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汉字教学中的“形义”结合

2023-08-22 来源:爱go旅游网
浅谈汉宇教学中的“形义”结合 ◎叶 斌 -{=l 统计,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收录汉字 重要的识字方法的教学,是将来语文学>-3的根基,是 Jr/口9353个,其中的形声字有8057个,占82%。在现 可以让学生受用终生的。 代7000个通用汉字中,形声宇也占8O%以上。因此,可 可以说,第一学段的语文教科书,在由“形旁” 以说,掌握了形声字构字特点,便是找到了识写汉字 推想“字义”方面,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应 的窍门。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教好 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为后 形声字?如何帮助学生在“形旁”和“字义”间建立 续的学习和掌握汉字打下扎实的基础。 起联系,从而有效防止、消除错别字呢? 一二、提升认识:由“宇义”推想“形旁” 在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听写“社稷”一 、夯实基础:由“形旁”推想“字义” 一年级上册“识字” “课文”交替安排.有关识 词时,一位优秀的选手却将“稷”的“禾字旁”写成 字方法的教学,较多地集中在“语文园地”中。识字 了“示字旁”。第二现场的钱文忠教授说得好:“如果 (一) 《口耳目》一课,运用图示、象形字和现行汉字 这个孩子知道‘稷’是指古代一种粮食作物,他就不 进行比较、连线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 会把它写成示字旁,真可惜},,类似的现象在小学生中 了“衣字旁”。这样的字为何会写成“衣字旁”呢?第 一由此引导学生学习几个简单的独体字,形象直观,便 同样常见。比如“神、祥、祷”等字,学生就常写成 于理解和识记。更重要的是,由“图示、象形字”,学 生初步了解了汉字的造字方法,这对今后汉字的理解 和识记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 学段的教材中清清楚楚地进行过相应的教学: “衣 宇旁的字,都与服装、被子等有关。”难道“神、祥、 在一年级诸多“语文园地”中,较多地开始识字 祷”都与衣服有关吗?衣字旁的字,都与服装、被子 写字方法的教学,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个偏旁 等有关,那么示字旁的字,都与什么有关呢?……笔 成为新字,通过汉字各个部件的拆解与合成,帮助学 者分析,产生上述错别字的主要原因,是回生现象。 生初步建立汉字大多是由形旁、声旁构成的意识。课 学生升上中高年级,学习的内容更广了,对原先已识 本安排的“辛、E、廿、木”等偏旁,在众多的形声 的宇以及所掌握的识字方法、规律会逐渐淡忘。因此, 字中多为表形的。一年级学生认识了这些偏旁,对今 应适时对所学的识字、写字方法进行复习、巩固,同 后汉字的学习和识记,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因此, 时还需要向更深更广处提高和发展。《义务教育语文 在教学中,不能只是认识或会写课本中出现的那些字, 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 “识字、写字是阅读 还应对此类偏旁的字做归纳和总结。像一年级下册 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 “语文园地四”有个提示“我发现目字旁的宇和眼睛有 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由此可见,义务教 关”,就是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和方法的练习。4组 育阶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就应该在方法上做足文章。 字分别是含有“月、P、目、辛”等偏旁的字。有学 遗憾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三学段在这方 生说他发现目宇旁的字和眼睛有关。教师可以就此进 面并没有给予有效的导引,除了三年级有7次“读读认 行启发:我们还发现什么呢?学生可能发现了足字旁 认” “形近字组词” “形近宇比较”等出现在各组的 的字和脚有关,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木字旁的字 “语文园地”之中,其方式方法也是沿用第一学段“加 和树木有关……在学生畅谈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规律: “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 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再由此推而广之,对先 前学过的宇进行一次复习和提升。如,带“ ”的字, 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并没有新鲜的、体现更 加深入的方式方法 曾听到于永正老师执教的一节五年级语文课《祖 父的园子》,课伊始,检查预习,于老师请两名学生到 多与语言有关:带“ ”的字,多与丝线有关:带 黑板前,听写两个宇: “帽、抛”。两位同学很容易地 “j”的字,多与水有关等等。这样,形旁意识就会在 写出了这两个字。于老师评点: “帽”字右上角,不 学生脑海中牢固地树立起来,学生将来就能通过字形 是“日”也不是“日”,下边的两横不能挨到两边的 推想其字义,也可以根据字义推想其字形,这是非常 竖,并在黑板上画出了II/==、”,说,这个部首单念 ^ 信 息 《新教师》QQ交流群:55122994。需实名验证通过。 F 学科专辑/“促进自主学习,落实能力培养”研究专辑 ^’ , “moo”. 是个象形字, “王冕”的“冕”的上部分也 是对是错只能交由运气决定。