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体的解剖方位
人体方位的确定是基于标准姿势,即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方位术语
1上与下 (头侧与尾侧) :对部位高低关系的描述。头部在上,足在下。 2 前与后 (腹侧与背侧) :凡距身体腹面近者为前,距背面近者为后。
3 内侧与外侧 (区别:内与外) :是对各部位与正中面相对距离的位置关系的描述,距人体正中矢状面近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 4 内与外 : 是表示与空腔相互位置关系的描述,近内腔者为内,远内腔者为外。
5 近侧(端)与远侧(端) :常用于对四肢的描述,凡距肢体根部近者为近侧,远离肢体根部者为远侧。 6 深与浅 : 是对与皮肤表面相对距离关系的描述。即离皮肤表面近者为浅,远者为深。 二、五类组织及下一层
上皮组织: 被覆上皮、腺上皮、细胞间的连接
固有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 软骨与骨: 软骨: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
骨组织:骨基质、骨组织的细胞
肌组织: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 三、液态镶嵌模型:
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作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四、肌组织概念
由肌细胞和细胞间少量结缔组织组成。 五、神经细胞(神经元)
1. 神经细胞的基本构造:胞体 :尼氏体、神经原纤维 突起 :树突、轴突 胞体:
(1)细胞膜是可兴奋膜,有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膜蛋白主要形成离子通道和受体等。 (2)细胞质:
①尼氏体Nissl bodies 聚集在核的附近,多呈块状。电镜下,尼氏体是由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它可合成蛋白质。尼氏体对神经递质和神经分泌的形成以及执行神经元的功能都是很重要的。树突内有尼氏体,而轴突内无尼氏体。
②神经原纤维 包括神经丝和微管两种。光镜下的银染切片,可见分布于细胞质内的交织成网状的棕黑色的神经原纤维,并且伸入树突和轴突中。对神经元有支持的作用,并且与胞体内蛋白质、化学递质和离子等的运输有关。 (3)细胞核有一个,大而圆的核,居中央。 树突
表面是细胞膜,内有细胞质,在树突的分支上常见许多棘状的小突起称树突棘(dendritic spine)。 树突棘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的主要部位。树突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将信息传入细胞体。 轴突
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轴丘和轴突的轴质(或轴浆)内没有尼氏体和高尔基复合体。轴突一般比树突细,全长直径较均一,有侧支呈直角分出。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导是在轴膜上进行的。
2. 神经元分类
按形态: 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按功能和兴奋传导方向: 感觉神经元(传入) 运动神经元(传出) 联络神经元(中间) 按神经元分泌的化学递质的不同: 胆碱能神经元 单胺能神经元 氨基酸能神经元
资源搜索·by 竹叶
肽能神经元 (二) 神经胶质细胞
与神经元数目之比约为10:1~50:1。 A、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维持神经元的生 存及其功能活动 少突胶质细胞:形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 小胶质细胞:具有吞噬能力的胶质细胞 室管膜细胞:产生脑脊液的功能 B、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施万细胞:参与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的构成 卫星细胞:包裹神经节内的神经元的胞体 (三) 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的长轴突或长树突及包在它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施万细胞又叫神经膜细胞)构成 有髓纤维: 神经元长突起 + 神经膜 + 髓鞘 无髓纤维: 神经元长突起 + 神经膜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 被动转运
1, 单纯扩散:物质完全以物理扩散的方式所做的跨膜运动,是物质分子随机热运动的结果。
特点:(1)不需要膜上特殊蛋白的帮助(2)推动物质转运的力量是物质的浓度梯度(3)物质转运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耗能。(4)转运的结果是物质浓度在膜两侧达到平衡 二, 易化扩散
1,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同被运载的物质在其浓度较高的一侧结合,通过构象改变将物质转运到另一侧的运载方式。 特征:具有饱和现象、立体构象特异性、竞争抑制性。
2经通道的易化扩散:细胞内外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实现跨膜扩散的一种扩散方式。 特征: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 三, 原发性主动转
细胞膜或内膜上具有ATP酶活性的特殊蛋白,直接水解ATP提供能量而将一种或多种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运输。 例如:钠钾泵(钠泵)通过水解ATP将3个钠2个钾分别转运到膜外和膜内。 四, 继发性主动运输,
一些物质借助钠泵的工作建立起来的Na+在细胞两侧的浓度势能逆浓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特点:(1)必须是以原发主动运输为基础(2)物质的转运以Na+顺浓度梯度转运偶联进行(3)ATP间接性的为这些物质转运功能
五, 直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不同形式的外界信号作用于细胞时,通常并不进入细胞或接影响细胞内过程,而是作用于细胞膜表面,通过引起膜结构中的一种
或数种特殊蛋白质分子的变构作用,将外界环境变化的信息以新的信号形式传递到膜内,再引发被作用细胞相应的功能改变,包括细胞出现电反应或其它功能改变。
六, 由膜的特异受体蛋白质、G-蛋白和膜的效应器酶组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系统 1, 受体:是一类位于细胞膜、具有特异的识别和结合外来化学信号的功能蛋白
2, G蛋白:鸟甘酸结合蛋白的简称,是一类位于受体与效应器分子之间的偶联蛋白,同属于一个分子大家族。 3, G蛋白的效应器分子有两类:离子通道和催化某底物生成第二信使物质的酶分子。例如:腺苷酸环化酶,等
七, 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通过具有特异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通道。包括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 八, 酶耦联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略)
九, 静息电位的产生:在静息状态下,细胞内钾浓度高于细胞外,安静时膜对钾的通透性较大,故钾外流聚于膜外,带负电的蛋白不能外流而滞于膜内, 使膜外
