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初步探究

2023-07-25 来源:爱go旅游网


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初步探究

在人们的固有思想里,一谈起教学中的评价就常常联想到考试,而实际上考试并不等同于评价。评价也称为评估,他与测试是两个范围大小不同的概念,评价和考试都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但评价的内涵比考试更广,它突破了考试含义相对狭窄的概念。评价不仅包括考试,还包括其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或手段。《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评价方式明显暴露出很多不足之处,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素质的方式本身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其弊端是评价单一化、片面化、程序化,这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中学生英语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于构建一个符合英语教育发展及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为此笔者提出对中学生英语素质进行全面、客观、综合、动态的分析,及中学英语综合素质发展评价。

中学英语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与传统的测试评价有很大差别。首先,参与评价的主体具有广泛性,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目的是使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在评价过程中得到体现。评价对象具有主体性,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与其他评价主体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这种倡导学生是积极参与者和合作者,改变了以往学生在评价中的被动地位,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另外,新的评价理念强调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传统测试手段只强调对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与表彰,树立楷模,新的评价理念认为“佼佼者”毕竟是少数,因此要使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就必须注重和强调评价在情感方面对学生所起的积极作用,通过评价,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激励每个学生进步。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的生活个体。正因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决定了评价内容也要多元化,及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学习活动和未来生活与工作中,其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对任何一个方面的忽视都可能造成学生发生偏颇。因此,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要求。因此,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当然

新的评价理念并不是不要考试,只要目标端正的考试同样也可以促进学生发展。充分发挥评价与考试的导向功能,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对于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也是很有帮助的,全面评价学生与考试并不是对立的。我校在中学英语综合素质发展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就采用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手段。综合素质评价以学校和班级为主,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和《成长记录档案》制度,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必备材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要根据道德品质、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设置评定项目。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与学科学习评价表相结合的方法。学生档案是以个人的方式经过长期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信息、资料积累起来的集聚物,是展示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取得的进步以及反映学习成果的一个集合体。我在

平常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去收集一些跨文化交际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信息,自己的小制作(如海报、名片、明信片、贺卡等)作业本,英语小作文集,自我小测,自我阶段性反思,整理后放进档案袋,不定期进行展评,这些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英语学科评价表则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在通过教师建议及家长寄语、学生心声的反馈对学生的发展提出希望,使评价突出个性化,人性化,发展化。

终结性评价是指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概括地说,就是在学完某门课程或某个重要部分之后进行的,我们一般采取期中或期末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手段对学生学业进行全面考评,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健康人格的发展。新的评价体系建立后,为有效地进行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充分的保证。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形成性评价,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工作。同时,考试也仍然是学生水平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学英语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许多方面适应新课程改革与中学生身心的发展,充分体现新理念对学生的正确而全面地评价,对今后的教学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道明《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初中英语》 2.梁承锋,张丹《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