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书简答论述含目录

2021-01-12 来源:爱go旅游网
 36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主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要表现)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37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38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39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5说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的指南。 40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6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41为什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断发展。 42认识主体的含义及其性质和特点。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3认识客体的含义、构成及其性质 8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44简述认识的本质及其理论意义。 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45.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9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识论的对立。 本方法。 46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10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和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 47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自的特1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点。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48.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12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二者关系问题上的49.说明为什么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比错误。 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1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50.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它们的基本形态。 系。 14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51.简述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15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反复才能完成。

16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52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式。 无限的统一。

17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53简述真理和谬误的含义及其关系。 的? 54.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18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55.简述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 性。 56.简述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19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57.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20新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 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5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与核心。 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2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会主义事业有何现实意义? 者的关系。 59.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23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60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4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61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路线的一致性。 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62.简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5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63.简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6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64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其现实意义。 展中的作用。

27试述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65生产关系的内容及生产资料所有制义。 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28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66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系。 . 67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29试述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其表现。 义。 • 68.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30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其意义。 69.简述生产力的含义及现代生产力系31试述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统的要素。 其意义。 70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2试述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71.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义。 72.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33辩证唯物主义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系。 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73.简述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34试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 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74.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35意识的本质。 的规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

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75.试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76说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77.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78.简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9.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0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9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82.简述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3.简述人民群众概念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表现。

84.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

85.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86.说明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87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88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89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90试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以及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91简述货币的本质及其货币的职能。 92.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9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94试述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95.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96.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97.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99.什么是剩余价值率?

100.试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101.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02.什么是超额剩余价值?它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103.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04.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实质、后果和历史趋势?

105.试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06.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107.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108.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109.产业资本是如何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增殖的?

- 1 -

110.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111.简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含义及划分依据。

112.如何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113.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14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15.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联系与区别。

116.简述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 11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118.为什么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119.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如何起作用?超额利润还会存在吗?

120.试述商业资本的职能与作用。 121.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与本质。 122.试述利息率及其决定因素。 123.简述资本主义银行及其职能。 124.股份公司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原因) 125.简述级差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126.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 127.试述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128.什么是绝对地租?它在当代有何变化。 129.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30.简述垄断的形成及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131.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及垄断时期竞争的新特点。

132.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133.什么是金融资本?金融寡头是怎样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的? 134.简述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135.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基本形式。 136.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 137.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138.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原因。

139.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140.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及其实质。

141.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42. 简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143.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 144.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145.简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146.试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147.简述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148.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149.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150.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151.简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152.简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53.简述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154.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155.如何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156.试述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57.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物质基础 158.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159.简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160.简述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条件。 161.如何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162.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特征和重大差别。 163.简述从社会主义想共产主义过渡的特点。 164.试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 16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166.为什么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⑴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⑵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为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⑶无产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创立马克思主义的。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⑴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⑵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⑶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⑷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⑵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⑶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⑴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⑵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公然申明自己的阶级性,申明自己是为工人阶级服务的。

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它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

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5说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⑴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还是当作行动的指南,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后继者都坚决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做法,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是研究的方法。

⑵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⑶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有许多艰巨的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在中国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6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实践经验

的总结、科学成果的升华,所以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⑵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又通过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研究和与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论战,不断把自己的理论推向前进。

⑶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⑷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⑵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特点,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

⑶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

⑷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8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⑴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⑵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⑶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坚持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9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⑴理论联系实际之所以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它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次,这是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⑵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我国今天面临的最大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10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实践的产物,它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⑵现今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是多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在回答这些课题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今后还将在实践中继续获得新的发展。

⑶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必须以已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前后一脉相承。

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是十分艰巨的工作,要有毅力,要勇于探索,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1 1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⑵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2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二者关系问题上的错误。 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⑵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忽视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⑴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

⑵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⑶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

- 2 -

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约。 14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⑵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⑴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移的。

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⑶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反映。”也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要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相互联系的。 ⑵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19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⑴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杂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事物联系的同不可知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15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⑵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对于我们观⑴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必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根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或相对静止是面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第二,必须抓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住物质中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20新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 畴,它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⑴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移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动;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⑵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⑵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第二,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克服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又吸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收、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16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素,并且添加了一些旧事物所不能容纳式。 的新内容。

⑴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⑶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中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⑵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客观的产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性,实践是客体的感性物质活动;第二,求,能够得到他们的拥护和支持。 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2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的的活动;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与核心。 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⑶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物质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事物生产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既对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第二,处理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动力就在于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活动;第三,科学实验,是从事物质生⑵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实践活动。 的钥匙。

