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

2020-04-14 来源:爱go旅游网


移动通信 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真设计 学 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通信工程(本)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二0一四年六月

设计报告成绩 (按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设计报告交院实验室保存。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仿真设计

摘要: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DS-CDMA)因其抗干扰性强、隐蔽性好、易于实现码分多址(CDMA)、抗多径干扰、直扩通信速率高等众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中。针对频通信广泛的应用,本文用MATLAB工具箱中的SIMULINK通信仿真模块和MATLAB函数对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进行了分析和仿真,使其更加形象和具体。

关键词:通信系统;直接序列扩频;Simulink

I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1.1课题背景 ................................................................................................................................... 1 1.2 Simulink的简介 ........................................................................................................................ 1 1.3 实验内容及目的 ...................................................................................................................... 2 第二章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原理 ........................................................................................................... 3

2.1扩频通信概念及分类 ............................................................................................................... 3 2.2直接序列扩频定义 ................................................................................................................... 3 2.3直接序列扩频的基本原理 ....................................................................................................... 3 2.4 直接扩频系统的性能分析 ...................................................................................................... 5

2.4.1 直接扩频系统的抗干扰性 ......................................................................................... 5 2.4.2 直接扩频系统的抗多径干扰性能 ............................................................................. 6

第三章 基于Simulink的发射机的仿真 ............................................................................................... 7

3.1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发射机的设计 ................................................................................... 7 3.2基于Simulink的发射机的仿真 ............................................................................................... 8 3.3基于Simulink的接收机仿真设计 ......................................................................................... 12 第四章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分析 ......................................................................... 16 第五章 CDMA系统仿真设计 .............................................................................................................. 20 第六章 结论 ......................................................................................................................................... 26 参考文献 ............................................................................................................................................... 27

II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

直接序列扩频(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技术是当今人们所熟知的扩频技术之一。这种技术是将要发送的信息用伪随机码(PN码)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带上去,在接收端,用与发端扩展用的相同的伪随机码对接收到的扩频信号进行相关处理,恢复出发送的信息。它是二战期间开发的,最初的用途是为军事通信提供安全保障,是美军重要的无线保密通信技术。这种技术使敌人很难探测到信号。即便探测到信号,如果不知道正确的编码,也不可能将噪声信号重新汇编成原始的信号。有关扩频通信技术的观点是在1941年由好莱坞女演员Hedy Lamarr 和钢琴家George Antheil提出的。基于对鱼雷控制的安全无线通信的思路,他们申请了美国专利#2.292.387。不幸的是,当时该技术并没有引起美国军方的重视,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才引起关注,将它用于敌对环境中的无线通信系统。

直序扩频解决了短距离数据收发信机、如:卫星定位系统(GPS)、3G移动通信系统、WLAN (IEEE802.11a, IEEE802.11b, IEE802.11g)和蓝牙技术等应用的关键问题。扩频技术为提高无线电频率的利用率(无线电频谱是有限的因此也是一种昂贵的资源)提供帮助。在发端输入的数字信号信息,先由扩频码发生器产生的扩频码序列去调制数字信号以展宽信号的频谱,扩频码序列一般采用PN码。展宽后的信号再调制到射频发送出去。调制多采用BPSK、DPSK、 MPSK等调制方式。

1.2 Simulink的简介

Simulink工作环境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学术和工业界用来建模和仿真的主流工具包。在Simulink环境中,它为用户提供了方框图进行建模的图形接口,采用这种结构画模型图就如同用手在纸上画模型一样自如、方便,故用户只需进行简单的点击和拖动就能完成建模,并可直接进行系统的仿真,快速的得到仿真结果。它的主要特点在于: 建模方便、快捷;(2)易于进行模型分析;(3)优越的仿真性能。 它与传统的仿真软件包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建模相比,具有更直观、方便、灵活的优点。Simulink模块库(或函数库)包含有Sinks(输出方式)、Sources(输入源)、Linear(线性环节)、Nonlinear(非线性环节)、Connection(连接与接口)和Extra(其他环节)等具有不同功能或函数运算的Simulink库模块(或库函数),而且每个子模型库中包含有相应的功能模块,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和创建自己的模块。用Simulink创建的模型可以具有递阶结构,因此用户可以采用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结构创建模型。用户可以从最高级开始观看模型,然后用鼠标双击其中的子系统模块,来查看其下一级的内容,以此类推,从而可以看到整个模型的细节,帮助用户

