳孔孟的儒学思想和汉代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孔孟思想
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以民为本”,以道德教化民众;汉代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小问“发展”,宋明理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更加重视《论语》《孟子》;宋明理学吸收佛道思想,更加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第(2)问材料中“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以及“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可知它们都主张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认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另外,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韩愈生活的时代儒家学派受到佛教的冲击,他提出了复兴儒学;康有为所谓的托古改制也是从儒学寻找突破口,他们两个人都有很明显的政治目的,都是为现实服务。第(3)问,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儒学即可,应历史地看待孔子和儒学,不应该盲目的肯定或者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答案:(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
(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V、知识升华与反馈
一、回归时空
二、知识提纲
三、本课小结
辛亥革命祭
百年之前,你傲立街头,高喊着口号为中国而战;百年以后,你成为传奇,静静地守护着历史沉浮。也许,正如约翰.肯尼迪所说:“历史犹如一条船,载着当代人的记忆驶向未来。”
[质疑与反思 启示与认识]
由学生在学习后,进一步提出质疑与反思,或总结学习启示与认识 【限时训练】限时10分钟。
1.武昌起义后,由于立宪派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转向扩大了革命的阵营和力量;而旧官僚在革命到来之时,则选择了反正、独立或是逃亡。这些现象(B)
A.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掌握地方政权B.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C.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D.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章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
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此规定旨在( B )
A.实行三权分立 B.限制总统权力C.规定主权在民 D.保障自由平等
3.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道:“……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县长……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辛亥革命( C )
A.前后没有任何变化 B.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 C.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D.使地主和旧官僚走向资产阶级化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赋予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的权利时,又规定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其主要用意是(B)
A.照搬美国政治体制B.防止专制独裁再现 C.扩大大总统的权力 D.推动清政府破产
5.一民国老人口述:武昌起义后,某日余与数同学乘渡船往武昌,向守城士兵问询:“革命后,汝等可好?”该兵士对以:“吾人食皇帝俸禄,但知效劳皇上,不知其他。”可见当时( D )
A.资本主义缓慢发展 B.清末新政实现预期目标 C.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D.革命思想尚未深入民众
6.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段材料从本质上说明了( D )
A.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C.不推翻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动乱的根源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根本改变
7.鸦片战争前,制约英军航行作战的关键是其对中国沿海缺乏地理认知和准确的海图。为此,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在中国沿海展开大范围水文调查,这一行为并没有受到清军的干扰。这说明( A )
A.清政府缺乏近代海权观念 B.清朝海上军事实力不足 C.英国的殖民扩张准备充分 D.中英综合国力差距巨大
8.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由此可见,他( C )
A.认为变法会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B.正确认识到维新变法的群众基础
C.没有认识到维新变法运动的复杂性D.对中国的国情有正确深刻的认识 9.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C )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10.清末“新政”期间作为振兴商务重要内容的“自开商埠”得到推广,仅“关内”就有济南、武昌、昆明等省会城市开放。另外,一些市镇如山东潍县、江苏海州、福建鼓浪屿、湖南常德等,也纷纷开辟商埠,招徕中外客商,从事经营贸易。这一做法( B )
A.抵制了日趋高涨的革命运动 B.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 C.促使中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 D.旨在推动内地经济发展
11.“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D )
A.白话文的自身价值 B.胡适、陈独秀的推动 C.制度和环境的根本变化 D.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