17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⑶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的? ⑷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及矛盾是事物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的本质,因为: 2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⑴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者的关系。 定性环节。 ⑴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⑵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层含义:础。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⑶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学实验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即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渗透或相互包会发展的动力。 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 18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⑵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性。 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⑴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别,又相互联结的,首先矛盾的同一性

和矛盾的斗争性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23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或称共性和个性)是互相区别的,共性只是包含了个别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一般比个别更普遍、更深刻,个别比一般更丰富、更具体。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⑵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4试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 ⑴矛盾双方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主要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⑵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首先要看主流,同时又不忽视支流。

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是主流。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在前进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那是主流。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发展大好形势。 25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⑴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作关节点或临界点。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保持不变,量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

⑵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

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 26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⑴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⑵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27试述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⑴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的本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现象也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 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⑵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因为现象不同于本质,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 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 28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 ⑴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⑵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⑶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⑷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29试述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 ⑴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确定的,但在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二者的区别又是不确定的。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是原因,反过来也是一样。第三,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原因并引起原因的变化。 ⑵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有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有效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30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⑴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

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

⑵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⑶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在科学研究中,要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性背后隐藏的必然性。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注意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做到有备无患,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31试述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⑴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它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则是已经存在的,它不再是可能性。不要把二者相等同。 ⑵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

- 3 -

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现实性不能

离开可能性,它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可能性也不能离开现实性,它的内在根据存在于现实之中。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客观世界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中实现的。

⑶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 32试述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⑴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两个不同的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同时,内容与形式又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有一定的内容。内容和形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某一种联系中是形式的东西,在另一种联系中可能成为内容,反过来也是一样。

⑵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内容发生了变化,形式或迟或早总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二,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形式和内容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循环的矛盾运动。

⑶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化的决定。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内容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

⑷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创造新形式或利用旧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要反对抹煞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33辩证唯物主义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⑴辩证唯物主义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而不是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的积极成果。

⑵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批判的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既不要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排斥,而应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其有益的合理的内容,抵制其腐朽的、没落的东西。 34试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⑴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前两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使事物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因而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⑵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一方面,否定之否定规律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另一方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由于某些偶然原因的出现,事物的发展还可能有暂时的倒退。

⑶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

⑷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丈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 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不要因暂时的挫折而动摇。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克服各种困难,在曲折的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35意识的本质。 答:意识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内容: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⑵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⑶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 36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答: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其主要表现在:⑴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⑵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⑶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⑷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实现意识能作用的

根本途径是人的社会实践。 37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⑴规律就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⑵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规律是运动着的物质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普遍性。规律是在较大范围和领域内存在并起作用。 38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⑴在社会领域,虽然人们的自觉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⑵支配人们的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⑶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9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⑴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客现规律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更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 40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⑵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1为什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⑴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⑵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⑶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42认识主体的含义及其性质和特点。 ⑴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⑵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第一,人作为认识的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即自然性);第二,认识主体具有社会历史

性;第三,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

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43认识客体的含义、构成及其性质 答:(1)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构成认识客体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3)认识客体的性质:第一,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第二,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 44简述认识的本质及其理论意义。 答:(1)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揭示。 (2)认识的本质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 不可知论从根本上区别开来,而且也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了界限。 45.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答:(1)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论的认识论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2)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人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3)唯心主义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原则出发,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认为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没有联系。 46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和根本区别。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在认识如何产生和发展的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着原则的区别。

第一,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看不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把认识看成是直观被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并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揭示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

第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的观点,把认识看成是从客体到主体的单向过程,并且是一次完成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第三,由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因而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和辩证法的观点,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因此,认识的过程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也是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标志。 47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自的特点。 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却是表面的、不深刻的。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它比感性认识深刻。 48.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答:(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即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2)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这就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把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 49.说明为什么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答:(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 (2)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50.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二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之间的具体的、个别的反映,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51.简述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答:(1)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2)认识从客体方面来看:第一,客观事物本身是多种矛盾构成的复杂统一体;第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第三,人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

- 4 -

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3)从认识主体方面来看: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 52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答:(1)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一次具体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都是有限的;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

(2)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整个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存在于每个时代的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中,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

(3)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世代更替中才能得到解决。 53简述真理和谬误的含义及其关系。 答:(1)正确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真理,歪曲地反映客体的认识就是谬误。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运动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2)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表现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上。真理和谬误是相互排斥的,是真理就不能是谬误,是谬误就不能是真理,二者不能混淆;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否定的,否定了真理必然导致谬误,否定了谬误才可能达到真理。 (3)真理和谬误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4.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 答:(1)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55.简述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 答:(1)任何真理总是包含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2)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56.简述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答:(1)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受条件制约的,需要进一步扩展。 (2)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57.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答:(1)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 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的一个环节。

