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国家高新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力量,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设立高新区是张家港市围绕“聚焦转型、创新驱动”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突破。该文通过对张家港周边高新区(江阴、昆山、苏州等)建设发展分析,指出张家港高新区的优势和短板,提出高新区建设发展路径。 关键词:高新区;张家港;产业发展;路径 一、背景
2015年11月张家港高新区获批筹建,在张家港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既为张家港市深度参与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现实路径,又为全市经济创新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支撑。担负着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全市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高新区建设总体目标将之打造成产业之城、科技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 二、周边高新区发展情况
目前全国已建成156个国家级高新区。此次与张家港高新区同时获批筹建的,全省还有8个高新区,根据全省高新区指标进展情况分析,张家港高新区整体排名中等,争先进位压力比较大。
张家港周边高新区包括苏州、无锡、江阴、常熟、昆山、武进等地高新区,其中苏州、无锡起步最早,是全国第一批高新区。近年来昆山、江阴、武进等县市(区)突飞猛进,跨进国家级高新区行列。
江阴高新区脱胎于1991年成立的省级经开区,2002年转为省级高新区,2011年升级国家级高新区。2015年GDP500亿,当前着力打造特钢新材料及金属制品,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现代服务业、微电子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 昆山高新区(国家级)前身为2006年成立的省级高新区,2010年成为国家高新区。2015年GDP65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350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05亿,当前主要发展机器人、电子信息、小核酸生物医药等产业。
苏州高新区,1992年批准成立省级高新区,2002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2015年GDP767亿元,工业总产值221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2%,主要产业有高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科技医疗器械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等。
张家港周边高新区的共同点是经济总量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集聚度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新兴产业产值占比、研发投入占比都很高。数据统计,张家港周边国家级高新区GDP都在65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千亿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和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值都在5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都在3%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在60%以上。这些统计数据对张家港高新区对标找差、数据指标设定、申报国家级高新区等方面具有很好参考价值。
二、张家港高新区的优势与短板
张家港高新区起步虽晚,但并非一张白纸,白手起家。近年来,市政府和经开区大力推进城北科教新城建设,高新区规划范围内,框架拉开,路网形成,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日趋完善,已入驻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建成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初步形成了绿色能源、新一代半导体和LED、智能装备和再制造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具备了良好发展基础。
另一方面,高新区发展短板不容忽视,如研发投入、众创空间、企业加速器和科技服务有待提升。生活配套、教育、商业配套设施基础相对薄弱。规模以上企业较少,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区内部分园区的规上企业仍以冶金、纺织、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等传统工业为主,新兴产业有待发展。 三、发展路径 1、申报研究
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目标,研究申报政策和程序。据了解,科技部委托火炬中心对国家级高新区进行管理,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总的要求是“创新具特色、体量能极高、区域强支撑、环保倡集约”。争创国家级材料主要是“两规划一报告”,即产业规划、建设规划,“一报告”是以升促建报告。要尽快和科技部火炬中心取得联系,少走弯路。报告可委托科技部认可的专业咨询机构(如中科院政策研究所、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等)编制。 2、争先进位
根据周边高新区建设经验,首先要列入国家发改委开发区修编目录,再通过争先进位进入全省前列,经省政府推荐参加国家高新区年度评价,排序位于前20名的,方可获批挂牌。所以争先进位、排名前列是决定升格国家高新区的关键。科技部和省厅都非常重视争先进位,出台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每年打分排名。高新区要对标找差,紧扣评价考核体系加快构建高新区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创业体系。
2、产业发展
综合现状优势和短板分析,张家港高新区产业选择应遵循聚焦主导产业、培育机遇产业、突出特色创新、发展现代服务四大原则。未来将大力发展“三大战略性新兴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两大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的产业体系。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汽车电子、医疗器械、再制造,新能源装备包括太阳能光伏、氢能装备,新一代电子电子信息包括LED照明、功率半导体。 3、规划建设
高新区建设要以规划先行为宗旨,引进城市建设发展的先进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在规划引领上,对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按照智慧化的要求,抓好“多规合一”,确保产业业态、城市布局、生态宜居的高度统筹协调。尤其要形成自身特点的建筑风格,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在绿色生态上,高新区要打造成为循环经济的先行区、低碳生活的样板区,各类项目都要按照绿色生态的要求来建设。在功能布局上,要按照“人才社区”“创新片区”“智慧城区”的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配套设施,先期启动水、电、气、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梳理河道水系,提升城市景观形象。加快启动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设施建设,市场化引进国内外一流的教育、医疗、文化、社区服务等资源,营造良好投资居住环境 5、管理模式
高新区不仅是经济转型的试验田,也是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区。应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由政府主导型管理逐步向政企合一行管理或企业主导型管理转化。在管理机构设置上遵循“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积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高新区成立后,杨舍地区(经开区、杨舍镇区镇合一)即将形成“二区一镇”并存的新格局。高新区主要任务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入创新资源,不具属地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要按照“高新区主要负责招才引智、创新创业,杨舍镇
主要负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功能定位,加快建立起“相对独立、轻装上阵、精简高效、社会协同”管理运行新机制。 6、建设资金
资金是高新区建设的决定性要素。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首先政府要创新管理,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多元投资共建机制。二是除了传统向银行贷款途径外,积极探索土地信托、土地债券等融资方式。三是在项目开发投融资模式上,要引进社会资本开展PPP、BOT、EPC等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四是设立各类基金平台公司,为园区建设筹措建设资金。 7、保障措施
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在资源上要予以倾斜;在人员配备上,组织人事部门要密切关注,及时调整充实;在科技支撑上,科技部门要积极对上争取政策。 四、结束语
高新区是各级政府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和增长极,建设张家港高新区是张家港市打造苏南自主创新核心区、新兴产业先导区、现代生态新城区、全市科技创新策源地重要依托。其建设发展要始终把“对标找差、争先进位”作为核心工作,紧紧围绕高新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建设、管理模式、投融资等方面综合施策,为高新区早日迈入国家队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常发亮.引自城市新区发展建设中的关键制约因素及对策.决策探索,201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