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30题)
1.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B:配合学校,实现目标 C:帮助校长,当好助手 D:联系家长,转变差生 【答案】:A
【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作为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是各项运动基础的项目是()。 A:游泳 B:田径 C:武术 D:球类 【答案】:B 【解析】:
3.体操、游泳、球类等活动涉及的技能类型主要是()。 A:认知技能 B:社交技能 C:智力技能 D:动作技能
- 1 -
【答案】:D 【解析】:
4.阅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脑中出现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是()。 A:记忆表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答案】:C 【解析】:
5.动作灵活稳定、正确,动作高度协调、连贯,多余动作消失,动觉控制占主导地位,紧张感逐渐消失等活动方式属于() A:动作的认知和定向阶段 B:动作连接阶段
C:动作的整合、协调和完善阶段 D:动作的模仿和联系阶段 【答案】:C 【解析】:
6.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之为()。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 2 -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答案】:B 【解析】:
7.在一定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抽象概括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基本结构或范型是() A:教学组织形式 B:教学模式 C:教学方法 D:教学原则 【答案】:B 【解析】:
8.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联想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答案】:D 【解析】:
9.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 A:永恒性 B:历史性
- 3 -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答案】:A 【解析】:
10.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 A:学校的领导和办学体制 B:学校的规章制度 C: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制度 D: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答案】:D 【解析】:
11.王莹穿的新款服装在学校招来了许多同学异样的目光,第二天她就不再穿这件衣服上学了。这种心理现象是()。 A:从众 B:服从 C:遵从 D:依从 【答案】:A 【解析】:
12.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A:学期工作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 4 -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答案】:A 【解析】:
13.这种人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他们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在职业选择上,他们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能按一定程序进行的操作,如机械、电工技术等。这种人格类型属于霍兰德提出的哪一种人格类型() A:研究型 B:艺术型 C:现实型 D:社会型 【答案】:C 【解析】:
14.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为中心,以“做中学”为基本教学方法的课程形式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技能课程 D:核心课程 【答案】:B
【解析】:这里的三个选项“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核心课程”
- 5 -
是三种课程类型,其中“核心课程”是综合课程的一种。作为考生,在课程类型这一部分还要注意两点:第一,学科课程的定义和优缺点(当简答题准备),即学科课程是从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中分化出学科,从中选择学习内容,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标准、编写教材、按固定学时教学的课程。学科课程的最大优点是有利于传承人类的科学文化遗产,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不足是对学生兴趣考虑不够,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第二,活动课程的定义和优缺点(当简答题准备),即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它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为中心的,以儿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式。活动课程的优点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它忽视了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导致“儿童中心主义”,因此,知识质量难以保证。
15.学生上完第一节课后,不受这节课饶有兴趣的内容的影响,自觉地做好上第二节课的准备。这是()。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答案】:D 【解析】:
16.一个国家为实现其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
- 6 -
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称为()。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领导制度 D:教育管理制度 【答案】:A
【解析】:这里考查的是广义教育制度的定义。(1)要理解这个定义中提到的“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以应对如下类似的考题: 17.看到一个苹果,它的形状、大小等属性都会在人脑中同时得到反映。这种心理活动是() A:感觉 B:知觉 C:直觉 D:联觉 【答案】:B 【解析】:
18.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方法时,应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这体现了下列哪一特点() A:综合性 B:创造性 C:灵活性 D:教育性
- 7 -
【答案】:C 【解析】:
19.人类特有的最高级的心理现象是() A:认识 B:情感 C:能力 D:意识 【答案】:D 【解析】:
20.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材 D:教学参考书 【答案】:B 【解析】:
21.成功后的狂喜、失败后的绝望等情绪状态是() A:应激 B:心境 C:激情 D:热情 【答案】:C
- 8 -
【解析】:
22.在我国当前农村教育改革中,提出要推进“三教统筹”。其中的“三教”是指()。
A: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B: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C: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D: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答案】:B 【解析】:
23.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能诊断病情属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概括性 【答案】:B 【解析】:
24.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观点属于教育史上的哪种理论流派?() A:实质教育派 B:形式教育派 C:传统教育派 D:现代教育派
- 9 -
【答案】:A
【解析】:在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上曾出现过两大流派: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形式教育论者注重智力的训练,而忽视知识的掌握;实质教育论强调知识的掌握,而忽视智力的培养。相关试题如辨析题:知识多了,智力自然提高了。答案:错误。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从传授知识的内容上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才能具有真正的思维能力。第二,从传授知识的量来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通过思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第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从始至终都应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使学生处在一种对知识的追求状态。在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上也曾出现两大流派:儿童中心论和教师中心论。 25.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登门槛”效应 B:首因效应 C:留面子效应 D:过度理由效应 【答案】:B 【解析】:
26.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
- 10 -
A: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B: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 C: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 D: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答案】:D 【解析】:
27.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B 【解析】:
28.当公司招聘高技术开发人员时,招聘者更注重应聘者的“智慧”品质而不是看其是否具有“魅力”。这属于印象形成的() A:加法模式 B:平均模式 C:加权平均模式 D:总和模式 【答案】:C 【解析】:
- 11 -
29.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 A:学校的领导和办学体制 B:学校的规章制度 C: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制度 D: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答案】:D 【解析】:
30.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问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合(综合)起来的过程叫()。 A:抽象 B:概括 C:分析 D:综合 【答案】:B 【解析】:
二、问答题(共10题) 31.学习教育学有哪些意义?
【答案】:(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 12 -
【解析】:
32.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答案】:第一,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第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知识与技能。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接受信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能力。第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的现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第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解析】:
33.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答案】:灵活实践 【解析】:
34.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兴趣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 13 -
【答案】:错误。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解析】:
35.美育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美和__________美打动学生感情,使他们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或感化,从而培养他们具有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答案】:现实(自然和社会)艺术虽然在试卷中没有填空题的题型,但这是一个考点,需要考生加以注意。 【解析】:
36.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答案】:错误。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解析】:
37.考试焦虑的危害是降低学习效率和影响考试成绩。
【答案】:错误。考试焦虑除了降低学习效率和影响考试成绩外,还会危及学生而形成焦虑人格。 【解析】:
38.简述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主观和客观因素。
【答案】:(1)客观因素:①刺激物的新异性。②刺激物的强度大小。③刺激物对比的差异大小。④刺激物的变化和运动。(2)主观因素:①符合主体的需要、兴趣和期待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②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③过去知识经验的影响。既然题目要求回答主观和客观因素,就要分别从这两方面回答,而且要点应齐全。
- 14 -
【解析】:
39.简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含义。
【答案】:学科课程是从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中分化出学科,从中选择学习内容,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标准,编写教材,按固定学时教学的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是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为中心的,以儿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式。 【解析】:
40.动机是由人的内部需要而产生的。
【答案】:错误。动机是由人的内部需要和外部的诱因相结合而产生的。需要和动机的定义要完全理解。需要和动机的类型要了解含义。 【解析】:
- 1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