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肖像的变化发展
人的职业、社会地位、性情等随着时光流逝、境遇的变迁而在不断变化中,而这一切变化不能不表现在人物的肖像上。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名家的人物世界,揣摩名家在人物肖像变化背后寄予的深意。
祥林嫂:从新寡到乞丐
(祥林嫂第一次死了丈夫,初到鲁镇) 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
(祥林嫂第二次死了丈夫,再到鲁镇)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祥林嫂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后) 之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6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鲁迅:《祝福》)
【点评】鲁迅描写了祥林嫂的三处肖像,随着祥林嫂的境遇越来越坏,她的外貌和精神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他第一次死了丈夫来到鲁镇帮工时,虽“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第二次死了丈夫再到鲁镇时,“两颊已消失了血色。”而当她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后,脸色是“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气,仿佛是木刻似的”,眼睛也呆滞无光,已经接近死亡了。
鲁迅先生描写祥林嫂,运用白描手法,通过描写祥林嫂的外貌变化,特别是对眼睛的细致描写,为我们展
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反映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几个过程。
高老头从退休到落魄
(高老头初进伏盖公寓时)面条商还在纱颈围上扣着两支大金刚钻别针,中间系一条小链子,愈加显出衬衣料子的细洁。他平时穿一套宝蓝衣服,每天换一件雪白的纲格布背心,下面鼓超一个滚圆的大肚子,把一条接有各色坠子的粗金链子,震动得一蹦一跳。
(过了四年之后,高老头完全变了)他越来越瘦,腿肚子掉了下去,从前因心满意足而肥胖的脸,不知打了多少皱裥,脑门上有了沟槽,牙床骨突了出来。他住到圣·日内维新街的第四年上,完全变了样。六十二岁的面条商,看上去不满四十,又胖又肥的小财主,仿佛不久才荒唐过来,雄赳赳气昂昂,教路人看了也痛快,笑容也颇有青春气息;如今忽然象七十老翁,龙龙钟钟,摇摇晃晃,面如死灰。当初那么生气勃勃的蓝眼睛,变了黯淡的铁灰色,转成苍白,眼泪水也不淌了,殷红的眼眶好似在流血。
(巴尔扎克:《高老头》)
【点评】选段描写高老头退休后初进伏盖公寓时,仍保留着每年八千到一万法郎的进款。他身上穿的洁白的细布背心,佩戴着金刚钻别针、粗金链子和他那滚圆的大肚子都向人们展示:他是曾经阔过去的财主。但当他的存款被两个女儿榨完之后,他的躯体也随着变得“越来越瘦”,精神也全垮了。
母亲:从被压迫者到革命者
(母亲开始出现时的肖像)她长得很高,稍稍有些驼背。被长期的劳动和丈夫的殴打所折磨坏了身体,行动起来一点声响都没有,总是悄悄侧着身子走路,好象耽心会撞着什么东西似的。宽宽的、椭圆的、刻满了皱纹而且有点浮肿的脸,有一双工人区域的大部分女人所共有的不安而带点哀愁的暗淡的眼睛。右眉上面有块很深的伤痕,所以眉毛稍稍有点往上吊起,看过去好象右耳要比左耳高一点。这给她的面孔添上一种胆怯地谛听着的神气。在又黑又浓的头发里面,已经闪耀着一绺绺的白发。
(当她接受了革命思想后,神情变了)她的善良的大脸颤抖起来。眼睛里射出光辉的微笑,眉毛在眼睛上面飞舞,似乎在鼓励着它的光辉。伟大的思想使她陶醉。 (高尔基:《母亲》)
【点评】
高尔基小说《母亲》中的尼罗芙娜原是一个在精神和肉体上受尽折磨的劳动妇女,因此,当她开始在作品中出现时,显得愁苦、衰老,甚至右眉上那块上伤痕也显出“一种提心吊胆的神气”。但当接受了革命思想之后,精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同志面前,眼睛露出了笑意,眉毛也飞动起来,革命使他变得勇敢和年轻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