带正电,膜内带负电。
十, 动作电位的产生:上升:当细胞受到刺激(达到阈电位)Ⅾ细胞膜上少量Na+通道激活而开放ⅮNa+顺浓度差少量内流Ⅾ膜内外电位差ⅯⅮ局部电位Ⅾ当
膜内电位变化到阈电位时ⅮNa+通道大量开放ⅮNa+顺电化学差和膜内负电位的吸引Ⅾ再生式内流Ⅾ膜内负电位减小到零并变为正电位
下降:Na+通道关ⅮNa+内流停+同时K+通道激活而开放ⅮK+顺浓度差和膜内正电位的吸引ⅮK+迅速外流Ⅾ膜内电位迅速下降,恢复到RP水平
资源搜索·by 竹叶
特点:(1)不衰减性传导(2)全或无的特征(3)存在不应期
十一,细胞的局部兴奋或局部反应:阈下刺激引起的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即局部电位),
特点:(1)不具有“全或无”现象。(2)电紧张方式扩布。(3)具有总和效应: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和。。
十二,影响动作电位传导的因素:(1)细胞直径的大小(2)动作电位去极化的幅度(3)有髓神经比无髓神经传导的快 十三,细胞一次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1、 绝对不应期:细胞兴奋发森当时及兴奋后一段时期,此时细胞完全没有兴奋性
2、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后的一段时期,细胞兴奋性有所恢复,部分Na+通道恢复到静息态。刺激加大会引起兴奋 3、 超强期:相对不应期后细胞兴奋性略高于一般水平。此时膜电位更靠近阈电位。 4、 低常期:对应细胞超极化电位,Na+通道恢复,但电位远离阈电位。
十四,神经—肌接头的结构:包括接头前膜(神经纤维末梢),接头后膜(终板膜:肌细胞膜特化形成)及两者之间的接头间隙 十五,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Ⅿ
十六,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单向传递、时间延搁,易受环境和药物影响。 十七,骨骼肌细微结构(略) 十八,骨骼肌收缩机制:
1, 兴奋收缩偶联以膜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肌肉收缩过程通过某种中介性过程把两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2, 兴奋收缩偶联的过程:(1)横管系统将动作电位传至肌细胞的深部(2)终末池(肌浆网)中的Ca2+ 释放入胞浆(3)胞浆[Ca2+] 升高(4)Ca2+
和肌钙蛋白结合,触发肌丝滑行,肌肉收缩
3, 肌丝的滑行过程:(1)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2+进入肌浆(2)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的构型(3)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细
肌丝上的结合位点(4)横桥与结合位点合,分解ATP释放能量(5)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6)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第四章
1.骨的分类
按位置分:颅骨 躯干骨 附肢骨 按形态分:长骨 短骨 扁骨 不规则骨
长骨:主要分布于四肢 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 骨干:内有髓腔,容纳骨髓。骺: 有关节软骨,构成关节面。干骺端:青少年时骺软骨,透明,成年时骨化,遗留为骺线。
短骨:分布于腕和跗部,一般立方形,能承受较大压力,连接牢固,主要其支持作用。 扁骨:位于颅、胸、盆部,常成腔,支持,保护重要器官。
不规则骨:如椎骨,形状不规则,有些有含气的腔,称为含气骨,如上颌骨等。 2,椎骨(成年时24块)
幼年时颈椎7胸椎12腰椎5骶椎5(成年时变成一块骶骨)尾椎3-4(成年时变成一块尾骨) 椎骨的一般形态:锥体 椎弓 突起 前体后弓中为孔,加上七突是椎骨。
前体:椎体,位于椎骨的前方正中,呈短圆柱状。表面为薄层骨密质, 内部为骨松质。
后弓:椎弓 ,是附在椎体后方两侧的弓状骨板。可分为两部分 (1椎弓根:与椎体相连的较细部分。有椎上下切迹。2椎弓板:椎弓后部的板状结构。) 中为孔:椎孔 ,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围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
资源搜索·by 竹叶
椎管:所有分离椎骨的椎孔叠连起来,围成的骨性管腔,其内容纳有脊髓和脊神经根等。
七突 :棘突(双侧椎弓板在后正中线汇合而成)一个, 横突(发自椎弓根与椎弓板的连结处)一对 , 上、下关节突(发自椎弓根与椎弓 板的连结处)各一对。
颈、胸、腰椎形态比较表:
脊柱的整体观和运动
(1)、组成:由24块分离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2)、整体观:脊柱的后面棘突在背部正中形成纵嵴,其两侧有纵行的脊柱沟。侧面观察有四个生理性弯曲:颈、腰曲突向前,胸、骶曲突向后。相邻上、下两椎弓根之间有23对椎间孔。(3)、功能 支持体重、保护脊髓和运动。 3, 脑颅骨(8块)
顶骨2、颞骨2、额骨1、筛骨1、枕骨1、蝶骨1 4,膈
膈为向上膨隆呈窟窿状的扁阔约肌,成为胸腔的底和腹腔的顶。膈的周边是肌性部,中央为腱膜,称中心腱。
膈上有三个裂孔或孔:1主动脉裂孔:12胸椎水平,有主动脉、胸导管通过。2、食管裂孔:10 胸椎水平有食管、迷走神经通过,为肌性裂孔。3、腔静脉孔:8胸椎水平有下腔静脉通过。
膈为主要呼吸肌,收缩时中心腱下降,以扩大胸腔容积,引起吸气;舒张时,中心腱上升至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怎加腹压,有协助排便,分娩,及呕吐等功能。
第五章
1基本概念
体液:动物细胞内、外液体统称为体液 。(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内环境:细胞外液构成了机体生存的内环境,以区别机体生存的外环境。
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稳态:正常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总是在一定生理范围内变动,这种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意义: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先决条件。
血量:机体中血液的总量称为血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的总和(循环/贮存)。 血细胞比容:细胞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粘滞性:流动的液体由于其内部颗粒间的摩擦力表现出粘滞性。一般已血液或血浆与纯水比较的相对粘滞性作为他们的粘滞性(又称粘度)。 是指液体流动阻力的大小。其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和血浆的成分。通常其值是水的3.5—5.5倍。
血浆晶体渗透压:指的是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电解质,其次为尿素和葡萄糖)决定的血浆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机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血浆胶体渗透压:指的是由有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产生一小部分血浆渗透压。胶体渗透压直接影响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水交换,对维持正常血量具有重要作用。