(2)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因为它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并以它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5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何现实意义? 答:(1)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是否与认识对象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以检验。 (2)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人们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并把这种实现出来的东西同原来的思想、理论相对照,从而判断其是否正确。 (3)坚持实践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旧的思想观念和旧的习惯的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二,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人实际,在实践中汲取营养,敢想敢干,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各种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公有制形式,以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形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59.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答:(1)真理与价值是对立统一的; (2)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二者的区别;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价值是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3)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不可分的;表现在:①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

成功地改造世界,来满足人的需要,这是真理的价值属性;②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的指导下形成的。 (4)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真理价值的功能:①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②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③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60说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答:(1)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第二,“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认识论的精髓。

第三,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反对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

第四,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样,都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1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答:(1)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条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的领导路线和工作路线。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表明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3 62.简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地理环境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 第一,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第二,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 (2)地理环境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它在社会发

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63.简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

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第二,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2)人口因素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它受到物质生产的制约,物质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 64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65生产关系的内容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答:(1)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三项内容: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第三,产品的分配方式。 (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第一,它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第二,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三,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四,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66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答:(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第二,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67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答:(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非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 68.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答:(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范畴,它们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要想达到预想的目的,就要使社会意识符合社会存在,否则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69.简述生产力的含义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 答: (1)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2)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第一,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第二,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第三,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第四,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70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把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劳动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即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要素中去时,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2)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其表现是:科学不仅作为生产和技术的结果,跟在生产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后面总结、概括实践经验,而且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准备各种前提条件,引导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3)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造成的劳

- 5 -

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71.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2.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答:(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它免予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73.简述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 答:(1)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2)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的有意识行动的产物,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

(3)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例如,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建立起来以后,就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们的头脑。 74.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答:(1)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包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

(2)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不同地区、不同经济部门发展又不平衡,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就应该在此基础上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特别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应该一开始就急于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导地位。

(3)实践证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因而是正确的。 75.试述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答:(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

(2)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根据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当上层建筑存在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或环节、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要对它进行改革。

(4)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上层建筑既有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一面。所以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革除其中的弊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76说明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答:(1)所谓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2)每一代人在社会上开始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种既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预先规定了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

(3)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不是说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但人们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将引起什么样的社会结果,自己是意识不到的。

(4)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就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 77.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2)这两对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78.简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2)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79.简述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1)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序的发展。

(2)社会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3)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的作用。 80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答:(1)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2)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

(3)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的。改革只能有秩序地渐进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4)我国的改革正确地处理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个方面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9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

的观点? 答:(1)人的本质是有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马克思从三个方面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

(2)劳动是人的本质,是指劳动是一切人所共有的的一般本质。

(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既包括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区别,又包括同一时代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的区别。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本质,即人的具体本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它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在阶级社会里是有阶级性的。

(4)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因为每个个人具体本质的形成是由他们特定的需要决定的。 82.简述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1)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2)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

(3)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

(4)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 83.简述人民群众概念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表现。 答:(1)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84.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 答:(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2)群众观点主要有以下四个内容: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85.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 答: (1)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应用。

(2)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86.说明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答:(1)杰出人物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 (2)在阶级社会里,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3)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辩证统一的观点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4)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87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答:(1)商品经济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一是社会分工,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88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答:(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2)使用价值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3)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4)作为商品,必然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可能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寓于使用价值之中。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89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1)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2)生产一定使用价值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3)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是商品价值的实体。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它们不是各自独立的两种劳动。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90试述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以及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答:(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 6 -

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还原为倍加的简单劳动。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而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91简述货币的本质及其货币的职能。 答:(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92.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9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答:(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94试述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答: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2)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95.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答:(1)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劳动者可以自由支

配自己的劳动力和劳动者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才成为商品。

(2)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3)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 (4)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哪里产生的。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但离不开流通。 (5)在流通中,资本家只有在市场上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即劳动力商品,它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性使资本家的货币得到增殖,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96.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答:(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劫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包括以下三部分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2)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97.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答:(1)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

(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的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3)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98.简述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及其意义。 答:(1)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不是物,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生产关系。 (2)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作用的不同,资本化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剩余价值,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4)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 99.什么是剩余价值率? 答:(1)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它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2)用m’表示剩余价值率,则m’=m/v。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剩余价值率因而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表示,即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3)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则M=m/Vxv=m’xv。可见,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二是增加可变资本总量,以雇用更多工人,扩大剥削范围。 100.试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答:(1)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个别企业工人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 (3)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101.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答:(1)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因为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单位商品价值便会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也会随之下降,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则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3)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是各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当所有的资本家都提高劳动生产率时,超额剩余价值就不会存在了,而取代之的是相对剩余价值。 102.什么是超额剩余价值?它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超额剩余价值就是商品的个别价

