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构建研教思共同体 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2020-02-24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构建研教思共同体 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张敏 赵功伟

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20年第03期

【摘 要】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的成长,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科研引领、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以三者为一体的研教思共同体,摸索出课堂教学实践的必经之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研教思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课堂;师徒结对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2-0056-03 【作者简介】1.张敏,南京市红山小学(南京,210028)教师,一级教师;2.赵功伟,南京市红山小学(南京,210028)校长,高级教师。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先行者。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了他的教育教学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教师、学生和学校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南京市红山小学尝试构建研教思共同体,搭建教师发展脚手架,在科研、教学实践及不断反思中引领教师的成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聚焦“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1.形成职业信念和专业发展动力。

我们发现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职业信念能促使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目标,是推动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而这一动力也直接影响着教师专业成长的行动力。

我校在一次以“反思教学+个人成长”为主题的叙事汇报中,教师们回顾了个人从工作至今一路走来的发展变化,给人感触颇深的是每位教师都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他们普遍认为,自己比刚工作时缺少了很多教育热情,但多了份责任心,如何把自己的班级带好、把自己的学生教好是共性的反思。他们讨论发现,自己的专业发展不到位,进而导致了自己在教学中面临各种困惑,当下迫切寻求新的突破口,让自己快速逃离职业瓶颈。 2.发现教师的发展短板。

古人常讲,擒贼先擒王,说的就是做事情要切中要害。对于教师来说,在发展当中的要害是什么呢?当然是教师的问题所在。只有清楚了这个教师的问题出在哪里,才能更好地帮他解决问题,实现成长。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调查问卷不失为一种帮助教师找短板的好方法。我们设置了包括职业信念、教学技术、教学内容、教育培训等若干内容的一张调查表,以匿名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发生问题最多的地方在“课堂”,它是让教师为之欢喜为之忧愁的地方,只有解决了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才能加快教师发展的速度。 二、回归“课堂”: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1.科研引领,打造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究竟如何去研究课堂?课堂的主人是个性鲜明的学生,我们要研究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打造属于学生的课堂。

我们以课题为抓手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学校选定一个主题并申报一项课题,教师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子课题进行课堂实践研究,将个人对课堂教学的创新理念描述出来,并带着想法去实践。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相关的文献研究、实践研究或是叙事研究等,学习的过程就是提高专业素养的过程。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教师自身不断积累经验,与同伴的交流研讨也是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碰撞,课堂在教师的脑海中渐渐有了它原本的模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们采用专家引领的方式,为教师指明发展的方向。教师若单靠个人或者团队几个人的力量,发展的效率不会太高,这时需要邀请专家加以指点迷津,及时补给高屋建瓴的思想。专家可以就教师的研究内容给出一对一诊断式的指导,无论是成文、研究还是课堂实践,教师终将受益匪浅。

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闭门造车是不能得到长足发展的,教师要定期外出参加培训。我们安排教师不断走进名师课堂,揣摩不同的教学方式;聆听课堂教改新风,助长个人思考“我”的课堂;观摩名校课程,对个人课堂触类旁通。 2.教学实践,打磨课堂。

归根结底,教师的最终发展还是靠课堂教学实践得以呈现。教师有了对课堂的种种美好愿景,实践就是检验教学方案的方法。教师的课堂教学应以何种形式来实践,以何种方式来反馈,以何种标准来评价?这时,教师需要通过团队合作研讨、各种量表数据分析来支撑。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教师个人在每天的课堂中都可以就研究的问题进行实践,但每个月还需要指定固定时间上教研实践课,让团队成员一起聆听讨论,让观察表、记录表的反馈成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改进的依据。教师吸收了各方对课堂的建议,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接着修改教案,重新试上,不断打磨课堂,形成“课堂实践—批判反思—创新实践—研磨成文”的实践模式。 3.反思助力,打通课堂。

教师有反思,才有可能不断发展,会反思的教师才能有所为。《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在“能力为重”的基本理念中,要求教師“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就是要求教师在“实践、反思”的螺旋式递进中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个人反思方面,我们主张教师写教育随笔或者教学反思札记,将课堂中的某类现象、学生出现的某种错误抑或是实践后的感想等,总结成个人反思。教师反思多了,就会对课堂教学行为有所改进,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提升教育智慧。

在同伴反思方面,我们发现同伴反思可以采用评课的方式,可以提出中肯的建议,可以给出解决问题的妙招,同伴反思还可以指出教师在课堂处理中的闪光点或者进步比较大的地方,为教师点燃信心。个人反思往往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作为同伴的旁观者可以更清楚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不足之处以及得当之处。如果说个人反思是横向思考的话,那么同伴反思就如同纵向思考,让课堂有了生命。

在学科融合反思方面,我们发现不同学科的教师在观课后谈感想时,是站在本学科的角度去揣摩其他学科,而学科间是相通的,因此这种点评对于本学科的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科间的学习反思会打开教师对课堂认知的新境界,由二维课堂升华为三维甚至多维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堂,教师课堂的生命力会更加鲜活。现在的教育是学科融合的教育,任何一个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学校教学亦是如此。

在我们的实践中发现,科研、教学和反思是相互依存、相互联通的,三方构成一个共同体(如图1),研、教、思离开任何一方,课堂都会失去了生长力。而科研、教学实践以及反思都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反之,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推动着教研、教学实践和反思的不断进步与精彩。这个共同体聚焦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与反思,助推教师不断成长。 三、结对“师徒”:教师专业发展的持久力 1.校内师徒结对。

我校根据自由组合、服从调剂的原则,进行校内师徒结对。我们对“师傅”有明确的指导要求,如规定每学期听课次数、指导论文的篇数等;对“徒弟”也有详细的求教要求,如规定每学期由“师傅”修改的教案份数、主动听“师傅”上课的次数等。教师每学年结对一次,年终对师徒结对情况进行测评考核,如师徒发表论文情况、公开课(讲座)情况、获得的荣誉情况等,督促师徒双方共同进步。 2.校际师徒结对。

校内的师徒结对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日常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为教师的发展扫清了些许障碍。但是,在发展中我们常常希望能借助巨人的肩膀攀登,使发展更加稳健。所以,我们需要在兄弟学校中再找一位“大师傅”结对,这位“大师傅”每个月来校为教师做一次指导,可以打通校际的交流,不同的理念会带来不一样的思考。我们开展的师徒结对每年更新一次,犹如注入新鲜血液,为教师专业发展不断蓄力,保持发展持久力。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离不开同伴互助,离不开师徒的加油鼓劲,更离不开教师个人的发展自信。我们希望依托研教思共同体,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