血浆的酸碱平衡: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 平均为7.45。血浆中主要缓冲对时NaHCO3/H2CO3,此外,还有血浆中的蛋白质钠盐/蛋白质和Na2HPO4/NaH2PO4等,以及红细胞的内的血红(氧合)蛋白钾盐/血红蛋白,K2HPO4/KH2PO4,KHCO3/H2CO3等。 2,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1) 可塑变形性:RBC在循环中,可挤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
A. 变形能力∝ 1/RBC内粘度 B. 变形能力∝S/V(S:表面积;V:体积)S/VⅭⅮ变形能力Ⅽ C.RBC膜的弹性或粘度:弹性降低或粘度升高Ⅾ变形Ⅿ
2)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渗透性溶血:置于低渗溶液中的红细胞,水分会过多的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膨胀;当进一部降低盐溶液的浓度时,部分红细胞膜将由于过度膨胀而破裂,释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资源搜索·by 竹叶
放出血红蛋白,这种现象称为渗透性溶血。
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正常红细胞能相对稳定的悬浮在细胞浆中而不易下沉的特性。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把掺有一定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于一根细长玻璃棒中,观察一定时间内红细胞在血浆中的沉降距离,即为红细胞沉降率(ESR)。男为:2—8mm/h,女为:2—10mm/h。它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影响因素:白蛋白 ESR球蛋白、纤维蛋白ESR 3, 白细胞的分类
颗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无颗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4, 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1.) 粘附:指血小板粘着于非血小板表面血管受损Ⅾ血小板与内皮下成分(胶原、微纤维、层素)结合。 2.) 聚集: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
生理性致聚剂:ADP、肾上腺素、5-HT、组胺等
(1)ADP途径: 第一时相:迅速聚集、可逆,由破损组织释放ADP引起(外源性ADP)。
第二时相: 发生较慢,不可逆,由外源性ADP、凝血酶、胶原促使血小板内源性ADP释放和TXA2(thromboxane A2)生成引起 。 (2)TXA2途径
(3) 胶原:只引起血小板不可逆性聚集
(4) 凝血酶:与ADP相似,但可以促进血小板颗粒内的纤维蛋白原释放 3) 分泌或释放: α-颗粒: PF4、-血小板巨球蛋白、V因子、vWF、PF5 致密颗粒:ATP、ADP、Ca2+、5-HT、儿茶酚胺等 溶酶体:酸性蛋白水解酶和组织水解酶
4)吸附:血小板可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使损伤部位凝血因子浓集,有利于血液凝固。 血小板:较松:Ⅰplasma、Ⅱ、Ⅶ、Ⅸ、Ⅹ 牢固:Ⅺ、Ⅻ、vWF、Ⅴ(Ⅴa)、Ⅹa、Ⅸa、Ⅺa、ⅠPt 5)收缩 :在血小板收缩蛋白的参与下,血凝块回缩
血小板收缩蛋白A 血小板收缩蛋白M Ⅾ分解ATPⅮ供能
4, ABO血型
1.) ABO血型系统由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A和凝集原B决定。A型:红细胞膜上只含凝集原A B型:红细胞膜上只含凝集原B AB型:同时存在A和B两种凝集原 O型:既不存在凝集原A也不存在凝集原B 2.) 检测方法:根据有无凝集现象检测
第六章:循环系统(傅海波)
体循环:动脉血自左心室流入主动脉。静各级动脉分支到达全身各部的毛细血管而与组织液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形成静脉血经各级静脉最后由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流回右心芳的循环。
肺循环:经体循环的的静脉血从右心房流入右心室,心室收缩时,其从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干,经其分支至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最后形成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
心的结构:似倒置的圆锥体,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两缘及三沟。 一尖: 心尖 一底: 心底
两面:胸肋面(前上面) 膈 面(后下面)
资源搜索·by 竹叶
两缘 左缘 右缘
三沟 冠状沟:(房室交点) 前室间沟:( 胸肋面) 后室间沟:(膈 面)
心腔的结构:心有四个腔,左、右心房之间有房间隔,左、右心室之间有室间隔,故左右半心不相通,但在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均借房室口相通。
右心房:分前部(固有心房)、后部(腔静脉窦),二者以界沟或界嵴为界。固有心房:有梳状肌、右心耳。腔静脉窦内3个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 一个出口是右房室口。 房间隔下部有卵圆窝,卵圆窝缘,主动脉隆凸
右心室:以室上嵴为界分流入道和流出道。流入道(窦部):有右房室口、三尖瓣、乳头肌、腱索、隔缘肉柱(节制索)。 流出道(漏斗部、肺动脉圆锥):有肺动脉口、肺动脉瓣。
左心房:分前、后两部 前部:有左心耳 后部:四个入口:左肺上、下静脉口、右肺上、下静脉口。一个出口:左房室口
左心室:分流入道和流出道。 流入道(窦部):有左房室口、二尖瓣、乳头肌、腱索、二尖瓣复合体。 流出道(主动脉前庭):有主动脉口、主动脉瓣、主动脉窦、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
心壁:心内膜(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心肌膜、心外膜
心传导系统位于心壁内,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能产生兴奋和传递冲动。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
血管的分类:1.弹性贮器血管(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其发出的最大分支)2.分配血管(从弹性贮器血管至小动脉前的分支管道)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弹性纤维少,平滑肌多,影响局部血流量) 交换血管(指真毛细血管,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 5.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起始部常有平滑肌环绕指一些血管床中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直接联系) 6.静脉
主动脉的一级分支名称:生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
静脉的特点是: 1、腔大壁薄; 2、管壁内有静脉瓣; 3、可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 体循环的静脉包括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和心静脉系。