1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理解模型的结构和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定义完一个模型后,用户可以通过Simulink的菜单或MATLAB的命令窗口键入命令来对它进行仿真。菜单方式对于交互工作非常方便,而命令行方式对于运行仿真的批处理非常有用。采用Scope模块和其他的显示模块,可以在仿真进行的同时就可立即观看到仿真结果,若改变模块的参数并再次运行即可观察到相应的结果,这适用于因果关系的问题研究。仿真的结果还可以存放到MATLAB的工作空间里做事后处理。模型分析工具包括线性化和整理工具,MATLAB的所有工具及Simulink本身的应用工具箱都包含这些工具。由于MATLAB和Simulink的集成在一起的,因此用户可以在这两种环境下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修改模型。但是Simulink不能脱离MATLAB而独立工作。

1.3 实验内容及目的

本课题主要设计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对通信系统进行Simulink仿真实现,并分析扩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在信道中存在高斯白噪声和干扰的情况下,对系统的在不同扩频增益下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仿真及分析。

通过建立相应的通信系统的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可以把琐碎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加深了对调制与解调原理及过程的理解,并能将调制与解调原理应用到FDMA通信系统中;加深了对滤波器滤波特性的理解;掌握FDMA通信系统的原理 ,形成一个个通信系统的概念,可以让我们对各个知识点的原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为以后的个人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第二章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原理

2.1扩频通信概念及分类

扩频通信是扩展频谱通信的简称。它是指用来传输信息的射频带宽远大于信息本身带宽的 一种通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1、直接序列扩频

简称直扩(DS)。所传送的信息符号经伪随机序列(或称伪噪声码)编码后对载波进行调制。伪随机序列的速率远大于要传送信息的速率,因而调制后的信号频谱宽度将远大于所传送信息的频谱宽度。

2、载波频率跳变扩频

简称跳频(FH)。载荷信息的载波信号频率受伪随机序列的控制,快速地在给定的频段中跳变,此跳变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送信息的频谱宽度。 3、跳时(TH)

将时间轴分成周期性的时帧,每帧内分成许多时片。在一帧内哪个时片发送信号由伪码控制, 由于时片宽度远小于信号持续时间从而实现信号频谱的扩展。 4、脉冲调频

发信端发出射频脉冲信号,在每一脉冲周期中频率按某种方式变化。在收信端用色散滤波器解调信号,使进入滤波器的宽脉冲前后经过不同时延而同时到达输出端,这样就把每个脉冲信号压缩为瞬时功率高、但脉宽窄得多的脉冲,因而提高了信扰比。这种调制主要用于雷达,但在通信中也有应用。 5、混合扩频

几种不同的扩频方式混合应用,例如:直扩和跳频的结合(DS/FH),跳频和跳时的结合(FH/TH),以及直扩、跳频与跳时的结合(DS/FH/TH)等。

2.2直接序列扩频定义

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工作方式,简称直扩方式(DS方式)。就是用高速率的扩频序列在发射端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开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号。直接序列扩频方式是直接用伪噪声序列对载波进行调制,要传送的数据信息需要经过信道编码后,与伪噪声序列进行模2和生成复合码去调制载波。

2.3直接序列扩频的基本原理

3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直接用具有高码片(chip)速率的扩频码序列去扩展数字信号的频谱。简称直扩(DS)。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将频谱展宽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

图2-1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1是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原理框图。欲传输的数字信号与码片速率很高的扩频码进行调制,其输出为频谱带宽被扩展的信号,这个过程称为扩频。扩展频谱信号再变换为射频信号发射出去。

在接收端,射频信号经过变频后输出中频信号,通常是N个发射信号和干扰及噪声的混合信号。它与发端相同的本地扩频码进行扩频解调(解扩),使宽带信号变为窄带信号。再经信息解调器恢复成原始数字信号。扩展频谱的特性取决于所采用的扩频码序列的码型和码片速率。为了获得具有近似噪声的频谱,采用伪噪声(PN)序列作为扩频系统的扩频码。

图2-2 扩频和解扩的频谱变化

4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扩频和解扩的频谱变化过程如图2-2所示。

采用码片速率很高的PN码序列进行扩频调制,扩频信号的带宽可达1~100MHz。通过扩频解扩处理能够提高抗干扰能力。扩展频谱信号在接收端做相关解扩处理,有用信号被解扩为窄带谱信号;宽带无用信号与本地伪码不相关,因此不能解扩,仍为宽带谱;窄带干扰信号则被本地伪码扩展成为宽带谱。用一个窄带滤波器排除带外的干扰,这样窄带内的信噪比就大大提高了。