VI、学术前沿内容拓展阅读
清末民初的文化观念与社会生活变迁
清木民初是近代中国历史转变的个关键时期。在新政、立宪与革命三个政治运动交互变奏的过程中,发生了政治层面的结构性变革:封建帝制被推翻,民主共和国建立起来,中国政治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与此政治大变动相伴生的便是文化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为观念形态的精英文化以及与人们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世俗文化,都在随着政治变动而相应地发生变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政治变革的广度与深度。 一、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
一)、传统经学权威的没落
自汉武帝独尊需术以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学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的统治学说。综观自西汉至清朝2 000多年的经学史,经学形态虽屡变,然大致不出汉学与宋学二途,其中汉学又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宋学则有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别。章太炎论清学史称:“清世理学之言,竭而无余化;多忌,故歌诗文史梏;愚民,故经世先王之志衰。三事皆有作者,然其弗逮宋明远甚。家有智慧,大凑于 说经,亦以纾死,而其术近工眇踔善矣。”有清一代,满族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领域的控制而接受汉族的统治学说,虽然尊崇程朱理学为官方哲学,使理学得到政府足够的重视,但在高压的文化专制政策之下,学者大都专注于汉学,以致乾嘉时期考据学大盛和今文经学复兴,使汉学由附庸蔚为大国,其发展极致,便形成如梁启超所谓“汉学专制”的局面,四成为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高峰。嘉道以后,世局大变,由于西学东渐的冲击,使传统经学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并逐渐发生蜕变。清末民初,传统经学在应对西学挑
战的过程中终于败下阵来,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与崩溃,传统经学逐渐走向没落,并且最终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退出历史舞台。
经学走向没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今文经学有王阁运、廖平、康有为、皮锡瑞,古文经学有俞樾、孙诒让、章太炎、刘师培,其中尤以康有为与章太炎为传统经学最后的两位大师。 二)、诸子学在近代的复兴
清末民初之际,在经学走向没落的同时,传统学术领域里另一个重要的变化便是诸子学的复兴。经学与诸子学地位的彼此消长,既是传统学术内部结构的变动,也是近代社会政治变局的结果使然。
三)、传统学科体系的近代转型
随着传统经学的没落,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体系渐趋崩溃;与此同时,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近代西方学科分类思想逐渐输入,促使中国传统学术向近代学术转型,其结果便是近代学科体系的初步建立。中国传统学科体系大致是与经、史、子、集四部图书分类相对应的所谓“四部之学”,包括经学、史学、诸子学和词章学。近代学科体系主要是由文、理、法、农、工、商、医七科构成的所谓“七科之学”,具体包括文、史、哲、数、理、化、政、经、法、地、农、工、医等多门现代学科。中国.传统学科体系的近代转型,就是从“四部之学”转向“七科之学”,也即从传统的分科不明、讲求博通的“通人之学”向近代分科治学的“专门之学”的转变。这个过程在晚清时期业已开始,到民初便略具规模。
二、 近代新学科的初创与科技的发展
一)、近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轫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近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逐渐输入中国,在介绍与传播这些新的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中国学人开始进行了近代新学科体系的理论建构,使近代中国新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得以初步创立,①积极地推动了中国传统学科体系的近代转型。
二)、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长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但到近代以后,则远远落后于西方。近代中国自然科学各门类,如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兴起,是在西学东渐过程中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不断输入的结果.①
三)、近代应用科学技术的发展
近代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应用技术的进步。鸦片战争以后,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近代应用科技逐渐传入中国,并在交通、通信、能源以及冶金、采矿、化工、纺织、造纸、印刷等轻、重工业领域逐渐得到推广使用,既大大地提高了近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应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文学艺术的新动向
一)、严复、林纾与翻译文学
翻译是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晚清时期,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翻译之,风蔚起,译才辈出,其中严复与林纾可谓双峰并峙,如康有为所谓“译才并世数严、林”.①严复与林纾的翻译各具特色,在当时社会. 上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足以使他们赢得译林宗师的地位。 二)、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晚清时期,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繁荣时代。1902 年,梁启超在《新小说》杂志创刊号上发 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正式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他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 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 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他认为,因为“小 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所以小说不是“小道”、“稗言”,而是“为文学之最上乘\"。 他深刻地批判了旧小说“海盗海淫”的实质,主张必须革新小说,所谓“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 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③揭示“小说界革命”的经世意义。