上腔静脉系:组成: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1、上腔静脉 2、无名静脉 3、头颈部的静脉 4、锁骨下静脉 5、上肢的静脉 6、胸部的静脉) (浅静脉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收纳范围:膈之上,心除外(头、颈部、胸部和上肢的静脉血)。 下腔静脉系
组成: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1、下腔静脉 2、髂总静脉3、下肢的静脉 4、盆部的静脉 5、腹部的静脉 肛门静脉)
收纳范围:膈以下(腹部、盆部和下肢的静脉血)。
淋巴系统的组成:淋巴管道(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淋巴器官(淋巴结、脾、胸腺)、淋巴组织。 心肌细胞的类型: 1.工作细胞: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无自律性(心室肌cell 心房肌cell)
2.构成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细胞: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无收缩性(窦房结细胞、浦肯野细胞、房室交界细胞房结区、结系区细胞,结区细胞无自律性 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静息电位:工作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两侧呈极化状态,: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低约负90mV。这主要是静息状态下肌膜主要对K+的通透性较高,而对其他离子的通透性很低,因此,静息电位形成主要原因是K+顺其浓度由膜内向膜外扩散的结果。
动作电位:(结合课本文字)
0期: 1期: 2期: 3期: 刺激 快Na+通道失活 O期去极达-40mV时 慢Ca2+通道失活 Ⅿ + Ⅿ +
RPⅯ 激活Ito通道 已激活慢Ca2+通道 IK 通道通透性Ⅽ Ⅿ Ⅿ Ⅿ Ⅿ
阈电位 K+一过性外流 激活IK 通道 K+再生式外流 Ⅿ Ⅿ Ⅿ Ⅿ
激活快Na+通道 快速复极化 Ca2+缓慢内流 与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快速复极化至RP水平
Ⅿ Ⅿ Na+再生式内流 缓慢复极化 Ⅿ
Na+平衡电位
(0期) (1期) (2期=平台期) (3期)
资源搜索·by 竹叶
4期:因膜内[Na+]和[Ca2+] 升高,而膜外[K+]升高Ⅾ激活离子泵Ⅾ泵出Na+和Ca2+,泵入K+Ⅾ恢复正常离子分布。
心肌兴奋性变化与平常细胞兴奋性变化的比较
快、慢反应心肌细胞AP的特征比较 快反应AP 慢反应AP
①AP波形分5个期: ①AP波形分3个期: 0、1、2、3、4期 0、3、4期 ②电位幅度高 ②电位幅度低 ③0期去极速度快 ③0期去极速度慢
④0期主要与Na+内流有关 ④0期主要与Ca2+内流有关 ⑤具有快、慢通道 ⑤只有慢通道 (以快通道为主)
⑥RP大:-85mv~-90mv ⑥RP小:-85mv~-90mv ⑦Rp稳定(普通心肌细胞)⑦Rp不稳定(自律细胞) 不稳定(自律细胞)
⑧通道阻断剂:河豚毒 ⑧通道阻断剂:Mn2+、异搏定
影响电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收缩性)的因素 1、兴奋性:(1.)静息电位水平
RPⅭⅮ距阈电位远Ⅾ需刺激阈值ⅭⅮ兴奋性Ⅿ RPⅯⅮ距阈电位近Ⅾ需刺激阈值ⅯⅮ兴奋性Ⅽ (2.)阈电位水平
上移ⅮRP距阈电位远Ⅾ需刺激阈值ⅭⅮ兴奋性Ⅿ 下移ⅮRP距阈电位近Ⅾ需刺激阈值ⅯⅮ兴奋性Ⅽ (3.)离子通道的性状
离子通道所处的机能状态,是决定兴奋性正常、低下和丧失的主要因素,而通道处于何种状态则取决于当时的膜电位以及有关的时间进程。 完全备用 Ⅾ 失 活 Ⅾ 刚复活 Ⅾ 渐复活 Ⅾ 基本备用 ‖ ‖ ‖ ‖ ‖ 产生AP 绝对不应期 局部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 ‖ ‖ ‖ 兴奋性正常 兴奋性无 兴奋性低 兴奋性高
(2)自动节律(概念:心脏在离体和脱离神经支配下,仍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的特性。 起源:心内特殊传导系统(房室结的结区除外),其自律性窦房结>房室交界>心室内传导组织。窦房结为正常起搏点,其它组织为潜在起搏点。)
①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
a.自动去极化速快Ⅾ达到阈电位的时间短Ⅾ自律性高。 b.自动去极化速慢Ⅾ达到阈电位的时间长Ⅾ自律性低。 ②最大复极电位水平
资源搜索·by 竹叶
最大复极电位水平小Ⅾ距阈电位近Ⅾ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的时间短Ⅾ自律性高。 最大复极电位水平大Ⅾ距阈电位远Ⅾ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的时间长Ⅾ自律性低。 ③阈电位水平
在上述因素不变的前提下: 阈电位水平
下移( 上移 Ⅿ Ⅿ 最大复极电位Ⅾ阈电位 距离近 距离远
Ⅿ Ⅿ 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 时间短 时间长 Ⅿ Ⅿ 自律性高 自律性低 3、传导性 ①细胞的直径
直径粗大Ⅾ胞内电阻小Ⅾ传导速度快 直径细小Ⅾ胞内电阻大Ⅾ传导速度慢
(但在同一心肌细胞,•兴奋传导快慢主要受局部电流形成和邻近部位膜兴奋性的影响 ②.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0期速度 与邻旁间 产生局 RP距 新AP 传导 0期幅度Ⅾ的电位差Ⅾ部电流Ⅾ阈电位Ⅾ产生Ⅾ速 快 高 大 大 近 易 快 慢 低 小 小 远 不易 慢 ③.邻旁部位细胞膜的兴奋性
心肌细胞的兴奋传导是沿着细胞膜的兴奋扩散的过程,只有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正常,兴奋才能正常地传导通过。 4收缩性 a.前负荷的影响
∵前负荷Ⅾ肌节初长度Ⅾ横桥联结数Ⅾ收缩力 ∴V回流量Ⅽ(其它因素不变)Ⅾ前负荷ⅭⅮ收缩力Ⅽ b.后负荷的影响
如离体心脏实验:在前负荷固定的条件下,逐渐增加后负荷,•则心肌收缩力越来越大。 c.缺氧和酸中毒
缺氧和酸中毒Ⅾ[H+]ⅭⅮH+与Ca2+竟争性地与原凝蛋白结合ⅭⅮ心缩力Ⅿ d.交感神经或儿茶酚胺
交感神经或儿茶酚胺能激活心肌细胞膜上的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促进膜的钙通道开放,加速Ca2+内流,并促进肌质网终末池释放贮存的Ca2+和促进ATP释放供能,兴奋-收缩耦联加强,心缩力增强。 e.迷走神经或乙酰胆碱
迷走神经或乙酰胆碱能激活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增加膜对K+的通透性和抑制钙通道开放, Ca2+内流减少,心缩力减弱。 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心动周期 心脏的泵血过程的每一个时相的名称:
1、心室收缩期:(1)等容收缩期、(2)快速射血期:(3)减慢射血期 2.心室舒张期:(1)等容舒张期 (2)快速充盈期 (3)减慢充盈期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搏出的血量(70ml)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舒张末期容积
心率正常值:健康成年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心率的平均水平为每分钟75次(正常范围为每分钟60-100次)
资源搜索·by 竹叶