2.4 直接扩频系统的性能分析

2.4.1 直接扩频系统的抗干扰性

直接扩频系统最早应用是在军事通信中作为很强抗干扰性的通信手段。直接扩频系统对窄带干扰、宽带干扰等,都具有抗干扰能力,其抗干扰能力大小就是前面提供的扩频处理增益Gp,Gp 越大,抗干扰能力就越强。下面就来分析直接扩频系统抗宽带干扰和抗窄带干扰的原理。 图2-3 为直接扩频系统抗宽带干扰的示意图。

这里的带宽干扰是泛指的与扩频信号不相关的,在CDMA 通信网中,其他用户的信号就是一种带宽干扰。相关处理前,信号频谱是很宽的,经相关处理后,有用信息被解扩,其功率谱集中于信息带宽内,而带宽干扰通过相关器,其功率谱密度基本不变。由于解扩后必然连接窄带滤波器保证信号能顺利通过,对信号频带之外的各种干扰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从而提高了输出额信噪比。

图2-3 直接扩频系统抗带宽干扰的示意图

对单频或窄带干扰,直接扩频系统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图2-4(a )为解扩前的功率谱, 窄带干扰功率很大,由于干扰与本地扩频码(PN 码)是不相关的。对干扰来说,相关器起 到扩展频谱的目的,功率谱密度就大大下降,其中对信号有害的干扰分量只有落入信息带宽 部分,从而抑制了大部分干扰。由于有用信号能顺利通过窄带滤波器,因此提高了输出的信 噪比。

5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图2-4 直接扩频系统抗窄带干扰示意图

2.4.2 直接扩频系统的抗多径干扰性能

多径信道就是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电波传播的路径不止一条。例如由于大气层的反射和折射,以及由于建筑物等对电波的反射都是形成多径信道的原因。不同的传播路径使电波在幅度上衰减不同,到达时间额延迟也不同。

直接扩频系统能够同步锁定在最强的直达路径的电波上。其它有延迟到达的电波,由于相关解扩的作用,只起到噪声干扰的作用。这就是利用PN码的自相关特性,只是延迟超过半个 PN码时片,其相关值就很小,可作为噪声来对待。

6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第三章 基于Simulink的发射机的仿真

扩频模块包括伪随机码生成和相关运算两个部分。不同的伪随机码表示着不同的扩频方式。常用的伪随机码有 m 序列(最大长度移位寄存器序列)、Gold 码序列等。在直序扩频序列通信系统中,每一用户都分配到一固定的PN 序列,用户之间的PN 序列都是互为正交的,以使得每一用户不受到其他用户的干扰。扩频的过程可以简而言之为在发送端用PN 码序列将载有信息的信号扩频到某个较宽的带宽上,然后在信道上进行传输。

解扩过程与扩频过程完全相同,也是将输入解扩模块的信号用伪随机码进行扩频处理。同时,要求接收端解扩频用的伪随机码与发送端扩频用的伪随机码不仅码字相同,而且相位相同;否则,将会导致期望用户的信号自身相互抵消。

解扩处理将扩频后的信号压缩到信息频带内,有宽带信号恢复为窄带信号;同时,解扩处理的结果也扩展了干扰信号,降低了干扰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使之进入到信息频带内的功率下降,从而使系统获得处理增益,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图3-1是用户信息被扩展的框图

图3-1 扩频框图

3.1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发射机的设计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发射机系统结构如图3-2所示。其中设数据序列{an}对应的其电平取值为±1,码元速率为Ra bps,码元宽度为Ta= 1/Ras。扩频所使用的伪随机序C(t)也是电平取值为±1的双极性波形,伪随机序列的码元也称之为码片(chip),码片率设为Rcchip/s,对应的码片宽度就是 Tc=1/Rc s。码片速率通常是数据速率的整数倍。对于双极性的波形而言,扩频过程等价于数据流a(t)与伪随机序列c(t) 相乘的过程,扩频输出序列设为d(t) ,也是取值为±1的双极性波形,其速率等于码片速率。扩频序列经过调制后得到调制输出信号s(t) 送入信道。所以有

7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3-1) s(t)d(t)cos2fta(t)c(t)cos2ftcc二进制数据源a(t)扩频d(t)数字调制s(t)发送c(t)PN序列