值低于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个别企业

率先采用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这个企业的资本家就会由于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而能够比其他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2)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之间进行激烈竞争。少数企业不可能长期垄断先进生产条件,当先进技术得到普及以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将会提高,从而导致商品的社会价值下降,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便会消失,原来的超额剩余价值就不存在了,取代之的是所有的资本家都可以由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而得到相对剩余价值。由此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103.如何理解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1)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就是通过资本对雇佣劳动的支配,不断提高对雇佣劳动力的剥削程度来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2)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 104.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实质、后果和历史趋势? 答:(1)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是:一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因;二竞争是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2)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的规模,以便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占有不断增大的资本来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3)资本积累的后果:一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二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三是引起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4)资本主义的进步的历史作用,可以用两个简短的论点来概括: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的社会化。

(5)资本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最终必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105.试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答:(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是资产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和方法及各种相关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2)资本主义的国家是掌握基本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3)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资产阶级专政,即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专政。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凭借其所掌握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强力统治。 (4)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政体是与国体相适应的,它为国体服务,体现资产阶级专政的要求。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5)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根本经济利益,必然要建立与其经济制度相适应、并为其服务的政治制度,实现资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的阶级统治和治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为其经济基础服务,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106.什么是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 答:(1)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权力机构体系进行组织和活动的一种制度,特别是在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国家中,三权分立是其政权机构组织形式的显著特征。三权分立是将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部分权力,三者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构行使,一般来说,议会掌握立法权,政府掌握行政权,法院掌握司法权。

(2)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又称为国会或议院,它一般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议会作为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立法来实现资产阶级的统治意志和保护资产阶级的财产与利益;保证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资本主义政权机构中占统治地位;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

(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权力机构体系中的执行机构。资产阶级政府对社会的日常管理由政府所设立的各个职能部门来进行。同时政府还依靠军队、警察、特工等暴力手段来完成政府的职能。

(4)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通称法院,是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保证资产阶级宪法和各种基本法律贯彻实行的专政机关。 107.简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答:(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所共有的观念,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态,而利己主义也发展到了顶峰,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

- 7 -

(2)资本主义利己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不同,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为一己私利而获取金钱。这种以获取金部分。生产资本的构成对产业资本家预钱为特征的利己主义,成为资产阶级一付的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具有重大影切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响,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产108.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二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答:(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反对封建专度。 制的斗争中,以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11.简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含义产生与发展的上升时期,反映了社会进及划分依据。 步的要求。早期的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和答:(1)生产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依思想家,在政治、哲学、法律、经济、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固定文化、艺术、教育、道德等方面,提出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了许多富于进取精神的先进理论和观 (2)固定资本是指资本家用于机器、念,继承和发扬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厂房、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成果.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具有分资本,起价值周转方式是一次投入,历史进步意义。 多次转移、多次收回。

马克思主义历来充分肯定资产阶级思想 (3)流动资本是资本家用于原材料、家的历史贡献,并对资产阶级学说中有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用于劳动力的那科学价值的理论成果和思想观点加以继部分生产资本。其价值周转方式是一次承和借鉴。 投入,一次收回。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毕竟是建立在资112.如何计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是为资本主义私 答:(1)计算一定时期(一般以年为单位)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服务的,因而资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就是计算生产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维护资本主义剥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削制度的思想体系。当资产阶级掌握了也就是要把生产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政权,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特别是转化为同质的货币形式,将固定资本和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流动资本各自在一年中周转的价值额合舞台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计起来,除以预付资本总额,这样就能间斗争的展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整计算出预付总资本的平均周转速度。 体上逐渐丧失其历史进步性,日益演变(2)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一年中固定资成公开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竭力本的周转额加上流动资本的周转额除以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的理论预付资本额,即可得出预付资本的总周思想体系,从而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意转速度。 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局限性。 113.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109.产业资本是如何实现资本循环和产的影响。 价值增殖的? 答:(1)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量的答: (1)产业资本在其现实循环运动过影响。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程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到一定数量的预付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与这三个阶段相能带来的剩余价值量的多少。在一年之适应,产业资本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内,可变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带来的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多;反之,带来的 (2)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包含了货年剩余价值总量就越少。

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2)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循环,它是这三种循环形式的有机统一。 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到一定 (3)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带来数量的预付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的高剩余价值的价值。通过对资本循环运动低。年剩余价值率(以M’表示)是一年的考察,揭示出资本是一种运动。剩余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价值只有在资本的连续循环运动过程中可变资本数量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