血压正常值:⑴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心室收缩中期主动脉血压的最高值。13.3-16kPa ⑵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心室舒张末期主动脉血压的最低值。8.0-10.6kPa ⑶ 脉压(Pulse pressure):SBP-DBP, 4.0-5.kPa
⑷ 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13.3kPa 动脉血压影响因素 搏出量+ 心率+ 外周阻力+ 有效血量+ 大A弹性+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影 响 因 素 静脉回流量 体循环平均压Ⅽ Ⅽ 心缩力(心泵)Ⅽ Ⅽ 骨骼肌收缩(肌泵)Ⅽ Ⅽ 呼吸运动(呼吸泵)Ⅽ Ⅽ 体位:卧Ⅾ立 Ⅿ
(头部回流Ⅽ下肢回流Ⅿ) (头部回流Ⅽ下肢回流Ⅿ)
(头部回流Ⅿ下肢回流Ⅽ)
微循环的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 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
主要因素 生成量 回流量 例 症 毛细血管压Ⅽ Ⅽ Ⅿ 炎症、充血性心功 静脉压Ⅽ Ⅽ Ⅿ 不全等所致的水舯 血浆胶体 Ⅽ Ⅿ 营养不良、肾炎等 渗透压Ⅿ 血浆蛋白Ⅿ所致水舯 淋巴 Ⅽ Ⅿ 丝虫病、癌症等 回流受阻 使受阻部位远端水肿 毛细血管 Ⅽ Ⅿ 烫伤、细菌感染 通透性Ⅽ 所致的局部水舯
第七章 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呼吸过程的组成
①外呼吸:指在肺部实现的外环境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依靠血液循环来完成;
③内呼吸:细胞通过组织液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也称组织气体交换。 二、呼吸道组成
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肺内各级支气管 三、鼻的解剖
鼻由外鼻、鼻旁窦和鼻腔三部分组成。
①外鼻位于面的中部,分为鼻根、鼻背、鼻尖、鼻翼等部。鼻背的深面有鼻骨,鼻尖和鼻翼的深面有鼻软骨。 外鼻表面由皮肤覆盖,鼻尖和鼻背处皮肤较厚,富含皮脂腺和汗腺,容易发生鼻疖和痤疮。
②鼻腔由骨和软骨的表面覆以粘膜或皮肤构成,以鼻中隔为界分为左、右鼻腔。 鼻前庭与固有鼻腔交界处——鼻阈
Sp +(明显) + + -(明显) + DP + +(明显) +(明显) - - 脉压 + - - -(明显) +(明显) Bp + + + - -
资源搜索·by 竹叶
鼻腔的粘膜:嗅部+呼吸部
鼻腔外侧壁自上而下有三个鼻甲突向鼻腔,分别称上,中,下鼻甲,各鼻甲下方裂隙称上,中,下鼻道 ③鼻旁窦由骨性的鼻旁窦衬以粘膜而成,共四对,即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四、喉的解剖
喉软骨、喉软骨连结、喉肌、喉腔
喉软骨:构成喉的支架,有四种:不成对的有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甲状软骨,成对的有杓状软骨 五、肺的解剖
肺约呈圆锥状,具有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 左肺被肺裂分为上叶和下叶,右肺分为上、中和下叶。 六、呼吸运动的形成
吸气:平静呼吸时,吸气主要由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来完成,吸气是主动的。
呼气:平静呼吸时,呼气由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所致,是被动;用力呼气时,还有肋间内肌和腹壁肌主动收缩,此时呼气是主动的。胸式呼吸:如果呼吸运动主要由于肋间外肌的活动,则胸壁的起落动作比较明显。 腹式呼吸:如果呼吸运动主要由于膈肌的活动,则腹壁的起落动作比较明显。 七、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①维持肺泡扩张状态,并随胸廓的运动而张缩,保证肺通气和肺换气; ②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胸腔淋巴液和静脉血回流。 八、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 ①维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②防止肺水肿
③由于降低了表面张力也就降低了弹性阻力,从而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 九、肺通气功能的概念 十、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①呼吸膜的厚度;②呼吸膜的面积;③通气/血流比值 十一、CO2的运输方式
物理溶解(5%),化学结合:①碳酸氢盐(88%)②氨基甲酸Hb( 7% ) 碳酸氢盐
红细胞: CO 2 + H
2OH2CO3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下
快速、可逆
氯转移: HCO-3-Cl-载体将Cl- 从血浆移入红细胞 肺:
氨基甲酸Hb
HbNH2O2+H++CO2HHbNHCOOH+O2组织
在肺部 氧合作用是主要的调节因素 十二、呼吸调节的几种大的调节方式 1、呼吸中枢及呼吸节律 呼吸中枢:
CNS中,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NC群 延髓是呼吸基本中枢,脑桥是呼吸调整中枢。 2、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1)神经调节
①肺牵张反射:肺牵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
在
资源搜索·by 竹叶
②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③防御性呼吸反射 ④肺毛细血管感受性反射 2)化学性调节
①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 ②CO2、H、O2对呼吸的调节
八、消化系统 1.消化道
分为上消化道:口、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回肠、大肠(至肛门) (细化结构自己看书结合图掌握)
2.胃液成分和作用
纯净的胃液pH0.9-1.5, 无色液体, 正常成人分泌量约1.5-2.5L/天, 包括无机物(HCl、Na、K、Cl等)和有机物(粘蛋白、消化酶等) (1) 盐酸, 也称胃酸
基础酸排出量:正常人空腹时盐酸的排出量, 一般为0-5mmol/小时。
最大酸排出量:在食物或药物的刺激下,盐酸排出量, 正常人为20-25mmol/小时。 盐酸的分泌机制:H来源代谢水, H-K,ATP酶转运, (2)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主要来源主细胞, 其次是泌酸腺颈粘液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的粘液细胞、十二指肠近端的腺体。 (3)粘液和碳酸氢盐
分泌粘液细胞:胃粘膜上皮细胞、泌酸腺颈粘液细胞、贲门腺、幽门腺 粘液的主要成分:糖蛋白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mucus-bicarbonate barrier:胃粘膜表面粘液和碳酸氢盐共同形成的一道生理性屏障, 可有效保护胃粘膜。特点:粘度大,表面pH为2.0,上皮细胞面为7.0。
(4)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 分泌:壁细胞 分子量:6万 成分:糖蛋白
作用:促进VitB12的吸收
3.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胰液是无色、无臭液体, 1~2L/日, PH为7.8~8.4, 等渗。 阳离子:Na+、K+ 阴离子:HCO3-、Cl-