图3-2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发射机结构图

QPSK 和BPSK一样,传输信号包含的信息都存在于相位之中。QPSK(四相相移键控)具有两条通道,四个相位变换,所以能大大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传输效率。所以本文采取QPSK调制器来调制信号。由于QPSK调制器内部有两条通道,I通道和Q通道两条正交的通道,两条通道的输入信号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本文两通道都将用于调制同一数据,输入数据a(t),经过QPSK调制后,输出信号有s(t)

s(t)d(t)sin2ftd(t)cos2fticQc

a(t)c(t)sin2fta(t)(ct)cos2ft (3-2) IIcQQc3.2基于Simulink的发射机的仿真

建立一个传输速率Ra=100bps,扩频码片速率为R=2000chip/s,Rc/Ra=20,采用m序列作为扩频序列,以QPSK为调制方式的仿真模型,进行发射系统的仿真,观察其扩频前后的输出波形及频谱。发射机的系统仿真模型如图3-3所示。

图3-3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发射机的仿真模型

设置以下参数:

8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Random Integer Generator——数据输入源:用于产生数据流,采样时间0.01s。如图3-4

图3-4

PN Sequence Generator——伪码产生器: 用于产生伪随机扩频序列,其采样频率为0.0005s。如图3-5

图3-5

Rate Transition ——升速处理器:用于做升速处理,使扩频模块上的数据采样速率相同。输出速率为2000chip/s。Rate Transition1和Rate Transition2的输出速率为8000 chip/s。

Unipolar to Bipolar Converter——单双极转换器: 用于完成数据和扩频的单双极变换。 Product——乘法器:用于完成输入信号与扩频码的模2加率等于采样速率,即每个采样点代表一个码片。如图3-6

[1.3]

。其输出就是扩频输出,其码速

9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图3-6

Bipolar to Unipolar Converter——双单极转换器:完成扩频输出由双极性到单极性转换。 QPSK——调制器:用于将扩频信号调制到中频。调制输出信号是复信号,采样率为2000次/s。如图3-7

图3-7

Scope——波形观测器:用于观测输入输出信号波形。 B-FFT——频谱观测器:用于观察输入和输出信号的频谱变化。 仿真结果如图3-8,3-9,3-10,3-11所示。

10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图3-8发射机的仿真波形图

图3-9扩频前的信号频谱图

11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图3-10扩频后的信号频谱图

仿真结果分析:

从时域分析:图3-8就是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发射机时域波形图,其中第一条波形是输入信号波形,第二条是扩频序列波形,第三条是扩频后宽频信号波形。图3-8中显示出,当数据流为+1时,扩频输出是对应的PN序列的原序列,当数据为-1时,扩频输出就是PN序列的反相结果。且输出信号的码元速率增加,码元宽度变窄。

从频域分析:图3-9为扩频前的信号频谱,可见数据信号的带宽约为100HZ,其功率峰值约为20dB。当它和2000HZ的扩频序列相乘以后,信号的频谱会和扩频码频谱做卷积运算,输出波形如图3-10所示。从图3-10中可以看出信号经过扩频后的信号频谱带宽约为2000HZ,是原来频谱宽度的20倍。从功率峰值方面看,图3-9中输入信号的功率峰值为20dB,经过扩频之后输出的宽频信号功率谱下降到5dB处。所以从频域方面看,信号带宽增加、功率下降。

3.3基于Simulink的接收机仿真设计

本文信道采用AWGN信道来传输信号,信道中会有高斯噪声产生并混入信号之中。数据源采用的是发射机发送出来的扩频信号。解扩码序列采用的还是PN序列,由于Simulink仿真平台上的模块

12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是可复制的,本文直接采用复制发射机的PN序列产生器以产生和扩频码序列一样的解扩码序列,这样本次接收机的设计就省略了时间同步系统,但是不会影响该仿真系统的性能。

图3-11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接收机的仿真模型

其中从解扩开始为接收端,AWGN 为高斯白噪声信道,设置其噪声的均值为10。正弦信号发生器产生频率为200Hz的单频干扰。PN Sequence Generator为本地PN序列,是与发射机中的PN序列完全相同的。从加法器出来的信号即为接收到的信号,其中包含有有用信号,噪声和干扰,该信号和本地PN序列相乘进行解扩,Scope1频谱仪中的频谱就是解扩后的接收信号的频谱,其中有用信号被还原为窄带信号,噪声和干扰的频谱反而被展宽。利用Error Rate Calculation 模块对误码率进行测试,其中Tx为发送端,Rx为接收端,中间加入2个数据码元的延迟是为了补偿接收延迟。BPSK Demodulator Baseband1为BPSK解调器。