110.简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3)预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实际答:(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有两个因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就越多,带来的年素: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包括生剩余价值总量也就越多,从而年剩余价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二是生产资值率也就越高;反之,年剩余价值率就本的构成。 越低。 (2)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生产时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间和流通时间的重要影响。生产时间和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流通时间越短,资本周转速度就越快;114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反之,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源。 周转速度就越慢。 答:(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3)生产资本的构成是生产过程中影响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资本周转速度的重要因素。生产资本的是商品生产过剩,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不同构成部分,依据其价值周转方式的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

的相对过剩。

(2)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表现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115.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联系与区别。 答:(1)联系: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2)区别:第一,二者表现的经济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第二,二者数量不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家的剥削程度。第三,剩余价值率表明剩余价值来源于可变资本;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116.简述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 答: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第一,剩余价值率的高低;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 11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答:(1)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资本转移为特征的,即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原来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转移进来,引起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利润率的变化。这样,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最终形成平均利润率。

(2)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

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3)平均利润率本质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重新分配,体现着整个资产阶级剥削整个工人阶级的经济关系。 118.为什么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答: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因为: (1)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2)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饿是完全相等的,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 (3)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所引起的。 119.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如何起作用?超额利润还会存在吗? 答:(1)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商品不再按价值销售,而是按生产价格销售,商品市场价格转而以生产价格为基础。生产价格=生产成本+平均利润,它是价值

的转化形式。

(2)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市场价格的变动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并没有违背和否定价值规律,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排斥个别企业的资本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这是因为,平均利润的形成是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而从一个部门内部的来看,商品是按照部门平均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销售的。因而,个别企业的生产条件比较优越,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其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就能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即超额利润。 (4)超额利润就是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120.试述商业资本的职能与作用。 答:(1)商业资本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职能资本。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化的职能资本形式。它是独立地在流通领域中发生作用的资本,它所执行的职能就是商品资本的职能,即销售商品,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2)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在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之间形成特殊的分工,商品的销售成为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商人的独立业务。第二,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 (3)商品资本对于产业资本的发展和产业利润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作用。①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②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③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④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 (4)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商业资本要能够起到有利作用是有条件的,关键在于,在社会总资本中,商业资本所占的比例,不超过社会必要的限度。 121.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与本质。 答:(1)借贷资本是从职能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运动中分离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 (2)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职能资本家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成为借贷资本的主要来源,这些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主要有:①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折旧费,②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③暂时闲置的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3)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循环过程中,有的资本家需要借入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这就产生了借贷关系。因而,从职能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为获取利息而借贷出去时,就转化为借贷资本。

(4)借贷资本的本质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一方面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体现着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122.试述利息率及其决定因素。 答:(1)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与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息的数量则由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两个因素所决定。

(2)利息率的最高界限不能等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率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一定时期利息率的高低,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平均利润率本身的高低,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在相同方向上发生变化;二是取决于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供给与需求双方的竞争,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就上升;反之,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就下降。

(3)在一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借贷资本的供求平衡时,利息率实际上是由一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所决定的。 此外,利息率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预期价格变动率、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借贷资本风险的大小、借贷时间的长短等。 123.简述资本主义银行及其职能。 答: (1)资本主义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的企业。银行有两个主要职能:一是吸收存款,即把社会上大量闲置的货币资本集中到银行;二是发放贷款,即把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所以,银行是充当货币资本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即贷款人和借贷人的信用中介,同时,银行还充当资本家相互之间的支付中介。

(2)银行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就是银行信用。银行的信用业务有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是以吸收存款方式借人资金,资产业务是通过发放贷款贷出资金。 124.股份公司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原因) 答:(1)股份有限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所设立的企业法人组织,企业以其经营的法人财产为限,股东以其投资额为限,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是现代企业的—种重要的经营组织形式。

(2)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应运而生。

首先,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兴办大型企业需要巨额资本,仅仅依靠单个资本自身的资本积累是难以办到的,因而要求通过发行股票集资的方式,把单个资本及社会上的闲散资本联合起来组成股份公司。

其次,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促进了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

- 8 -

离为前提的,因而是信用这种借贷关系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另一方面,股份公司发行股票一般是通过作为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来进行的。因而,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125.简述级差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答:(1)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同量资本投入面积相同但生产条件不同的土地,其劳动生产率和价值收入便不相同。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就是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生产条件的差别。

(2)形成级差地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指在土地有限,特别是优等和中等地有限的条件下,土地作为经营对象被农业资本家使用后所形成的对土地的经营性垄断。

首先,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的产量较高,其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获得的超额利润便形成级差地租。