胰酶由腺泡细胞分泌, 主要有:
(1)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pancreatic amylase), 是一种-淀粉酶, 消化产物为糊精、麦芽糖、麦芽寡糖, 最适PH为6.7~7.0
(2)脂类水解酶: 胰脂肪酶(lipase), 可分解为甘油三酯、甘油一酯和甘油, 最适PH为7.5~8.5。 胰脂肪酶只有在胰腺分泌的辅脂酶(colipase)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3)蛋白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trypsin)和糜蛋白酶(chymotrypsin) 作用: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
4.胆汁的成分和作用
颜色:肝细胞胆汁(肝胆汁):金黄色或桔棕色, PH约7.4
胆囊胆汁:颜色变深, PH约6.8, 胆汁颜色由胆色素的种类和浓度决定。
成分:无机物有水、Na+、K+、Ca2+、HCO3-、; 有机物有胆汁酸、胆色素、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和粘蛋白。 胆汁中没有消化酶, 胆汁酸与甘氨酸结合形成的钠盐或钾盐称为胆盐(bile salt)。
+
资源搜索·by 竹叶
胆汁的作用
(1)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可作为乳化剂, 减小脂肪表面张力, 使脂肪裂解为直径为3~10um的脂肪微滴, 分散在肠腔内, 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使其分解脂肪的作用加速。
(2)胆盐达到一定浓度可聚合形成微胶粒(micelle),肠腔中脂肪的分解产物, 如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均可掺入到微胶粒中, 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 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3)胆汁通过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小肠对物质的吸收
(1)水的吸收
成人每日摄入的水约为1~2L,由消化腺分泌的液体可达6~ 8L,每日由消化管吸收的水约8L左右 (2)无机盐的吸收 1、钠
1)Na+顺电化学梯度易化扩散入细胞内
2)细胞内 Na+再由钠泵逆电化学梯度经底-侧膜入血 3)单糖、氨基酸、负离子和水伴随Na+ 一起吸收 ◆铁
部位∶十二指肠和空肠 形式∶Fe++ 方式∶主动转运 影响因素∶ 1) 粘膜细胞含铁量
Fe++ + 去铁铁蛋白 铁蛋白 2) 盐酸、维生素C有利于吸收 ◆钙
部位∶十二指肠初段 形式∶Ca++ 方式∶主动转运
促进因素∶维生素D、盐酸、脂肪酸 抑制因素∶磷酸盐 (3)糖的吸收
继发性主动转运,能量来自钠泵 (4)蛋白质的吸收:主动转运 (5)脂肪的吸收 部位∶小肠
形式∶甘油、脂肪酸、甘油一酯 方式∶主动转运
影响因素∶胆盐中、短链脂肪酸吸收后入血长链脂肪酸吸收后入淋巴 (6)胆固醇的吸收
游离胆固醇才可被吸收脂肪、脂肪酸和胆盐促进植物固醇、纤维素抑制
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一、基础代谢率的定义
基础代谢: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BMR):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二、温度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
⑴分布:全身皮肤、某些粘膜和腹腔内脏等处。
资源搜索·by 竹叶
⑵类型: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 皮温≈30℃时Ⅾ冷觉感受器+Ⅾ冷觉 皮温≈35℃时Ⅾ温觉感受器+Ⅾ温觉
⑶作用:温度感受器传入冲动到达中枢后,除产生温觉之外,还能引起体温调节反应。 2.中枢性温度敏感神经元 ⑴分类: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 血温ⅭⅮ热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Ⅽ 血温ⅯⅮ冷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Ⅽ ⑵分布: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等处
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分布较多的热敏神经元和少量冷敏神经元。通过对PO/AH加温或冷却(局部脑温变动0.1℃)的研究发现: 加温PO/AH Ⅾ PO/AH的热敏N元+ Ⅾ 散热反应Ⅽ产热反应Ⅿ 冷却PO/AH Ⅾ PO/AH的冷敏N元+ Ⅾ 散热反应Ⅿ产热反应Ⅽ 说明:PO/AH中的某些温敏N元能感受局部脑温的变化。
第十章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肾
形态 肾是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可分为上、下两端,内、外侧缘和前、后两面。 位置 肾位于腹后壁上部,脊柱的两 侧。左肾上平12胸椎上端,下平第3腰椎上端;右
肾上、下各平12胸椎和第3腰椎下端。右肾略低于左肾半个椎体的高度。
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处,是肾动、静脉,神经,淋巴管和肾盂出入的部位。 肾蒂:进出肾门的肾动、静脉,神经,淋巴管和肾盂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的结构
肾窦:肾门深入到肾实质之间的较大腔隙。内有肾动、静脉的主要分支和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脂肪组织等。 肾区(脊肋角):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区域。
(三) 尿道 女性尿道
女性尿道较男性尿道短、宽和直,长约5cm。易发生逆行性感染,开口于阴道前庭 的尿道外口
男性尿道(见生殖系统) (一)滤过屏障——滤过膜 1.组成
①毛细血管内皮(窗孔) ②基膜(网孔)
③肾小囊脏层 (裂孔膜之孔)
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 电荷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 2.滤过屏障的通透性特征:
①机械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的半径不同,通透性不同: ②静电屏障决定了溶质分子所带电荷的不同,通透性不同。
资源搜索·by 竹叶
(四)影响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
机械屏障作用ⅯⅮ血尿
(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释放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
⑴通透性
静电屏障作用ⅯⅮ蛋白尿
(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⑵面积 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1.5m2
急性肾炎Ⅾ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Ⅾ滤过面积ⅯⅮGFRⅯⅮ尿量Ⅿ
2.有效滤过压
∵构成决定滤过的因素,也是影响滤过的因素 ∴构成因素中的任一因素发生变化,均会影响GFR。 3.肾小球血浆流量