图3-12接收机的时域波形图

13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图3-13接收机接收信号频谱图

图3-14解调信号频谱图

14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图3-15解扩输出信号频谱图图

仿真结果分析:

从时域分析:图3-12设计接收机的时域图,图中第一条是用户数据信号,第二条是解调信号的时域波形图,第三天是解扩信号的时域波形图。对比分析时域波形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解扩输出信号等于用户输入数据信号;二是该接收机能够将含有噪声的混合信号解扩出有效的数据信号。

从频域分析:对比图3-13和图3-14,可以看出信号通过高斯噪声信道时,叠加了一些噪声成分。输入经过信道传输周解扩出来仍旧是宽频信号,但是信号在加入噪声之后的功率谱高于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对比图3-14和图3-15的频谱图形可以看出,该接收机将宽带的解调输出信号解扩后,输出的是窄带信号,信号频谱为100HZ,功率峰值将近20dB,与发射机采用的输入信号一样。由此可见,本文搭建的接收机系统是能够实现解扩调制的。

15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第四章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分析

第三章已经完成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设计。并在Simulink 平台上对设计好的发射机和接收机都分别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功能完整。这一节将集中研究信号在整个扩频调制、信道传输、解扩调制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人为在扩频系统中加入特定的干扰后,来进行仿真测试,根据仿真结果来研究整个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主要想研究该仿真模块的解扩、解调功能,所以 AWGN 信道的噪声参数被设置为一个很温和的情况下。图3-11 很直观的反映了,该系统能够实现解扩、解调功能,且该系统具有不错的抗干扰性能。在这里为了更好的研究该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我们将把信噪比继续降低,同时外加一些干扰成分,来研究该系统对不同干扰和噪声所反映出来的的抗干扰能力。基于Simulink 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如图 4-1 所示

图4-1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

Sine Wave ——单频信号干扰源:用于产生单频干扰信号,其采样率为1/300,其码片速率为100chip/s 。

Error Rate Calculation—— 误码检测模块:用于测量解扩输出信号的误码率。 ++(and)——加法模块:用于将干扰信号加入信道输出的混合信号中。

AWGN Channel模块中的中SNR设置为10dB。其余所有模块的参数设置参照5.3节接收机的相应模块设置参数。表示这次信道中噪声功率增大,同时还叠加了一些100HZ的单频干扰。这样信号经过信道之后过来的就是一个混合的多路复杂信号,有宽频的信号,单频的干扰,以及信道噪声等。

仿真结果如图4-2和图4-3所示。

16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图4-2系统输入和输出仿真波形图

图4-3 加干扰前后的系统仿真波形图

图4-4输入信号频谱图

17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图4-5 扩频调制输出信号频谱图

图4-6 解调输出信号频谱图

18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图4-7 解扩输出信号频谱图

仿真结果分析:

从时域分析:图4-2中第一条波形是输入信号波形,第二条波形是输出信号波形。对比两个波形可以看出解扩输出信号等于用户输入信号。图4-3第一条波形是加入干扰前的,第二条是加入干扰和噪声之后的波形图,波形中有一些频率较低的部分就是噪声和干扰成分。对比两条波形可以看出,信道中的干扰和噪声对信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能解扩出和原始信号几乎一样的波形,这说明有噪声和干扰的情况下,该系统是能够解扩出输入用户数据信号的。

从频域分析:图4-4到图4-5是信号经过扩频调制的过程。图4-6是扩频输出信号经过信道加入了高斯白噪声和单频干扰之后的混合信号。由图4-5和图4-6的对比可以得出信号进过信道时混入了噪声成分,而且系统中还有人为加入的干扰成分。图4-6与图4-7的频谱变化说明了加入了信道噪声和人为干扰之后,该系统仍旧能够的解扩出原始信号,原来的输入信号由于其与解扩序列的相关性而被完全解调成原来的100HZ的宽度。充分说明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抗干扰性。

总的来说,解扩输出信号频谱宽度、时域的波形、功率峰值都和输入信号一样。输出信号的误码率仅为0.23。这都充分的说明了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良好的隐蔽性。

19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第五章CDMA系统仿真设计

CDMA系统是以扩频调制技术和码分多址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为每个用户分配各自特定的地址码,利用公共信道来传输信息。每个地址码通过相互间的正交性进行区别,换句话说,就是每个用户有自己的地址码,彼此之间的地址码相互独立,实现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共享同一频率进行通信,不被影响。这样就能提高通信系统的效率,节约了频率资源。对每个用户来说,来自其他用户的数据信息也是一种干扰成分,这种干扰对用户通信的质量也存在很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在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的基础上搭建了CDMA系统的仿真模型,来研究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对多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对所反映出来的抗干扰性能。