三)、南社与革命诗歌
晚清诗坛拟古之风极盛,其流派大致有三:--为以王闾运为首的汉魏六朝诗派;二为以樊增祥、易顺鼎为代表的中晚唐诗派;三为宋诗派。其中以宋诗派影响最大。嘉、道之际宋诗运动勃兴,程恩泽、祁寓藻肇其端,曾国藩张其帜,何绍基、郑珍、莫友芝乘势而起,至同、光时期蔚为大观,形成具有晚清诗坛霸主地位的所谓“同光体”。同光体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陈三立陈衍、郑孝胥、沈曾植陈宝琛等人。陈衍说:“同光体者,苏戡(郑孝胥)与余戏称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四钱基博论日:“至同光体者,闽县郑孝胥之伦所为题目,同光以来诗人不专宗盛唐者也;出入南北宋,标举梅尧臣、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以为宗向,枯涩深微,包举万象;盖衍桐城姚氏、湘乡曾氏之诗脉,而不屑寄人篱下,欲以自开宗者也。”同光体诗人反对“墨守盛唐\",虽主宋诗,但不专宗宋诗。他们力图打破唐诗宋诗的界限,以兼采并蓄而独创--格。陈衍认为“诗莫盛于三元”,将唐代开元.元和与宋代元祐并列,甚至说:“今人强分唐诗宋诗,又咎同光以来舍唐诗不为而为宋诗,不知宋诗皆推本唐人诗法。力破余地耳。”他们作诗,多以唐代杜.甫韩愈和宋代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等人为模仿对象。与王周运“力追魏晋\"和樊增祥“究心于中晚唐”的诗风相较,陈行等同光体诗人敢于打通唐宋,其境界自然略高一筹。但是,同光体同样的拟古风格又不可避免地与现实硫离,沈曾植“作诗喜用僻典\",陈三立“好用奇字”,使其诗“生涩奥衍”。这种颇类学院派的诗,其社会影响是相当有限的,于是晚清“诗界革命”应运而生。 四)、语言文字改革与白话文、世界语
清末语言文字改革的直接动因在于社会思想启蒙的需要,即开民智。这是戊戌时期维新派积极倡导的志业。1896年,梁启超为沈学的文字改革方案《盛世元音》作序称:“国恶乎强?民智,斯国强矣。民恶乎智?尽天下人而读书、而识字,斯民智矣。”他认为,欧美诸国与日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有极高的识字率,中国则反是。究其原因,则在于中国文字固有的“言文相离\"与识字难的弊端。他征引黄遵宪<日本国志》的话说:“语言与文字离,则通文者少;语言与文字合,则通文者多。中国文字多,有一字而兼数音,则审音也难;有一音而具数字,则择字也难;有一字而数十撇画,则识字也又难。”因此,中国文字“能达于上,不能逮于下”,是进行普及教育以广开民智的最大障碍,文字改革势在必行。“文与言合,而读书识字之智民,可以日多矣。”
五)、戏剧改 良与话剧、电影的引进
戏剧与诗歌、小说- -样,也是清末维新志士和革命党人进行社会启蒙和反清革命宣传的思想武器。“戏剧改良”的口号如同“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样,也在清末严重的民族危机与政治危机的历史背景下应运提出。1904年 10月,陈去病、汪笑侬、柳亚子等人在上海创办《二十世纪大舞台》),标榜“以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为惟一之 目的”,2明确提出了“他们清楚认识到戏剧改良”的口号,认为用戏剧形式表演“扬州十日之屠,嘉定万家之惨,以及虏酋丑类之帽淫,烈士遗民之盅荩\"和“法兰西之革命,美利坚之独立,意大利、希腊恢复之光荣,印度、波兰灭亡之惨酷”的历史,以激发国人反满革命的民族情绪,“此皆戏剧改良所有事,而为此《二十世纪大舞台》发起之精神”。①《二十世纪大舞台》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专业戏剧杂志。它的创办。将清末戏剧改良运动推向了高潮。 四、宗教思想与文化的变迁
一)、佛学思想的入世转向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后,通过与儒学、道教长期的冲突对峙和交融共处,业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从整体上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极大地刺激了经世致用思潮的勃兴。有识之士力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经世的思想资源,致使诸子学、今文经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乃至佛学等传统思想学说均在晚清时期得以复兴。佛学在晚清复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即是佛学思想由出世向入世的转向,以致有所谓“佛教救世主义”的兴起。
清末民初信仰佛教、研治佛学者大致可以分为居土、寺僧和学人三类,与此相应地形成三种佛学形态:一是以杨文会、欧阳渐等为代表的居士佛学;二是以敬安、太虛等为代表的寺僧佛学;三是以康有为、章太炎等为代表的学人佛学。这三种佛学本是各具特色,宗旨各异(居士佛学旨在弘法,寺僧佛学旨在卫教,学人佛学旨在利生),但三者又有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对积极入世精神的追求,即希图以佛学经世来实现救亡图存的社会政治目标。这是近代佛学与时代潮流相契合的一-面。
二)、基督教文化事业 的发展
19世纪末,基督教在中国传播,主要是依靠列强的武力支持与不平等条约制度的庇护。传教士与教徒的种种不法行为,致使民教冲突事件迭起,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层出不穷,至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这期间,教会事业因各种教案的打击,发展较为缓慢。20世纪初,历经庚子事变的严重挫折,教会很快从低谷走向发展的高潮。其具体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是教会内部对传教方式的调整。教会通过对自身在一定程度上的反省与检讨,采取了一些较为积极的发展教会事业的措施,如限制传教士涉足中国的政治、外交与司法诉讼活动,加强对教徒的思想控制,扩大慈善事业,培植中国教徒充当神职人员,避免传教士卷入与一般中国人的纠纷之中,等等。另一方面是教会外部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庚子事变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进--步屈服于列强的压力之下,尤其是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排外势力遭到沉重的打击,使官绅阶层对教会的敌意有所减弱。民国初年,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确地规定了“人民有信教之自由”的条款。这些都自然有利于促进教会事业的发展。1901- 1920年,是基督教教会势力发展最迅猛的时期,也是近代中国教会史上的一个所谓“黄金时代”。 五、社会心理与风习的嬗变 一)、社会生活陋俗的进化