RPF快ⅮCOPⅭ速慢Ⅾ滤过平衡位置近出球A端ⅮGFRⅭ;反之则GFRⅯ。 小结:影响滤过的因素 影响因素 ①滤过膜 滤过膜的孔径Ⅽ 滤过膜带负电荷Ⅿ 滤过膜面积Ⅿ ②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血压Ⅿ 血浆胶体渗透压Ⅿ 囊内压Ⅽ ③肾小球血浆流量Ⅿ 一、近曲小管中的物质转运 (一)Na+的重吸收 1.Na+重吸收机制:
⑴近曲小管前半段:主动过程。
①管腔膜:Ⅰ.Na+分别与葡萄糖、氨基酸、HCO3-、PO43-、等同向耦联转运; Ⅱ. Na+与H+逆向耦联转运。 ②管周膜:Na+-K+泵。 ⑵后半段:被动过程。
∵Cl-顺浓度差经紧密连接处重吸收Ⅾ管两侧电位差ⅮNa+顺电位差经紧密连接处重吸收。 (三)H2O的重吸收
●重吸收机制:被动过程(渗透作用)。 ●重吸收途径:①细胞旁路; ②H2O通道。 ●重吸收特点:
滤过率的变化 滤过率Ⅽ(血尿) 滤过率Ⅽ(蛋白尿) 滤过率Ⅿ(肾炎) 滤过率Ⅿ(大失血) 滤过率Ⅽ(快速大量输液) 滤过率Ⅿ(结石、肿瘤) 滤过率Ⅿ(中毒性休克)
资源搜索·by 竹叶
①类同Na+,具球-管平衡现象,即重吸收量始终为滤过量的65~70%(后述)。
②重吸收量不随机体的需要而被调节,故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逆流倍增作用(counter-current multiplication):降支中的溶质浓度逐渐升高,而升支中的溶质浓度逐渐降低,导致两管从顶端至底端之间形成明显的梯度,即为由逆流系统所产生。 尿的生成 一、球-管平衡 1.概念:
指近曲小管对溶质、水的重吸收量与肾小球滤过量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的现象。 实验证明,无论GFRⅭorⅯⅮ近曲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量是定比重吸收的: 重吸收量/滤过量≈65~70% 2.机制:
除与近曲小管对Na+、H2O重吸收的泵-漏现象有关外,主要与管周毛细血管压和胶体渗透压的改变有关。 3.意义:
使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会因GFR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二、醛固酮对尿生成的调节:
醛固酮 单纯扩散 小管上皮细胞内 胞浆内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 细胞核内调节特异mRNA转录 醛固酮诱导蛋白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管腔膜通道数量Ⅽ管周膜上Na+-K+泵活动Ⅽ 排2K+、保3Na+、保H2O
第十一章 特殊感觉器官的解剖和生理
视器(visual organ)(眼) 1、 眼球壁
外膜 (纤维膜)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支持保护眼球,自前向后分为两部分: 角膜 :占前1/6,无色、透明,无血管,有丰富感觉神经末梢,具折光能力 巩膜 :占后5/6 乳白色、不透明、有巩膜静脉窦 中膜(血管膜)
虹膜:瞳孔、虹膜角膜角(前房角)、 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前房、后房 睫状体:睫状环、睫状突、睫状肌, 能产生房水,睫状小带 脉络膜:占后2/3,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 营养视网膜 吸收散射光 内膜(视网膜)
盲部 虹膜部、睫状体部 视部 脉络膜部
外层 色素上皮层 内层 接受光线刺激
视网膜组织结构:自外向内由四层细胞组成:
(1)色素上皮层
(2)视细胞层: 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3)双极细胞 (4)节细胞
临床病变:视网膜脱落 2、眼球内容物 1)房水及房水循环
2)晶状体 双凸透镜状,有弹性,无色透明,不含血管和神经 3)玻璃体
3、瞳孔调节 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变动在1.5~8.0mm之间。 ① 瞳孔近反射:
资源搜索·by 竹叶
当视近物时,•除发生晶状体的调节外,还反射性的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瞳孔近反射通路:与晶状体调节的反射通路相似,不同之处为效应器(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 瞳孔近反射意义:瞳孔缩小后,可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为清晰。 ②瞳孔对光反射:
概念:瞳孔的大小还随光照强度而变化,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扩大,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特点:具有双侧效应(互感性对光反射),即不仅光照侧瞳孔缩小,而且对侧瞳孔也缩小。 潜伏期较长;有适应现象• 意义:
①调节光入眼量:强光时缩小,保护视网膜;弱光时散大,增加视敏度; ②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③协助诊断:通过观察缩瞳的程度、速度和双侧效应等,帮助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部位、全身麻醉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 两种感光细胞的结构、功能比较: 结构上:
项 目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分 布 视网膜黄斑部 视网膜周边部
联系方式 视锥:双极:节细胞=1:1:1 视杆:双极:节细胞=多:少:1 (呈单线式,分辨力强) (呈聚合式,分辨力弱) 感光色素 有感红、绿、蓝光色素3种 只有视紫红质1种 (不同的视蛋白 + 视黄醛) (视蛋白 + 视黄醛) 种族差异 鸡、爬虫类仅有视锥细胞 鼠、猫头鹰仅有视杆细胞 生理功能:
适宜刺激 强光 弱光 光敏感度 低(强光Ⅾ兴奋) 高(弱光Ⅾ兴奋) 分 辨 力 强(分辨微细结构) 弱(分辨粗大轮廓) 专司视觉 明视觉 + 色觉 暗视觉 + 黑白觉 视 力 强 弱
第三节 听、位 觉 器 官-耳
中耳 组成: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
鼓室 (一)鼓室六壁:外侧壁——鼓膜 松弛部:上1/4部分
紧张部:下3/4部分 鼓膜脐 光锥
上壁——鼓室盖部
(二)鼓室内的结构 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
两块小肌肉:鼓膜张肌、镫骨肌
一支神经: 鼓索神经 咽鼓管 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鼓室口 内耳 骨迷路 (一)前庭
(二)骨半规管 前骨半规管
外骨半规管 后骨半规管
(三)耳蜗蜗轴
蜗螺旋管、蜗顶、蜗底、骨螺旋板
资源搜索·by 竹叶
膜迷路
(一)椭圆囊和球囊:椭圆囊斑 球囊斑 椭圆囊球囊管
(二)膜半规管 膜壶腹:壶腹嵴—位觉感受器
内耳耳蜗的结构特点: 内耳耳蜗形似蜗牛壳,其骨性管道约21/2 转,蜗管腔被前庭膜和基底膜分隔为三个腔:前庭阶、蜗管和鼓阶。
①前庭阶和鼓阶: 在蜗顶部以蜗孔使二阶相互沟通,其内充满外淋巴。 ②蜗管: 是个盲管,管内充满内淋巴。
③内淋巴: [Na+]很低,[K+]很高。其原因与蜗管外侧壁的血管纹细胞膜上的Na+泵: 泵K+入内淋巴量>泵Na+回内淋巴量有关。
④基底膜:由辐射状纤维丝(20000~3000根)构成,其宽度愈近蜗底部愈窄,愈近蜗顶部愈宽;每一听丝上有一个螺旋器(科蒂器)。 ⑤螺旋器:由内、外毛细胞、支持细胞及盖膜等构成。
每个毛细胞的顶部都有数百条排列整齐的听毛,有些较长的听毛埋置于盖膜中。螺旋器浸浴在内淋巴中。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形成的结构,颜色灰暗,称为灰质; 神经纤维集中处色泽亮白,称为白质. 大、小脑表层的灰质称皮质。大、小脑灰质下的白质称髓质。 大、小脑表层的灰质称皮质。大、小脑灰质下的白质称髓质。 脊髓的内部结构 白 质 脊髓 中央管 灰 质