其次,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资本主义农业中可以长期稳定地获得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有限的优等地和中等地被某些农业资本家耕种后,形成了对这些有限土地的经营垄断,其他资本家无法再制造出优等地和中等地去经营。所以,经营优等和中等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地和稳定地存在,成为一种固定的收入,因而这个超额利润便能稳定地形成级差地租。 (3)土地是一种自然资源,不能创造出任何价值和剩余价值,因而级差地租不是来源于土地本身。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126.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 答:(1)级差地租有两种形态: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 (2)级差地租Ⅰ的形成条件有两个:一是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二是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

(3)级差地租Ⅱ的形成条件是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即追加投资所生产的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 (4)级差地租的本质:形成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是耕种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127.试述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答:(1)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或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2)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形成绝对地租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

垄断。土地私有权垄断是指农业中的有限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后,别人无法再去拥有对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私有权,从而形成了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首先,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业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余额,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其次,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

(3)绝对地租的源泉是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地租就是这部分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128.什么是绝对地租?它在当代有何变化。 答:(1)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包括租种劣等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即绝对地租。

(2)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工业资本有机构成。这表明过去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即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条件已不存在。但这并非意味着绝对地租就随之消失了,事实上,只要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就不会消失。但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却发生了变化。绝对地租不再是由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形成,而是将农业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转化为绝对地租。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往由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经营的情况已经逐渐改变。主要经营形式已变为农业经营者同时也是土地所有者,不需缴纳绝对地租。 129.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答:(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130.简述垄断的形成及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答:(1)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自由竞争必然会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2)垄断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实现的。最初的垄断组织形式是通过一些临时的、短期的垄断协议。随着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垄断势力的增强,垄断组织也逐步发展、规范和完善起来。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

(3)垄断的实质是为了获取高额垄

断利润。 131.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及垄断时期竞争的新特点。 答:(1)垄断产生后竞争依然存在。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当然不会消失。其次,垄断不可能囊括一切部门或领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经济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的范围,大体有:①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②垄断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③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④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等。

(3)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②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③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由于垄断组织的实力及其所采用的手段与自由竞争阶段的企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也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④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段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展到了国外,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外,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132.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答:(1)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2)垄断利润的来源归根到底是来自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

第二,垄断组织利用垄断低价与垄断高价剥削到的一部分利润。

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133.什么是金融资本?金融寡头是怎样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的? 答:(1)金融资本是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构成的一种新型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各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

(2)掌握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称为金融寡头。

(3)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

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134.简述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 答:(1)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

(2)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

(3)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 (4)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 (5)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 (6)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 135.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基本形式。 答:(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的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其基本的、主要的形式有三种类型:①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②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③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2)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大型企业的投资,特别是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私人资本无力或不愿承担,这时就要由国家来兴建这些企业和设施,国有经济就产生和发展了起来。这些国有经济都是为垄断资本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仍然是为了解决单纯的私人资本所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

(4)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136.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 答:(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管理与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任务。同时,从市场经济运行条件的角度来看,一些私有制市场经济主体所不愿或不能承担的社会经济任务,也必须由国家来完成。

(2)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主要目标,包括①保持经济的稳定和一定程度的增长,②保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③实现充分就业,④保持国际国内收支的大体平衡等。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①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②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间接地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

(4)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样一种经济调节机制实现的,这也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调控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具体体现。发达市场经济中国家调节的主要是四大市场,即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外汇市场。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 137.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答:(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的统治在其国内不断发展,并积极向外扩张势力,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行经济乃至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侵略和扩张,剥削、奴役和掠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以实现 、垄断资本在国外的统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规模更大,形式更加多样,建立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政治体系。

(2)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重要手段是资本输出,即把他们手中掌握和控制的大量资本输往国外,利用这些资本作武器,控制资本输入国的经济命脉,剥削、压迫这些的国家劳动人民,掠夺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财富,最终为金融资本控制这些国家、形成金融资本的国际统治服务。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资本输出的形式,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量剧增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有:①资本流向的变化,从原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发展到当代的多方向输出,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

- 9 -

的大幅度增加。②在私人资本输出增长的同时,国家资本的输出也在增长,并日益成为占重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多采取所谓“援助”的方式进行。 (4)当资本主义的发展越出国界,在世界上扩展其势力范围时,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国际垄断组织,来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

早期的国际垄断组织,主要是国际卡特尔,当代国际垄断组织的形式则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同盟为主。

(5)为了维持资本主义在世界上的统治,获取高额海外利益,除了在经济领域瓜分势力范围之外,帝国主义国家还采取政治、军事手段从领土上瓜分世界,把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附属国。战后以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也由旧殖民主义转为新殖民主义。 138.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