清末民初是一个社会政治变革的过渡时代。随着急剧的政治变 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观念与习俗也在悄然发生变革。新事物的兴起与旧事物的消灭,是这个变革时代最显著的标志。如时人所谓:“自武昌发难,一声霹雳,万蛰昭苏,曾不半稔,共和成立。政体既易,一切典章文物风教制度,罔不有革新气象,而旧者日归淘汰,斯固天演之公例然也。爰就所见濡笔记之: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农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有心人于事物盛衰之间,足以觇国家未来之兴替、社会未来之文野。”清末民初正是-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发生整体性结构变革的时代。
社会生活习俗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陋俗的进化。清末以来,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人在日常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广泛的陋俗变革,其中尤以禁缠足、剪辫以及婚俗、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变革较深入
二)、社会风尚的趋西与洋化
清末民初社会风尚的趋西与洋化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衣食住行、娱乐休闲与生活观念等。这种现象是与随着西力东侵而来的西俗东渐相伴生的,一般首先出现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然后逐渐向内地通都大邑辐射,最后再慢慢地向广大农村地区渗透。可以说,这是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相始终的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清末民.初仅开其端而已。
三)、社会心理的崇洋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陷落
清末以来社会崇洋心理的形成,是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国势衰微的产物。近代中国以屈辱的鸦片战争为开端,之后又在-系列的对外战争挫败中渐趋沉沦,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对民族心理的伤害是深重的。在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的巨大压力之下,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民族心理防线迅速崩溃,对外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心态急剧逆转,由妄自尊大、蔑视夷狄转而趋于崇洋,甚.至于媚外。这在社会各阶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就广义的文化史意义而言,一部近代中国历史,也是传统中国与近代西方之间两种文化冲突和交融的历史,其间交织着屈辱、沉沦与奋争的多个面相。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对于近代中国历史演进的历程,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做了一番精彩的描述。他说:“第-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这种感觉,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到同治年间借了外国兵来平内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很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对于这方面的事项,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下来,国内有心人,真像睡梦中著了--个霹雳.因想道堂堂中国为什么衰败到这田地,都为的是政制不良....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所经过时间,比较的很长一-从 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止,约二十年的中间,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简单说,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入家的组织形式,-一件 件搬进来,以为但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对梁启超这段话可以作两方面的概括:就积极方面而言,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三个层次的思想认识的深化过程;就消极方面来看,这一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自信心逐步衰落的过程。
近代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迫使国人在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同时转而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由于内忧外患危机的日趋严峻,促使向西方学习的取向逐渐与传统疏离,其极端形式便是激烈地反传统,甚至全盘否定传统。这种思想倾向在戊戌时期业已初显端倪。正如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所说:“大率近日风气,其赞羡西学者,自视中国朝政民风无-是处,殆不足比于人数,自视其高曾祖父亦无不可鄙贱者,甚且归咎于数千年以前历代帝王无一善政、历代将相师儒无-人才。”D这种中国“百事不如人”的认知心态的形成,便是民族文化自信心陷落的显著标志,其结果便可能导致激烈地反传统和全盘西化两种极端行为。可见,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精神及其以后的全盘西化思潮都可以在清末找到其思想渊源。
节选自张海鹏等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