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千万不可在“文章解 是“m&o”。接着,展示书法家手写的“帽”字进行赏 析,然后,所有同学伸出右手,跟着教师写“帽”。教 析”上大动干戈,而把“识字写字”视作儿科。要根 师边写边提示, “巾”的一竖要写得长一些, “冒”字 据不同年级、不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 择地对一些生字进行归类与梳理.引导学生将字的 “形义”结合起来,由“形旁”推想“字义”,再由 “字义”推想“形旁”,从而提高自主识字能力。很多 上宽下窄,最后,全班同学齐读“m白o”。一个简单的 “帽”字进行这样不简单的教学,这给我们许多启示。 名师在前边引路,我们普通教师也要加强学习和 修炼。 “示”在甲骨文中像祭神的石柱,所以, “示 教师在这方面已积累了相当好的经验。比如“辨、辩、 字旁”的字与神有关。古人崇尚信仰,认为吉凶祸福 辫和瓣”等字的辨析,有的教师就很巧妙地运用“形 由神主宰.因此与吉凶祸福有关的字都用“示字旁” 义”相结合的办法编成“顺口溜”:点撇似眼睛.能把 表示所含的意义。 “祥”是吉祥的意思, “祷”是指 物分辨:有言把话讲,辩论道理清:头发编成条,绞 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理解了带“示字旁” 丝是辫子;瓜地花儿香,瓣瓣沁心脾。此类例子不胜 的字的字义。就可以推断这些字都是“示字旁”,而不 枚举,不一而足。更有教师在生字教学时,相应地出 会再写成“衣字旁”。问题是,类似这样的汇总与梳 示这个生字由甲骨文的象形字到金文、到隶书、到楷 理,该在第二、三学段的什么时候进行呢?这样的汇 总与梳理也可能因教材没有安排而缺失,那么,留在 书的演变过程,如果能同时对此做相应的指导和说明, 学生对这个字的识记书写,印象就一定是深刻的。 学生脑海中的就是一片混沌,他们拿起笔就信手而写,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实验小学) 小学语丈朗读雏力培养策略谈 ◎詹新莲 朗 一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训练手段.它能有效地 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对加强学生理解 1.初读课文时,要读得正确。要对照生字表读文 中的生字词,做到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 2.再读课文时,要读得流利。不复读,不读破, 力、阅读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 何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 停顿间歇分明,语速适中,对课文有整体感知,试着 实践,谈谈在朗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读 3.细读课文时要读得有感情。通过朗读体味作者 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 遣词造句的精妙,进入情境、角色,产生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让他们边读边想象。这种丰富想象意境, 能让学生的朗读兴趣更持久,逐步实现有感情地朗读。 比如,在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时,笔者 给学生提出这样的朗读要求: (1)用喜欢的方式自读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笔者 课文,圈画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初步了解 一边用课件展示西沙群岛的美景,一边绘声绘色地描 课文讲述的故事。 (2 J通读全文,结合有关的词、 句、段,想想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什么特点? (3)精 绘西沙群岛独特迷人的风光。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 意力后,笔者顺势引导:“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 读课文,想想你喜欢谁?为什么?通过有感情地读来 了风景如画,物产丰富的西沙群岛。哪位小导游能带 表现你对它的喜欢。明确的朗读目标成为学生朗读活 大家领略一下那里的美景和物产呢?”学生们怀着愉 动的风向标,它引领着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 悦、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课堂上立刻响起了朗 读中有具体的落脚点和训练点,同时,它也是教师指导 朗的读书声。学生边读边想象文字里所蕴含的画面, 充分感受文字魅力,有效地激发学生想读的愿望。 二、明确要求。让学生会读 学生朗读的指南针,能有效指引教师朗读的教学活动。 三、丰富形式。让学生乐读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如果只用一种形式.一个腔 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使朗读训练落到实处,笔 调,长此以往,学生也会感到乏味。为了让学生对朗 者针对学段特点提出具体的朗读要求。 读有新鲜感,保持浓厚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笔 教学中,教师应大胆设计以学生动手“玩”为主线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玩”中体验科学、 探究科学,在“玩”中拓宽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而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 ——微 口 福建省顺昌县高阳中心小学 陈佩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