(2)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 (3)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增加。 139.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答: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主要包括: (1)生产的全球化;(2)贸易的全球化;(3)资本的全球化。 140.简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及其实质。 答:(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在:第一,劳动生产率大幅度的提高,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第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第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来分析:①在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发展,主要是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②在生产关系方面,主要是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微观经济规制和宏观经济管理上,资本主义国家都进行了一些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措施。在分配方面,在不改变财富分配比例甚至提高资本家所占比例的前提下,资本主义国家也进行了某些调整和再分配,缓和了社会矛盾。③在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展变化所要求的。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社会化、股权分散化的现实,必然要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国家法制在有利于资产阶级的范围内健全、充实与完善,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服务。 (3)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其根本性质并未改变。 141.怎样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答:(1)资本主义最初的发展时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代替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初期,其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垄断资本主义则进入了资本主义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后期,虽然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曾对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是,这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日益暴露出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面。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这种调整对缓和其内在矛盾与促进生产力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它终究不能解决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生产的高度社会化,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特别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我扬弃”的现象。

①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股份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的形式由单个私人资本变为股份公司的联合资本。这种联合资本已带有社会资本的性质,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扬弃”。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②工业和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深化,它促成了垄断的产生和发展。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它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达到了更高程度,为转向社会主义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 142. 简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答:(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是这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更是这样。 (2)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和

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了完备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自行灭亡。 (3)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扰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143.简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 答:(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在总结、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但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②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③他们憧憬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则正好相反,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44.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答:(1)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往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发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

(2)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3)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4)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并不是目的,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经过一段过渡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再经过社会主义建设,使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得到全面发展,进而迈向共产主义,这才是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远景和方向。 145.简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答:(1)1917年,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胜利,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社会主义的苏联把一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资本主义旧俄国变成为世界上位居前列的经济政治军事强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事业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诸国的共产党、工人党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起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也有些国家主要靠自己的力量反抗纳粹、获得解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如出现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一

批社会主义国家。

(3)中国则是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获得全国政权的独特的社会主义成功之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于1949年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越南和蒙古等与我国的情况有同有异,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另外,在地球的另一端,处于中美洲的古巴,也是在战后民族独立风起云涌的时代,在古巴共产党及其领袖卡斯特罗的领导下,独立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146.试述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答:(1)20世纪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在多国变为现实,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飞跃。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2)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

(3)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

(4)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

(5)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给各国人民以启示。虽然历史的发展有曲折,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有这样那样的弊病,但它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方向。 (6)社会主义的实践,有辉煌的成绩,也发生过曲折,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共产党的有效领导,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制度巨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147.简述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答:(1)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一个最卓越的思想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 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2)无产阶级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即由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实行国家领导。 (3)无产阶级专政,也即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紧密结合在

一起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不但是镇压各种敌对势力的强有力的国家机器,更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自己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

(4)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改造社会、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148.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答:(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他们享有充分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权利。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在这种社会政治体制中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因为民主是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其服务的,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归根结底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民主又是人们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奋斗和追求的目的,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建设需要不断发展完善,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4)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需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尊重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149.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答:(1)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①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②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③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④商品经济消亡;⑤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⑥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2)列宁根据十月革命后一段时期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和概括:①在所有制上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并存;②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④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

- 10 -

权及其民主制度等。 150.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答:(1)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的科学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 (2)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人们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最根本的一条。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这是由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决定的。 第四,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151.简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答:(1)俄国、中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 (2)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3)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同时,这些国家的革命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引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现实,有其深刻的内外原因,并没有违反历史发展的规律。 152.简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答: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是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1)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表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适应和促进上,因此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3)在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下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在这种形式下,社会主义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道路必定是艰难曲折的。 (4)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 153.简述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答:(1)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伺,这是各国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另一原因。

(3)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性。

(4)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和发展的,人们在寻找适合本国的社会主义之路,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154.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答:(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155.如何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答:(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因此要在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不断改进完善党的领导。

(2)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民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领导人民实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要在实践中探索党在新形势下实现其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新形式、新方法。

(4)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156.试述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1)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思想领导方面。社会主义革命要有正确思想的指导,要在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进行广泛的思想动员,要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群众,这些任务都要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来承担。②政治领导方面。当革命的形势到来时,必须审时度势,提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斗争目的,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和行动步骤。在革命形势发展迅速、变化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能正确地判断形势,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指出明确的方向。③组织领导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身就是一个组织严密、有纪律、能战斗的新型政党。在革命中通过党组织把广大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宏大的革命队伍,才能同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行有效的抗争。

(2)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思想领导方面。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不断探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善于总结经验,探索创新,为社会主义事业指明方向。②政治领导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在对社会各项事业进行政治领导的实践中,党要起到政治领导核心的作用,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③组织领导方面。社会主义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在执政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系统、有管理、有秩序地进行。党领导人民,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以实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领导。 157.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物质基础 答:(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的物质基础,是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而人类社会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2)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们的科技水平极大提高而实现的,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3)共产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这就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158.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答:(1)共产主义社会高度社会化的生产,要求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2)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成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真正体现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完全平等关系。 (3)共产主义社会不在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多种公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单位之间的利益差别也随之消除。