灰质前、后连合(中央灰质) 后角:后角固有核
灰质 前角:前角运动神经元,前角内、外侧核 中间带:在脊髓全长有中间内侧核,
在 T1-L3中间外侧核(侧角), 在S2-4中间带外部有骶副交感核 前角内: 运动神经元 后角内: 感觉神经元 侧角内: 交感节前神 经元 骶段:副交感节前 神经元
1、脑干(1)、脑干的位置:位于颅底内面的斜坡上,下接脊髓,上连间脑。
(3)、脑干的内部结构 脑神经核 灰质:大小不等的团块 ---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 白质:大都是脊髓纤维束的延续
资源搜索·by 竹叶
网状结构 4 大脑
白质:联络纤维 连合纤维 投射纤维
联络纤维:弓状纤维和长纤维钩束,上纵束,下纵束,扣带 连合纤维:胼胝体,穹窿和穹窿连合,前连合 投射纤维:内囊 (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分类: 1.轴-体 2.轴-树 3.轴-轴 ①突触前膜 ②突触间隙 ③突触后膜 脊髓的躯体运动反射 1.屈反射与对侧伸反射 ⑴屈反射(flexion reflex)
受到伤害刺激一侧肢体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使该肢体屈曲的反射。 ⑵对侧伸反射
(crossed—extensor reflex)
受到伤害刺激一侧肢体屈曲的同时,对侧肢体出现伸直的反射活动。 2.牵张反射
⑴概念: 与神经中枢保持正常联系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
3.反牵张反射:概念:牵拉肌肉引起牵张反射,引致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多,导致支配被牵拉肌肉的α运动N元抑制,使牵张反射受到抑制的反射称为反牵张反射(inverse stretch reflex)。 中枢抑制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它刺激的兴奋性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抑制分类
⑴ 传入侧支性抑制 协调不同中枢的活动 ⑵ 回返性抑制 使活动及时终止(同步化) 突触前抑制 ⑴结构基础:
轴2-轴1-胞3串联突触。 ⑵概念:
通过改变突触前膜(轴1)电位使突触后N元兴奋性降低的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点
1. 信息传递作用
2. 相对特异性 3. 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细胞内酶促放大作用) 4. 相互作用
①协同: 不同激素发挥同样生理效应 ②拮抗: 不同激素发挥相反生理效应 ③允许: 某种激素的存在可增强另一激素 的生理效应 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分类。
资源搜索·by 竹叶
(一) 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
1. 第二信使学说:(the theory of second messengers) (二) 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基因表达学说 激素 + 胞浆受体 Ⅿ
激素受体复合物+细胞核受体 Ⅿ 激素-核受体复合物 Ⅿ
调控DNA转录 生成新mRNA
远侧部
腺垂体 结节部 远侧部和结节部构成前叶 中间部 中间部和神经部构成后叶 垂 体 神经部
神经垂体 漏斗部 漏斗部和正中隆起构成漏斗 正中隆起
下丘脑调节肽(Hypothlamus Regulatery Peptide,HRP)
概念: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能调节腺垂体功能。几乎都有垂体外作用 途径:垂体门脉系统 名称 缩写 对腺垂体的主要作用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TSH增加,PRL增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LHRH) LH增加,FSH增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ACTH增加,腺垂体内β内非 肽增加,可直接兴奋交感系统 生长素释放激素 GHRH GH增加,
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生长抑素)GHRIH GH下降,LH、FSH、TRH、
PRL、ACTH 下降(除促黑激素外) 催乳素释放因子 PRF PRL增加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PIF PRL下降 促黑素释放因子 MRF MSH增加 催黑素释放抑制因子 MIF MSH下降 胰岛四种细胞分泌物质
A细胞:胰高血糖素;D细胞:生长抑素;PP:胰多肽 B细胞:胰岛素 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1.刺激男性生殖器管的发育,维持生精。 2.维持正常性功能。 3.刺激男性第二性征: 4. 对代谢的作用: 促进蛋白质合成
加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并直接促进造血红细胞生成增加,雄激素用于再障贫血
第十四章 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男性内生殖器结构
资源搜索·by 竹叶
男性
雌激素的作用:
(1) 作用于女性生殖器官:
女性
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阴道、输卵管和子宫)发育 ②使子宫内膜增生
③加强子宫、输卵管节律性收缩,促进受精卵运行 ④使阴道上皮细胞的增生与角化à阴道涂片了解月经周期 ⑤ 降低阴道内的PH值,故雌激素增强阴道抵抗细菌的能力
雌激素Ⅽ阴道粘膜上皮细胞糖原合成,糖原在乳酸杆菌作用下分解成乳酸等酸性物质,有利于乳酸菌生长,排斥其他微生物的繁殖 (2) 维持女性第二性征:乳腺Ⅽ,音调Ⅽ,骨盆宽大,臀部肥厚 (3) 对代谢的影响:
①肾小管重吸收Na+,肾小管对ADH的敏感性增加,经前期水肿 ②E2刺激成骨细胞活动,加速长骨的生长,促进骨骼钙化。 孕激素的作用
(1) 子宫内膜处于分泌期
(2) 抑制子宫运动,以利于受精卵着床
(3) 乳腺腺泡导管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发育,泌乳
(4) 产热:孕激素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1度,孕激素是排卵后黄体产生的并维持于 整个黄体期。 双相体温
基础体温突然升高是排卵的标志 意义:不孕症/避孕
排卵日最低的原因:排卵前有雌激素的高峰。而雌激素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基础体温。 (5) 抑制消化道、血管平滑肌收缩: 根据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变化,将月经分为 一:增生期:子宫内膜逐渐增生、增厚,表 现为: (1) 内膜细胞增生 (2) 腺体增生
(3) 血管增生、变粗,以保证内膜腺体的血供 二:分泌期
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 (1)内膜细胞体积增加
(2)腺体大量分泌含糖原的粘蛋白。 (3)血管弯曲,血流量升高。 意义:为受精卵的着床准备了条件 (精子进入子宫Ⅾ输卵管Ⅼ卵子 Ⅿ
受精卵Ⅾ子宫内长大) 三:月经前期:
如果未受精,则腺体变性、萎缩、干涸Ⅾ子宫内膜处于衰竭状态 四: 月经期:
子宫内膜血管痉挛造成内膜缺血、坏死Ⅾ剥落、出血
资源搜索·by 竹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