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解决问题需要相应的战略做支撑。解决问题的战略就是寻找解题思路的指导思想,它是为了实现解题目标而采纳的指导方针.培养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常出现以下情形:有时,面对数学问题,无从下手;有时,明明思路很清楚,就是解不出来;有时解题到途中,却是:“山穷水尽”等等.这些疑惑可归结为没有掌握好解决问题的战略. 俗话说妙计可以打胜仗,良策则有利于解题,当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运用达到一定水平时,应该把一般的思维升华到计策谋略的境界。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战略的能力,才会在遇到问题时,找到问题的思考点和突破口,迅速、正确地解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适当加强数学解题战略的指导,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解题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对学生解题问题的能力培养的测验考试探索,获得了一些初步的体验。一、 培养学生枚举的能力枚举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有很多较复杂的问题,经常是从具体情况一一枚举,从中找出规律和方法再加以解决的。 妈妈买来7个鸡蛋,每天至少吃2个,吃完为止,有多少种分歧的吃法? 解:需要考虑吃的天数和吃的顺序分歧。一天吃完:7; 两天吃完:5+2,2+5,4+3,3+4;三天吃完:3+2+2, 2+3+2,2+2+3。 答:一共有8种分歧的吃法。 当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都按一定规律列出来的时候,思路非常清晰,此题就
比较容易完整的解答。 二、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思考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小学生在纸上涂涂画画可以拓展思路,使用这项解题战略,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形象性的特点。 已知两数之和为14,两数之差为2,求这两个数。 这个题如果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是很容易解决的:X+Y=14;X-Y=2。解此方程可知X=8,Y=6。但如果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测验考试做此题,在没有学习方程的基础上,一般不考虑选用方程来解答。这样的题只能通过
画
图
分
析
:
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求其中较小的那个数,可以用两数之和减去两数之差再除以2,即(14-2)÷2=6。要求较大的数,也可以用两数之和加上两数之差再除以2,即(14+2)÷2=8。运用图形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学生能迅速地搜寻到解题的途径。怪不得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对天才儿童研究发现,许多天才儿童是借助画图解决问题,而数学上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依靠形象图形,最主要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依靠。因而,对学生进行画图战略的指导显得犹为重要。三 、培养学生列表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表格把一些信息列举出来,寻求解题战略,也可以在让学生列举部分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战略。 荒地村砂场用3辆汽车往火车站运送砂子,5天运了180吨。照这样计算,用4辆同样的汽车15天可以运送多少吨砂子?解:摘录题中条件,排
列成下表 辆数 天数 吨数 3 5 180 4 15 X解此题的要点是先求出单位数量。表中由于汽车的辆数、运送的天数和吨数这三个直接相关联的数量排在同一横行,因此便于想到,180÷5得到3辆车1天运多少吨,180÷5÷3就得到一辆车一天运多少吨;接着即可想到求出4辆车1天运多少吨,15天运多少吨。 求4辆车15天运送多少吨砂子的方法是:180÷5÷3×4×15 四 、培养学生假设的能力有些问题用一般方法很难解答时,可假设题中的情节发生了变更,假设题中两个或几个数量相等,假设题中某个数量增加了或减少了,然后在假设的基础上推理,调整由于假设而引起变更的数量的大小,题中隐蔽的数量关系就可能变得明显,从而找到解题方法。这种解题方法就叫做假设法。 例:甲从A地到B地,每小时走4千米,可以准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走5千米,可以提前1小时到达,求AB两地的路程。分析:“如果每小时走5千米,可以提前1小时到达,”假设继续前进,在相同的时间内会多走5千米,通过比较发现,第二种速度比第一种速度每小时多走5-4=1(千米),一共多走了5千米,说明走了5小时,则AB两地的路程是4×5=20(小时)。 有些数学问题学习者却不克不及依照既定的解题思路有序进行推导、运算、操纵,它需要采取特殊化的思维战略,如果能合理、灵活地运用假设的战略可以很快地获得解题方法。 俗话说:能力的培养有法而无定法。这正说明了数学问题的纷繁复杂,解题技法的灵活
多变。一个数学问题摆在面前,其思维的触须是多端的,以上所述的几种能力的培养只是平时经常使用的导引途径,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还要我们学生在解题实践中注意不竭思索探求、逐步积累解题经验,以掌握更多、更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战略。
浅谈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油坊庄小学
郭录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