本文采用的是两条支路来表示两个用户,让不同的扩频码来分别调制两个用户,得到来自两个支路的不同的扩频信号。将两条扩频信号混合加入QPSK调制器。调制输出信号经过高斯白噪声信道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采用QPSK解调器解调以后,在分别用他们各系的解扩码来解扩信号。采用基于Simulink的CDMA系统的仿真模型如图5-1所示。

图5-1 CDMA系统的仿真模型

采用的两组 Random Integer Generator 数据输入源,其采样时间等参数都一样,知识随机种子不一样,这样就能产生两组不同的数据流,代表两个不同的用户。 两个用户所采用的扩频码由 PN

20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Sequence Generator 伪码产生器产生,设置不同的反馈参数和厨师状态就能产生两组码序列分别用于调制两路信号。当系统加入噪声干扰时,频谱在扩频之前和扩频之后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图5-2 CDMA系统的扩频调制过程的仿真波形图

图5-3 CDMA系统的输入输出仿真波形图

21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图5-4 CDMA系统的第一支路信号频谱图

图5-5 CDMA 系统的第二支路信号的频谱图

22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图5-6 QPSK 调制信号频谱图

图5-7 QPSK 解调信号频谱图

23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图5-8 第一支路解扩输出信号频谱图

图5-9 第二支路解扩输出频谱图

仿真结果分析:

从时域分析:波形图5-2是CDMA系统的输入信号、扩频码序列的仿真波形图,第一条波 形是第一支路信号的仿真波形图,第二条波形是第二支路信号仿真波形图,第三条波形是第一支路的扩频码序列仿真波形图,第四条波形是第二支路扩频码序列的仿真波形图。波形图5-3是CDMA

24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图,第一条波形是第一支路信号的输入仿真波形图,第二条波形是第一支路的输出信号仿真波形图,第三条波形是第二支路的输入信号仿真波形图,第四条波形是第二支路的输出信号仿真波形图。由波形图可以看出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扩频码来扩展信号,多个用户更具各自的解扩码时可以从混合的信号中解扩出自己的数据信号的。这充分说明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抗多用户间相互干扰性能优越。

从频域分析:从频谱图5-4、图5-6和图5-8三幅图说明了第一支路的信号的频谱在扩频调制、解扩解调过程中的频谱变化。图5-5、图5-7和图5-9三幅图说明了第二支路的信号的频谱在扩频调制、解扩解调过程中的频谱变化。说明信号经过扩频调制、解扩解调之后,信号带宽能够恢复。

25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第六章 结论

在用Simulink进行仿真实验的时候,我们小组在现有参考资料情况下,还和其他小组进行了讨论,主要是对仿真的讨论,把同一个仿真图加载到不同装有Simulink的电脑上,采用相同的设置,但仿真出来的图形有些差异,在小组讨论中我们一直认为是软件平台的原因。

通过查阅资料,我对DS直接序列和m序列有了很深刻的印象。以前,虽然也接触过这些,但都不太了解,连具体的用处都还不是很明白。现在,了解了很多,也明白了做一个设计首先就是要把具体方案设计出来,找出所需要的元件,再对其参数进行设定,这样完成一个设计就会很快了。最难的一块就是确定方案了。当时,我做这个设计的时候就是在设计方案以及参数的选择上花费了很多时间。

做完设计的同时也感觉到自己需要学的知识还很多。因此我将在以后的时间中加强学习,同时要学会利用Internet或图书馆查阅自己需要的资料。使自己在面对一个设计时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遇见不懂的地方也能通过查阅资料来搞懂。这次设计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望老师指教修改,进一步完善。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组对Simulink和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仿真分析的困难,但经过自己以及队员的不懈努力,最终克服了困难。这也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不应该知难而退,而是应该越挫越勇,只要我们有勇气去面对我们所面对的困难,我相信,我们就一定能在这个过程中去历练自己、去成长自己。只要我们能够把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这些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融会贯通,那么,我相信我们还是可以有很大的提高,也会更好的应用。

26

成都学院(成都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参考文献

[1] 刘学勇.详解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 钟麟.王峰. MATLAB 仿真技术与应用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3] 邵佳.董辰辉.MTA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 唐向宏.岳恒立.MATLAB及在电子信息类课程中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5] 邵玉斌.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