(4)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全体社会成员组成的联合体,共同占有并共同使用生产资料,生产的成果也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为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全面发展服务。 159.简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答:(1)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基础上,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原则。按需分配实现了个人消费品分配方面的真正完全平等。 (2)“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面旗帜。“各尽所能”,既体现着每个社会成员把向社会贡献自己的能力作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应尽的社会义务,又体现着每个社会成员都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或生存发展的手段,而是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从而都能充分地施展和全面发挥自己的一切才能。所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只是一个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且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160.简述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条件。 答:(1)消灭阶级,首先是指消灭剥削和被剥削阶级的差别与对立,同时也包括工人和农民作为阶级的差别。彻底消灭阶级,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彻底消灭了私有制,从而铲除了阶级对立存在的深刻经济根源,依靠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形成的剥削阶级将归于消失,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也将不复存在。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工具。在共产主义社会里,随着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全体社会成员都将融合成为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劳动者,因而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社会强制力量的国家机关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而自行消亡。只有在阶级被彻底消灭的条件下,国家才能随着阶级的消失而失去其存在的必要,从而自然而然地自行消亡。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意味着实现了世界的和谐。 161.如何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答:(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每个社会成员的体力智力获得全面发展和自由运用,个人的全部智慧、力量和潜能素质都能全面自由地尽量发挥,每个社会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择职业和变换工作,把从事不同社会职业作为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

(2)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旧式分工的束缚、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的束缚、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3)共产主义社会所实现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使人自身个性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人不仅完全摆脱了自然界的奴役,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成为自然界的主义,而且成为社会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发展。同时,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162.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特征和重大差别。 答:(1)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属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有如下共同的基本特征:

①二者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公有制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属劳动者共同所有,并为社会公共的利益服务和使用。 ②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

③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

④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关系。

⑤二者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2)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大差别:

①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仍比较低,远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程度。

②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公有制本身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而共产主义社会则建立起单一的社会公有制。 ③社会主义社会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则是按需分配原则。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归于消亡,劳动具有完全直接的社会性,社会经济的发

- 11 -

展将由计划所调节。 (3)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式分工和三大要经过更长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才能差别,劳动还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在将来实现共产主义。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4)共产主义事业本质上是国际性的,只别已消失,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和多数的国家转人们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变为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人类在将来才⑥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制度,但阶有可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义主义级和阶级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世界范围内取代资本主义,进而在全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仍须存在。共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产主义社会则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别,国家将自行消亡。 16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⑦社会主义社会虽已建立了新型的社会本条件。 主义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但仍存在封答:(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 级习惯势势力也长期存在。而在共产主(2)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境界和道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 德品质都将极大提高,建立起高度的精(3)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神文明,造就出一代共产主义义新人。 质的极大提高; 163.简述从社会主义想共产主义过渡(4)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的特点。 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 答:(1)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5)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社会,同历史上以往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 形态之间的过渡和更替具有重大差别。(6)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以往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的过渡和更替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消是由新的、性质完全不同的生产关系和亡。 上层建筑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166.为什么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筑。伴随着这种过渡和更替,必然是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 锐的矛盾和激烈的斗争,乃至通过武装答:(1)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斗争的形式来实现。 势,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2)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同是人类最美好最崇高的社会制度,因而一种社会形态的两个成熟程度不同的发我们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树立共产展阶段,它们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义的远大社会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基础的社会制度,二者之间不存在对抗想的树立,可以为人们从事各种社会实性矛盾。因而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践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动产主义社会,只是从不成熟的共产主义力。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我们实现人生社会发展到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它表价值的 基础和归宿,是凝聚一切进步现为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过渡和变化。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精神航这个过渡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标。

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依靠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的自我革新、调整、完善和发展,逐步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上层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崭使共产主义因素日益孕育、壮大和成熟,新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国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出必要条件,从而情相结合的产物。 在将来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164.试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主义共同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践的长期过程。 进,有机联系和统一。一方面,远大理答:(1)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成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长道路,必然要在实践中经历长期的探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索过程。因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竟是人坚实基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类历史上完全崭新的事业,无产阶级在经过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足发展,实争取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为义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不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服务。中国特可能有事先设计好的完美蓝图,必须在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我国的成功实实践中去探索和创新。 践,必然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奠定(2)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社会主义历坚实的基础。 史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向共产主义过 渡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必须经 过发达社会主义的长期发展,逐步创造 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主客观条件,在具备了这些条件的时候,才能逐步实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