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防治干预

2023-05-10 来源:爱go旅游网
快乐阅读

KAILEYUEDU

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防治干预

陈 亮1 瞿玲智2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手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相应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大学生手机的不规范使用一直是高校学生管理者的重要难题。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矫正提供一些建议,探讨学校、社会、政府如何有效的地采取措施,积极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手机的正确使用。

一、概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一方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工作、生活、人际以及工作需求,另一方面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中国信息产业部的统计表明,至2010年9月,我国手机用户达到8.33亿,手机大规模的普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吸引了国内大量学者的关注。台湾有调查显示,台湾省内有很多学生是手机组,70%的学生生活离不开手机;韩国学者研究显示韩国中学生67%拥有手机,其中75%的学生离不开手机。本研究对浙江农林大学大一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88份,回收率86%。对手机使用主要目的进行调查,发现:获取各类信息有207人,与远方家人朋友联系的有234人,玩游戏108人,获取新闻97人,浏览器上网202人。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手机功能使用方面与沟通和联系有关的人数最多,其次是获取信息、浏览器上网。因此,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手机跟别人沟通。在问题“是不是觉得手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中有336名学生回答“是”,也说明手机在学生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活离不开手机。

二、手机成瘾及危害

(一)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addictive disorder)手机成瘾,又称为手机综合征、手机焦虑,是一种由于过度滥用手机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有些研究者认为手机成瘾的界定标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过度使用手机,在不该用的场合和时间频繁使用手机;二是这种不恰当的使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人际交往;三是停机、手机没电、手机不在身边会出现一些列的不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二)手机成瘾的危害第一:现实人际交往能力的减弱。因为QQ、微信的聊天是用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而没有现实的情绪表达和体验。一方面不利于信息的交流,另一方面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第二:网络及微信朋友圈的不良信息会影响学生的认知。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微信诈骗、手机信息诈骗、QQ诈骗、微信传销的案件越来越多,很多学生也因此受到诈骗。第四:手机消费成为生活的一笔开支。大学生生活费由父母出,手机成瘾的代价是手机老化严重以及每个月的流量费增多,这些都会给父母的经济带来压力。第五:造成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手机成瘾在走路及过路的时候低着头,这往往会增加交通事故及车祸的发生率。第六:手机的长期使用会造成视力的下降。第七:手机的辐射会伤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肿瘤。

三、干预策略

(一)从行政举措方面提供的建议

制定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规范手机使用。将手机使用方面的要求写入高校学生手册,从制度层面规范大学生手机的使用。学生管理相关部门对学生上课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若发现违章行为进行相应的批评和教育。

教务部门应鼓励教师提升教育和教学水平,改良教学模式。有研究者做过调查,一些学生反应“一些课程或因为老师风趣幽默,或因为课程本身是专业课程,都特别受到同学欢迎,这些课程往往很少人玩手机。反之,一些无聊的课程则很多人忍不住拿手机出来上网。”。高校教务部门可以采取一些调查研究,让学生给教师打分,例如,可以增加风趣幽默分等,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教师在校工作期间,应规范自身的手机使用,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有一些学校的教师上课使用手机、开会使用手机,办公室办公不停看手机玩微信等,这些对学生产生负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学校教师管理部门应该对教师的手机使用进行规范。

(二)引入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人格成长,改变“手机依赖”的防御机制

大学生处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自我同一性对角色紊乱”阶段向“亲密对孤独”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主要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来认识自己,在交往中,很容易受到周围同伴的影响。因此,通过心理辅导和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剖析,从而内在全面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有研究显示,不善于交谈、性格内向、社会交往能力的大学生更容易陷入手机依赖当中。因此,可以通过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体验到归属感。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或者开设一些人际交往的讲座来促进有交往障碍的学生早日进入团体生活中来。

(三)政府部门、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优化学生手机使用的环境

政府部门、家庭、社会应认识自己的职责,对大学生手机的健康使用进行宣传。政府部门应规范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广告内容,限制过度引入大学生手机使用等方面的信息,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价格杠杆调控学生手机流量的使用。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课余活动,多与人面对面交流,鼓励孩子通过写信的方式与自己交流,提升孩子延迟性满足的能力。

总之,目前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特别高,学生手机使用问题很严重,手机成瘾现象不容忽视。学校与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宣传和引导。让学生了解到手机使用是把双刃剑,要合理地应用手机,而不是被手机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个别手机成瘾严重的学生应给予甄别和治疗,从而提高手机使用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1.浙江农林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无锡市侨谊幼儿园。基金项目: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高等教育基金项目立项课题“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心理需求的探究”,编号:SZYB2015011)

Apr. 2016 April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